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6:13:09

高师院校

高师院校范文篇1

一、传统文化与高师院校的内在关系

传统文化与高师院校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源于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联。文化作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产生的亘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与教育相伴相生。文化赋予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则给予文化存在的依据与更新的途径。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出发,认为教育依存于一定社会的文化,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手段。这种规律性使得文化与高等教育之间形成了密切联系,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决定、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又能动地反作用于文化。由是,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与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师院校,相互之间便建立起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传统文化对于高师院校具有的作用。文化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关系,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发生革新变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其中可能会发挥的作用。而在文化对高等教育变革具有的若干作用之中,就蕴含着传统文化对于高等教育的内在深刻影响。正如美国教育人类学家斯宾格勒所言:“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由此可证,传统文化对于高师院校具有突出的作用。具体而论,传统文化对于高师院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学术秩序等方面。1.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上逐渐凝聚成型的文化遗产,具有积累性、连续性与承继性,是包括教育在内的现代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必然会成为高师院校整体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作用于高师院校的学校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方面面。2.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存在形态与影响方式具有典型的隐性特征,更多体现在对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的价值体系、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在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师院校的日常运行与改革发展。3.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特征,这就促使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发展路径等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的高师院校产生显著差异。4.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自古以来不断形成完善的包括教学观、教师观、人生观等在内的基本教育理论观点,从而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专门职能具有重要影响。(二)高师院校对于传统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传统文化与高师院校的相互关系中,不仅是传统文化对于高师院校具有作用,高师院校同样对于传统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高师院校具备的文化与教育功能方面,即高师院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课程教材、教师群体、学校文化等途径,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评价、传承与创新,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对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生影响。1.高师院校作为具备文化功能的特殊社会组织与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现代社会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负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使之融入现代文化的职责。2.高师院校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之时,必然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容、形式等做出具有现代性的评价,摒弃其中消极、落后的成分,吸纳符合现代化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分,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成为现代文化的积极构成要素。3.高师院校作为以孕育人才和科技成果为己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以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为基础的,并在发挥职能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改造。4.由于高师院校具备教师教育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别功能,与传统文化中注重伦理道德、强调师道尊严、讲求“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性相契合,因此,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但要求高师院校应在日常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生活动等方面适度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还要求高师院校要深入研讨传统文化与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传统文化在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功用,从而使传统文化中与高师院校密切相关的成分能够古为今用,发挥出现代价值。

二、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传统文化与高师院校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使得高师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进而使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定位。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定位,主要源自于高师院校的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依据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主要是指处在一定文化历史传统圈内的人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系统反思与深刻认识。高等院校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于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全面认识、辩证思考及正确对待。这是关涉高等教育文化命脉的最核心问题,与高等院校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不但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更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存续有重大影响。依此而论,高师院校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便决定了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职责的高师院校,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和具有古典意蕴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现代意义,也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如何确定自身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定位。具体而言,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定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高师院校具有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高师院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是以自身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科研职能为载体的。作为负有培养高端人才职责的高等教育机构,高师院校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借助教学、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使用传统文化培养、塑造学生,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学习、认知、领悟,并可为己所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意识与精神追求,进而有助于培养具备高尚品德及优异综合素质的新一代教师群体。正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二)高师院校具有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高师院校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教育,还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既在学校内部营造出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具有学习与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又要发挥高等教育引领社会文化风气的灯塔作用,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社会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与智力支持。(三)高师院校具有选择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高师院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弘扬,并非不加鉴别、不做分析,而是建立在正确评价基础上的选择性传承、弘扬。即高师院校要根据现代社会与教育的特点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课程教材、学校文化等途径,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客观评定与选择。以此去除旧有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保留那些具有永恒价值、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部分,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加工,使之能够与高师院校实现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四)高师院校具有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高师院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体现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方面。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高师院校因自身的高等教育属性,而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创新的功能,由此创造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因此,高师院校有能力在继承既有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超越与再创造,使之不断推陈出新、历久弥新,始终能够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二是体现在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及科研功能方面。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符合教育的一般要求,具备教育的一般属性。高师院校作为专司教师教育及其科研的高等院校,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功能。因此,高师院校有能力从教育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应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创新性研究,使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还可以符合当代教育的新要求,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更新发展。

三、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分析与书面呈现,还需要在现实基础上应用具体的实践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实现,以切实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一)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价值实现的基础就价值实现的基础而言,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有较为扎实的多项条件作为基础。1.党和国家颁行的规章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及教学研究,从而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亦强调,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2.高师院校的教学、科研力量与硬件设施,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能够切实保障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高师院校由于肩负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职责,所以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还可以间接方式实现,即培养大批具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助力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实现高师院校的自身价值。(二)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就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而论,由于高师院校具备的一般与特殊教育功能,所以具有多个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途径,大致如下所述:1.人才培养方面。一是通过科学规划培养目标,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精神渗透其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师德观以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与具体技能。二是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注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标准设定、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活动、专业教材编撰等方面,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尝试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的建设;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的建设。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将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作为重点,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尤其注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2.科学研究方面。切实发挥高师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优长之处,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为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3.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讲座、举办文化节、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学校文化设施等方式,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层面充分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营造以传统文化育人的学校总体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借助教育文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4.社会服务方面。高师院校要合理运用自身的智力与物质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为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从而使大学教师及教材、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等教育资源,能够为促进传统文化在社会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扶持帮助。5.职后教师培训方面。高师院校要切实贯彻相关文件的精神与具体要求,加强面向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等职后教师培训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四、结语

当前,在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进程中,高等院校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与物质保障。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工作中,不仅可以发挥高等教育的一般作用,还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特殊功用。因此,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必要高度重视和切实体现高师院校在当代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的价值,从而使之为传承中国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振宇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4-03-26)[2017-02-15].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17-02-15].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顾冠华,沈广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4]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

