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教学模式思索

时间:2022-10-25 11:10:00

学校课程教学模式思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新世纪的高等教育的展望中说到,“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决定高等教育的首要条件。”大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学校充满青春朝气的动力源泉和大学精神传统的寄托,更是民族未来的灵魂.现代教育家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畏也,而有大师之胃也。”1在大学教育中,教育学生的重担落在了教师身上,面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余翔林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教师的政治观点、治学态度、人格品德、精神气质,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无形的熏陶,并有巨大的感召力,甚至会对学生一生的人生道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因此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产生怎样的教育成果起到重要的因素。高校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以下我们通过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它们分别进行理论分析。

一、通识课程的博弈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学生们是如何对待通识课程的。

对待通识课程,学生有三个选择策略:①去认真听课。②去上课但不听课,而做其他事情或是睡觉。③逃课。

由于学生的能力与志向不同,我们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学生进行博弈分析。

1.想考研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想考研意味着他们现在必须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他们中的每个人会这样想:如果其他也想考研的同学采取的是策略①,而自己采取策略②或策略③,则在求学方面我会落后,我不仅要在课后为期末考试能考个好成绩而花时间,今后可能还要为了考研再次上这门课程。如果其他人采取的策略②或策略③,我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我是否应该松懈松懈呢?为了走在别人的前面,我还是应该采取策略①,因为这样我既能保证期末有个好成绩,而不用在课后花没必要的时间,也能为今后考研打下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无论其他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待这门课程,我采取的策略①都是最好的。可见策略①对于想考研的同学来说是占优策略。每个想考研的同学都这样想的话,他们就会乖乖地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

2.现阶段只为期末考试打算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想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甚至是争取奖学金的同学。他们会不自觉地选择策略①,这是他们的占优策略,因为他们的想法本质上和想考研的同学是类似的,这里就不做分析了。另一种是对通识课程要求不高,至少“过”就行的同学。他们中的每个人会这样想:这毕竟是通识课程,我又不想考高分,认真听课没多大必要,等快到期末考试时,借那些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同学的笔记copy一下就行了,我可以利用上这个课的时间看看专业课的书,或是一些课外书,抑或是背背英语单词,也可以睡个觉充足精神。在这里,虽然策略③与策略②的效用是可近似为等价的,但由于有了“查名三次不在者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定,因此在此前提条件下,与策略②相比,策略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又由于通识课程往往一个课堂就两三百号人,老师每次都点名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策略③成为他们适机选择策略,而策略②才是他们的首选,也即为他们的占优策略。

其实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老师们是看在眼里的,而老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我把老师可能选择的策略分为以下三个:

策略①:强化课堂管理,批评不认真听课的学生。

策略②:只管讲自己的课,只要学生在下面不吵闹,做其他事情都行。

策略③:只管讲自己的课,学生在下面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老师应该如何选择呢?老师会这样想:要求每个学生都认真听课,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自己是过来人,清楚学生们的感受。但如果放纵他们在下面任意讲话,不仅可能由于吵闹声盖过我的讲课声而导致想听课的学生没法听,而且这样显得自己在演独角戏似的。因此只要要求他们不在下面吵闹影响到自己的讲课就行了。其次,把时间花在督促学生认真听课上会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还可能会因为发脾气而损伤自己的大量元气。再说了,学生们的通识课的成绩总体来讲不是特别坏对自己就没有什么影响,照样可以拿这么多的工资。因此,对学生采取策略②是老师的占优策略。

当老师和学生们都如上所述这样想的话,你就会在通识课程的课堂上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而下面的同学却各有特色:在教室的前排部位大多数同学在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中间部位部分同学埋头于自己的事情,少半部分专心听讲,后排部位则几乎扒倒一片。

在通识课程的课堂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均选择对自己来说为对方所选策略下的最优策略,这也就构成了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个稳定的博弈结果,这也是为什么通识课堂上这种有趣的现象难以改变的原因。

大学里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各校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以此培养学生们的人格修养,陶冶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们的格调趣味,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现实是,多数学校对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够重视,多数学生对通识课程不感兴趣,多数教师对开设通识课程的用意及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相对应的措施。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识课程中的多数课就形同虚设一般,处在被架空的位置。

关于通识课程的一些建议:

1.学校应该对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设置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

2.教师在讲课时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将理论结合实际;把生硬的理论描述得栩栩如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听你的课。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下花时间做好备课准备。

3.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设计通识课程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调查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到有兴趣。

4.为每个学生都创造相互讨论的机会,且还应将课堂讨论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个成绩应占10%~20%)。教师应该设计几个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而成的论题,供给学生们进行讨论。教师还应该把和讨论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或打印稿提前交予学生。

二、专业课程的博弈分析

在专业课上教师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以讲授知识,答疑解惑为主。在此将其称为策略①。一种是不仅传授知识,还在课堂上针对某类话题或观点时常进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式交流,辩论。将其称为策略②。

由于各校生源档次不同,造成了学校间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学生的数量的差别这一事实。因而这里对学生分为以下两种情形进行博弈分析。

情形1:该校生源一般或不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多(多为二三本院校),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会这样想:实行策略②有两大忧患:

1.本学期要讲的内容多,如果课堂上讲授新课的同时又腾出一部分时间花在相互式的交流,辩论上,虽然这样达到了复习旧知识及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但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教学目的,也无法给教务处一个交待,最终还会影响学生们的期末成绩。

