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9:34:26

高师生

高师生范文篇1

关键词: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高师生范文篇2

关键词: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

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高师生范文篇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高师生范文篇4

【关键词】师生关系;他者的眼光;局内人与局外人;离我远去

师生关系之于教育,乃如游鱼之于大海。教育领域如海般深邃,妄图迅速抓其本质,形成完美的体系,实属天方夜谭。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借由文化传承将思想堆积成山,是实现优秀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师生关系,如游鱼、如飞鸟,不仅给教育带来了生命,而且使文化渗透进人性的光辉。在以人为本的现今,审视师生关系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传承至今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并没有得到普遍、有效的改善。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成绩的至高化和繁重的学业使得师生之间疲于交往;进入高师后,学生更是将之前的目的性、世俗性代入进来,以为习得规定的技能,拿到文凭,便可混迹于社会。对教师而言,致力于科学研究成为首要任务,而将教书授课作为谋生糊口的途径,以此看来,师生之间的壁垒显得越发难以消除,以至于疏离,成为了现今高校师生关系的普遍特征。为客观科学地分析其中的种种问题,本文将从新的视角审视如今的师生关系。为此,以“他者的眼光”“局内人与局外人”和“离我远去”的视角,在人文层面升华教育理念,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铺平理论道路。然而,新型师生关系并没有抛弃传统观念,而是对传统教学的传承,这也意味着新型师生关系对传统文化的取精去糟,融会贯通。同时,新型师生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理论,它以“离我远去”为核心,接纳适用的科学观点,发展自身。

