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

时间:2022-02-18 10:05:34

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以及与相关教学资源的衍变和发展,基于大学教学实践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两个维度综合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是人类在探索科技奥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迭代的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所以,对于教育结构而言,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因此,本次研究将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分析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路径,并分析教育信息化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的价值,并阐述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进一步融合的有效路径,这样才能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及影响途径

1.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两个层面,促使高等教学不断衍生出全新的学科领域,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及资源保障,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以及思维拓展上,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高等教育扮演着知识传递、知识分享的重要角色,借助高等教育能够让先进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场景,是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加持的背景下,有利于让前人的科学知识得以更好、更全面的全程和发展,是实现科技进步的基础环节,另外还有助于培养更具全球视野以及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并反向助推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发展。2.现代信息技术影响高等教育的途径。(1)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内涵以及学科内容,广大学习者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以及技能,丰富了教育材料以及学科知识的获取渠道,为实现高等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一环境下,学习者能够针对性地增强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信息采集以及筛选,让自身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并且此过程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选择,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和分享。(2)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个性化的促进当前,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为明显,这就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及时流动,造成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打破了教育落后地区获取教育资源手段单一化的局面,推动了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及有效流动,增强了教育资源的重组效率。基于此,学习者能够开展个性化学习以及针对性,这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技术前提。将学习者置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的突出价值,并为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有效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塑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必须需要稳定持续的学习环境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学习者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积极学习的态度,终身学习能够实现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革新,促使学习者不断拓展认知边界。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构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认知能力以及专业需求对学习资源以及材料进行筛选和研究,同时,信息技术还能通过搭建交互平台,促使各个学习者能够在平台上自由沟通和交流学习经验,并借助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学习者创设多触点的学习场景,极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以及针对性。(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供给与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促使远程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在拓展教育资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改善了教育资源与学习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当前,由于大众教育资源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高等教育出现了诸多缺陷以及不足,突出表现为过度教育以功能性浪费等,此外,部分高校或者专业还存在无效供给的情形。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实现了深层次融合和发展,建立了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网状学习系统,实现了产学研的全面结合,有利剔除了现阶段教育体系中的不合理因素,让学习能力能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得到更加充分的、持续的学习机会,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的变革

首先,是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现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和革新。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知识的分享以及传播渠道,让高等教育实现了多场景、多平台教育。以MOOC的应用为例,MOOC促使教师以及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习者意味着现有知识量的多少并不区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唯一标准,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不再仅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教师也不再仅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空间。所以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积极转变高等教育以及学科教育理念,充分借助现代信息及时展开开放式教育,结合信息技术特征以及学科特征全新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对现有教学评价进行改良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以大数据以及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促使高等教育信息化特征进一步增强。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分数,应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思路,聚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高等教育环境的重构。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突出特征在于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渗透至高等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搭建智慧校园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校各类基础设施相互融合,促使高等教育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例如智慧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无线投屏互动以及在线答题的功能;互动教室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学演示视频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平安校园则是能够实现智能化的人车分离,并能够对学校基础设施展开动态监控以及分析;数据中心的功能完善能够为不同学习项目以及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持。以墨尔本大学为例,该校在楼宇改造中运用了物联网技术,照明系统能够下降幅度超过62.5%,而日本广岛大学则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考勤。而瑞士邦联学院的ETHOC系统让校内信息流动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再次,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传统教育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更新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了实际教学的实效性,而在信息技术作用下,数字资源以及应用数据都能得到及时更新,学科教材的丰富程度也会得到明显提升。以微课以及虚拟仿真模型为代表的数字化资源包,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随时随地检索和提取,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美国《地平线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共享以及流通会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最后,是学习方式的重构。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不仅限于传统的课堂学习,移动学习以及翻转课堂将成为课堂学习模式的延伸和补充。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突出学生主体性来实现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以及定制化学习,这是未来学习生态环境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视角下高等教育的创新