2.以策略②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在课后进行提前的自学准备以及及时的在课后做好对知识的扩展准备。但由于本校生源总体不佳,多数学生无法自觉地做到。这是因为:1.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2.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学掌握主要的知识点,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向知识外延扩展的能力和动力。因此,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采取策略①既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又能够把知识的重难点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回去也好复习,自然也保证了学生期末能考个不坏的成绩。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的占优策略为策略①。

情形2:该校生源不错,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强(多为一本院校),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会这样想:这些学生既然能考进一本院校,就表明他们或多或少俱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他们眼里,普遍的看法就是,策略①的课堂教学方式与高中相比大同小异,只是在大学里大多数老师都会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自由,缺乏互动,显得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对于老师而言,这样教学我无法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而如果采取策略②,由于不用担心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因此,策略②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保证知识的传授,也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还能够了解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有人会担心,要是学生不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呢?那可以通过增加平时分的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5人左右),学生表现的得分即为小组整体表现的得分。这样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纳什均衡,小组成员将要为整体尽其所能以争取得到更高得分。

策略①与策略②对学生效用的博弈分析

在同一所学校中,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既有高能力的学生,也有低能力的学生。究竟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于学生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比较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效用。

参与人: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为高能力的,一种为低能力的。

每个参与者都有两个策略:接受教学方式①与②。

每个策略组合的收益是两种教学方式对自身今后的影响。

能力低的人接受策略①的效用是,学到了知识,解除了疑惑,假定得到2个单位的效用。

能力高的人接受策略①会产生两种效用:一种是,只是学到了知识,解除了疑惑。假定得到2个单位的效用。一种是,对课堂产生了厌倦感,还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认为课堂学习还不如自习的效率高,因此会出现上课睡觉甚至是逃课的现象。总的来说还是能得到正的效用,因此假定得到1个单位的效用。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均认为是50%,因此,总效用为2*50%+1*50%=1.5个单位效用。

能力低的人接受策略②会产生两种效用:一种和接受策略①一样,仅是学到了知识,解除了疑惑。两者是等价的,得到2个单位的效用。一种是,把他培养成为能力高的人。假定得到5个单位的效用。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均认为是50%,因此总效用为2*50%+5*50%=3.5。

能力高的人接受策略②的效用是,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个性得到了张扬,自身变得更加出色。假定得到5个单位的效用。表1

能力高的人

策略①策略②

能力低的人策略①(2,1.5)(2,5)

策略②(3.5,1.5)(5,5)

由此可知占优策略为(策略②,策略②),其次为(策略①,策略②),然后是(策略②,策略①),最次是(策略①,策略①)。

由于能力高低的学生在各校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异,因此有人就会质疑:能力高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能否对实施何种教学方式产生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能力高低的学生所占学校的比例对于实施何种策略对学生的效用最大。

设能力高的学生占的比例为p,则能力低的学生占的比例为1-p,其中0<p<1;低能力的学生接受策略①得到的效用为m,接受策略②的效用为n,高能力的学生接受策略①得到的效用为u,接受策略②的效用为n,其中u<m<n。将表1简化并抽象化为如下:表2

能力高的人

策略①策略②

能力低的人策略①(m,u)(m,n)

策略②(n,u)(n,n)

接受策略(①,①)的效用为m*(1-p)+u*p=m–(m-u)*p;

接受策略(②,②)的效用为n*(1-p)+n*p=n;

接受策略(①,②)的效用为m*(1-p)+n*p=m+(n-m)*p;

接受策略(②,①)的效用为n*(1-p)+u*p=n+(u-n)*p;

因为m–(m-u)*p<n,n+(u-n)*p<n,m+(n-m)*p<n,

因此无论p取何值,占优策略仍是策略②。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实行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针对某类话题或观点时常进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式交流,辩论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能力高的学生还是能力低的学生来说,产生的效用均最大。尽管如此,目前在多数院校尤其是二三本院校中,专业课上老师仍旧实行着以讲授知识,答疑解惑为主的教学方式。笔者觉得造成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即使学生充满智慧与活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适应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的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那些生源一般或不佳的学校的学生,老师们应该改变观念,抛弃原本的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思考新的能够培养学生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而对于那些生源不错的学校的学生,老师们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自己之间的相互式的交流与辩论的机会。而且还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思索,改进方案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总结

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的主要受益人。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使大学生在大学里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也即使学生获得的效用最大化)。中国入世好几年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将要迎接严峻的挑战和竞争,而这正是对他们在大学校园获益多少的有效检验。大学的课堂教学无疑在使学生获益多少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除了教学要求的知识以外,在其他方面都获益甚少。现在,没有人能说哪种教学方式是最优的教学方式,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一种教学方式也许今天适合学生,但明天未必就适合,或许明天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在不拘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制定出的教学方式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学的目的始终是教书育人。余翔林先生有一段话语讲得非常好,最后,我想把这段话献给大家,并作为本篇的最后结语:“教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育人作用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空乏的理论,而是把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历史使命感,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知行合一、理实交融的严谨方法,协作诚信的人格力量,在指导学生的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以知识的传播和研究为媒介,有目的的以涓涓细流渗透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并引起其共鸣。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永生不忘,这样的老师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