一、现今高师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剖析

(一)大型班级授课形式的师生关系特征——冷淡的“疏离”。在高师普遍的90分钟课堂时间里,常见的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与讲解,然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却难以看到,甚至,换一位专业的教师都不影响教学的展开。由此看来,师生之间并不存在不可替代的关系,或许,少部分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不清楚教师的姓名。追溯这个现象的本因,不难发现,师生关注的都并非彼此,而是客观存在的知识。教师作为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养的成人,在面对课堂上百人计的学生时,如何将客观的知识,在每个人的理解范围内,确保让更多的学生接纳并掌握,是首要任务。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却很难顾及到所有人,更不用提因材施教,那么,闷头板书、自顾自讲便成为快速、省力的首选方式。尤其是在以社会为主的教育体系下,学生过于目的性、世俗性地追求知识,教师对于教学成果和评价系统抱有功利性的态度,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师生关系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教师即主体——“我”,学生即客体——“他”。在社会现实的驱使下,两者带着各自的目的从陌生走到一起,教师为糊口谋生教书授课,学生为于社会上立足苦学知识。然而,两者的功利性却促使了课堂教学的快餐化,这不仅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且使教师丧失育人的成就感,让本应崇高的教育成为了一种苦业。学生作为待塑的璞玉,尚有瑕疵实属常事,所以,教师需担起为其塑造正确三NorthernMusic北方音乐NorthernMusic观和培养综合素养的责任,不光给予专业知识,还应育人育德,使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的师生关系特征——亲密的“师徒”。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表演技能课常常运用个别授课的形式,即以培养音乐专业技能为目的而开设的一对一授课方式,这也是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中最常用也是最有特色的授课方式。个别授课方式的优势在于知识灌输的有效和稳固,以保证学生音乐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做到了大型班级授课形式所欠缺的精度。这种授课方式形成了高师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亲密的“师徒”。亲密的“师徒”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流派风格的传承。但是,这种亲密有时也会反过来成为局限学生发展的束缚。从纵向看,这种亲密的“师徒”关系会造成困扰,是由于教师常常用“我”来影响学生,向学生灌输“私人”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沦为教师“私人”价值的体现。在中国的传统里,“天地君亲师位”,铸造了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道的伦理道德观念。以“父子”喻“师生”,实则却是对教师权威绝对性的保证。这沿袭千年的价值观念,对当代教师思想莫不有一种伦理钳制,使教师沉溺在权力的旋涡,可能会使学生难以逾越伦理的鸿沟来挑战教师的权威,从而使得发展受到局限。从横向看,这种亲密的“师徒”关系会造成困扰,在于其不利于学生突破师门和流派的藩篱,这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将学生局限于“我”的“徒弟”。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教师不能从更科学客观的角度审视这种亲密的“师徒”关系,这种亲密就会造成学生发展的新的束缚。尊师重道贵为贯穿古今的道德观念,是中国教育的砥柱,它赋予了教师莫高的地位,以至于在踏入教育领域后,教师就得到了这个职业所“应得”的尊重。然而,尊重在作为先决条件时,师生之间就缺失了交往的理由。对教师而言,被滋生的骄傲之气,助长了权威的垄断,学生变成了弱势群体,加剧了学生对权威的害怕以及对教师的恐惧,进而使得师生间产生了隔阂。两者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越发疏远,师生无法各抒己见,教师难得教学相长之感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体系的崩坏。由此看来,师生之间的平等性显得尤其重要。平等,意味着阶级感的冰消瓦解,意味着师生两者都有了交往的动因。所以,教师如何抛开自身的身份,以和学生平等的地位进行教学,构建和谐有益的师生关系,便成为了当前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二、借助新的视角审视高师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一)以“他者的眼光”的视角审视高师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以黑格尔的奴隶主理论为基础,不难理解他者对于自我存在的意义。“自我”的认识建立在“他者”的承认之上,若无“他者”,“自我”的身份便将不复存在。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类学家致力于从多方面研究人类的行为,虽然探寻道路异常坎坷,却也诞生出了各种标新立异的思考角度与概念方法。由于在研究都市青年的行为时,难以融入其生活,即便能够进得其中,却因各自不同的文化符号烙印,而出现难以克服的问题时,人类学家探寻出以“他者”为哲学基础的两个新的视角——“他者的眼光”“局内人与局外人”。以“他者的眼光”和“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现今的师生关系,是时展的结果,推陈出新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而是适应潮流、满足当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所做出的勇敢尝试。面对教育历史遗留的弊端,采用新的角度看待并审视师生关系问题,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理论基础的重要举措。对于高师音乐教育者而言,如何利用“他者的眼光”完善自我认知以及构建自我形象,是应首要落实的工作。如今,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增进教师对“他者”的认识和理解已成为必然手段。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其教育者的身份是建立在学生的承认之上,若没有学生的认可,便无法明确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辩证地来看,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同为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一方传授一方接纳,二者相辅相成,在互动的过程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在课堂之上,以点燃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为目标,教师应摒弃自顾自讲的教学风格,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应将自己代入到学生的视角,换位思考最适合学生的讲授方式。例如,应用教师自身广博的学识在课中穿插典故趣事,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独到的想法加以鼓励,并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自己的见解,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进师生关系,提升课堂质量。教师的主动交流,能够轻易突破师生之间年龄、学识、身份的屏障,让学生意识到彼此之间地位的平等性,视师为友,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烙印,教师在保有足够尊重的同时,应深刻认识文化差异问题,从“他者的眼光”的角度客观看待他者文化的精华之处,亦教亦学,教学相长。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能使学生获得由内而生的认同感和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久之,这份理解将会成为增进师生情感的金钥匙,打开破(二)以“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高师教育中师生关系。“局内人”与“局外人”产生于语言学,后广泛应用于人类学,两个概念强调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两种身份。教师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便是自身的文化储备,即知识的研究与累积。然而,为了更佳的教学成果,学生亦是教师的研究对象。师生之间的主客二分关系,对应的却是局外人与局内人的身份。若学生所属的文化与教师的相差甚微,那么这个视角的运用将毫无意义;反之,若学生的文化烙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此时,教师对“局内人与局外人”视角的采用将对两者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研究学生时,需将自身划出学生所属文化的领域,以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看待他文化的优劣之处,其所具有的科学理性,保证了研究的独特价值。而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则处于由“局外人”至“局内人”的转化,逐渐成为学生文化的所属,从而对学生的指导将更具建设性,同时自身水平也会逐步提升,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同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关切与责任,不光能促进师生情感,融化文化差异的冰川,更能以身作则,在更高的德育层面教以认真负责的学风素养。用“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视角在人文方面分析师生关系的构建,应弃除师生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身份,使两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各自的圈子之中。在课堂之上,师生一授一学乃是本分,而在课堂之外,两者将不再被身份所束缚,此刻两者拥有从彼此的局外人到局内人转化的可能性。在生活之中,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能成为师生之间连接彼此的桥梁,于点点滴滴中增进情感。四年的光阴,埋下的将不光是秋后摇曳的落叶,还有师生之间彼此珍贵的回忆,这份情感超越客观冷峻的知识,蕴含莫大的力量。

