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美育教育浅论(共2篇)

时间:2022-03-06 10:01:03

教学中美育教育浅论(共2篇)

第一篇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开启儿童对图片的认知美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悠久文化,我们生于这个历史文化集于悠久的民族,而这个民族充满了对美的要求。我们的整个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教材里面的插图,版面的数量都较多,而且图画清晰、色彩鲜明、画面感形象具体。对于这些画面的插用,使本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审美具有一定的提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启儿童对实践的创造美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于美的欣赏无法深入,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欣赏。他们看见花开得漂亮,只是感觉外表很美观,不会在意他们是否会有美的内涵,这时便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体验,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自己认为美的东西,为什么会认为这些东西美呢?在此之前,教师可先举例演示,如教师手中的教学课本,可先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具有什么功能,这样不但激发学生的辨识能力,还能开启他们对实践的思考,一举两得。如在教小学二年级《神奇七巧板》时,教师通过几种图案的组合分解,使学生明白,一个无论怎么复杂而又难懂的图形,通过大脑的思考,最终便可分解为几个简单、明了的图形;相反,几个简单、明了的图形亦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拼成一个美观的图案。也可让同学们自己用七巧板摆成自己比较喜爱的图形,如小兔、小鹿等。最后让同学们自己举手将自己摆好的物体放在讲桌上,与大家共享。这样,不仅让学生活动起来,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虽然数学的教学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美育因素不会像艺术美那样明显可见。这样便促使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实践性。如十个记数数字,0、1、2、3、4、5、6、7、8、9,在不同的方面代表不同的数值,用这十个数字的任意结合,它们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如“1”和“2”相加,显然为“3”,教师可将给学生得到的小红花为基准。小明和小雨拥有同样的小红花朵数,因为小明帮助小亮打扫卫生,所以老师要将2个小红花作为奖励送给小明,这时小明的花朵显然比小雨多了2个。这样的奖励,老师既教给学生加、减法的运用,又极力夸奖小明乐于助人的美育,充分地把数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兴趣。

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启儿童对生活运用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数学美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生活充满数学美,用数字美装备生活。而这些是当年学生在对数学的美有所了解,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而对于教师数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师教学生学习“对称图形时”,可引出圆。教师可先问学生,汽水瓶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正方形或三角形?有的学生便会很快说出:因为圆形的盖子外观美观。这是教师便可引导他们“:谁能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回答?或所见过的知识回答?先让学生自由讨论2分钟。经过学生的讨论回答后,可得出:第一:圆是对称图形;第二,圆的直径都相同,所以圆的盖子顶起来相对容易,不易掉进小瓶里。如果瓶盖是正方形盖的话,水会洒出去,肯定不能。这样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知识处罚使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倾身于课堂美育培育的氛围,感受数学之美,使抽象之美生活化、具体化,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

四、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小学数学美育教育原则

首先,美誉的最重要原则———形象性原则。老师们在数学教材中如数的组成和分解章节,倍的认识章节以及乘法除法的意义章节利用形象性原则展开美育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

其次,情境性原则,情境中融情于景,情景相容,使情感,形象交融于一体。“形象”的数学知识再用“情感”的外衣装扮一下,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激活,使每个小学生的美育得以充分绽放。

第三,自由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中同样应该提倡自由性原则,但不宜过头。毕竟数学不同于艺术学科,可供自由驰骋的天地不是很宽。它会受到很多确定性因素的制约。

五、束语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感受美、鉴定美的能力。

作者:董香琴单位:陕西省延安宝塔区东关小学

第二篇 一、在教师语言和板书中渗透美育

教师语言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的语言运用得恰当,能直接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简洁、生动、形象、情趣,而且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情感性,尽最大能力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特别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语言表达更是美育教学的生命,必须使我们的语言具有情感美和音乐美,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神专注在学习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课堂数学教学目的,数学教师的板书要认真做到简洁、流畅、明快、准确、层次分明和有条有理,构成图形美,线条美.有条理的简洁板书,给学生以语言、书写美的示范,能够起到启发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二、在教师的形象中渗透美育

教师良好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是指教师自身形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形象是学生感知的第一对象,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整洁的仪表,着装得体,大方的举止,镇定自如的神态外表形象美.这些美好的外表美形象深深触动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人格美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师的形象除了外表形象以外,还有教师的内在形象,教师的内在形象是教师的高尚品德.每位教师都应该严于律己,以身立教,向自己提出高水平的道德要求,建立起较高的威信,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典范.

三、在培养思维能力中渗透美育

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好学上进,敢提问,会提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题多种解答技巧来证明数学中的灵活美,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想法,从中找出最好的解题方法.数学教师要创造能够培养思维能力的环境,运用数学中图形美来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灵感思维,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美的喜悦和乐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发掘数学之美和陶冶思想情操中渗透美育

在数学中的美育教育具有比较深刻的审美思想教育功能.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审美能力的有限,不容易发现数学之美,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入发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认识美的发展规律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教育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识美,使学生在审美意识上得到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正确引导美化教育作用.例如,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作出巨大贡献,这样的事例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

作者:覃廷南单位:广西北流市大里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