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1:06:08

提升路径

提升路径范文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素质;提升路径;农民就业

高素质农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使农民适应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在选择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以及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明确路径的内涵,这是一条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法律素质持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最后,主要从培养农民市场发展意识、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这五个方面针对路径的实施提出一些思考。

一、路径的坚持:以“四个原则”为基本遵循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1]这样农民的意愿不仅会得到充分尊重,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农民主体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坚持主体性原则会让农民感到提升素质是自己的事,从而通过自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这样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农民突破素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束缚,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活力,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主体力量[2]。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当中充分运用理论是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中必不可少的原则,这种有的放矢的态度有利于提升农民对农村发展的认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必须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路径。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掌握科学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以科学的方法论对选择这一路径进行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农民素质提升的效果,赋予理论以生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提高农民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农民通过培训会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重要意义[3]。

(三)坚持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而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农民队伍既需要建立全面的培养体系,还需要对部分有特长的农民进行有代表性的帮扶。首先,各方力量要共同努力,全方位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当地有特色的龙头产业进行典型的、有针对性的帮助,结合当地特色多渠道发展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将农村的各种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培养产业领军人物,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提高[4]。

二、路径的内涵:以“五个提升”为基本点

(一)不断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的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发展形式多元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而达到的产业发展的状态。毋庸置疑,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首先体现为这是一条农民经营管理素质不断提高的路径,也是切实落实“产业兴旺”这一要求的路径。在这条道路上,农民应有现代化的经营思想,并且他们的思想应不断得到解放,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农民也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如粮食类的种植技术,牲畜类的养殖技术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农民的文化知识也应是丰富的,他们可以不断接受职业化的培训,以此拓宽知识领域。

(二)持续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的路径

治理有效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农民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道路是一条农民政治法律素质持续提高的道路,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径上,广大农民干部应具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党的报告指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5]这样的农村干部能起带头作用,并能调动农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仅农村干部,普通农民也应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并有能力接受普法教育,能积极参与法律教育活动,推动乡村的法治建设。

(三)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

乡风文明是指农村的精神文明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是不同农村地区农民的精神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它是农村主流文化的阵地。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得到推进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应是一条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的路径。在此背景下,农民应具备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能力,他们不仅能立足自身的优秀文化,将其发扬光大,还能接受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得到发展。同时,在农村应创造以读书为荣的文化氛围,农民应不断学习新知识,身体力行,将终身教育贯彻到底[6]。

(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路径

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它不仅是指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保障,而且还指农民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受到重视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应掌握农业科技成果,他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实现增产增收。并且,农民能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宣传当地的特色产品,使其与外界有效衔接,促进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受到重视,赋予农民素质提升之路新的内涵。

(五)不断提升农民身体素质的路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宜居的具体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给农民干净的居住环境,这对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素质提升的路径也是一条促进农民身体健康素质不断增强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农民可以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农村污染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危害农民身心健康。同时,农民能实现生态宜居,有利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农民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路径的践行:以“五位一体”为推进思路

(一)农民要培养市场发展意识,增加对生产经营的投入

1.农民要学会获取市场的生产经营信息。其一,可以实地调查市场,农民要学会关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品种及选择、种植技术的更新以及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现状与前景。对于潜在的市场,农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采取行动[7]。其二,当代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本村或者外村,甚至国外一些农村的市场情况。其三,农民要关注国家相关的政策,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信息尽可能多地了解周边市场形势,不仅要做到懂政策,还要执行政策。2.农民还要学习必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首先,农民要学会进行项目选择。他们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去选择新项目,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在产品接受期、成长期选择进入该领域,避开衰退期。其次,农民要学会持久经营,学习专业知识,避免生产经营活动偏离目标,协调好生产体系内的各方面发展。最后,农民要学会进行家庭理财。做好对自家的财富安排,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开源,通过家庭生活理财节流,做好家庭经济核算,尽可能降低支出,增加收益。

(二)政府要完善政治参与机制,重视制度化法治化建设

1.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一是要对农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可以建立村务管理咨询平台,让农民了解民主理论,有效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二是要让农民进行实际的民主训练,民主选举与决策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民主管理是农民的直接行为,要让农民管理本地区内的各项事务;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接受来自农民的监督,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听证会、民主评议等保证民主监督正常进行。2.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农民学法、知法、遵法、守法、用法,让他们领会到其重要性,树立法律意识,当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将其作为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还要发挥农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处理村务问题时,农村干部要严格依法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他们以法律为准绳积极引导、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后,农民也会逐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而且农村干部在农村当地有较高的权威,能够得到农民的信任,如果他们以身作则,也会对农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农村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着眼于农民自身的发展