三、综合运用三个视角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一)以“离我远去”的原则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离我远去”是指跳出自己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从整体的视角,全面、整体地把握和深入理解不同价值体系的互动关系,从而挖掘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人都有着各自的文化烙印,脱离这种文化所属感的束缚,客观科学地研究他文化是“离我远去”观点的核心。作为现象学中的“离我远去”,“悬置”是回到事物本身的基本举措,为了“面对事物本身”,现象学把所有直接或间接地与外部世界的存在联系及判断都置而不论。悬置的本意是为了达到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纯粹的手段将干扰因素都悬置起来,保证研究的中立性。由此看来,“悬置”和“离我远去”有机结合,是深度剖析“离我远去”的重要途径。摆脱自身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就包含了摒弃文化糟粕的重要性。现今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传统文化弊端带来的影响,即盲目的尊师重道所引发的师生间权力的不对等。教师身为权力的分配者,自身的文化观念至关重要,若沉溺在尊师重道带来的崇高地位和绝对权力中,会将师生拉入一种不平等的境地,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所以,秉持“离我远去”以客观看待自身文化,去其糟粕,是教师运用新的角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离我远去”的客观性隐含了一种公正平等的思想。教师对于自身和学生的平等性的明确,是摆脱旧思想弊端的结果,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教师的偏爱和偏见都会对学生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离我远去”的视角看,教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是其公正思想的有力做法。即便是面对不同文化的冲击,也能理智客观地评判和接纳,这也极大地削弱了师生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二)综合三个视角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三个视角合理构建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之上,缤纷的学生自属文化不可避免,教师在面对复杂的课堂情况时,使用单个视角将无法面面俱到,综合运用三个角度便成为教学所趋。运用“他者的眼光”视角,能使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自身的责任,更能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身的教学水准,在教学研究上对症下药。而“他者的眼光”,既隐含着教师理清“局外人”至“局内人”转化的目的性和方式方法,也是以“离我远去”为先决条件所运用的科学视角。同时,教师运用“离我远去”的措施,抛开自我的身份、文化和价值观,是保证师生间平等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局外人至局内人转换的可能性和动因,在人文方面,乃至文化所属的问题上,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离我远去”的公正平等至关重要,但是其绝对客观性却并不与人文理念相容,教师在“离我远去”的状态下,无法做到感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只有在保持“局外人”的身份时才能运用“离我远去”的视角看待师生的平等关系以及文化差异,以此作为宏观方向上的标杆,监督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为了达到人文层次的高度,“局外人”至“局内人”的转化便将成为了点睛之笔,将师生关系升华至超越关系本身的层次,从而能够自然地运用“他者的眼光”以正确的角度了解学生、关怀学生,使师生之间突破羁绊。现今的教师不应再如过去一样信仰尊卑礼法,在时代的洪流中要坚定向前,运用先进的教学视角,走进学生的世界,实现教学相长。故步自封的社会制度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教育也同样如此。正视传统教育的缺陷,及时把握新的视角是当代高师教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措施。(三)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继承与发展。经历了十二年的中小学学习,进入大学后,学生从填鸭式的量化教育转变为强调质性的自主学习,从依赖型的“保姆式”师生关系和畏惧型的“父子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可能“疏离”可能“亲密”的大学师生关系,学生可能会很不适应,同时,也可能会质疑教师。因此,在大学里,如何继承和发展更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可以找到依据和源泉。教师应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正确态度,秉持“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传统威严的“父子”关系之上发展平等民主的“益友”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着重体现在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自主思想,应舍弃传统观念中的腐朽、糟粕之处,放下身份,主动与学生交流共处。师生间沟通的不光是知识,还可以有生活上的人文交流。平等不止体现在师生之间,还有学生之间。教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在面对不平等的待遇时,学生首先思考的并非是教师偏心的做法,而是对自我能力不足的虚妄的理解,从而妄自菲薄,阻碍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看来,面面俱到的平等性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做到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风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朝夕相处的研究中,学生以教师为范,刻画着自己,规范着自己。教师作为学高身正的成人,能以一种成熟稳重的眼光看待世界,而学生则难以企及教师的高度。不过,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师生间无障碍的沟通,能让学生聆听到以教师健康完整的世界观所表达的观点,能让学生在三观的形成中受益匪浅。由于学生的肯定和尊重,教师将能摆脱职业带来的束缚,得到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与荣耀感,进而激发出蓬勃的动力投身于教研。依此来看,师生双方都将作为主体,不论课堂内外,在互相的联系中得到肯定、尊重,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完成自我塑造,二者共同发展。

四、小结

音乐教育作为行为艺术、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科学,它的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存在于师生交际关系中。在新型师生关系的观照下,教师应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综上所述,教师的高深学识、科学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将成为学生塑造自我道路上的模范。科学与民主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内涵,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协调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评价方式,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拥有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高师生范文篇5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师生在就业前已经是准教师,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体现在具体的单位选择上。目前,已有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本科生为主,多采用自编问卷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本、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从而形成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量表,将会更有效地指导高师生择业。

职业价值观也叫工作价值观,国外学者把WorkValues既用于指学生的择业观也用于指已参加工作的工人的职业价值观。有的学者将其分开,有的学者将其混用。但职业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所反映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一致的,这是由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倾向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高师生职业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我国占有相当的数量,作为高师生,他们在就业前就已经被定向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具体选择单位时的价值取向上。

研究者樊卫生于2004年提出,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师范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它是师范生的一般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影响着师范生对职业的选择。

研究者于海波于2001年指出,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高师生在选择具体的教育工作单位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思想观念,是高师生的一般价值观在教育单位选择上的体现,影响到高师生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以及对已定向的教育工作这一职业是否满意,是高师生在已定向的教育工作的职业中通过自己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和同化而形成的。此后,研究者张科在对四川省高师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也沿用了这一概念。

二、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高师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本文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1979-2008),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梳理。

1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对象

高师生主要涵盖本科生和专科生,笔者通过统计发现,对师范类本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比较多,如针对新疆师范大学优秀师范生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毕业生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的研究等,而对师范类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却非常少。

