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论述3篇

时间:2022-06-07 03:37:00

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论述3篇

第一篇

一、正确认识讲授的作用

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法主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而复杂的概念、性质、评价、历史客观规律等,则需要通过新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也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讲授与分析,绝对不应该淡化或者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1]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度尽力回避讲授,似乎讲授就意味着灌输,有的还硬性规定一堂课上教师的讲授不得超过多少时间。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该讲的不讲,或者自己不讲让学生讲。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一点,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学生有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不能当堂激活学生?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具备这样的条件,课堂上让学生讲无疑是合理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和预演,这样的教学停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这样的课堂只有温度,没有深度。事实证明,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其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好的讲授是受学生欢迎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红遍了大江南北,特别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充分证明了讲授法并没有过时,关键是讲授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是否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有没有打动学生心灵的细节,语言是否生动幽默。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掌握大量的基本史实,同时应当具备选择和处理基本史实的能力,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大量阅读,注重资料的积累,还需要掌握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处理包括史料在内的各类资料的方法。教师的讲授只有以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作为支撑,才富有魅力,课堂才会具有广度和深度。总之,在新课改中,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并不矛盾。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不顾现实条件,搞教育改革的“”,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就中学新课程改革而言,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融合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才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主流。

二、有效提问与对话

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和回答,且这种回应和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表现在课堂上,存在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倾向,课堂提问也是教师从教者的需要出发,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提问缺少启发性。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了教学,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不少,但真正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多。所谓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就是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否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此,建构主义者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出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考虑教学中的提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其中提到一点:问题应该能引发学生讨论,探寻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2]因此,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隐含在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使学生心中有疑,因疑生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应注意提问过程要有停顿以督促思考,让学生有消化问题,准备问题答案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同时提问要抓住时机并随机应变,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师生对话式交流是课堂提问的最高境界,教师提问不是仅仅为了考学生,而是在对话中找到师生心灵共振的地方,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交流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那种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追问、学会倾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

三、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一些活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活动课上学生又唱又跳,写诗作画,还要演小品以及书法创作等,历史课似乎变成了才艺展示课,失去了历史课的本体特征。历史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在表演历史剧时学生对于表演的目的不明确,容易受一些戏说影视剧的影响,嘻嘻哈哈,一味搞笑,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甚至无意中表现出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不尊重。如在笔者的一节开放课上由学生扮演新航路开辟的几位航海家,尽管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其中一些言语明显违背了基本的史实,而且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也并不是特别理想。很多同学抱着旁观者的姿态观看,没有从探究中收获一些知识。课堂活跃的主流应是显示思维的活跃,而非表面上看起来的热闹,那种表面热闹、学生活动量大的课不一定是一堂思维活动量大的好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活动的目的性,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少一些经过课前大量准备的演的成分,多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上的即兴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探究活动应该是由学生自主构建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并且在亲历探究之后进行反思与总结的过程。[4]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无论教育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方式如何改革,求真求实始终是我们追求的首要目标,不可动摇。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有效的教学必定产生于真实的、原生态的课堂,而虚伪的作秀必定是低效或无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浮躁,认真研究如何使新课程理念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研究,在继承中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上是本人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教无常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实效是检验我们教学的重要尺度。只要我们充分领悟课改的理念,带着智慧的头脑,充满热情地工作,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作者:周修群工作单位: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

一“、火烧眉毛”———当前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江苏省高考模式的改变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由原来的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这无形中降低了历史课的地位。其次是课时的减少,基本上周课时都减少了1~2节。再次是教材结构的变化,从原来的通史体例变成了专题史体例,给学生线性地、完整地掌握历史脉络带来了困难。所有这些新的变化都迫使我们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有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三大科的学习中去,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二、“他山之石”之“边际效应”———第一个馒头与第三个馒头的差别