1.在宏观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可以让农民走出传统闭塞的文化圈子,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促进农民自身意识的转变,还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激发农民的活力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体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创建适当的文化活动场所,满足农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要完善农村网络与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网络满足农民的文化诉求[8]。2.在微观方面,可以针对农民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单纯地采取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容易使农民感到枯燥而引起抵触情绪,所以要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融合在农村的现实生活当中。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风景特色、农民自身的兴趣开展别具一格的文体活动,在农闲时间可以进行劳动技能大赛、农民歌手大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文艺汇演。同时可以通过评选“五好家庭”,加强农村家风文明建设,培养他们的家庭荣誉感,让农民认识到怎样做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高素质的农民,进而在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四)社会力量要营造良好环境,兼顾观念和环境的改善

1.改变农民的卫生观念是第一位的。只有让农民相信防病胜于治病,改变他们陈旧的卫生观念,才能使农民保持身体健康,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政府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社会舆论要积极引导,各主流媒体要从正面倡导农民了解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科学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2.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其一,要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结合农村地区旧村落的构造,修筑乡村住宅小区,整治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其二,针对农村地区乱堆乱放的垃圾,可以进行分类与集中处理,雇用专职保洁人员,成立农村垃圾清运队,在固定时间收取各家的垃圾,再按要求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同时,农村地区要推广生态能源,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修建沼气池,实现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的高效利用,为农民提高身体素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结语

提升路径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职能部门;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农村金融机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部室的管理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提高。现有理论从组织架构、团队建设、文化培养及绩效考核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导宏观路径选择及导向性指引。农村金融机构部门管理的效能直接决定全局运行效率,事关农村金融机构战略定位及转型升级的大局,构建“上下联动、机制顺畅、职能凸显、调度有力”的职能部门不仅是适应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规范农村金融机构股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

一、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管理层面,就具体的管理特别是部门管理的研究则多从职能架构、团队建设、绩效评价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涉及职能部门管理的研究更多地是出现在企业管理经验介绍的期刊报纸,从理论研究角度深入挖掘的较少。代表观点有:(一)企业职能组织架构理论研究。职能组织架构管理典型的就是部门管理,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现行最为广泛的管理模式。随着流程管理的提出,众多银行开始探索建立流程管理模式,但是完全脱离部门管理的流程管理模式并未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丁艳(1997)①就曾指出,改善和完善职能部门设置即是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有内在的改革动力及经验可以借鉴。改进和完善内部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形成横向的科学管理体系,形成清晰的经营管理脉络,提高有效控制的程度和运行效率,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是必由之路。这可以说是肯定了流程银行的优势,但是又没有完全抛弃部门管理的模式。孙少岩,杨圣奎(2009)②强调,部门银行应该向流程银行转变,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收益。特别是部分非核心的支撑型业务更适合外包而不是内部化。着力突破观念落后的阻力以及克服短期成本影响,是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流程再造的银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理性选择。同样是肯定流程银行的优势,但是其他研究人员也分析了现行管理模式的优点,如张青庚、费洁春(2008)③分析了存在银行系统中的部门交叉、制度模糊等重规模、重速度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并认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效率、风险管理能力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从观念与文化、机制与体系、技术与工具、人才培养与全员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银行部门职能提升的路径。(二)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职能部门管理贯穿于企业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始终的理念在实践应用中较为广泛。对于团队建设的研究有了深入细致地分析,金南顺、王亚(2013)④将国外关于会计计量的评价方法、组织行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组织绩效的评价方法等三种方法引进并本土化研究,发现团队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概念界定不明确、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且评价方法存在片面性等。而张建华、范琦、何宝华(2012)⑤重点探索了金融文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指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谋求发展的银行业,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和群体经营意识至关重要。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于提升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都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三)部门绩效评价理论研究。部门绩效评价是职能部门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研究方向。温博慧(2015)⑥比较了中美两国数据动态变化过程中,对资产值双向波动过程中银行部门薪酬水平变动对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和影戏草效果,并注重研究了银行部门薪酬的中国特性。陈晓(2011)⑦细分了业务类部门和管理类部门的考核,同时强调管理类部门的考核多元化的特点,评价主体可以通过自评、互评、领导评价以及360度评价体系等方式,从而实现管理类部门的科学考核。陈晓、黄旭(2013)⑧认为,绩效管理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许多大型银行业在由行政化绩效考核为主的模式向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全流程绩效管理模式转变。职能部门管理的结果最终体现在绩效评价上的观点,不仅符合个人贡献度衡量和绩效激励的预期,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考核理念。这方面的研究更加细化,张国良、杨力(2011)⑨则采用基于EVA和RAROC的银行绩效管理模式,构建了银行部门绩效管理体系,力图在风险调整的绩效管理理念下,实现银行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的研究更多地注重宏观层面的管理调控,宏观层面的研究又着重选择一个点,如团队建设、绩效评价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对于职能部门效能提升的根本路径却鲜有提及。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管理效能不仅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农村金融及其他行业提供管理规范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职能部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的划分以业务条线为主,主要分为公司金融部、零售金融部、金融市场部、资产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国际业务部等业务职能部门,同时成立综合部、政策研究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审计部、监察保卫部等部门作为运营管理的必要支撑(如图1所示)。但是业务条线的相互协调和运营管理的交叉进行,导致业务发展推诿扯皮问题时有发生。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历了“花钱买经验”的发展阶段,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其组织架构相对完善,团队建设及企业文化比较健全,绩效评价体系较完整,但是细化到职能部门管理层面,提升效能的根本路径缺少成为运行效率低下的客观原因。而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执行力度、团队建设和示范作用等方面入手,无疑是以点带面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三、提升职能部门管理效能的路径