2.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方法

我国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采用问卷法,并以自编问卷为主。在已搜索到的文章中,有一篇采用了研究者金盛华等于2005年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有两篇采用了研究者宁维卫修订过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有5篇采用了于海波编制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间卷”,其他文章选用的是调查者自己编制的问卷。

3.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内容

(1)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分析高师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由于问卷不同,所调查的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研究者施章清、牟丽霞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论为,“变异性”“舒适”“安全感”是高师生的首选,而“智力刺激”“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级最低;而研究者张玉柱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高师生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依次为发展、工作稳定性、声望、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家庭因素、地位。

(2)分析个人因素如性别、年级、所学专业、家庭情况等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性别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王立新、廖冰指出,高师专科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研究者于海波则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物质生活这两个维度。年级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李锐指出,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重视经济报酬;而研究者张玉柱则认为4个年级的高师生对福利待遇等7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完全相同,说明不同年级高师生职业价值取向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只是不同年级学生对地位因素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学生比三、四年级学生更注重地位因素。所学专业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者王俊刚、吕勇指出,不同专业的高师生在职业价值观的6个维度(除了自我发展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于海波指出,在贡献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专业差异,艺术和体育专业的高师生比文、理科的高师生更注重贡献的职业价值观。家庭情况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于海波研究发现,在自我发展维度上,籍贯和母亲的职业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张玉柱也提出,父母职业的不同,使高师生对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张科进一步指出,家庭收人高的高师生在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维度上与其他收人水平相比较,高于其他收人水平的价值观。

(3)调查高师生心目中的首选职业。研究者叶松庆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师生心目中首选职业的前两位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占31.8%)和科技人员(占16%),想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最多;从总体看,待遇并不高而工作稳定性强的事业单位较受青睐,而愿意从教的几项比例之和才为23.2%。研究者邢云、彭英莺2008年的调查发现,师范院校专科生的职业选择取向中,仅有30.9%的学生选择教师职业,39.5%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就业,13.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选择政府公务员和政府下属事业单位的学生只占12.1%。

(4)师范生与非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者张冬梅、兰继军2007年的调查发现,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目的性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呈显著差异,表现为师范生在成就实现等方面高于非师范生,在薪酬、稳定性等方面低于非师范生。这说明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价值。

(5)不同地区、不同院校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的比较。研究者李锐比较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广东地区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王立新、廖冰比较了重庆涪陵师范学院、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和湖南郴州师专3所师范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三、小结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统计,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从研究对象来说,多是对普通师范类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仅有一篇文章,就是许晓晖、韩佳伶、严钮在2008年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内容。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以来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要任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也多以理论学习为主,作为直接到幼教第一线工作的专科生,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随着整个社会和家庭对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应受到关注和重视。公务员之家

2.从研究方法来说,多采用自编问卷。首先,研究者均以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维度并编制问卷,致使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混乱,结论的相互验证性较低。其次,问卷法虽然能量化高师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却不能揭示出学生的具体想法。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可辅以深度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找出高师生形成珍哑价值观的深层原因,以便师范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高师生范文篇6

关键词:高师生;顶岗实习;班级管理能力

一、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classmanagement)是围绕班级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总和〔1〕。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的《威斯康辛州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中规定,教师应“具有管理课堂的能力,理解个人和群体动机及行为,以便创造一个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与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2〕。鉴于顶岗实习生仅在实习学校工作数月,其参与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渐进性、局限性和特殊性〔3〕〔4〕。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是顶岗实习高师生在原有班级建制基础上,快速进入角色,协调各项教育资源,采取恰当方式,有计划地推进课堂管理、组织活动管理、学生心理教育等工作,并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见下图。

二、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方略

顶岗实习开展以来,为优化实习效果,提高顶岗实习高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诸多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顶岗实习培养方略〔5〕〔6〕。笔者结合自身顶岗实习经验及访谈调查结果,在原有培养方略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思路、改善培养方法,并利用驻县管理工作的方便,在顶岗实习高师生中实施培养方略。方略一:搭建平台。利用QQ群、微博、博客、微信等网络媒介,搭建独具特色功能的长效网络平台,定期进行问题答疑和主题讨论,邀请管理专家答疑解惑,及时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不留问题死角。建立如此之多的网络平台看似冗赘,但利用多元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可以使顶岗实习高师生积极工作,快速找到自己所需、对号入座,及时解决问题。方略二:专家引领。为顶岗实习高师生和国培教师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在顶岗实习中,邀请年轻“国培教师”对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和问题解答。定期邀请管理专家(心理学专家、教学论教师、优秀班主任)对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引导,督促他们快速进入角色,明晰班级管理相关事宜,增强班级管理洞察力,先让其“敢管”,而后再通过针对性的指导,达到“会管”和“管好”。方略三:多元活动。一方面,组织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独具地方特色的顶岗实习班级管理经验分享,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每月经自我举荐或同学推举,选出班级管理能力突出的顶岗实习高师生为大家撰写经验分享报告;另一方面,组织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以班级管理为主题、以情境模拟为形式的竞赛,在竞赛中增长能力。

