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07 09:02:20

信息技术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构建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尤为重要。学校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夯实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体系;构建技术驱动、创新实践的教育体系;完善双师培养、全程导师的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产教融合;信息技术;全程导师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创新创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高校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和思维研究方面,卓泽林(2016等)对构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刘华海(2017)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青年教师实践“短板”与应对进行了研究。在高校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和平台研究方面,陈玲等(2017)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建设与实践进行了研究。黄玮等(2017)对地方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性设计与构建进行了研究。在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变革方面,郑石明(2016)对大数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大数据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变革。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夯实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体系。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有着较好的基础和优势,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要进行设计。在校内实验和实训方面,如积极优化传统实验室、创建新型实训环境,更新教学软件和内容,从独立的专业实验和实训走向综合的实验和实训,多层次多维度地进行实践过程设计,形成匹配行业和市场需求,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环境。在校外实习实践体系构建方面,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实践体系,丰富培养方案,提升育人质量。(二)构建技术驱动和创新实践的教育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成了创业创新创造的技术动力。因此,应结合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的形式有,“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各类“创新、创意及创业”学科性竞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科研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对于创新创业的教学培养计划需要进行设计,在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方面强化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建立持续更新机制。(三)完善双师培养、全程导师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实行了全程导师制,全程导师制使得教师形成了教师团队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双师型培养方面,通过带教和培训,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提供各种交流培训活动和学习平台。双师型教师面向新常态的专业结构调整及持续性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从而提升教师的项目和技术实践能力。目前,许多高校的青年教师科研考核任务较重,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应该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育研究的积极性,提升青年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

三、“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构建实现路径

新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已经不再是“让学生走进企业”“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简单实践模式。高校是理论创新者,企业是创新的实践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新技术、新元素,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前沿化,企业则应该将最新的实践成果引入高校,帮助高校建立综合实验室为目标的建设思路;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形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管理机制。新时代下的创新实践应该围绕最新的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基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提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高校应以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为抓手,不断挖掘出各类创新、创意、创业学科竞赛的情况,跟踪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促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落地。在全程导师方面,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课程、教材及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展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研究能力,激发青年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

四、结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首先是需要通过对实验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构建校内实验实训的综合实验室或实践平台;其次是研究项目过程中如何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各学科创新创业竞赛,研究项目科研竞赛的落地和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3):64-71.

[2]刘华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青年教师实践“短板”与应对[J].科研管理,2017,38(S1):628-632.

[3]陈玲,徐晓艳,林杭.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180-184+197.

[4]黄玮,孙小平,孙文志,冯锡炜,李焱斌.地方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性设计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2):214-216+257.

[5]郑石明.大数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理论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03):65-73.

[6]张琤,常晓明,陈伟.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9-11.

作者:程小青 管萍 顾佳依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