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践性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时间:2022-12-09 02:57:13

小学教育实践性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在高等师范院校当中,小学教育专业属于主要专业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学生虽然掌握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却不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导致毕业后职业生涯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保证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通过建设实践性课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学教育职业相关技能和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提高就业率。

1研究现实意义及发展趋势

在高等师范院校建设当中,专业建设属于全局性问题,也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小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该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才质量[1]。高等师范院校设置的专业通常比较多,包括小学教育、学科教育、艺术教育等,其中小学教育是我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小学教育中包含的学科也非常多,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想要更好地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学校还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找准切入点,建设特色创业,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学校长久健康地发展[2]。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趋势和专业建设需求,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

2研究预期价值与重难点

探究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从而为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丰富专业内涵和优化专业结构,保证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存在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其他高职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重点关注与小学教育相关的专业设置,为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参考[3]。二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很多情况下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需要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了解小学教育专业市场和岗位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

3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

3.1改变单一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形式,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形式都比较单一,由学校统一安排和分配,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到规定的地点实习或者参加实践活动,且一般时间也是固定的[4]。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实践性课程的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实践性课程,学校需要改变单一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形式,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在实践性课程当中发现和反思问题,领会更多小学教育的技能与经验。在传统的实践性教学中,通常学校只会安排为期10周左右的实习和教育见习时间,时间比较短,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增加了实践时间,引入了多样化教育见习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更加真实的小学教育教学环境,制定了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理论教学,并且根据小学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3.2改变教育实践性课程方式,引入多样化教学。传统课程模式中,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多以实习和教育见习为主,相对较为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事实上,小学教育实践性课程实施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将多样化教学充分运用于小学教育实践性课程当中,通过现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性课程中获取更多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5]。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都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践性课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课堂,引入真实的案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当前小学比较受欢迎的绘本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绘本教学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他人开展教学活动的情景,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将教学方法还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当中学会角色转换,灵活地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领悟专业技能要点,并且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模拟课堂当中,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经验。除了模拟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实施现场实践课程,让学生到小学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教学情景,学生能够对小学教育工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在实践性活动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3.3注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创设双赢的局面。与其他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不单单是理论性的教育,更是能力的培养。而想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时,学校还需要注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只有具备高效、优质的教育实践基地,才能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建设高效、优质的实践基地时,学校可以跟当地一些优质的小学合作,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实现学用对接,充分发挥专业对口的优势,将小学当作学校的实践基地,实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小学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小学在专业指导下,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能拥有更多的储备师资力量,实现双向交流。所以,学校在跟小学合作的时候,可以采取双师制度,定期开展现场评课和讲座,加强学生与小学的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和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保证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质量。3.4改变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课程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课程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当中,课程评价方式依然比较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也不强,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建设实践性课程时,教师还应该改变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在课程评价时更加重视过程和实践反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除了理论知识的评价之外,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注重实践过程与实践能力,充分保证课程评价的激励性和反馈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实践性课堂评价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省、反思、总结能力,保证能够通过课堂实践,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课程评价应该全面、科学、客观,而不是从单一的方面去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等模式相结合,充分运用于实践性课程评价当中,促进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和客观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当中做好实践性课程建设是保证小学教育效果的关键。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实践性课程的建设,通过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引入多样化教学、注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改变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等方式,更好地建设实践性课程,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扬眉.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大观:东京文学,2017,15(6):145-146.

[2]王鑫鹏,赵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3(2):121-122+126.

[3]汪铁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今古传奇:文化评论,2017,27(1):85-85.

[4]周洪,唐越桥,彭冲.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5):137-140.

[5]张丽娟.基于专业标准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11(3):10-14.

作者:刘小兰 单位: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