提升路径范文篇3

关键词:领导者;领导效能;素质;转型

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融合进步,公民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人们日益认识到领导者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管理理论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领导者的管理理念的及时更新。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企业中领导者的管理、决策及服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中亦存在领导者行为及能力与职务不符、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待更新、领导者处置危机事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领导的素质与领导效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领导者探索提升领导效能的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领导者的内涵及素质构成

(一)领导者

在美国的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P.Robbins)和玛丽·库尔特(MaryCoulter)主编的《管理学》中认为,“领导者,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以使目标能够实现的人”[1]。在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主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认为,“领导者,是创设一种工作情境,使人们能够舒畅的在其中工作。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能够完成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2]。在美国的丹尼尔·A·雷恩(DanielA.Wren)和阿瑟·G·贝德安·(ArthurG.Bedeian)主编的《管理思想史》中认为,“领导者,是在组织中执行特定职能的人,从而有效配置和利用组织的各项资源,推动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3]。在张康之、郑家昊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中认为,“领导者,即在管理实践中所有的组织都需要至少一个领导人,或者称为协调者、组织者,作为核心来号召群体实现目标,对外则代表整个群体”[4]。通过对与领导者有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到,学者们对领导者的界定,关注“领导者推动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这方面,而且职位权力是领导者的领导力来源,是开展组织活动的基础。作为企业中的领导者,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员工实现企业目标。

(二)领导效能

李音好在《论领导班子整体效能最优化的实现》文章中提到,“领导效能是一个包括领导能力、领导效率、领导效益在内的综合性指标,可分为领导成员个体效能和领导班子整体效能”[5]。杨芳等人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领导认知与行为研究》文章中提到,“领导效能概念源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领导效能指领导者对自身带领下属实现领导目标的能力信念,可以控制领导者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并通过它感知和控制所处的组织环境”[6]。通过对领导效能的一定相关文献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到,为了有效提升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应该重视领导者个人素质、领导班子结构情况、企业管理体制等因素,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推动领导效能有效发挥。

(三)领导者素质构成因素

领导者素质,主要指领导者为完成企业目标所具备的个人的身体、心理、知识积累情况等条件,并且由这些情况综合形成的领导能力。罗伯特·卡茨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即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性技能,这些技能是领导者处理好组织中人、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7]。不同管理层级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图所示。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第一,技术性技能。企业中的领导者能够运用一定的决策程序、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企业中基层的领导者,对基本的技术性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第二,人际关系技能。企业中的领导者能够有效的组织、协调员工开展工作,发挥领导者的沟通、协调、激励等能力。一般而言,在企业中的中层领导者对人际关系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第三,概念性技能。企业中的领导者能够根据企业环境的情况提出新的工作方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者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制定战略性规划能力等。在企业结构中,高层的领导者对概念性技能的要求较高。