高师院校范文篇2

关键词:双主互动;高师院校;哲学教学;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师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哲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不仅能够辅助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哲学知识体系具有深奥、抽象和晦涩难懂的特点,高师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尝试构建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能通过双主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的自主性,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中提高哲学学习效果,使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一、高师哲学教学中双主互动教学的实施可行性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本身是基于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提出的,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契合高师院校哲学教学的需求,也能与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高度一致性。首先,双主互动教学在教育实践层面从对象化活动教学转变为交往中对知识的共同探索。在哲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入双主互动教学组织模式,能够从教学本体论的角度,重新对教育的主体思想进行解读,从实践概念的角度认知教育主体的范畴,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哲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能表现出能动性、积极性的特点,在师生共同参与哲学探究、哲学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能带动学生对哲学思想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的逐步发展。其次,双主互动教学在哲学层面上将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突出教学有效性。在高师院校开展哲学教学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哲学思想进行学习,实际上这种学习是对哲学理念的特殊性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哲学认识、哲学经验等作为主体结构对学生的思想、理念等进行改造,学生在对哲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受教师的思想、同学的影响,自身思想和理念等会出现内部转化的情况,从而使学生的主体知识和主体思想结构出现相应的变化,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高师院校学生未来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奠定思想教育基础[1]。最后,双主互动教学从教育心理学层面上促进了建构主义和认知同化主义学习理论的融合和实施。在引入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高师院校哲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哲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会通过教育环境的设置辅助学生完成对哲学思想的有意义建构,并且学生在对哲学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学习、转变个人思想的过程中,会用固有的知识经验实现对新知识内容的内化,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网络体系的建设,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知识建构和认知同化的前提下,全面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二、基于双主互动增进智慧的高师哲学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从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角度增进教学智慧,辅助学生对哲学知识和思想的学习,能显著改善高师院校哲学教学活动的效果,增强哲学教学有效性,切实提升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下面就基于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针对哲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分享教学目标,明确自主探究方向

目标的呈示是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中较为重要的流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哲学学习目标,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哲学目标指引,能主动对哲学新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在了解哲学思想、理解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优化[2]。例如:在对高师院校学生开展“看问题应分清主流支流”方面知识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职业成长需求,就可以在双主互动教学活动中设定如下目标:其一,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矛盾关系进行表述的能力;其二,强化学生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进行解读、促进矛盾不同方面关系转化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解读两点论和重点论,能将这方面哲学思想应用到自身专业知识解读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为学生设计和展示哲学教学活动的目标,并在目标呈示活动中适当的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等,能够通过目标的指引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到哲学知识的自主探究中,能对哲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在深度思考和主动质疑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关键点,能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作出初步的判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哲学知识的高效化探索。这样就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哲学目标的积极指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哲学分析能力和思考习惯,从而为高师院校学生对哲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创造良好的教学指导条件。

(二)深化理论论证,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按照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建构的需求,在高师院校的哲学教学中要想展现课堂教学的智慧,就要促进师生的主动沟通和交流,在师生群体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疑惑,促进学生共同针对哲学伦理知识进行探索、论证,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转变认知状态,从对哲学思想的感性认识提升到对哲学理论的理性认识,切实优化创新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3]。在引导学生对哲学内容进行深度论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教学引导的支持: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对哲学知识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总结自己在哲学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小组探究中深化学生对问题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互动交流的体验和感受,养成学生遇到问题主动探究的习惯。其次,学生针对哲学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分析,在小组成员提出不同观点和看法并且学生之间对相关问题进行互动论证的基础上,学生之间能相互取长补短,从不同的角度针对课程内容加以学习,从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4]。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共同探究的基本情况,针对学生在共同探究过程中仍然无法有效处理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和释疑,能够通过画龙点睛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针对哲学内容进行探索,从而真正学习相关哲学内容,实现对哲学理论知识的内化,有效促进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系统探究。这样就能在深化理论论证、探究和释疑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互动和交流,排除哲学知识学习方面的障碍,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能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

(三)优化精讲点拨,辅助学生系统归纳

在高师院校的哲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哲学知识内容的点拨和精确讲解,使教师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和经验等传授给学生,能促使学生能在学习哲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思想的升华,并且教师的知识点精讲和点拨能辅助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归纳和整合,是哲学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重点讲解和探究。在实际对这一环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学生自学情况和互动探究情况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信息,抓住哲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对核心知识点进行强调性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对哲学知识加以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知识转化效果,确保学生能深层次掌握哲学内容,理解哲学思想[5]。例如:在基于物质概念开展哲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学反馈教师发现学生在哲学学习方面的易错点是无法准确的界定和区分物质形态。因此教师在精确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带动学生对这方面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在比喻讲解的形象化教学环境中,学生能相对轻松地理解物质的概念相关思想内涵,也能围绕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特性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质量[6]。在学生对哲学内容形成深层次感知和理解后,高师院校的哲学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从双主互动的角度,启发学生基于这方面哲学知识的学习,谈一谈自己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看法,从师范教育的角度重新针对物质的概念以及物质的特性等进行解读。这样就能在教师的精确点拨和指导下,真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哲学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专业发展融合在一起,使哲学教学更具专业特色、能辅助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在未来专业学习实践中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提供相应的哲学指导支持。

