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形成影响探究

时间:2022-07-17 08:56:57

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形成影响探究

摘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差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儿童个性。儿童在关键期内要养成良好的个性,离不开科学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主要讲述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儿童;个性

1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个性形成

家庭教育在美国常被叫做家庭生活教育,也被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称为母亲膝前的教育。[1]纵览国内外家庭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参考学者们对于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的讲述,结合实际家庭教育的经验,将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情感交流沟通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间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2]而按照现代教育的观念,家庭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每一个家庭都有对子女的独特的养育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就已经提出了家庭养育方式的两个标准,即要求性和反应性。[3]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已经对其子女的日常行为建立起与之相符合的标准,并要求孩子努力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待子女的情感态度及对孩子明确需求的敏感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本文把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1.1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专制型教育的父母希望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安排,对于孩子从来都是实行高压的政策,不会考虑孩子的思想和感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民主和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很多“不允许”“不能”,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常常焦虑不安,做事胆小畏缩,渐渐丧失创造力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孩子也曾表达过不满甚至是反抗,结果都会被专制的家长强制打压,甚至是实行体罚来让孩子变得听话。例1:轩轩,10岁,小学四年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很辛苦,他们把梦想和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父母对他的期望越大,要求就越高,近乎苛刻地要求轩轩的成绩必须稳定在班级前三名,课后作业必须是优秀,否则就时常批评,“这题是白天上课讲的内容吧,那你为什么做错?”“你这么笨,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等等,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而且在没有征求孩子意愿的情况下,在短短的假期里给轩轩报了五门课后兴趣班,这让轩轩很不快乐,跟同龄孩子相比,轩轩更内向胆怯、不爱说话,朋友很少。在如此强硬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委屈,他们常常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遇到事情,父母不问清缘由就怪罪惩罚,平日里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人际关系通常会遇到困难;受到各种约束,行动不自由,和父母的关系紧张。因此,长期处在压抑状态下的孩子胆小怯懦,情绪不稳,在乎成败,怕失败而退缩,意志力低;本来很听话的孩子为了逃避责任而养成说谎话的毛病。显现在个人性格,有的孩子表现为听话、懦弱、孤独、缺乏自信,有些则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虽然在学校中有较好的表现,听话守纪律,但是长大后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有很多缺陷,社会交往能力低。1.2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来说是最为有利的一种方式。家长与孩子间在情感交流上很积极,会以自由平等的方式相处。家长在对其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时,也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恰当的约束,例如家长会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提出规则、要求,对他们依然是关爱呵护,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关注,但是又不会包办一切,会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也会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追求的同时及时指正他们的错误。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既给小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又营造出了亲子之间该有的亲密和谐,进而实现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自小在这种民主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把控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更加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例2:乐乐,9岁,小学三年级,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会经常沟通彼此的想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平等而和谐。尊重孩子的意愿,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鼓励乐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在必要时候指正错误。相比于其他家庭,乐乐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自我管理,比如家长在选择课外辅导班的时候会先征求乐乐的意愿,“你最想学什么课?”“这件衣服两个颜色都很好看,你想买哪一件呢?”“奶妈过生日你说送什么礼物呢?”在这种民主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乐乐,聪明快乐,有主见,乐于助人,学习能力强,无论是学习还是才艺方面都很拿手。成长在民主型教育下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充满尊重、平等、关怀和爱的氛围中长大,潜移默化中孩子与人交往时体现出尊重和爱,会去主动关心帮助他人。长在民主型教育下的孩子的主要特征:身心健全、人格完善、性格特征稳定、乐观向上、创造力强、有探索精神同时有很强的自制力,与人为善、社会能力强。1.3放纵型的教育方式。放纵型的教育最让人感到无力。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有些家长愿望很好但是教子无方。自以为是地对孩子好,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是一个孩子一群长辈宠着,因而出现了溺爱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家长相比其他类型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孩子投入更大的希望和更多的关爱,但是几乎不会跟孩子讲原则讲责任。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思想和行为都不够成熟,对于自己的各种欲望的把控能力也很差。例3:贝贝,7岁,小学一年级,是家里的独生女,长辈很是宠爱,父母年轻,家庭收入不高,但是对于贝贝的要求有求必应。因此养成了贝贝骄纵任性的毛病,平时说话习惯了大呼小叫,缺少礼貌,在学校也不能与同学们好好相处,有时还会欺负小朋友,但是看见这些父母也不阻止。放纵型教育下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接受关怀和爱,却不会关爱和尊重他人,不能与人为善。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使得这类孩子格外骄纵,性格也很脆弱,不会自己解决问题,只知道寻求父母的保护;也因为父母长辈的溺爱,不懂得尊重理解他人,一味地索取并认为理所当然。这样的孩子性格特征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害怕失败没有进取心、不会与他人相处,骄傲任性,狭隘脆弱,脾气不好。1.4忽视型的教育方式忽视型的教育表现刚好与放纵型的相反,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过少的,甚至是不关心,对于孩子他们能提供的一般只是物质方面,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几乎为零,忽视了小孩对于父爱母爱的需要。忽视型教育奉行让孩子自由发展的观念,不会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否定,不会支持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追求,但也不会批评指导,几乎漠不关心。例4:小阳,9岁,父母在外地工作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爷爷奶奶很少管教,长辈的教育近乎溺爱,所以小阳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即使不爱读书不爱做作业也没人管,而忙于工作的父母鞭长莫及,难得回到家里面也不会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只关心是否吃饱穿暖。小阳上课开小差,作业完不成,无人检查作业。奉行忽视型教育方法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放任不理,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而产生了很强的孤独感,儿童极度缺乏责任感和安全感,人格扭曲。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他们同样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忽视型教养方法下长大的儿童,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时不能够友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缺少对学习的兴趣,性格内向冷淡,缺少兴趣爱好,同样,这类儿童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低下。这几种养育方式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整体而言,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并且在这时应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有所成长时,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他们自身的事情要多同他们商量,在听取他们意见后,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案,决不能仅仅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处理。[4]家长教育子女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与身心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2思考与转变

当今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会教孩子一些小学生学习的东西,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会教孩子一些初中课学习集体的形成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激发学习动机。传统听力教学往往以教师播放音频,之后喊单个学生检查答案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感,影响学习动机的产生,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在课堂上多次受挫,会因丧失信心进而产生缺乏动机取向。教师应关注到学习集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一些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完成,比如听力教程中有判断正误和问答题的部分,题目难易程度不一,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抢答,成员自己选择轮流作答顺序,以小组为单位给予奖励。还有导入部分及课后任务,也可以以小组方式进行,团体之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如在一年级的听力课程中有关于面试方面的情景对话听力训练,安排学生课前分小组查找面试时的常用语,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团队合作也都很成功。学习集体的构成有助于释放课堂压力,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安全、支持性的课堂下,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发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而在课后,学习集体的存在也至关重要,如上所述,听力训练主要是在课外进行,学习集体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经验。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疑惑,却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而与同学之间交流往往更为顺畅。学习集体成员之间的互助互补有助于消除彼此的缺乏动机,促进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

3结论

教师在听力课堂上对学生听力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教师主要应起到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注意消除缺乏动机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注意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加强其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能动性。

作者:李雪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