二、领导效能的相关因素及理论

(一)领导效能相关因素

1.职位权力领导者是在企业中经过选举、任命或者考聘等方式而拥有一定职位权力的人,其地位经过法律或者企业规章制度而确认,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位权力。职位的高低直接影响领导者职位影响力的大小。就一般情况而言,职位越高的领导者,领导效能的影响范围也越大。2.领导者文化知识水平领导者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企业中的日常管理行为和认知水平,很多时候体现在领导者对企业事务的正确认知程度以及决策能力等方面。领导者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越高,在工作实践中就会越多的表现出让人信服的领导能力,领导者在企业中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越高,其领导效能也会越大。3.企业结构以及个人工作效率领导者在企业中的横向管理幅度以及纵向管理层级多少,深刻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效能。企业中的领导者管理范围适度,才能更好的创造积极的领导效能。同时,领导者个人的工作效率,影响着企业资源的利用率。领导者个人工作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更容易获得员工的认同感、提升领导效能。4.管理方式和管理艺术领导者在工作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应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用不同的管理员工方式,并运用管理艺术,以提升领导效能。在工作中,领导者根据员工素质、工作经历、性格特征等因素,灵活运用“强制式、激励式和人事并重的管理方式”。同时,领导者在工作中应讲究管理艺术,比如在人事管理方面知人善任、合理授权,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进取心,培养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和领导效能。5.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个人的思想、言行是否契合“企业的发展理念以及企业成员的期望”,与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大小息息相关。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领导者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塑造积极实现企业目标的企业氛围,也有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

(二)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豪斯(R.J.House)提出路径-目标理论,认为“激励因素的大小受个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和目标的价值决定”,将领导风格区分为四类:指导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与成就型领导[8]。路径-目标管理理论,对于领导者提升领导效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企业中的领导者为了能够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提升领导效能,应当考虑环境因素和员工特点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并得到他人的认可进而提升领导效能和企业绩效。领导者要设置合理的企业目标,充分激发下属的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工作环境、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领导者为下属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员工排除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的障碍。

三、影响领导效能的常见问题

(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位不匹配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领导效能大小是以其个人综合素质为基础的。领导者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在决策时做到科学、可行,有利于员工高效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如果企业中的领导者综合素质达不到职位要求,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严重情况时会引发企业的发展危机。领导者在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涉及到人事管理、危机事件管理等方面,如果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与职位不匹配,涉及到选人用人、危机事件处理等事宜时,就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从而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甚至会损害到领导者的威信,进而降低领导效能。

(二)领导者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日常的企业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如果不能根据时展及时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很容易造成企业成员的工作低效率。领导者,不能仅仅依靠职位权力对员工实施管理,而是应当及时的更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在日常的决策、协调和监督等环节,领导者只有具备科学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更好运用领导艺术,比如“合理安排企业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顺序、管理人的艺术和管控时间的艺术”等。领导者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更多的是进行经验式的管理,不能运用当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很容易导致工作低效率、浪费企业资源。同时,如果领导者不能掌握前沿的管理理念,不能适时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工作技能培训,那么就不能充分的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会降低领导效能。

(三)领导者不能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企业结构

当代社会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面对复杂的企业内外环境,领导者应具备更高的战略管理能力。在企业结构具备变革条件时,领导者应该审时度势,及时的调整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企业结构,合理调整企业横向管理范围和纵向管理层级,激发企业发展潜能。在企业结构需要调整的背景下,领导者赋予员工一定的自主空间,共同探索有效的分权管理路径。企业结构并不是自企业建立起就一成不变的,领导者如果不能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及时的调整领导者在企业中的横向管理范围和纵向管理层级,势必会影响到领导者对企业工作的处置能力,容易降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沟通效率,进而影响领导效能。

四、提升领导效能的转型路径

(一)严格人事任用制度,提高岗位入职要求

高素质的领导者,会有更多的机会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绩效。为了提升任职领导者的素质,可以从提高岗位入职要求等方面着手,严格落实人事任用制度中的“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确保领导岗位的任职人员达到岗位要求。在筛选领导者时,应考虑领导者所需的各项能力要求,在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入职条件筛选,为领导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创造良好的领导效能打好基础。

(二)组建良好结构的领导班子,发挥整体合力

在企业结构中,有各个层级的领导者,他们共同组成了企业的管理团队。一个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该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性格差异、性别比例”等方面形成互补的格局。组建良好结构的领导班子,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领导班子工作效能,推动企业成员实现企业目标[9]。同时,良好结构的领导班子,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有利于防止个别领导者权力专断、以权谋私,使领导活动更民主化,提高领导效能及企业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激发人员工作能动性