(四)开展多样演练,助力学生实践应用

多样化的教学演练是构建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基础上促进师生群体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多样化演练教学活动的设置不仅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进行学习,还能从高师院校学生专业发展的角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自身对知识的实践探索活动中,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以培养,从而发挥高师院校哲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7]。例如:在基于“现象与本质”哲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展现双主互动教学的智慧,对高师院校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的能力加以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构建多样化演练教学的空间,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训练的条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先根据哲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尝试讲述“东施效颦”的故事,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东施效颦故事中盲目模仿他人所能产生的后果,认识到在社会普遍认知中“东施效颦”是错误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能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具体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社会思想解放的角度入手,思考“东施效颦一定是错误的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跳出思维的桎梏,能摆脱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单纯地从东施的行为入手进行探究,讨论东施效颦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能够将现代社会的思想引入到故事的分析过程中,从东施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角度尝试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并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通过实践演练教学,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看待他人应该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在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也应该透过表象发现学生的本质,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这样就能将多样化演练教学与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训练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借助双主互动教学促进学生哲学知识的学习、探究、思考和应用,真正增强哲学教学的有效性,突出强化高师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

结语

高师院校范文篇3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

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高师院校范文篇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德是一个历史的、永恒的话题。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的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本地中、小学、幼儿教师的摇篮,其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对高校师德的研究中,除了少量专门研究师德概念、内容的成果外,大都对目前高校师德的现状给予描述,并进行原因分析。有的通过调查数据来实证地说明当前师德的现状,并对这种现状作出一定的说明,但为数不多;大部分是从总体上对当前高校师德的现状进行描述,一般的叙述方式是主流或是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以往的高校师德研究多为宏观笼统的分析成因,提出的措施和对策也缺乏针对性。而对于高师院校的师德建设问题研究甚少,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宁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师德建设的问题,通过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我院的师德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对策。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一所地方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编问卷和访谈提纲。自编问卷从教师的职业信念、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与同事关系中的道德规范、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和在教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五个维度对宁夏师范学院的师德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0份,其中教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回收率为87.5%;学生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为96.5%。访谈提纲围绕问卷的五个维度,主要深入了解我院的师德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择部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旨在进一步了解教师师德现状,对问卷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以便研究者做出更贴近现实的描述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首先来看师生对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评价。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您认为目前高师院校师德现状好吗?”选择“很好”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1%和36%,选择“不好”的比例为43%;学生选择“很好”和“一般”的比例分别为13%和69%,选择“不好”的的比例为18%。这些数据说明,多数师生认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情况是不错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近半数的教师对师德现状不满意。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部分教师的职业信念比较坚定,但职业认同度低,且有性别差异

教师们对“您认为教师职业有前途吗?”选择“一般”的比例为57.5%,“很有”的比例为30%,“没有”的比例为12.5%,且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见图1);对“如果您有机会转行,您会怎么选择?”,答案为“不转行”的比例为75%,“转行”的比例为17.5%,“很难说”的比例为7.5%,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见图2)。可见,大部分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但职业信念却较坚定,且男、女教师认识差异较大。图1“您认为教师职业有前途吗?”各选项与性别的相关分析图2“如果您有机会转行,您会怎么选择?”

(二)师生关系淡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师生双方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担负未来中小学、幼儿教师的重担的师范生来说,和谐师生关系的养成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从统计数据看,我院师生关系令人堪忧。如对“您和学生(教师)在课下有联系吗?”,无论教师和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从不”(见图3)。而题目“您(您的老师)对课堂违纪现象怎么处理?”,80%以上的师生都选择“顺其自然”,选择“会管”的不到10%(见图4)。可见,一方面,现代师生的交流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没有基本的要求,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缺乏真正的关心和爱护。图3“您和学生(教师)在课下有联系吗?”的师生选项的百分比图4“您(您的老师)对课堂违纪现象怎么处理?”

(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不尽人意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几乎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其生存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道德规范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1.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够认真数据显示: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够认真,如对“您(您的老师)会因私事耽误正常教学吗?”教师选择“偶尔”的比例为40%,选择“会的”的比例为10%,而学生选择“偶尔”的比例为40%,选择“经常”的比例高达34%,教师和学生的回答存在较大差异(见图5)。对“您在工作之余,在校外兼职赚钱吗?”,选择“是”和“可能”的比例为7.5%和10%,说明有少部分教师在校外兼职。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表现与学生的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对“您(您的老师)的教案每学期会更新吗?”教师选择“没有”的比例为12%,而学生选择“没有”的比例为15%;对“您(您的老师)会力求上好每一节课吗?”教师选择“不会”的比例为10%,而学生选择“不会”的比例高达39%;对“课下时,学生找老师答疑,您(您的老师)会不耐烦吗?”教师选择“会的”的比例为5%,学生选择“会的”的比例为12%。可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的表现和自我认知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部分教师缺乏学术道德精神,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纵容理解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是相互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但因二者在直接目的和所需时间和精力方面存在冲突,两者关系的处理也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地方高师院校重教学,轻科研,致使教师们对科研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如何去做科研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随着地方高师院校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加之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增多,很多地方高师院校对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加大,职称评定中科研分值也日益提高,这就出现了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但是此类院校的教师大部分少搞科研,甚至不知如何去搞科研,就滋生了论文、用钱购买科研成果甚至盗用、剽窃等现象。如对“您如何看待撰写论文或科研中的剽窃或弄虚作假行为?”认为“很正常”的教师比例竟高达17.5%;对“学生抄袭和伪造数据可以理解吗?”认为“可以”和“无所谓”的比例分别为25%和25%。可见,部分教师不但自身缺乏学术道德,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也纵容理解、视而不见,这对于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的确令人警醒。

(五)教师希望首先解决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实际地位之间的矛盾

为了了解我院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表1、表2的问题。可以看出前两组矛盾主要是社会期望与教师的实际待遇,以及教师的奉献精神与物质追求之间的矛盾,选择这两项的比例共计为80.5%。从表2中,教师对影响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影响因素排序来看,在学院师德建设中,多数教师更多担忧的是外部因素,而较少人考虑自身因素。

