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时间:2022-03-31 10:13:25

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瑶族长鼓舞的传承

摘要:舞蹈是极具审美价值的一门艺术。而瑶族长鼓舞来源于广西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群众性、民俗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等特征,其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将瑶族长鼓舞这种传统舞蹈艺术传承下去,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通过深化舞蹈教学改革,增强民族舞蹈的教材建设,致力于瑶族长鼓舞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地方高校;瑶族长鼓舞;传承路径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生产活动和神秘虔诚的宗教祭祀活动中演化而来的,它再现着一个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其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不一样的文化内涵,震撼着观者的心灵。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加大对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让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永远流传下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光彩。

一、瑶族长鼓舞的引入之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意义

鉴于瑶族长鼓舞在我国舞蹈艺术中的独特性、地域性和传承性,通过在瑶族地区开展地域性的民间舞蹈课程来加强对产鼓舞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丰富舞蹈教学资源,提升高校教学实力。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种,是对国家统一舞蹈课程的有效补充,是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提升学校舞蹈教学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教改的方式引入瑶族长鼓舞,不仅能够壮大民间舞蹈队伍,营造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传承我国民族精神,更能够以开设瑶族长鼓舞课程的形式有效培养长鼓舞的后继人才,为长鼓舞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强有力的保障。第二,促进大学生对瑶族长鼓舞的了解,激发学生民族认同感。当瑶族长鼓舞被编入高校舞蹈课程后,大学生便会在了解长鼓舞的基础上,进而了解瑶族传统文化,增进其与瑶族人民的沟通交流,激发民族认同感,也能增加瑶族学生对本土文化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友好,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高校舞蹈氛围。

二、地方高校在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立性非常重要,绝不能盲目地引入西方文化,而将我国本土文化弃置一旁。但是,我国地方高校在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保护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忽视舞蹈课程建构,对长鼓舞的关注度不够。目前,瑶族长鼓舞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舞蹈课程建构中仍处于边缘地位,其并没有被纳入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而且,部分地方高校只把长鼓舞作为舞蹈体系中的一丝点缀,对长鼓舞的教学缺乏系统性、深刻性和长期性,这都极其不利于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第二,长鼓舞教学建设缺乏科学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目前,瑶族长鼓舞在地方高校的舞蹈建设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相较于其他物种,瑶族长鼓舞既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独立系统的学科特色。而且高校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快速转型,瑶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本民族的生活特色正在逐渐消失,这也是瑶族长鼓舞传承和保护现状堪忧的社会根源。

三、地方高校舞蹈教学中瑶族长鼓舞的传承路径探索

基于瑶族芦笙长鼓舞的重要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地方高校必须加强探究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和保护途径。本文长鼓舞之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意义和地方高校在长鼓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瑶族芦笙长鼓舞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教育政策引导,健全瑶族长鼓舞传承保护的教学体制环境

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建设。因此,作为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重要方式的舞蹈理应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类似瑶族长鼓舞这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地政府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地方高校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教育规章制度,制定有关教学条例,为瑶族长鼓舞在地方高校舞蹈体系中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体制环境。同时地方高校应加大对瑶族长鼓舞财政支持,在设备、人员、服装、道具、剧场建设等硬件方面给予帮助。只有有了良好的硬件做支撑,才能为瑶族长鼓舞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增强瑶族长鼓舞的传播渠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当前,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生则是新媒体使用者的主要人群。地方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为为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更加便利和长久的传播方式。首先,新媒体为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提供了新渠道。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工具的主要使用者,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等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平台。高校教师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比如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瑶族长鼓舞进行传播和推广,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这种艺术形式,进而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瑶族长鼓舞传承的广泛化和年轻化。其次,新技术为瑶族长鼓舞的保护提供了新载体。以前,舞蹈的流传和保护主要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这种教授和保存方式特别容易造成古老艺术形式的失传。因此,可以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创新瑶族长鼓舞相关影像资料的存储载体。例如,相关部门可以购置服务器,专门存储瑶族长鼓舞的珍贵资源,并可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确保资源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以此为依托建立起瑶族长鼓舞的教育资源数据库,进而借助数据库,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运用瑶族长鼓舞教育资源开展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学。新技术可以实现对瑶族长鼓舞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也使得其在地方高校中的应用,进而实现更好地传承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三)引入民间艺人教学,加大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力度

为了使瑶族长鼓舞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必须把民间艺人引入高校的教学队伍中,由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艺水平。例如,可以聘请瑶族长鼓舞的传承艺人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并参与到地方高校舞蹈课程中相应专题课程的编排中。同时,应注重教学环节中,学生与瑶族长鼓舞艺人之间的交流,在激发学生对瑶族长鼓舞兴趣的同时,为培育瑶族长鼓舞的下一代传承人提供可能。此外,应注重民间艺人入校进行瑶族长鼓舞传承的相关资料的记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地方高校瑶族长鼓舞教育资源库,从而为瑶族长鼓舞教学的开展以及瑶族长鼓舞特色课程的完善奠定基础。

四、结语

瑶族长鼓舞体现了瑶族人民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地方高校承担着传承与保护瑶族长鼓舞的重任。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教育政策引导、壮大民间艺人队伍、采用先进教学技术等传承与保护措施,希望对地方高校的瑶族长鼓舞教学建设有所帮助。

作者:陈东云 单位:贺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涛.瑶族长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审美特征[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33-34.

[2]胡玲梅.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8).56-57.

[3]孙亮.广西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与发展[J].大众文艺.200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