2001年美国的大企业发生财务造假等方面的腐败及舞弊事件,倘若单纯的依靠技术及知识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对员工实施管理,就无法有效的避免因为权力徇私和人心的贪婪而造成的危机事件[10]。企业中的领导者应当熟知中国管理哲学思想,汲取管理奥义,灵活的运用自我管理和柔性管理等方法,重视易学思想中“创造力”的运用,结合当代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提升领导效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人事培训制度,定阶段、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有利于新入职员工尽快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有利于员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的更新工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责任意识。另外,领导者应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保证员工在完成企业目标时得到认可并且享受到应有的岗位福利。

(四)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塑造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企业中的领导者应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及时、有效的优化企业结构,将领导者在企业中的横向管理范围和纵向管理层级调整到最佳管理状态,以提升沟通效率进而提升领导效能。同时,领导者应该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必须切实地让企业成员感知并认同正确的企业目标,塑造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进而逐步与多种利益相关者实现行动匹配和利益共赢[11]。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企业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领导者应致力于塑造“公正、公平、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凝聚力。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领导者应当积极的引导企业成员参与进来,提高企业成员的参与性、凝聚力,提高对领导者的认同感。

(五)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注重舆论管理

对企业中的领导者进行评估、监督,就是对领导者日常行为的重要环节进行检测和评估,以衡量、评估领导者带领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及时纠正错误的管理行为。对企业中的领导者进行评估、监督,应当在企业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干扰领导者的正常工作。为了有效开展对领导者的评估、监督工作,应当在企业中为“领导者的评估、监督事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领导者的可接受性。而且,领导者应重视企业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企业成员的舆论引导工作,帮助企业成员度过危机,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五、提升领导者在企业中领导效能的发展方向

(一)塑造“依法管理”的领导者

在当代社会的企业中,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员工不仅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在工作中还存在其他的精神认可等需求,自身的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强。领导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基本的管理原则“依法管理”,遵循基本的法律法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人事管理法律、法规,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与员工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让员工感觉到被企业充分的尊重、信任,推动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协调统一,提升领导者的领导效能。

(二)塑造“绩效型”的领导者

在动态变化的企业环境背景下,领导者适时推动企业进行革新以适应动态的环境,推动企业成员追求高绩效,以便享受绩效带来的相关福利待遇。绩效型领导者,在企业中表现为“领导能力突出、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效率高,能够高效的带领企业成员实现企业目标”。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时,要通过设立适当的企业愿景、关怀下属、提高员工对环境适应性等行为策略,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特征转换为推动企业提升绩效的积极因素,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12]。

(三)塑造“服务型”的领导者

企业中的领导者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管理者对企业成员实施管理活动;另一方面,又作为服务者为企业员工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塑造“服务型”的领导者,坚持以人为本,领导者在带领成员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要引导员工行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同时,领导者为员工实现企业目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保障,保持与员工有效沟通,了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协助解决问题,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成为服务型的领导者,推动企业持久发展。服务型领导者,不仅能够有效的带领企业成员实现企业目标,而且重视对企业成员的培训,帮助员工实现持久发展,提升领导效能。

参考文献:

[1]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刘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管理思想史[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张康之,郑家昊.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55-59.

[5]李音好.论领导班子整体效能最优化的实现[J].湖湘论坛,2005(02):41-42.

[6]杨芳,王云峰,吴敬松.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领导认知与行为研究[J].领导科学,2010(08):41-43.

[7]KatzRL.Skillofaneffectiveadministrator[J].HarvardBusinessReview,1974(09):90-102.

[8]王金凤,贺旭玲,初春虹.基于“路径-目标”权变理论的全面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一个煤炭企业的调查[J].审计研究,2017(01):37-44.

[9]吴新辉.领导班子结构与运行有效性: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江西社会科学,2019(06):228-236.

[10]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1]莫申江.国外伦理型领导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02):32-37.