四、建议与对策

(一)构建师德培育与榜样示范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我院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敬业意识和教学精力投入有待加强。首先,要加强学院师德教育和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和培训,这既包括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也包括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二是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中青年教师是地方高师院校的中坚力量,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他们教龄较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又因为长期以来重教学,科研能力较低,为了达到职称评定中逐步提升的科研要求,和青年高学历教师相比更容易出现学术道德问题,这就要学校提供条件让他们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三是发挥老教授的榜样带头作用。教授的多少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教授也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中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但地方高师院校的部分教授由于之前职称评定对科研要求较低,相应的学术水平较低,加之评上教授后,也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致使许多地方高师院校的教授得过且过,只待退休。这就要求学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把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到实处,发挥他们的指导和督导作用。其次,构建学校榜样示范平台。由学校工会组织牵头,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平台开展学校优秀教师“、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导师评选等系列活动,对在师德师风、人文素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生命质量及营造关爱学生环境

鉴于我院教师对本职业的前途缺乏信心、师生关系淡漠的现状,学校应从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和关爱学生的角度来加强师德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真正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积极推进民主治校,让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培养高校教师的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带动和融洽师生关系;通过教师音乐会、艺术展、文化交流、心理咨询等活动,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加强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学院书记、副书记和学生的紧密联系。如晚上轮流到学生宿舍值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建立学生导师制,把普通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每位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学相长,共同促进。

(三)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高师职称评定机制和师德考核制度

我院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依据,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高师职称评定机制和师德考核制度。1.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由于地方高师长期以来重教学、轻科研的情况,近年来在职称评定中加大科研成果的分值,的确激发了教师们科学研究的热情,但也“使师德建设陷入极为尴尬的两难处境:不全身心投入教学,势必误人子弟;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势必影响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自己的职称得不到提升”,甚至还滋生了学术腐败现象。为了发挥每个教师的最大潜力,职称评定应该“两条腿走路”:擅长教学的教师职称评定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潜心钻研科研的教师职称评定以科研成果为侧重点。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搭建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教师奋进的事业心和拼搏精神。2.加强师德考核制度建设严格师德考核制度规范,实现师德评价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到标准的法制化转变。促进教师正确对待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正视学生的个体存在和权利存在,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建立一整套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指标体系、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奖惩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以及循环改善体系等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院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切实实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切身利益紧紧挂钩,以最大化发挥考核的效用。

(四)通过反思和行动,提升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

高师院校范文篇5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也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WilliamG.Spady于1981年提出,该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OBE理念的实施要点包括:其一,确定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学习产出成果,教师要考虑教学任务的实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是否能满足学生、学校、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期望。其二,构建课程体系。要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形成教学合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三,确定教学策略。OBE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转化学习成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强调研究型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其四,自我参照评价。OBE理念提倡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收获,不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其五,逐步达成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被设置了不同的阶段,以至于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初级目标向高级目标过渡。OBE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首先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和用人单位、学生等的需求来科学建构培养目标,然后设置相应的毕业要求,进而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为了适应OBE理念,课堂教学应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二、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顾明远把“实践教学”定义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2]。目前,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足,虽设有实践课程、实习见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模块,但缺少细化的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支撑,且缺乏对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和利益群体需求的调查、分析,导致部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与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匹配度低。构建英语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注重顶层设计,改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和优化英语实践教学目标[3]。(二)实践教学课程和基地设置不足。目前,英语课程实践形式主要为撰写毕业论文、见习、实习等,地方高师院校与企业在英语教学、实习等领域建立的产学合作平台较少。另外,地方高师院校与国际院校英语专业开展合作的机会不多,导致国际化实践教学与合作研究基地不足。(三)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陈旧。目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轻实践操作、教学模式陈旧,导致学生在英语实践能力中的讲课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提高缓慢。目前,英语实践课程主要采用微格教学和看课、听课等传统教学方式,很少利用英语实践学习软件、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四)实践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和指标,缺乏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另外,实践课程的评价反馈不及时,对促进后续英语专业教学、培训和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三、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调整英语实践教学目标。教育部在2018年1月颁布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了明确释义:能通过实践活动拓展知识,掌握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管理时间,规划和完成任务;能承受压力,适应新环境;能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地方高师院校可以结合OBE理念,调整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首先,要立足于地方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英语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其次,要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提高实践训练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最后,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将实践教学细分为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5]。(二)完善英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地方高师院校要优化实践课程结构,规范实践课程操作流程,严格考察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可以在第一课堂中开设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和英语教法等基础实践课程,并增加中学英语教材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师教育类实践课程;在第二课堂中尝试开设商务英语函电、跨文化交际等文化交际实践课程。另外,学校可以从国内外基础教育学校、科研院所等引进高水平英语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专家。同时,要鼓励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到中小学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此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课程设置情况。(三)改进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尝试采用在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内容的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在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中添加英语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演唱、英语美文朗读、英语语法讲解等实践活动,在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程中添加英语讲课点评、英语小组讨论、模拟情境再现、职场辩论等活动,在大学三年级开展以专业实习、实习工作总结交流、求职技巧与应聘等英语技能和方法交流为主的实践活动,在大学四年级开展以校外实践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四)创新英语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一,根据OBE理念,综合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法等。第二,综合利用现代化智慧教室,如英语模拟微格教室和翻译模拟实践室。第三,采用互联网视频演示课件、微课、慕课和多模态教学等手段。第四,利用云班课、学习通和英语实践学习公众号及时推送英语实践教学和学习资源。(五)科学设置英语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应构建科学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第一,科学合理地设置多元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标准。第二,对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鉴定和反馈。第三,评价结果要保证真实、公正,以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针对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和基地不足、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陈旧和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OBE理念探究了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根据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和利益群体的需求来调整英语实践教学目标;通过第一、第二课堂来完善英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通过添加不同课程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6.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6.