1.大学教学实践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引发了大学教育的连锁反应,其中教育要素出现的明显变化,带动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转变和创新,此外,在高等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必须信息化的条件下对高校教学模式给予充分的审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各种调整和变化。(1)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信息化条件下,以阅读、写作以及计算为核心的传统学习三大基础开始出现明显改革。首先,从阅读层面而言,超文本阅读逐渐取代文本阅读,单纯文字阅读逐渐开始向多媒体电子阅读方式转变,依托电子资料开展阅读和对话已经成为智慧课堂的重要内容;其次,从写作形式而言,手写逐渐被键盘以及扫描输入取代,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过程中,超文本输入以及多媒体写作逐渐引领写作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计算方式层面,用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以及高速计算开始取代纯数字计算方式,在信息技术加持下,读写算已经成为有机统一体。教学手段主要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使用以及借助的媒体和工具,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教师将更多应用电子数据库以及互联网来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教学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信息传递容量大以及保真率高。信息技术能够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呈现形式,例如音频以及视频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可视化工具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识体系,并且逐渐使知识结构更加具象化和形象化,减少知识传递过程中的遗漏。第二,提升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流通更加便利化以及高速化,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围绕知识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沟通,所以这种方式极大提升了师生互动的质量,打破了传统教学工作的地点以及时间限制,进一步拓展师生高校互动的渠道和场景。第三,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动态化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并基于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估和引导,这是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及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第四,减少了教育成本的支出。在信息化条件下,需要对诸多设备进行投入以及更新,虽然会耗费一定人力以及资金成本,然而从长远看,信息技术的渗透能够有效降低行政管理费用以及差旅费用,使高校教学管理运行更加高效。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然带来促使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程度需要综合评估,这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2)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在信息化条件下,以远程教学以及“虚拟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逐渐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和推崇,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递工具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收窄,其地位逐渐由现代通讯技术所替代,因此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以及虚拟教学成为智慧课堂的主导形式、另外,高校之间也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联合的方式将自身资源进行打包组合,使教育资源能够提升辐射范围,依托本地高校优势开展各项培训服务,如:围绕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配套服务,例如咨询和问答、教育资源个性化设计等。围绕教学资源开展相应的信息挖掘以及核心数据存储工作。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信息资源筛查以及审核工作,以提升教育资源协作力度。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以及生活环境,并提升各类学习服务的便利化水平。基于既定的工作安排,全新设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策略与方案。在网络背景下,相对于传统教学资源而言,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较高,并且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时空限制,同时传播媒介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访问,这意味着教育资源能够实现高速传递,这为开放式学习以及多层次交互创造了必要条件。对于学习者而言,开放式的信息资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组织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3)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基于特定教育理论以及理念,借助诸多教学要素以及资源,从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活动形式。行为主义理论为传统教学方式提供理论支持,传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点凸显教师的指导地位,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管理以及调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然而该教学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和缺陷,即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地位,学生的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被严重压抑。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则拓展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并且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由原有指导角色逐渐转向引导以及协调角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同时在学习反馈以及知识巩固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以及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掌握。由此可见,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整合互联网资源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给予学生充分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探究活动,这对于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2.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创新。传统教育模式的信息传递主要借助的媒介包括电话以及传真等,相对于信息技术媒介而言,传统信息传递媒介在信息传递质量以及传递时效上具有明显劣势,同时也不利于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存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造成信息丢失。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数字化特征使得在信息传递和管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不仅保证了教育信息快速流动,还能增强信息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实现对教育管理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以满足不同形式的数据使用需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给教学教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籍管理、成绩管理以及选课管理等维度上。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填充和完善学生信息数据库,同时利用教务在线管理平台以及远程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在减少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量的同时,使其更加聚焦对不同教务管理工作的根据和创新,促使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

【参考文献】

[1]胡雅旎,胡成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后大众阶段就学形态结构的探讨——基于加快吸纳成人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9,39(09):7-13.

[2]徐飞.变革与创新中的高等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9(06):4-6+15.

[3]高峻,吴国清.信息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09):55-56.

[4]刘楠楠,阎卫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应用与实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08):70-71.

作者:卢秀珠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