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武术教学方式分析

时间:2022-03-25 03:54:06

农村小学武术教学方式分析

【摘要】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我国提倡“武术进学校”,各地的学校都积极响应,将武术作为了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体质,还增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使我国流传几年前的体育文化传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为了使武术教学在农村小学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开展,我们应当加强对农村小学武术教学方式的研究,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它,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武术教学;小学体育;农村学校;教学方式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原本是战争中士兵使用的技术,后因习武可以强身健体,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开始习练武术,在强健人们体魄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良好的武德修养。因此,让“武术进学校”既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农村地区的很多小学因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仍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单调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有效的武术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贡献微薄之力。

一、借助游戏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处于好动、爱玩的时期,游戏活动正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能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小学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其实,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有限,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没有学习武术之前,认为武术是神秘的、新鲜的,这种感觉促使他们在刚接触武术时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总想着自己通过武术学习能够成为“武林高手”,这样就能够“锄强扶弱”“行侠仗义”“伸张正义”“打抱不平”,但学了几节课,他们会觉得武术学习太枯燥,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一节课下来学不了一招半式,习武的热情和兴趣也会大大减弱。将武术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从枯燥的动作练习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进而掌握动作要领。

二、创编武术操,丰富武术教学形式

近年来,有部分武术研究者提出了一种传承和发展大众健身武术的新思路,他们建议将武术、音乐、体操等相结合,创造出一种集健身、武术技能、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运动形式,即武术操,这一运动形式既符合大众强身健体的需求,也体现了武术的魅力,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虽然讲武术引进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武术动作繁多而且复杂,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尤其是对好动爱玩的小学生来说,因为缺乏有效的刺激,他们常常难易集中精力,会觉得习练武术枯燥、单调,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当然也不利于他们掌握武术动作。武术操将武术、音乐、体操相结合,学生可以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感受各个武术动作在节奏、强度、速度等方面的特点或异同,而且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做的动作更加舒展、自然,在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他们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家校活动相结合,扩大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学校”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也能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家长对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是支持的。另外,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合作,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农村小学进行武术教学,同样离不开家长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家校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武术教学,进而提高其教学效率。比如,通过每个学期的“谁是最佳家庭武术小教练”活动,让小学生的武术走进家庭,让小学生在家庭对家长或亲朋进行武术套路的演练和传授,借助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进行家庭表演,鼓励小学生和家长共同协作表演,既扩大武术教学的影响面,又增进亲情融合,让小学生感受成长的温暖,扩大武术特色的影响面,推动全面健身活动。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武术文化应当从孩子抓起,作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习练武术,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体质、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杨如兵.小学武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2).

[2]余金虹,苏水军,陈明华.小学武术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初探[J].中华武术(研究),2017(6)

作者:张霞 单位: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