[3]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基于《“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5):82.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01.

高师院校范文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这对高师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合理定位改革目标,实施以建构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策略,提出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为本,人才强教和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其次,必须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重新调整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体制上,由封闭、单一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体制转变为开放、多元的、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体制,实现体制创新;在培养模式上,由定向培养转变为多模式、多层次培养;在管理上,由师范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为现代教师管理制度,推动教师教育管理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传统师范专业“老三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形成现代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新体系;在方法手段上,由传统的方法手段转向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高师院校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提高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顺利转型。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教师教育新体制

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它包括围绕教师教育任务和活动进行的组织建构、权利配置、岗位设置、人员调配以及制度安排等。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体制呈现如下三种基本形态。

1、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混合的模式。该模式基本保持传统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模式,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不相分离,学科系同时设有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各专业系科在承担专业学科教育任务的同时,还须独立承担部分教师教育的任务。其弊端是教师教育被普遍弱化。

2、虚拟联盟形态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校的教师教育活动,而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并没有进行实质性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仍然保持原有的相对分离状态,包括学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等,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由学校中的多个教学组织机构来实施。该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协调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将教师教育活动从学校其它教学活动中分离出来,自成系统,使教师继续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清晰的划定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如何协调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务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体之间的关系。

3、“大教育学院”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归并相关机构、人员以及权利和责任,成立实体性的大教育学院。大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全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该模式的优势首先是将学校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学科教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学科教师归并于统一组织,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彼此间可以生成更加有效的互相学习、彼此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效应。其次,大教育学院对全校教师教育职能的整合,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但实行该种模式至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会深刻地触及到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阻力不小;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不是对等整合,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就很难保证不被削弱;三是隐含着教师教育队伍流失的危险,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师会转向学科专业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实行的是定向培养、职前职后分离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同时也造成了办学模式封闭和教师来源单一、培养任务专一和培养口径过窄、职后教育水平偏低、教育经费重复投入、教育资源难于优化等弊端,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新教师教育体制时应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主要方式是先构建虚拟且虚中有实的教育学院进行教师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等改革探索,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建立既符合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方向,又切合各师范院校实情的教师教育新体制和新模式。

(二)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制的重建必然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调整。在确立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设计,使其与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高师院校在未来办学过程中,打破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界限,按大类进行招生,收费并轨,对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多元化重新建构,推行“4+X”多种模式并存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1、“4+0”模式。该模式采取大类招生方式,取消师范非师范和界限,报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期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并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同时修完教师教育课程,方能获得教师教育资格。在该模式中,学生管理主要由其所在学科系负责,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则由教师教育学院直接管理并通过学校教务处进行协调。该模式的主要问题:

(1)学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不会影响其学科专业学习的质量。但从目前一般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设置数量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时间修完教师教育的学分。

(2)教育实习活动如何组织和管理。教育实习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实习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实习指导活动则由学科系和教师教育学院合作进行。对报读教师教育的学生在第四年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

2、“3+1.5”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当前尚存部分师范专科学校,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学科知识不扎实,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完整,难以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就业率偏低。因此,可以考虑专门为这部分学生开设此种模式,用半年时间补充学科知识,用一年时间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然后发给本科毕业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小学、初中。

3、“4+1”模式。该模式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已取得学科专业学士学位并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教学对象可以从本校学生扩展至外校学生。无论是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只要继续报读为时一年的教师教育学习,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师教育实习,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教师资格证。该模式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4、“4+2”模式。在该模式中,前4年进行本科段学科专业教育,修完专业学科课程获得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然后根据个人选择并通过一定的选拔进入后两年的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该模式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中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由于该模式是教师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统一于一体的,因此,其吸引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所以其规模受到约束。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重建课程体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师范教育将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统一于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体系呈现为混编状态,教师教育课程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构成,课时数量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因此,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新确立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合理调整课程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改变教师教育"老三门"的局面,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模块”取代“老三门”,三模块为教育理论研究模块、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教育实践模块。教育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教育实践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

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根据许多学校的经验,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25学分左右比较合理。在教师教育总学分确定的基础上,分别按模块和具体课程进行二次和三次学分分配。尽管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中,教师教育的课程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由于其学分总数被控制在某一比例中,因此,并不会对诸如学科专业教育或通识性教育课程形成冲击。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抓紧教师教育改革机遇,将教师教育工作纳入高师院校的战略要务。

1、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学习,把其作为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校师生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召开教师教育专题研讨会,商讨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3、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师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教育学科改造力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不能超越于国家的政策,但高师院校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信息优势去影响政策,争取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变革的支持,如取消师范与非师范招生的界限、实行大类招生的政策支持,实行“4+1”、“4+2”模式所需要的政策支持等。

教师教育改革是高师院校综合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师院校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高师院校必须在充分把握政策趋势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抓住机遇,适时而上;另一方面,高师院校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走很长的路子,他们的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慎重地选择实现目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韩清林.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建立发展型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4]周冬祥.试论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意义及行动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高师院校范文篇7

