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边缘化现况与解决策略

时间:2022-07-23 10:37:52

中职生边缘化现况与解决策略

透视中职生的边缘化生存,拔除滋生中职生边缘化生存的“杂草”,是全体职教人当前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边缘化:中职生无法回避的现实

1.心灵边缘化———痛苦中挣扎

作为一群正值“花季”、“雨季”的青少年,中职生过早地体味到社会的炎凉。据一项调查,社会对中职生的平均正面认可度只有38.6%,在农村,这一比例仅有27.4%。社会对中职生的普遍不认同,使中职生的社会化生存面临边缘化。一是人们对高学历的推崇,本来中职生可从事的工种往往需要大专生或者本科生,这助推了民间“上大学、跳农门、当白领”的世俗思想。而“蓝领”在百姓心目中往往就是一线工人,是不需要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这就是“职校无用”的最朴素的来源,这种舆论氛围使中职生的社会地位跌入低谷。社会对中职生的“有色眼”,使他们不得不在这世俗的眼光中生存。虽然中职生也可以通过对口单招考上大学,但在社会人看来,似乎并不“正宗”。二是中职校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被人为的夸大,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

一方面是社会世俗的眼神,另一方面是中职生最亲最爱的父母。他们原本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和期待,随着自己的子女进入职校,一切希望似乎就化为泡影,他们嘴上可能不说,但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的失望是分明的,他们开始放松对子女的要求,基本不再过问他们的学习。这些都使中职生感到愧疚和痛苦,父母都不抱希望了,我们还有希望吗?

2.资源边缘化———无奈中遗弃

有道是资源决定视野,视野决定高度,高度产生动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普高生来说较低。当这些中职生怀着憧憬重新燃起学习的希望时,骤然发现中职校的课程设置、考试方式,教师的上课形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情景与过去所经历的一模一样,这一切又让他们重新陷入初中甚至小学那痛苦的记忆。老师上课教的听不懂,布置的作业不会做,于是职教课堂上常见的一幕发生了———每个班都有学生上课睡觉,而这一切又刺痛了教师,反正学生不想听,听不懂,教多教少一个样,教师的教学热情被浇灭。课堂上的教学资源是学生最宝贵的可获资源,而一旦教学陷入恶性循环,这些宝贵的资源就只能被无奈地遗弃了。

一方面是教师教的学生不想学、学不会,教学资源被无奈遗弃,另一方面是学生想学的教师又不教。“健康人不能体会病人的痛苦”,“中职校的教师不能理解中职生的痛苦”,中职生就这样在资源的边缘行走。

3.身份边缘化———排斥中认同

在一项对中职生的调查中,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对“你为自己是一个职高生而感到自豪吗”的问答中,持肯定回答的只有2.36%;对“如果让你在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中选择,你会选择职业中学吗”一问的回答,持肯定回答的为0。这一调查结果与很多中职校中的一个现象相映衬:一般中职校都配有学生卡(证),要求学生自觉佩戴,可学生佩戴的自觉性并不高,学校往往要通过检查来保证学生佩戴,而学生一出校门,就把学生卡(证)藏入口袋。学生不愿认同自己是职高生,他们不愿让人看出自己是职高生。因为职高生这一称谓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尊严和荣耀,反而可能给自己招来异样的目光。这种对自我身份的不认同,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调,他们不想当职高生,却又不得不当职高生,当了职高生,又不敢承认自己是职高生。当一个人连自己是谁都不愿承认的时候,我们怎可期望他还能拥有自信,还能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二、去边缘化:中职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1.深度唤醒学生:走出心理边缘化

如何对待中职生———这群已经被日渐边缘化的群体?体罚,挖苦,讽刺,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生长,所有这些都应小心地避免。我们已习惯于用校规、班规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去约束他们的行为,我们也习惯于用我们固有的教学方式去要求他们,我们很少用一定的形式去鼓励他们的行为。对于中职生,我们已压制的够多,我们也要求的够多,我们缺少的是鼓励,缺少的是放手,缺少的是交流,缺少的是期待,我们应唤醒他们尘封的荣誉感,打破他们郁郁不得志的压抑感,让他们心里轻松、思想放松。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从苦涩的学习记忆中摆脱出来,重温学习的幸福感觉,重拾学习的幸福体验。中职教育反对将教育表面化、浅层化、形式化,他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把脉。只有了解职高生,相信职高生,慢慢转化职高生才是职业教育的本真。

深度唤醒,就是要让每个中职生看到自己的专长,看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智慧,看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错误。要让每个中职生在心灵深处牢牢树立我有用、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坚定信心,从而找到努力方向,唤醒心中的渴望,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秉持不抛弃、不放弃、不离弃,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他们的潜力,相信“不信春风换不回”,用自己的爱心换回学生的信心,让他们从心理的边缘走出来。

2.颠覆教学生态:突破资源边缘化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中职生都是中考的失意者,如果如洛克所说,他们可能是被“配错了药”,小学、初中的那一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他们,使他们在激烈的求学竞争中落伍了,进而逐渐地被“边缘化”。但第一次配错了药,不等于就无药可救,不等于是病入膏肓,如果我们不改变用药,不着手补救,那职业教育将变得毫无吸引力,中职生将会彻底边缘化。因此必须彻底颠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生态,基于每个中职生的现实,每个中职生的兴趣爱好,谋求每个中职生的差别化发展、重点发展、个性发展。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学生由好学教为厌学,我们的教育也不是延续学生的厌学,我们的教育也不是封闭学生的兴趣爱好,禁锢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的教育应是把学生由普遍厌学变为普遍好学,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有位名人说过,“把生活当成任务,生活就像地狱;把生活当成享受,生活就像天堂”。如果要求中职生每天都来完成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则他们的学习生活可想而知。颠覆教学生态就是要求我们变“任务驱动”为兴趣驱动,变让中职生被迫去完成一个个任务为让他们主动地、欢喜地要求任务;颠覆教学生态就是要求我们变知识体系为项目体系,通过一个个让学生“我选择,我喜欢”的项目驱动学生快乐学习;颠覆教学生态就是要尽可能地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颠覆教学生态就是要让每个中职生像玩游戏那样学习,像玩游戏那样生活,“游戏式学习”应成为中职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

3.技能成就人生:搏击世俗边缘化

金融危机后,各地频现“用工荒”,中职生成为香饽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就业率不够乐观。这一方面与中职生的“低身段”有关,更为主要的是与中职生的“一技之长”有关。就业市场的理性回归,中职生在职场的良好表现,正使世俗的坚冰开始慢慢融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人们也开始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中职生。加上近些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职业教育是“低端教育”的观念有所松动,但这种改变是微妙的,传统的“重学历、重文凭”的观念根深蒂固,中职生要想扭转世俗观念,路还很漫长。“技能成就人生。”中职生应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实现与普高毕业生的错位发展:他们不是“仅靠力气吃饭”的农民工,也不是“仅靠知识吃饭”的白领,而是靠“技术走遍天下”的“侠客”。各中职校应紧紧抓住“技能”这一核心,深化课程改革,突出项目教学,为中职生的技能训练创设良好的条件,使每个中职生都有能安身立命的“独门绝技”,并为中职生技能的可持续提升奠定基础。每个中职生应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该走的路,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用技能赢得自信,用技能赢得尊严,用技能赢得认同,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幽兰在空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当觉醒了的中职生在新的学习生态下“如鱼得水”般的学习时,这些个性各异、各有绝活的行业高手,必将彻底走出边缘化的阴影,迈向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