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审美辩证探究

时间:2022-01-29 08:31:51

初中音乐审美辩证探究

摘要: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师注重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展审美核心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相关理论入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得出了“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协调统一的结论,并给出了两者协调统一的对策。初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从整体上提升“双基”教学的质量,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音乐审美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双基”教学

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初中音乐课程的目标从传统的“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转化成“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对初中音乐的“双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音乐审美方面,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导致音乐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辩证认识“双基”教学和音乐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的协调统一,通过合理的“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一、“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概念分析

“双基”教学主要是指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教学,强调将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主要内容的一种课程理论。在开展“双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内容,然后使学生了解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掌握并灵活应用知识与技能。音乐审美主要是将音乐作为审美对象,提升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美感教育,和普通的知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教学中,关于“双基”教学和音乐审美教育的侧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出现了如下几种理论观点:如“重技轻艺”理论(侧重于“双基”教学)、“重艺轻技”理论(侧重于“双基”教学)、并重论(两者同等重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要求初中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核心素养的教育。但是就目前的初中音乐教育而言,过于注重“双基”教学,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辩证看待“双基”教学和音乐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音乐教学,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二、初中音乐“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的辩证分析

(一)音乐教育过程和目标的辩证分析。“双基”教学是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核心,音乐审美是将审美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两者所处的教育层面有所不同。其中,“双基”教学可以看作是音乐教育过程,注重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音乐审美可以看作是音乐教育目标,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目标。初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教师仅注重于音乐审美教育,缺少对“双基”教育,则会使音乐审美教育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成效。也就是说,“双基”教学时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爱好,有助于音乐审美教育效果的提升。(二)音乐教育性质和特征的辩证分析。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双基”教学需要去其槽粕,对课程教学进行一定的“精简”,但是从本质角度而言,新课标的实施目的并不是删减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是要提升“双基”教学的效果,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将音乐学科知识转变成初中音乐课程知识的过程,主要由教师的教学方式体现,并没有删减音乐基础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性质,只是将其转变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虽然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是音乐教学的唯一内容,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就像英语教学中必须要进行音标与单词的教学一样。因此,从本质角度而言,初中音乐必须要开展“双基”教学。(三)“双基教学”有助于音乐审美的提升。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双基”教学和音乐审美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初中音乐教师需要辩证认识两者的关系,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需要“双基”教学过程的支持,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开展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教学,使用知识技能为审美教育提供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协调“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关系的对策

(一)提升初中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正确认知“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之间的关系。首先,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进行弹、唱、舞、表演这四种基本功的训练,加深对音高、音色、旋律以及音区等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双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进行“双基”教学的过程中贯穿音乐审美教育,向学校骨干教师与行业专家学习交流,并通过研修教育书籍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正确协调“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间的关系,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初中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开展培训与进修教育,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提升自己的平台,与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安排骨干教师与优秀教师进行参观交流,从整体上提升本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第一,音乐鉴赏教学。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产生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初中音乐教学可以选择的教学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音乐作品,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比如,《杨柳青》《紫竹调》以及《保卫黄河》等音乐作品,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音乐的魅力,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进一步发挥出音乐的审美情感作用。第二,知识技能教学。在进行“双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音乐审美体验。比如,在进行《大海啊,故乡》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系列动作,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肢体韵律动作掌握歌曲的三拍子结构。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有效提升了初中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并将知识性与审美性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三,适当的艺术加工。为了进一步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初中音乐教室在开展“双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知,为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歌唱技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气息像涓涓细流一样,虽然平缓纤细,但是源源不断,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歌唱技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歌曲表达的内涵,与歌曲产生共鸣,为学生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衡水地区有着令人羡慕和丰富的文化内容,积极开发本地舞蹈课程教材资源,激发学热爱舞蹈、热爱本地文化的赤子之心。我们不可否认,衡水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历史学、舞蹈学、美学等角度都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希望在日常教学中用课程的方式,将本土文化转化成内涵。在客观上,积极开发民间艺人组织的力量,借助资源,学研结合,是未来衡水民间舞蹈课程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黄静.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思考[J].大众文艺,2009,(15):208.

作者:钱雪姣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