提升路径范文篇4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股权融资方式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它把资本投放和企业管理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投资效率,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为工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融资渠道,并成为深入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征。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创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与最后抉择。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创新创业教育还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风险投资作为现时代资本投放与融资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激励创业思维的重要工具。风险投资下的创业,也因大量使用风险技术而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因而不断超越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与思维,更具发展与现实意义。

二、高职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培养,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是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都有了进步,但仍然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匹配,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市场要求脱节。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缺乏创业技能、资金、管理知识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在创业过程中同时也出现有技术无资金、有资金无管理、有管理无规划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有85%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失败告终。

1.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活动,它十分强调创业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可否认,现代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增多,使认知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根据全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众多例子来看,这种外在的表现能力,在一切顺利时能够起主导作用,但当出现困难和问题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等内在能力显得比较弱,出现临事慌乱,不知所措,遇难则止,知难而退的表现,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

2.创业资金不足。创业资金可以来源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典当融资、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等渠道。对于创业者来说,筹集资金创办企业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大学生创业者在寻求外部融资时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贷款给大学生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又仅关注较大的投资项目,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只能来源于自有资金、亲戚朋友的借款或其他私人股权投资,得到社会资本支持的微乎其微,从而导致创业启动金的拥有量极为有限。

3.创业管理不善。在创业管理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基本理论来源创业教育课堂或者是创业活动实践中。一方面,创业课堂知识的简单化、创业实践活动的单一化,使他们学不到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不了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规模往往基于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独立创业或者团队创业,一旦形成规模,组织结构复杂,人员队伍扩大,其管理技能日趋落后,掌控不了企业的发展,最后就不了了之。以温州各大高校为例,据统计,目前温州市六大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8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3.5万人。有抽样调查显示,温州市大学生毕业后有创业意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8%,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正在日渐壮大、崛起。调查还显示,温州市大学生创业企业多处于初始运营期,大学生创业失败率约为83.97%,温州市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5.13%,高于全国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平均水平2%一3%。

三、风险投资融入高职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

(一)基于教育创新的风险投资特征

风险投资已经成为现时代创业者积累财富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励创业者思维的重要工具。在风险投资环境下,更加容易实现创业者创新思维和想象的表现(如风险意识),更有助于激励创新思想的交流和智力风暴的发挥(如风险投资策略)。风险投资作为创业环境下存在的一种投资形式,具有与一般环境完全不同的特征:

1.理念:风险投资所透露的投资创业理念,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精神(一味着眼于赢利),而是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现实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显得十分渺小。

2.创新性:风险投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使其显著区别于传统的投资形式,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到具体投资策略都显示了与传统投资形式的不同,而风险资本对每个项目的投资都有不可复制的地方,从而更有助于创业者智力的爆发和技术上的创新。

3.配置:在具有较大资金与丰富经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吸引作用,在创业过程中起到种子融资与资源的自由配置,从而起到效益功能。

4.专业性: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在结构与特征上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需要打破常规,根据自身生存的创业计划,进行文化、结构上的转型,以专业性的创业经验实现持续生存。

5.孵化器管理:风险投资实行孵化器管理,有组织地、适时地提供企业长期成长所需要的资源,促使其顺利发展。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形成更大的投资能力,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形成一种“投入一孵化一回收一再投入”的良陛循环。

(二)风险投资是高职创业教育创新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手段

1.风险投资体现开放性的创业家精神理念。具有风险投资意识的创业家,他们有着高瞻远瞩的乐观主义,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创业并不是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们能打破现状和陈规,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提倡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创业精神与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转变高职创业教育的定位,树立新教育理念,使之更为开放与长远化。

2.专业性的创业体系改变知识的传递与教学。专业化的投资渠道、运作、管理等风险投资手段形成了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激发了创业创新的灵感,提高了学习者去芜存菁、重塑知识逻辑的能力。知识的传递不再依存于经典教材,知识的迁移也不再是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学习者按需汲取和自我组织知识,并再造有限知识范围内的逻辑体系。

3.多元化的创业实践驱使学习模式和习惯改变。风险投资提供的是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和教育模式,信息化、金融化、技术化、文化化改变了通识教育的局限性,改变了知识迁移和衍生的途径和范围,封闭式、资源有限的教学模式,走向了开放、资源无限、多元交互的方式。

4.风险投资促进以转化器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新发展。风险投资促以风险转化、资金转化、角色转化以及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功能。传统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在校创业第一线人才,而缺少由在校到校外、走向社会这一中间的转化教育过程,导致众多在校大学生创业事业终止。在风险投资环境下,转化和被转化的关系切换以及创业者角色的双重性不仅有助于教育的连贯性、知识的集成,也更能塑造学习者的长远意识,这些对于目前广泛存在的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阶段性、短暂性等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有利于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创业过程的形成。

