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赏识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01-21 09:24:13

后进生赏识教育的探讨

摘要: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他们有的自卑,有的厌学,有的逆反心很强,有的有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行为的“怪癖”导致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责,错过了最佳的教育契机,这些孩子自暴自弃,沉在班级底层,成了不合群的“小蝌蚪”。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赏识教育;沟通;家校合作

本文从针对几个后进生表现的特点,进行教育转化作了分析,尤其如何用宽容赏识来转化后进生方面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1问题的提出

我们所说的后进生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一部分道德品行差,学习差,或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特殊学生,而不是指由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学生,更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其实,大多数后进生并不自甘落后,他们也有自己的目标、理想与追求,可是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比其他的同龄人更多地遭遇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挫折和障碍。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2转化后进生的几点策略

2.1赏识优点,用知识征服其无知。小杰性格暴躁,情绪很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好发脾气,动不动就欺负同学,又有撒谎的坏习惯,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反感。常常搞恶作剧逗弄同学,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到了中高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他更有了爱的需要和渴求,但往往受挫,便以为周围人轻视自己,于是出现攻击性行为,破坏欲较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家庭温暖,父母教育观念不统一,给孩子有漏洞可钻,让强烈需要得到老师、同学关爱的他过早地学会了父母面前一套,老师这里又一套的为人处世态度。但从小性格爆劣的他,经常惹事生非,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破罐子破摔。没接班时,这位特殊生就以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当我走近他后,如何转化其不良行为习惯,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生活的灿烂阳光便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2激发兴趣,用爱树立其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重视,这是每个人正常的心态,谁会拒绝欣赏自己呢?每当看见小达的桌面、桌下横七竖八地躺着铅笔、橡皮、课本,甚至于他的鞋子时,我都会告诉我自己,这是我一个还没长大的“儿子”,我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爱去关心他,帮助他,引导他。刚接班,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达的作文写得很棒,就鼓励他竞选宣传委员,负责全班的光荣稿审核批改任务。那天,在讲台上,小达激动地对同学和老师说:“我虽然成绩不理想,身上有许多毛病,但是我愿意为大家,为班级做点事。”在我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达就任了,每周一次的批改,他是那么认真,不放过一个错别字,一句病句。渐渐的,孩子有自信了,有时一下课,就乐颠颠地跑到老师身边,问需要帮忙吗?每次看到他起劲卖力的样子,我既高兴又心疼,怕他累坏了,总是不断地提醒他歇会儿,别累着,有时还帮他擦擦汗、洗洗脸,冬天,为他擦上一点护手霜,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怜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2.3争取信任,用爱搭设沟通之桥。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还坚持以新闻大力表扬在校各方面进步显著的学生,利用校园网宣传班级风采,让老师、家长了解班级。当然,也会格外“照顾”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家长感受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信心。

2.4如何帮助、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进步与落后。有些家长似乎总是把握不好分寸,要么,对孩子吝惜自己的爱心,要么,就是溺爱过度。事实上,他们剥夺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空间,总是把自己的希望过多地过重地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幼小的心灵哪里能承受那么多!我想在此呼吁,我们要尊重孩子,给他们选择的权利!相信有了家长和学校社会的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下一代就会在社会的海洋中自由、幸福、无忧无虑地遨游。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就让我们拥有这份真心去赢得孩子们和家长的爱吧!

参考文献:

[1]《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华文出版社,李峰编.

[2]《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宁波出版社,叶昂龙编著.

[3]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消融着的冻土带———学校个别心理教育案例评析》.孙义农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一版

作者:麻锦勉 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