三、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探析

本研究遴选河北师范大学45名顶岗实习高师生分两个阶段(顶岗实习前、顶岗实习后)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基于测评目标具体化、结构化的诉求,参照成熟班级管理相关量表〔7〕,依据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要素,整合生成了《顶岗生班级管理能力测量量表》。该量表由26个项目组成(2项测谎题),其中课堂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分别由8个项目进行测量。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赋值规则为: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非常符合=5)。量表采用积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能力越强。本次调查于顶岗实习初期、末期分别发放问卷45份。顶岗实习初期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56%;顶岗实习末期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经筛选,形成42个配对。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测试分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95%的置信区间,测量顶岗实习对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影响。

(一)课堂管理能力

表1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课堂管理能力提升显著,顶岗实习前后的课堂常规管理能力、课堂事件处理能力、课堂秩序维护能力、课堂活动开展能力均值差分别为-2.23810、-2.57143、-2.42857、-2.07143,T值分别为-14.396、-16.035、-17.211、-13.802,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课堂事件处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课堂管理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8〕。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虽然,顶岗实习高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过很多相关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直接课堂管理经验,在顶岗实习初期就显得尤为无助和迷茫,特别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易出现手忙脚乱等尴尬局面。而顶岗实习后,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培养,加之指导教师的熏陶和自己的探索,顶岗实习高师生已经基本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个性特征,在预设课堂活动及处理课堂事件时基本能够考虑全面,可以较为轻松地维持课堂秩序并开展课堂活动。此时,顶岗实习高师生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学科教学及其研究,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沟通协调能力

表2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沟通协调能力提升较为显著,顶岗实习前后的快速树立威信能力、处理学生矛盾能力、融洽亲师关系能力、组织学生活动能力均值差分别为-0.59542、-1.04762、-2.16641、-1.29200,T值分别为-5.803、-5.814、-13.307、-6.916,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顶岗实习高师生融洽亲师关系能力提升最为显著。沟通协调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亲师、师生等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能力,是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9〕。访谈发现,部分顶岗实习高师生在实习初期不能迅速转换角色,导致失去个人威信、师生关系紧张、亲师关系不和谐。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往往考虑不周、顾此失彼,导致“领导急、学生乱”的局面出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和锻炼后,顶岗实习高师生已经基本完成角色转换,在与人沟通协调方面也基本能顾全大局,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做人、行事,在面对家长时也能以教师身份与之轻松相处、交谈。可见,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高师生协调沟通能力具有正影响,但是,相比课堂管理能力而言,此项能力得分增长幅度不是很大。沟通协调能力受个人先天综合素质影响较大,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心理教育能力

表3顶岗实习高师生心理教育能力测试分数统计表3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心理教育能力有所提升,顶岗实习前后学生心理状况能力、感受学生心理变化能力、数到学生心理障碍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能力均值差分别为-0.26190、-0.47619、-1.02381、-1.66667,T值分别为-3.122、-5.594、-6.805、-7.083,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顶岗实习高师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心理教育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顺利完成心理教育活动所需的操作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10〕。顶岗实习后,高师生的心理教育能力平均提升较低。通过深度访谈发现,顶岗实习高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时,多数高师生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导致理论匮乏,顶岗实习之初容易出现想干预却不知学生心理状况、想教育却不懂辅导方法的尴尬局面。经过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后,顶岗实习高师生往往会主动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了解状况,研究诊断策略并制定专属教育方案。随着顶岗工作的深入,顶岗实习高师生的心理教育能力有了普遍提升,能够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障碍,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够结合所学和自身体验对学生进行初步教育。访谈中,很多顶岗实习高师生表示:要珍视自己的学生生涯,认真学习每一门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之一。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高师生的调查、比较和统计得出:顶岗实习对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具有正影响。其中课堂管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心理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诚然,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并艰巨的工程,它的发展不仅与外在的教育、培养方式有关,也与自身的综合素质、目标追求休戚相关,单靠顶岗实习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顶岗这一平台助推顶岗实习高师生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显在的。实践中,需要实习学校、顶岗实习高师生本着双赢目标,从实际出发,投入热情、付出精力,才能把顶岗实习建设成为一项真正提升高师生综合能力的职前培训。

作者:杨 震 王勇鑫 张丽萍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嫣,高立中等.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90-9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0.300.

〔3〕叶澜.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

〔5〕于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TPTW模式”的构建与例析———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黄学兵,董博青,蒋丽辉,张丽萍.顶岗实习模式下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75-78.