5.风险投资促成创业教育的职业规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职业转换多元多变,个人职业规划成为个人职业延续。高职创业教育缺乏对创业者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着眼于短暂的利益,将就业与创业混搅一起,达不到创业教育实质内涵。在风险投资环境下,创业有种子、创建、成长和成熟等四个发展阶段,在无形中给创业者铺垫了成长之路,使之慢慢发展与成长,实现创业者真正的理想。

四、通过风险投资推动实现高职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的路径选择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我国将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展,进行大胆改革,甚至是颠覆式的教育改革,借助风险投资理念融入高职创业教育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高职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渠道。

(一)重新思考和深入认识,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

确定风险投资在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教育的支撑要素。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开展的,为此,必须摒弃过去只是将高职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的观念,改变“创业教育是短期知识技能教育,只是掌握就业能力的一种训练”的认识。将风险投资家的创业理念贯穿在创业教育中,确立创业能力培养目的是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开放性企业家精神思维,目光远大,在能力培养兼顾下,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融人到创业教育的学习中,使自己成为一个风险投资者,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商人或者纯粹地为了创业而创业。

(二)加强以风险投资为中心的创业课程设计与建设

以面向行业的课程群集替代单一的课程,全面重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风险投资学作为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将课程内容与创业实践有机地结合,优化教学流程,建设风险投资主干课程,增加课程的比例和学分等,课程设置为创业提供专业和技术上的支持。通过课程学习,加强在校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控制以及风险投资策略的掌握。同时,在课程建设中应注意重视和加强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与创业风险投资相关的知识。

(三)致力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风险投资理论应用水平

国外的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实践能力。鉴于国外的经验,提高高职院校创业培养能力,其师资质量的建设尤为关键。在风险投资创业环境下,将风险投资应用作为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应着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师资力量,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让教师进入企业,同时让企业中的投资者、创业者来到学校,形成投资教育环境的循环教育,扩充师资队伍。

(四)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内在技术与管理优势,建立创新型风险投资教学模式

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建立具有技术与管理优势的创新型风险投资教学模式。明确投资学习中技术的综合性、知识的专业性、风险的控制性以及运作的规范性,改变传统教条式单方面创业知识传送或者以成功创业个案作为实验技能研习,建立构造主动设计下具有的风险投资操作与管理技能的创新实践活动框架,并建立在校创业园的风险投资工作室,其核心在于提供创业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解决、融资技术上的指导、业务管理技能的提高,得以建立教学上的投资引导与仿照的案例库。

提升路径范文篇5

在营销理论基石渐被撼动和数字时代逐渐兴起的环境下,基于大众市场和大众消费的传统营销理论和方式在受众裂变(碎片化与再中心化)的现实中遇到了瓶颈,传统营销理念和方式在寻找目标受众的过程中已失去了威力。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更好、更精准地营销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锁定目标受众,使营销更富针对性,如何准确触及到碎片化后重聚的目标受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就要重新审视营销策略,创新营销理念,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然而,在数字化趋势的推动下,目标受众可接触的媒体日益丰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顾客需求出现了新的分离与聚合,这为营销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随数字化时代应运而生的精准营销是一种不同于大众营销的新趋势,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如地毯式的狂轰滥炸,而精准营销犹如现代战争中在GPS导航系统下的精准攻击。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数字化优势为我所用,进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本文将以精准营销为实现途径,探讨基于竞争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思路和模式。

二、精准营销的内涵

精准营销是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精准营销就是企业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制定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还有越来越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具体来说,精准营销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目标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目标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二是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三是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精准营销的好处是能够精确地锁定目标客户,营销效果好,而且成本相对较低。精准营销是相对于大众营销和模糊营销而言的,它是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的一种营销模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营销技术或营销策略。由此可见,精准营销决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营销工具,而是将精准管理的理念贯穿到产品的整个营销管理过程中,使营销传播计划更有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精准营销的成本相对较低,但决不等同于低成本营销,而是更加强调投资的精准性,强调投资的回报率,使得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避免无的放矢和盲目投入。

三、精准营销的特征

精准营销强调的是“精准”和“精确”,即以顾客为中心,依托强大的数据库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营销活动,借助市场定量分析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确衡量和分析,做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通过恰当的营销渠道,向恰当的顾客提供恰当的产品,实现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其关键在于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渠道与顾客需要之间的精准匹配,实现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绩效。精准营销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l)目标对象的选择性,即尽可能准确地选择目标顾客,以进行针对性强的沟通;

(2)目标对象的稳定性,即现有的顾客要加以重点维系,不断增强其忠诚度;

