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艺术专业应对就业市场变革探讨论文

时间:2022-07-19 03:24:00

高师艺术专业应对就业市场变革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艺术专业就业市场应对方略

论文摘要:目前高师艺术专业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就业市场的变革,必须采取以下方略: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新观点、改进招生模式、建立课改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实习中渗透课改新理念、建立课程评价新体系。

高师艺术教育在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大潮时,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挑战主要是: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高师艺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办学机制上须重新定位。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首先是教育,而不是从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文化传承下去。艺术教育的优势是最直接展示文化的特殊形态,最直接地使这种形式跟人的心灵相遇相通,直接用这种样式的规律来归纳出文化的规律,传递文明。高师艺术院校目前的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要与变化,一个基本原因是忽视了艺术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高师艺术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就业市场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要考虑到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要以一个严格的标准去把握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市场的变革而变化,在市场规范和影响中去寻找一条更适合高师艺术教育生存和发展之路。

综合性艺术基础课程的提出,对高师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代的艺术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高师艺术院校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变革,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因此,走出象牙塔,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参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是摆在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师艺术专业应对就业市场变革,需采取下列方略:

1.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新观念

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和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所有高师艺术专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艺术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变革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培养单科专业人才的旧观念,坚持“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的培养方向,坚定不移地以就业为导向,瞄准社会需求,盯紧市场,明确办学思想。有关负贵人要认真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市场形势,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指导毕业生调整求职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就业。提醒有意从教的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前应详细阅读就业协议的条款内容,认真分析,全面了解就业单位的情况。要在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就业空间、便捷办理手续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和服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信息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特别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要通过大量成功的经验来教育大学生,让他们知道基层尤其西部开发地区,是毕业生健康成长、锻炼的沃土,是青年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天地。

2.改进艺术招生模式,把好进出质圣关

高师艺术专业要改变以往的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必须放弃功利思想,树立坚持“进出两旺在于质量过硬”的办学方针,把艺术素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程。首先,对现今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标准。基于此,建议入学前加试初级的艺术史,因为它的内容是检验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间题。入学后的艺术史论课应作为重点学习的科目,这些前辈艺术家留下来的财富,都要认真地研究与学习、咀嚼与消化,借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标准。艺术史论课的掌握与基本功的训练是相呼应的,在提高艺术理论课要求的同时,对现今的专业考试模式相应改进,使真正具有艺术灵性的苗子能够进入高校学习。当然,随着综合性艺术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艺术门类的科目如果在全国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将对艺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艺术教育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其次,可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拉开档次,输出最好的“产品”,为社会服务。另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对学有专长的和拔尖的学生,通过本硕连读方式予以重点培养,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选送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3.建立艺术教育课改教研中心

学校领导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主动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工作。要真正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重视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建设。保证教研中心的人员编制、教研工作所需要的经费投入,保障教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鼓励教研人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研中心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要联系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发挥理论研究和学术方面的作用,帮助地区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人员要走进中小学课堂,指导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和发展自己;要同地方学校教研室、教研员、老师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建立固定联系。同时高等院校要经常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到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讲座。还要开展互动的校际之间的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新的沟通手段,使艺术教育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艺术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教育,将技术训练与审养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觉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这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师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以“学分制”激活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校、院、系三级平台课程;在艺术课程的重构中,要重点设科、普遍教育,要努力进行艺术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穿擂。要积极推进“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等,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进程、课程、学习时间和任课教师;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学音乐的可学视觉艺术,学纯艺术的可学设计。学校努力提供“自助餐式”的教育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还可跨院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学习院校间的优势专业,在艺术教学系统中,不再是条条块块的专业课设置,而是多层的链条结构,使艺术类的校与校、专业与专业之间具有的界限更加软性;在专业设置中,学校应以“品牌效应”、“特色专业”拉动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另外高师艺术院校要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还要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比例,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艺术教育毕业论文可采取,的模式,即一篇专业论文和一篇教育论文。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寻求撬动学校快速发展有力的“支点”。学校要倡导科学素质与教育素质并重的理念,使教师树立起创新的、开放的教育观,担负起传承艺术教育文化的重任。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学为人师,师垂典范,行为示范,范示群伦,’(徐特立语)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教师,学校应根据教师不同学历、资历和驾驭教学能力,按层次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摒弃过去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积极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发展通道。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通过外引与内扶并举来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迅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要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为目标的人事分配制度。通过评选骨千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等打造教育人才梯队,以及分层次打破教师终身制,从而激发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奋发进取的动力。

5.在教育实习中渗透艺米课程新理念

教育实习是高师艺术专业一门很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是一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艺术教育实习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德、识、才、学各方面的修养智能水平,使之得到全面提高,增强其从事艺术教育的光荣与责任感,为其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型的综合性艺术教师创造条件,二是通过实习可检验高师艺术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方法,进而改进工作,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三是通过实习可使实习生了解和熟悉基础艺术教育的状况,增强师生对基础艺术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并促进中小学教改的深入发展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以教育实习基地为平台渗透艺术课程新理念。要指导实习生立足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着眼培养学生爱艺术、终身求艺术、参与艺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并为他们全面、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质;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后台精心地策划,让学生在前台大胆地尝试,进行归生互动,使问题在一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下得解决,也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琴会创新。正像教育家杜威所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翅择了一种生活。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学会生活,自我管理;同时,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葬养,渗透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才从网上下载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6.建立高师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新体来

艺术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对课私的计划、活动、结果等方面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多断的过程。高师艺术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两鲜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尊握,因此考试不可取消;另一方面,学校又要追踪学生成长的轨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很难做到二者的平衡。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激起了广泛的回响,为教育工作找到了一条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为确立个性化的教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化评价是对传统评价方法的彻底革命,为高师艺术院校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求知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高师艺术院校可将这一理论借鉴到教学实践,鼓励教师采取“为多元智力而教”和“用多元智力来教”的教学策略。因此,真实评价、表现评价和档案评价与考试的二者合理评价,将会促进其艺术能力的发展。同时多元化评价可以满足培养多元化、多层次人才目标的需求,将推进高校学分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