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实践研究

时间:2022-12-05 10:10:23

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实践研究

摘要: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在打破家庭教育传统的认知指导方式,引领家长培养孩子正向的社会情感、良好的品格、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情绪教育理念和案例分享,以及延展到家庭的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亲子实践作业,均为落实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家校合作环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社会情绪课程;家庭教育

儿童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尤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更是肩负着重要的基础性使命。培养孩子成人,培养孩子具有家国情怀、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品行等,始终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性格、心理、情感以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断层”,先进的教育理念无法在家庭教育中得以实施,最终导致青少年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而暴露出的社会情绪问题却越来越多的“尴尬局面”。

一、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主动做出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减少和预防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和心理问题,一门以“社会—情绪学习”为内容的课程悄然兴起。这门以“形成学生良好品格、减少和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为核心目标的课程,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中小学中推广“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并始终坚持家校合作的实施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社会情绪能力课程打破了家庭教育传统的认知指导方式,引领家长开始思考并培养孩子正向的社会情感,通过提升孩子的品格、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力。而这恰恰也为当下我国中小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家庭教育育人实效的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二、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与家庭教育研究相结合

辽宁省实验学校于2016年从上海引入并自主研发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同时立足心理教育研究室,结合“信息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针对“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实社会情绪课程的理念、内容与要求”“如何有效地开展家长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理论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学习,我们发现国外基于家校合作的社会情绪能力课程普遍采用了五种常见的实施策略:一是免费发放学习资料,主要是将社会情绪课程的内容制作成音频、视频及纸质材料,通过免费发放的方式,传授给家长;二是邀请家长参与社会情绪课程,通过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社会情绪课程,使家长全面了解社会情绪课程的理念、要求和实施方法,并创造亲子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三是改进家校反馈的内容,通过改进成绩单和学生课外表现反馈表,增加学生社会行为方面的进步信息,促进家长教育理念的改变;四是不定期召开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为社会情绪能力提升提供实践平台;五是提供特殊学生的个性化援助,成立由家长、教师、社工、心理教师等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为社会情绪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援助服务。上述实施策略对我们的研究启发很大,但这些策略基本都建立在欧美文化的背景下,所以如何本土化、校本化地改进、落实,成为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三、基于微信平台提升家长社会情绪教育能力

为了破解难题,我们从全面分析我校学生和家长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入手。我们发现,在学校多年的尊重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底蕴的影响下,家长在接受并实施社会情绪能力教育方面并没有出现显著的理念断层或抵触情绪,但繁忙的社会工作却往往使家长在时间和精力上分身乏术。让家长及时、便捷、不必耗费过多精力就能高效接受社会情绪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于是,我们大胆将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与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室于2016年初开启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庭教育实践研究”的项目相结合,借助学校的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分享、交流社会情绪教育的内容。从社会情绪能力课程理念分享到原创社会情绪教育案例交流,再到个性化社会情绪问题解决,我们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分享,主动与家长们互动交流。我们面向家长征询焦点问题,运用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中解决问题的核心理念和模式,引领家长探寻全新的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将专业性的社会情绪能力理论渗透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通过网络互动帮助家长答疑解惑。基于实践的分享交流很快引发了家长们的关注与共鸣。一些家长也开始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来,积极将学到的新策略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甚至主动把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成功提升孩子情绪能力的案例分享到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基于社会情绪能力的家庭教育推文逐渐被家长认同并接纳。

四、基于社会情绪亲子作业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情绪课程中家校合作部分的实效性,我们还在社会情绪课程的主题和实践作业方面下功夫,面向学生征集亲子焦点问题,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运用社会情绪能力的视角和方法,分析、解决亲子关系问题。例如,在“妈妈不让我看电视”一课中,学生学会了先全面了解事件原委再下结论的思考方式,学会了如何深入分析引发妈妈担忧、焦虑的关键点,初步掌握了合理表达情绪和缓解亲子冲突的方法……为了验证这些新习得的行为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效,我们设计了“母亲节特别礼”的亲子实践作业,鼓励学生把课堂上的感悟写成一封亲子信,并用课堂上学到的情绪处理方式调整在家的行为表现,用实际行动向妈妈献礼。然后观察妈妈的情绪变化及行为反应。也可以再请妈妈写一写收到“礼物”的感受。社会情绪课上的内容就这样顺利地延展到了家庭,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家长受到的触动甚至比孩子更大。

五、基于社会情绪能力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的反思

近一年的实践研究证明,无论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社会情绪教育案例分享,还是社会情绪能力课程亲子实践作业对传统家庭教育理念的挑战,都促进了亲子交流的质量和亲子关系,提高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满足感。当然,在完善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家校合作环节方面,我们的实践探索才刚刚开始,在如何改进学生校内外情况反馈单、如何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会情绪亲子活动、如何开展线下家长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培训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洁.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美国“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中的家校合作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2]田晟.“微时代“下的家校互动新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2016(Z1):102-103.

作者:董巍 单位:辽宁省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