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12-05 10:08:31

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美国文学简史》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文学涵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重介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哲学思潮及应运而生的作家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原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对美国文学主要体裁的特征、美国文学各主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文学特征有一个概观了解。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文学课程发挥其作用,成为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语言的渠道,从而使学生养成对英语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美国文学简史》;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美国文学简史》在介绍美国文学发展史的同时,精选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类文学体裁,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原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用不同的批评理论解读文本,培养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精品,了解美国文化生活全貌,拓宽知识面,培养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思想的认识,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文学课程大多备受冷遇。较之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文学课程往往被学生轻视和忽视,认为是“无用”的选修课。如何让文学课程发挥其作用,成为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语言的渠道,从而养成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并最终达到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学涵养的目的,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做到文史结合

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同样重要,只有把这两者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理解作品的精髓,领会作品的内涵。作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中产生和形成的,没有一部作品能完全离开作者所在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把文学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放到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去探讨,就很难把握文学发展的规律,更难以透彻理解文学史中的各个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主题、创作题材及创作风格,难以领会文学作品中深刻的社会意义及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为了使学生能较清晰地掌握文学史的脉络,把美国文学划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文史结合,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例如,在读爱伦坡的作品时,我们要结合浪漫主义的特征,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以及它的起源和发展情况等。在读马克吐温的作品时,我们要了解现实主义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思考作品如何表现现实。同样,在读索尔•贝娄的作品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现代主义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异化和隔离。总之,只有把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结合在一起,发挥哲学思潮和流派统领作用,才能使学生宏观把握阶段和内容,体会作品的涵义。

二、增加后现代文学作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与这个时代的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美国文学教程的使用教材做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材都止步于20世纪上半叶。这些教材把重心放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阐释不够深入和广泛。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至关重要,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对丰富世界文学的内容、促进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与现代主义文学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它既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它的背离与超越。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旨在表现差异性、开放性、多义性的文学,利用元小说、语言游戏等方式表达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它反对事实密度,主张打破所有限制,模糊虚构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试图通过语言建构一个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世界。作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容纳百川的气宇,这种包容性使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流派众多,各种思想观点异彩纷呈,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文学流派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尽管后现代文学的流派纷繁杂沓,但经过细致的梳理和比较,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荒诞性、怀疑性、虚无性、游戏性、虚构性、哲理性等共同特征,具体表现为文本不确定性、语言实验和元小说特征。后现代主义反本质、反规律,否定作品的完整性、同一性、确定性和规范性,提倡打破一切中心、秩序与规则的限制,主张文学的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多义性和零碎性,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和潮流。总之,阅读后现代作品对于理解时代特征和文学发展的趋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补充相关作品,以满足学生对了解美国文学现状的需求。

三、利用不同理论解析文本

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了解文学发展史和作品情节内容,而是要培养在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解析文本的能力。文学理论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时候,要结合各阶段的哲学思潮和文艺理论来进行解读,利用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接受美学、后殖民理论、少数族裔话语、同性恋理论、叙述学等不同的理论阐释作品,探讨作品的作者、读者、文本和世界等问题,挖掘作品更深层、更丰富的内在涵义,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我们可以结合文本的不同特征,利用不同理论视角切入文本,甚至可以利用不同理论来解读同一文本。例如,在讲解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时,我们可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解构主义等多种理论解析这个文本,不同的理论视角给我们展示迥然不同的文本世界。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作品富含的丰富信息和独特魅力,提高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向学生展示文学研究的方法,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多重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如胡泓所说,用文论来指导文学选读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方法论的熏陶,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兼顾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考查内容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卷中有一项考察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基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具备英语语言和文学知识。通过经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课堂教学中涉及英语专业八级考核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美国文学简史》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探索把授课内容与八级考试内容衔接起来的形式和方法,在兼顾美国文学史讲解和美国文学作品欣赏的同时,关照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完成美国文学课程教学的任务,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另一方面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第一,选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主动探究和建构美国文学知识意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查找该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品、创作背景、写作风格等内容,做成PPT,上课的时候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遗漏的地方做补充,强化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就重要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阶段重要作家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和写作手法等。第二,使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课堂教学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文学名著原版影片片段赏析、主题演讲、诗歌朗诵、短剧表演、辩论、英语文学创作等多元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正如陈立华所说,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与老师互动,既避免了满堂灌导致的学生对文学兴趣的丧失,又解决了读史与读文的矛盾,文史并重,史料结合,学生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了美国文学的经纬,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欣赏水平。第三,讲练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该能够较清晰地掌握文学史的脉络,对作家作品有深层的理解与见解,并能够借助工具书对文学作品作初步的文学批评,写出具有一定见解的文学评论。每个教学内容结束的时候,让学生自主选取视角,就所有内容撰写读书心得或者研究报告。借助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及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感悟性和鉴赏能力。美国文学课无疑是学习英语语言、欣赏英语文学作品、了解西方文化的一门必修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及文学流派的发展与变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立华,王娜.读史与读文,孰轻孰重?———谈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教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3(2):140-14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胡泓.美国文学教学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61-65.

[4]王霞.文化视阈下美国文学课教学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6):50-51.

[5]吴瑾瑾,丁兆国.网络环境下的美国文学教学———走出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的对策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9(3):53-57.

[6]张良红,佘军.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6(1):93-96.

作者:邱蓓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