〔7〕刘建.班级管理创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高师生范文篇7

1.1研究对象

宿迁高师是宿迁地区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培养的基地,主要生源为初中起点的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本文以宿迁高师为例,调查和分析当前高师生体育锻炼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高师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建议,以此来促进高师生健康素养的提高。

1.2研究方法

在《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高师生健康素养问卷,选取样本在6个系部80个班一至五年级中采用分阶段分层次抽样,抽样尽可能选取层次、类别、数量接近的有、无锻炼者,共计600名高师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86份,有效回收率97.7%,经统计有、无锻炼有效问卷比为0.98:1。问卷设计分两部分:一部分对高师生锻炼基本情况调查,包括锻炼时间、频次、内容、方式、负荷等。另一部分调查内容包括高师生健康素养3个方面:(1)基本知识与理念,包括正确理解健康概念、安全献血、精神卫生、急救、血压、脉搏、体温正常值、防治艾滋病、癌症早期发现、劳逸结合、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等(11项);(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包括正确洗手、正确刷牙、食品安全、合理膳食、饮水安全、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交通安全、控制体重、对镇痛剂、止疼药的理解、吸毒对健康有危害、健康体检等(12项);(3)基本技能,包括紧急医疗救助拨打电话、看药物说明、煤气中毒的急救、测量脉搏、抢救触电者、火灾时安全逃离、认识易燃、高压等标识、测体温等(9项)。共计40题。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

2相关概念

2.1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指在特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的体育锻炼实践形成的具有积极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定势和思维模式。根据我国体育人口划分标准:每周参加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不低于30分钟,且符合自身体质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负荷强度,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者,则确定为体育人口。根据这一界定,本研究判定有无体育锻炼的主要标准为:(1)有无一定的锻炼时间和频次;(2)有无相对固定的锻炼内容和方式;(3)有无明确的价值取向,能否积极主动参与;(4)是否成为日常生活中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方式,从体育锻炼中接收到良性信息反馈,获得愉快的运动体验。

2.2健康素养衡量标准

健康教育界对于衡量具有健康素养特征的标准是根据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的定义具体界定的。NHES由标准、根据、行为指标3部分构成,主要围绕7个方面提出:健康基本知识基础;获取健康信息和健康促进产品及服务的能力;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同时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的能力;分析文化、传媒、科技和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运用促进健康的人际交流技巧的能力;在确定促进健康的目标和决策方面运用技巧的能力;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有健康素养的人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取向的思考者、有主动获取能力的自学者、有辨析能力的问题解决者、高效的交流者、明智的决策者、有责任感的社会公益者。NHES目的是改进健康教育并促进健康,标准是对健康素养应具备的特征的界定,指导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由预期目标回溯工作要求的思路。如果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的目标,那么健康教育就是手段,健康教育水平是影响高师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首要因素,要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必须从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两个方面着手。体育锻炼能够强化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3高师生健康素养现状

本研究计划各选300名有、无体育锻炼的高师生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在发放问卷前先初步了解高师生体育锻炼情况,再用问卷对锻炼基本情况予以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有锻炼者比例远小于无锻炼习惯者,很多在锻炼时间、频次、运动负荷、持续性方面不足,介于有、无锻炼之间。最终选取有锻炼问卷290份,无锻炼问卷296份,共计586份作为研究样本,在全部调查问卷中被视为具备健康素养的约占16.90%,与同层次高师生相比,整体素养水平偏低。在有、无体育锻炼高师生健康素养及健康素养3个内容方面:有体育锻炼的被认为具备健康素养的为18.97%;在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方面被认为正确率在80%及以上的为42.07%;生活方式和行为为19.66%;基本技能为57.59%;均值为39.77%。在无体育锻炼的调查问卷方面被认为具备健康素养的为14.87%;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为34.80%;生活方式和行为为15.55%;基本技能为44.60%;均值为31.65%。结果显示:有体育锻炼的高师生在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均值都要比无体育锻炼均值要高,说明体育锻炼与高师生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显著性相关;在全部样本中,健康知识和理念方面为38.40%,说明高师生在健康基本知识理念方面还比较匮乏,从而导致健康行为、技能素养低下。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百分比最低,远低于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识和理念,说明部分高师生即使具备了健康基本的知识和理念,并不一定都能转化成基本技能及生活方式与行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知多行少。基本技能素养在本次调查中最高,可能的原因是本调查中基本技能的测试偏重知识层面,不涉及实践操作技能层面,而且问题设计简单,导致正确率偏高,但正确率偏高不能掩盖“有理论、无实践”的教育现实问题。

3体育锻炼与健康素养的关联分析

通过对健康素养基本内容的解读,可以发现健康素养由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组成,认知成分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行为成分包括一般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纵观这一领域的研究大体可以分成4个方面:(1)体育锻炼与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分析;(2)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分析;(3)体育锻炼与健康基本技能的分析;(4)体育锻炼对健康素养影响机制的分析。

3.1体育锻炼与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分析

在对关于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所有调查问题中,有、无体育锻炼高师生在知晓率上对比差距由大到小的5个问题依次是:“精神卫生”“正确理解健康概念”“骨折处置、创伤止血、心脏骤停等急救方法”“血压、脉搏、体温正常值”“劳逸结合”。在“精神卫生”方面对比差距最大,说明在个人遇到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及心理问题应寻医方面,有体育锻炼的更能更积极面对;其次在“正确理解健康概念”方面差距较大,说明有体育锻炼的高师生在健康意识上要高于无体育锻炼行为的高师生;此外3个问题涉及应急处理、人体生理、运动恢复等基本常识,这些情况在科学体育锻炼过程中都会涉及,说明良好的体育锻炼使高师生具备了一定的健康观,主动采纳健康行为,从而驱动高师生进一步获取关于健康知识理念的相关信息。