【关键词】高师院校;钢琴;教学法;体系;建构

一、钢琴教学法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钢琴教学法体系的核心。教学内容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分为三个部分,即钢琴艺术理论课、钢琴教学实践课与钢琴演奏课。(一)钢琴艺术理论课。钢琴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的学科,科学的理论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目前,高师院校对钢琴艺术理论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这样会导致学生重技能轻文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高师院校开设钢琴艺术理论课势在必行。钢琴艺术理论课应该包括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理论文献课和钢琴教学理论课。1.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艺术发展史主要让学生了解钢琴的构造与性能、演变与发展的历史以及中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个钢琴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对钢琴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门课程可以在大学第一学年开设,结合钢琴演奏课学习两年。笔者认为,可选的教材有周薇著的《西方钢琴艺术史》、法洛斯•哈蒙德著的《钢琴艺术三百年》、阿尔弗雷德•道奇著的《钢琴及它们的制造商》、张佳林著的《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等。2.钢琴理论文献课钢琴理论文献课主要是讲授音乐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钢琴名作,使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演奏方法和作品风格有较清晰深刻的认识,同时能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并积累教学曲目。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音响音像资料形象生动地讲解,使学生对钢琴作品有更直观的感受。教材可选用南希•巴屈斯著的《钢琴名作演奏指导》、胡千红著的《钢琴音乐流派与风格特征》、科尔比著的《钢琴音乐简史》等。3.钢琴教学理论课钢琴教学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这三部分。钢琴学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由于每个钢琴学习阶段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所以教材的选用与搭配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应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教材的特点,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教材来支撑各个阶段的教学。笔者将不同阶段常用教材的选用与搭配情况列图表进行说明(表1)。(二)钢琴教学实践课。这门课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将艺术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钢琴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将钢琴专业的学生按照初级、中级和高级程度进行分班编组,以小组课为单位,将初、中级程度的学生按人数平均分配给高级程度的学生,让高级程度的学生对他们每周进行一次指导。然后隔两周,笔者给学生上一次教学实践大课,并对他们的指导情况进行辅导。课堂上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钢琴教学法理论以示范讲解、答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三)钢琴演奏课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演奏者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所使用的一切手段④。钢琴演奏课程是钢琴教学法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学习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来教授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演奏技术、演奏方法以及训练手段等。高师院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将其视为基础课,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两到三年,在提高学生演奏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制订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制订的学年或学期计划⑤。高师钢琴教学法授课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高师院校钢琴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将钢琴演奏课、钢琴艺术理论课以及钢琴教学实践课安排在大学四年的课程中。制订授课计划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钢琴演奏课与钢琴艺术发展史课程可以放在大学第一学年开设(钢琴演奏课36学时、艺术发展史36学时)。第二学年继续学习钢琴演奏课,同时开设钢琴理论文献课(演奏课36学时、理论文献课36学时)。第三学年同时开设钢琴教学理论课、教学实践课与演奏课(教学理论课36学时、教学实践课72学时、演奏课36学时)。

三、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钢琴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高师钢琴教学法课程常采用集体课、小组课和观摩课这三种方式。钢琴理论课一般是集体课,学生从零基础开始系统地学习钢琴艺术理论,以班为单位,数十人的集体授课形式最为适合。小组课的形式适用于钢琴演奏课的教学。这种形式一般是三人为一组,教师将学生按照实际演奏水平分组,这样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观摩课亦称为“公开课”,在个别课的教学形式中增加了听课的教师和学生⑥。可将观摩课分为两个部分并应用于钢琴教学实践课中:一是由教师或专家亲自上课,学生在旁边观摩,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整个课堂的安排和设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二是学生之间上课的相互观摩,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及时纠正和解答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钢琴理论付诸于实践。

四、教学方法

钢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加以选择运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等。在钢琴教学法课中,应该培养学生运用精炼、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解知识要点,同时配合精准的示范演奏来阐明所讲的内容。除此之外,课上要多组织学生围绕学过的知识或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课下要多给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巩固已学的知识,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际能力。

五、考试评价机制

在钢琴课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又是促进钢琴教学改革和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当前高师钢琴教学的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将钢琴教学法课程的考试内容纳入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钢琴教学法课程的考试内容应分为理论、演奏和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即钢琴艺术理论课、钢琴演奏课和钢琴教学实践课,权重比分别为30%、30%、40%。此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案设计等内容,但要以钢琴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为主,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教学成果,提高其从教能力。

高师院校范文篇8

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下,由于社会转型和法治建设的不完备,教师违背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教师队伍的光辉形象蒙上阴影,也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师德教育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教育,促进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更应当注重司法视角。

一、师德由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合理性与缺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分层日益加剧,道德规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用法律来评价行为的合理性。道德与法律的宏观转换影响社会对教师师德的判断。虽然许多人对教师充满德性期待,对教师的师德则更多地通过法律规定来进行评价。如由于部分院校教师工资收入比较低,部分教师为补充经济来源而开设补习班或者进行有偿家教,公众及学生虽认为这些教师的做法违背传统师德的责任,但并不认为这种兼职行为不可取。更多的人认为教师作为公职人员兼职不能履行法定义务,因而纷纷反对。近些年来教师违背师德的行为屡次发生,如对学生的暴力,给小朋友喂安眠药、公然索贿等事件将教师这职业推向风口浪尖,不仅需要面对媒体的道德审判,更重要的是受到法律的制裁。舆论纷纷认为应当通过法律和司法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但是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潜规则以及贿赂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当事人往往只是被学校辞退,可以看到道德责任的弱势。这造成法治伦理不断扩张。教师的师德建设确实需要法律进行规定,确定师德底线,违背法定师德应该承担法律责任。[1]37-40用法律来看待教师的师德虽有合理性,但也存在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德性要求。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礼记》云“教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传统文化里只有道德最高尚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教师也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因而也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传统文化形成的师德传统深深影响当代社会。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教师。如果仅仅考虑教师师德法治伦理而忽视德性要求,在职业上教师可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由于道德缺陷最终还不是好老师,如师生之间产生的不正当关系。[2]6-10对中小学生来说,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对教师产生敬畏感和崇拜感。如果学生发现教师的道德也不过如此,会产生负面带动作用,后果则比较严重。综上所述,在师德德性伦理转向法治伦理的新时期,要求对师德的判断以法治为基础,但又不能放弃德性传统,因此需要在德性传统与法治伦理之间进行调和,对新时期的师德既要弘扬教师优秀的德性传统,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