经济学通识中的“边际效应”,有时又称为“边际贡献”,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边际效应”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第一个馒头和第三个馒头的差别”: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面包,在吃第一个的时候感觉非常幸福,接着给他吃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吃完第五个的时候他已经撑得不行了。如果我们还继续让他吃,相信他会一点幸福的感觉都没有了,甚至会心生厌恶。就是这个原因。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它、驾驭它。例如,我们高一的新生,刚开始上第一节历史课时,由于对新教师、新教材的好奇,上课还比较兴奋,接着上第二节、第三节……直到一周后他们的上课兴趣随着对高中历史课堂的熟悉而慢慢减弱了,上课的效果也会打折扣,如果我们还是一成不变地上课,相信一个月后他就不喜欢上历史课了,这时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有效了。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每次课的效果都想达到第一次上课的效果,那我们就要全方位地出击,在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办法推陈出新,出其不意,以保持学生对上课持续的兴奋性。

三“、他山之石”之“机会成本”———鱼和熊掌之不可兼得

中国有句俗语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经济学中,我们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失去的东西称为机会成本。选择鱼就必须放弃熊掌,放弃的熊掌就是得到鱼的机会成本。同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机会成本,而且相对于三大科而言,历史课堂的机会成本的合理利用要重要得多。当前,我们历史教学直面的一个普遍现状就是课时量的明显减少,学生、家长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下降,但考查学生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从近两年参加高考历史阅卷教师的感受来看,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知识点不熟悉,自说自话,答题随意。其次是题意把握不到位,跑题现象严重,答案概括性不强,没有得分点。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学生基础不扎实所造成的,因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夯实学生的基本功,达到教学的有效。首先,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机会成本。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获取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当然是抓住重点难点来讲。例如,在讲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而且基本事实比较清楚的,因此在讲授这一节课时,我们应该少讲甚至不讲战争的过程,而应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鸦片战争的成因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放弃史实讲授的过程以换取分析原因危害的时间,已达到合理利用机会成本的目的。其次,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面临着机会成本的问题,那就是选择何种教学方式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同样以《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传统而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一课的方法当然是以教师逐一分析战争的原因和每个条约所带来的危害,但是教师虽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授人以鱼”,但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授人以渔”的教育这个终极目标。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宁可牺牲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也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比如,教师可以先分析《南京条约》的割香港岛破坏了我国的领土主权,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几个条约分别破坏了中国的哪一主权,最后总结,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概念。再次,不放弃每个学生是教师教学的永恒精神和职业操守,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有层次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能真正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清楚熟练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因此在一堂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具体的某一内容时,如果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明白或者能够较熟练地运用,那么根据机会成本的原理,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先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

四“、他山之石”之“内卷化效应”———你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

“内卷化”是指一个社会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复。大到一个社会,小至一个自我,一旦陷入内卷化状态,就身陷泥沼,无力前进。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经常发现某些学生从高一到高二再到高三,成绩名次总是在那里徘徊,具体到历史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某些学生经常要重默,甚至考试一直不及格,当找这些学生谈话时,我们经常得到这样的答案:“我就是背不出来。“”学历史就是少根筋。”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即在于其态度。人们常说,信念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命运基本也就不会再有改变;如果相信自己还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便可能大有收获。

五“、抛砖引玉”———解放思想,多元化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呼唤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历史教师要上一堂好课。要上好每一堂课,会给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前所未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开辟了新的战场,让教师能更好地整合各学科的有效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本文试从经济学的通识出发来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作者:张建秋工作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良好问题的创设是保证课堂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教材的教学内容,并且还要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为原则,不断增强提问的深度和趣味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思维,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例如,在进行“”这一讲的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问的意义等问题,这样会给人以突兀之感,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想要保证高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性教学,就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核心。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对历史教学的观点和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三、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想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就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实现课堂的互动教学。例如,历史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表演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某节课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扮演历史中的人物,还原当时的情形,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实现互动教学。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故事法进行历史授课。众所周知,我国的历史悠久,教材内容广博,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一些历史上的小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沈克勇工作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