3.2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分析

在所有关于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调查问题中,有、无体育锻炼高师生在知晓率上差距对比由大到小的5个问题依次是:“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对镇痛剂、止疼药的理解”“饮水安全”“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相关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并不是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改变自身形体、健美等外显方面的因素;“合理膳食”“控制体重”2个方面存在的差距大,说明有体育锻炼的高师生,在锻炼目标态度上能充分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和行为统一起来。而在其它三个方面的差距,说明有体育锻炼的高师生在科学的健康意识指导下,个人对其行为的认知水平与方式,直接影响了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形成。

3.3体育锻与健康基本技能的分析

在所有关于健康基本技能的调查问题中,有、无体育锻炼知晓率悬殊差距对比由大到小的5个问题依次是:“火灾时会安全逃离”“抢救触电者”“煤气中毒的急救”“测量脉搏”“测体温”。以上5个方面的差距,可以充分说明体育锻炼虽然着重于人体生理肌肉动作技能形成层面上,但在肌肉动作技能形成一种特定的肌肉群连锁反应模式下,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动作技能反应模式,只要进入特定的情景模式,在特殊环境刺激下,就会激发出一连串技能活动模式。

3.4体育锻炼对健康素养影响机制分析

有、无体育锻炼差异很直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健康素养价值观上存在差异。高师生参与体育锻炼,都是经过思想或凭激情行动对追求或达到某种目标所能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价,当参与体育锻炼后,所产生的效益反馈到体育锻炼主体,自身对追求或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参与后效益相比,从而决定是否坚持或者放弃体育锻炼,所以体育锻炼产生效益对于锻炼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能否自觉、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产生效益应成为健康素养研究范畴的重要构成要素,因为锻炼产生效益主要包括体育锻炼主体对健康知识理念的理解,生活方式与行为质量的提升以及健康基本技能的形成等方面。

4结论与建议

4.1高师生体育锻炼不足,静坐少动现象较为突出

这一现象与当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致,基本反映了当前青少年整体上缺乏一定时间、频次、强度的体育锻炼。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针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关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便于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

4.2高师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健康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健康素养的认识是健康素养提升的基础,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幼儿园师资群体,所肩负的使命更为任重道远,其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未来个体或社会群体的健康观念,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学校应对提升高师生健康素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制定必要的健康素养标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政策,有针对地提升高师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4.3健康素养水平与体育锻炼存在显著性相关

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时代的呼唤;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素养的重要载体。社会、学校、家庭要利用多方资源向学生生传输健康素养常识,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明确健康素养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营造一个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外部环境。

4.4体育锻炼是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手段

体育锻炼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考虑锻炼时间、频次、负荷等因变量。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院校,要积极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根据高师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内容、方法及手段,针对他们的兴趣激发对新知识探索的,引导他们以积极地态度去完成既定目标,使他们体验到参加体育锻炼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提升个人健康素养水平,形成一种带有一定健康素养水平的体育锻炼。

4.5高师生基本医疗常识、急救技能较匮乏

高师生范文篇8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

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I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I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

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I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I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问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

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问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其次,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高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某种压抑。改革后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必须实现从“教”向“学”转变,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高师教师自身要密切关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如目前许多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但时至今日,高师教学中依然回避这一有争议的教育现象,致使高师生毕业后虽有较好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但仍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活动。对于这些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引导高师生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中,我们提倡案例教学,通过大量详实的活生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激发高师生积极思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用意见。

高师生范文篇9

摘要:改革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日前的课程体系已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大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而的学科门类、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儿方而入手。

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幼儿园的师资在我国建国后则主要依靠中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Ui}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可独立设置,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部还同时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他们能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显然,中等师范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由高一级的师范院校来完成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向中等师范学校输送合格师资转到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上来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必然要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而发生变革。

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了接触客观世界和各种现象,这儿乎涉及到各类学科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因此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了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概念和经验。另外,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在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显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师范性的要求更高。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结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师教师,课程体系呈现重学术理论轻师范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教育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块。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技能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儿方面入手:

一、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门类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训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训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问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问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高师生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加强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因缺乏必要观念支持和整体设计,以及以学科教学法为主要依托的较为单一的训练模式,致使高师生职业素质普遍欠缺的现状,试图构建“明确目标—系统指导—示范引路—实践锻炼—考核评价”新的训练模式。

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使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的能力构成。教育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师院校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中坚,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高师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对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牢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思想重视,训练途径单一,形式零散,致使高师生职业技能普遍欠缺的现状,力图构建“明确目标—系统指导—示范引路—实践锻炼—考核评价”新的训练模式,全面提高高师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水平。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为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提供必要的观念支持