二、高师院校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涵

师德德性伦理和法治伦理的调和实际上是重新界定师德的内涵。师范生师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师范生的道德修养;二是师范生的职业道德。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师范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主要表现在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说话和蔼、待人接物诚恳、具有慈爱的心、乐于助人等。职业道德是指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履行教师的法定义务和职业责任,将学生培养成有科学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健康的人。因此,师德教育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道德修养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能力教育。(一)加强德性道德教育,提高师范生道德修养师范生毕业后作为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及社会对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若教师的德性道德不高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师范生的德性道德教育。加强师范生德性道德教育,首先应当进行传统修身道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许多道德修养的观点和做法。比如孔子的仁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如“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善者为师,既美其道有慎其性”,也提出三省吾身道德自律的方法。传统文化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应当让师范生不断借鉴,不断提高自己。其次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师范生价值观的提升。

(二)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师范生法治意识

现在是法治社会,师范生以后当教师,需要在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的规定下,进行教育教学,履行好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师范生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可能存在分歧,比如有些师范生认为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比如戒尺打手,而家长却不认可,造成教育冲突,因此迫切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教育。法治教育还包括廉洁教育。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现在部分教师逢年过节收受学生家长送来的礼品、礼金,甚至明目张胆的要学生送,若不送则施加暴力。还有些教师接受宴请。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加强法治教育就是让师范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坚守师德的法治底线。当然法治教育也是权利教育。现代社会的确出现些对教师不公的现象,比如部分地区的教师工资偏低,还常常欠薪;有些评职称的通过走后门获取捷径,致使教师利益受损。对此,教师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范生履职意识

职业道德能力是指师范生日后作为教师具有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教育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理论。这就要求师范生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力,对此不仅需要学学课本理论,还需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多获取知识储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兼职的方式,到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课堂进行讲课,获取教学经验和能力等。职业道德建设还要求师范生以教师为准则,具有奉献精神、忍耐精神,对教学工作报以热情,勤于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师范生不仅要熟悉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的主要内容,还需要有渊博的通识知识,如名人传记,人文艺术的知识用以扩展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树立理想。还要懂得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会做精致PPT以及多媒体教学技术等。

三、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路径

(一)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德教育重专业教育,忽视师范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师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师德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教育实践力度不够,不能帮助师范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这些问题和高师院校转型扩招存在一定的关系。高师院校为适应时展,壮大学校实力,纷纷进行扩招,设置非师范专业。这种转型给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师德教育随着教师教育的弱化,被放在被遗忘的角落。[3]185-188因此,高师院校应当重新重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

(二)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升路径

1.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生师德教育时应当将道德教育提升到与专业教育同等的高度。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师范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列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道德教育作为自觉性教育不能通过量化指标来实现,也无法通过任务实践来完成。高师院校应当突破教学桎梏,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应当建立高素质的师德教育队伍。师德教育队伍是完成师德教育目标的主导者,能为师德教育进行完整的规划和实践。其次,应当创新师德教育方法,特别是将隐性教育方法恰到好处的运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师德教育、党员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融合,发挥教育融合的优势。[4]最后,组织师德教育辩论会、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对师德建设进行辩论。当前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师德的道德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思想解放的方式来促进师范生的感悟。根据师德建设的热点和前沿话题组织有学术争论性质的研讨会能激发学生深层次多方位的考虑问题,越辩越对师德产生更深的认识,从而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5]52-54师德的道德是一种自我修行,是在外界无压力的情形下,师范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道德自觉行为需要树立师德楷模。楷模能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那些意志不太坚定的师范生树立信心,解决心中的困惑。师德楷模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建设,一是将本校师德优秀的教师树立成楷模,通过宣传的方式,成为标兵。可以开师德表彰大会,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二是对本校毕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在师德方面显著优秀的,请回学校进行集体表彰,颁发荣誉证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适当进行物质奖励。

2.完善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

对师范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是贯彻新时期师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课程进行调整主要是优化课程结构,既要传承传统优秀师德文化,还要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课程大致可以包括这些方面:首先,课程应当设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师德文化教育。通过传统修身养性的师德文化激发师范生的道德意识,以促进其的道德自律和自我提高。其次,课程应当设置教师法制教育。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展开。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第三,开展学科专业教育。第四,开展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育。师范生日后成为教师,传授知识时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五,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具有人文关怀和素养能扩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知识的海洋充满渴望。[6]65-67

3.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德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但是师德教育并不能当然的提高师范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尤其是物质需求和道德自觉之间的冲突。因此师德教育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师德教育应当关注师范生的个人需求,做好师德教育的人文关怀。师德教育不能仅仅畅谈教师对教育的奉献。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如希望获取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有些对当教师感兴趣等。有些师范生虽然很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个好老师,但考虑自身经济水平条件,往往力不从心;还有些师范生具有物质的追求,在教师道德与物质追求中自我挣扎很希望取得平衡。对于师范生这些师德方面的困惑,师德教育要发挥人文关怀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师范生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效性是指要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效果,能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能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对于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定期对师范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跟踪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建立健全师德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善和完善师德教育的方法方式。

4.通过教育实践规范师范生师德行为

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和规范离不开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有助于师范生对未来的教师职业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教师教书育人应当掌握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内容。理解教师所获得掌声与背后的责任。通过教育实践师范生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教育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访谈、调查调研以及兼职代课等方式来实现。[7]52-54高师院校应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增加教育实践的课时和赋予的分值,硬性增加教学实践项目,对教育实践提高要求,防止走过场的教育实践。可要求学生对指定区域或院校进行社会调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要求师范生以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的方式对进行汇报、讨论和辩论。还可以采用模拟课堂的方式,让师范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互换让师范生体验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通过角色考虑师德,进而提升和规范师德行为。

四、结语

新形势下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对师德教育的内容重新界定,并对新形势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进行探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新形势下,应当深化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评价体系、方法和跟踪评价,以促进师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刘炳林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华伟.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论现代社会师德教育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5).