重视学术性、淡化师范性是高师生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不力的根本原因。这种倾向与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大相称的,必须在教育观念上予以转变,给自身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否则将抹煞高师院校的个性,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无疑对师范院校是个挑战,面对挑战,高师院校应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培养、培训的重点”。只有安于其位,坚定不移地把为中小学培养训练合格的教师作为根本目的,才能将高师生的教师技能素质的培养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而加以重视。

二、改革教育学科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为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高师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他们工作对象是人,他们职业是育人,特殊的培养目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保证。纵观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为了使其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他们的教师培养课程模式呈现出综合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三分天下的态势。如美国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是:普通课程的科目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占学时比例为1/3;专门课程为毕业后学生讲授的课程,占学时比例1/3;专业课程为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占学时比例1/3。日本教师培养课程设置也大致如此。而我国目前三类课程的比例大致为3:6:1,其显著的差异是我国的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不足发达国家的1/3。如果除去音乐、书法、美术等课程所占的学时,教育学、心理学、教法学三门课程所占的课时仅为8%左右。在普通课程(公共课程)的开设上与综合大学也没有什么差别,对于能够培养教师整体素质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由于文理分科教学,相互兼容性较差,也很难系统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不利于学生宽厚知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修养的提高和从教技能的培养。当然,从我国国情和高师学科教师的结构来看,彻底照搬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在目前课程体系总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直接影响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素质培养的教育课程作必要调整是可行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普通教育学的教学要重视学生教育理念的培养。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教学实际的认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以及处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切实改革目前教材老化,观点陈旧,实用性差等现状,及时吸收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新成果,包括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师范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教育实际,包括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2)心理学教学应增强其实用性。现行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实际上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普通心理学的读本,仅限于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一般性理论描述。学生普遍反映概念太多,实用性不强。因此,心理学的教学要密切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要重视青少年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培养高师生针对中小学生各年龄阶段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引导能力,掌握心理测量和咨询的一般技巧,同时要重视提高师范生自身的心理素质。(3)中教法课程应实行开放式教学。要结合学科教学论的教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体现其课程的实用性;要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分析比较教学方法间的优劣;要吸收学科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成果,介绍教改的新动向,树立学生的教改意识。(4)选修课程的开设,应体现师范性。目前,选修课程的开设有两种倾向,一是求“热”,即开设受社会普遍欢迎的“热门”课程;二是求“专”即在学科专业领域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师范生主动与市场接轨或者提高师范生的学术水平的需要,而师范类的选修课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开设。作为师范院校应积极开设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行为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青少年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咨询等选修课,以弥补在必修课中教育类课程开设的不足。通过上述教育学科课程的调整,旨在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修养,为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提供比较坚实的理论支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讲过:“我非常尊重教育理论,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可见,教育科学知识,是师范生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特征。

三、提高教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发挥教师在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高师教育的诸环节、诸方面都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高师院校的教师至少从三个方面来体现自身的示范性:一是以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人格力量和育人艺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增强他们从教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自觉进行教育观念更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变单一的讲授法为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变教师以讲为主为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探求知识为主,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主体与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三是教师要比较熟练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技术,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氛围,以强化知识内化为素质的“内化机制”。大学必有大师,高师院校的教师应该成为大师中的楷模,努力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今后的从教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拓宽训练渠道,为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面对21世纪基础教育对教师能力要求的高质量、多元化的趋势,从整体上构建具有多途径、多元化、多形式的实践模式,拓宽训练渠道,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首先,将构成教师职业技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实践环境,分步训练,逐步提高。我校曾在这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效果比较明显。如针对目前学生书写汉字不够规范的现状,在一年级进行每周200字的汉字书写训练;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的状况,在二年级学生中普遍开展每周“五分钟演讲”训练;针对大多数学生教学设计能力较差的现实,在试讲前,增加“说课”这一实践环节,引进“微格教学法”,对学生的试讲进行科学的训练、指导和评价;针对学生普遍对基础教育现实不甚了解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教育进行实地调研。另外,有些班级针对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缺乏的事实,班干部实行“轮岗制”,在为期两周的班级管理中,要求自行设计一次班级文化活动,办好一期专题宣传板报,开好一次主题班会等,为每位同学提供管理班级实践锻炼的机会。其次,要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发挥校园隐性课程在高师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在广泛扶持学生开展文体、艺术、科技、学术活动的同时,积极创设培养学生从教品德、锻炼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树从教志向、修从教品德、练人教技能成为高师校园文化的主流,真正形成富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高师院校要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联系,构筑校地携手,优势互补的育人机制,建立比较稳固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基础。要加强教育见习环节,丰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使教育理论的教学由过去的单一传授,变为学生的主动吸收与自觉内化。要和教育实习基地一道,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教育实习的整体指导水平。同时,可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以弥补目前教学实习环节的薄弱。

五、实行证书制度,建立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