[2]吴全华.加强师德教育的现实路径[J].中国德育,2014(14).

[3]宁敏.论师德教育在师范生就业力中的地位、作用与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冉静,王京强,冯晋.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2).

[5]张淑君.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

高师院校范文篇9

【关键词】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教学改革

一、我国高师院校舞蹈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太片面。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舞蹈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会基本动作,再运用到想表达的舞蹈动作中去,就是对舞蹈的全部认识,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但一定是片面的,舞蹈教育的重点在于它的艺术性以及创造性,它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更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今,随着学习舞蹈的方式越来越大众化,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忽视造成了舞蹈教育实质性的偏差,导致舞蹈动作表达的感情趋于空洞,因而,理论实践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从内心充分了解舞蹈想要表达的内容,再结合自身实践去体会舞蹈的精髓,才是一个好的舞者具备的基本素质。(二)受传统舞蹈教育方式的影响较大。传统舞蹈教育方式对现在舞蹈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前期对舞蹈教育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导致现代教育依旧是以传统舞蹈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一切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量,前期舞蹈教育以肢体动作为主,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能尽量学会却不知道侧重点在何处,从而导致舞蹈教学质量下降,因而打破传统教育的思想是提高舞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转变。(三)重模仿轻创新。舞蹈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只知道一味模仿,不重视思考和创造。现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己所教授的动作就行,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让自身的想法没有得到更好发挥,从而违背了素质教育以及创新能力共同进步的原则,更不利于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对下一代的培育工作。因此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转变教学思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摈弃重度模仿这个不好的习惯,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四)师资力量的薄弱。我们都知道,教师质量的提高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发展,教师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是,真正从事舞蹈教育专业的教师不多,大多都是聘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从事舞蹈教育工作,教师自身的发展没有达到相对标准要求,而且基本功不扎实,缺少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限制了舞蹈教育的发展,导致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而这就成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可行性措施

针对以上对高师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诸多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刻不容缓。以下就针对出现问题采取的措施进行介绍。(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创新。高师舞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直接性的,并且最终决定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舞蹈教育工作要想向前发展,必须学会创新,学生是创新意识来源的主要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尽量重视,积极引导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式。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就是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会有更积极主动的想法。因而高师舞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其创造更多的可能。(二)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音乐是舞蹈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都离不开伴奏,但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的乐感不强,对节奏把握不准确,有时候不能把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成了舞蹈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高师舞蹈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践,找出不同种类的音乐来满足课堂上需要的伴奏音乐。年轻群体审美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音乐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重点,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调动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来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在重视培养乐感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学生进行情景教学,舞蹈教育不仅重视表演,更重要的是抒情,学会应用多媒体软件找到适合的舞蹈视频以及优秀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音乐、不同场景,以及不同场景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以及专业知识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标准,但现实是只有很少一部分高师舞蹈教师能达到标准,大部分教师仍旧没有达到要求,因此要想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还需要有很大的努力。教师自己也要注重自身的培养,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首先练好舞蹈基本功,然后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研究更多的专业技能,学会把素质教育和舞蹈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为学生解决困难。(四)对舞蹈衡量标准的方式进行全面分析。传统舞蹈教育对舞蹈水平的高低都是采用分数来评价,殊不知这样的打分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不仅否定了学生苦练数载的成果,更对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对这种评价方式应该进行合理改革,从多方面来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从平时舞蹈表现、基本功是否扎实、有没有舞蹈方面的创新能力等来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改进,为后期的学习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此才算一个好的评价方式,既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五)积极完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高师舞蹈教育教学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应具备的意义,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人才,因而在平时的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围绕主体展开,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变革,采用革新后的教学方式以及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听取学生的想法,专注引导,学会利用外界有利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进而把舞蹈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

三、结语

高师舞蹈教育教学事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革新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更要从人才的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注重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了,才能把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建兴.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教学改革[J].神州,2012,(3):98.

[2]许恩.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黄河之声,2013,(17):81-82.

高师院校范文篇10

(一)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且重在育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示范者。目前,高师的教师普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满足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职称的评定,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关爱很少。因为高校教学的特殊性,教学效果不和教师的自身发展直接挂钩,这就使得师生关系淡漠,教师上完课就走,和学生很少有生活、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沟通,起不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二是功利倾向严重。部分教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过分注重物质实惠和个人利益,成就感和责任心淡化。一方面,不满足于自己的收入,在工作之余搞“第二职业”,甚至于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中,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在搞科研时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态度不严谨,伪造数据,抄袭剽窃;少数教师学风浮躁,不专心教学科研,评奖、评职称时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有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甚至以金钱或其他方式换取他人的学术成果;等等。”①三是治学不严,自身要求低。一些教师进入学校的大门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教育理论,不注意改变自身陈旧的知识结构。有的老师对教学工作精力和工作时间投入不够,多年来用同一本教案;有的老师不注意教学方法,对学生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②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不良校园氛围,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到师范生的质量规格。因此,必须加强地方高师院校的师德建设,改变以上现状。

(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地方高师师德建设的新要求地方性师范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为当地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教师。师范生的培养必然要符合中小学、幼儿教师的要求。2012年12月,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专业标准》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作为《专业标准》的首要理念,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③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教师,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还要加强未来教师的师德建设。

二、加强地方高师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为人本”,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新要求深化对师德建设的认识,拓宽师德建设的内涵。

1.以教师为本,加强道德自律。以教师为本,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律,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主体,要在加强道德自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修身立德,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④并且践行这种理想和信念。

2.以学生为本,增强育人意识。以学生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社会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更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就要真正去爱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和思想。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去培养新时代的师范生,培养适应教育一线的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