(3)沟通策略的有效性,即沟通策略要尽可能针对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与顾客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形成完美体验,从而触动目标顾客;

(4)沟通行为的经济性,即与目标顾客沟通的高投资回报,减少无谓的损耗与浪费;

(5)沟通结果的效益性,即沟通的结果是为了达到销售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如果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再精准的营销都是没有意义的。

四、精准营销的理论基础

(一)4C理论

4C理论强调消费者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参与。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还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单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精准营销为买卖双方创造了得以即时交流的小环境,符合消费者导向、成本低廉、购买便利以及沟通充分的4C要求,精准营销理论可以说是对4C理论的发展和深化。

(二)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中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这一概念。顾客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总希望把所有成本降至最低,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会倾向于选择“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精准营销实现了“一对一”的营销,一方面缩短了营销渠道,又不占用繁华的商业地段,也不需要庞大的销售队伍,降低了商品的销售成本和价格,也就降低了顾客购买的货币成本;另一方面,精准营销通过直接媒体和直接手段及时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降低了消费者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另外,精准营销实现了营销渠道的个性化和便捷性,进一步减少了消费者时间、精力、体力的支出,因而减少了顾客的交易费用,扩大了商品销售,成为众多企业乐意采用的营销方式。因此,精准营销能够提高顾客总价值。

(三)一对一直接沟通理论

一对一直接沟通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沟通方式,实现了沟通距离的最短化,极大地强化了沟通的效果,避免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真。这一理论要求企业在与顾客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目标顾客进行精准定位,还要与其进行一对一的直接沟通,了解目标顾客的相关信息,为其解答疑问,消除购买顾虑,充分挖掘其潜在需求,并在互动沟通的基础上维系老顾客和开发新顾客,培养顾客忠诚度。精准营销通过一对一的直接沟通使沟通的距离达到了最短,强化了与精准定位的目标顾客进行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在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起在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强化顾客的品牌意识,为企业培养和建立稳定的忠实顾客群,从而达到一对一传播沟通的终极目标。

(四)顾客链式反应原理

链式反应是指事件结果包含有事件发生条件的反应。一般地,链式反应是指核物理中,核反应产物之一又引起同类核反应继续发生并逐代延续进行下去的过程。将物理学中的链式反应引入到精准营销的研究,是指精准营销客户保留价值更重要的是客户增殖管理。传销是一种典型的链式反应过程,它通过“一传十,十传百”形成爆炸发展。精准营销形成链式反应的条件是对客户关系的维护达到形成链式反应的临界点,这种不断进行的裂变反应使企业低成本扩张成为可能,即在互动沟通的基础上不仅维系老顾客,更重要的是开发新顾客,并不断培育起新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转化为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实现顾客链式反应增殖,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实现途径

(一)精准的营销理念是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前提

企业要通过实施精准营销来提升品牌的竞争力,首先应该转变传统大众营销给我们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积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模式,明确营销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丰富营销理念和品牌培育经验,切实把精准营销的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工作成效的评估和改进,将精确营销的实施效果作为激励员工的手段,不断打造与精准营销模式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次应调整组织结构,打造创新团队。从团队培训入手,让团队成员深刻了解精准营销的含义、本质和意义,掌握实现精准营销的技术手段,培育一批智能型、专业型、技术型的精准营销队伍,负责企业精准营销方案的策划、实施、控制和反馈,推进品牌价值的研究和提升,准确分析市场趋势、把握客户需求,真正做到通过精准营销的实施把营销工作做深、做细、做透。

(二)精准的信息技术是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手段

精准营销是面向特定顾客群体进行的长期的营销活动,要做到明确任务和目标,关键是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营销活动才能“精准”。由于同一区域内的零售客户所表现出的销售差异性非常明显,因此,企业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扎根立足,就必须根据产品特点、消费结构进行细分识别,从中选择最有利的群体作为目标客户,制定出不同的投放和服务策略,以进行有效的精准营销。精准的顾客信息库是实施精准营销所必备的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库能准确了解每位顾客的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地址、交易记录和购买经历等信息,通过对这些顾客信息的分析和汇总,可以推断出哪些顾客会对公司的新产品感兴趣,从而获取主动推广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可见,借助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可以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手段。

(三)精准的市场定位是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主导

市场定位是指确定企业产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形象,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一定特色,适应一定顾客的需要和偏好,并与竞争者的产品有所区别。市场定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对自己的市场定位必须进行随时调整,使企业的市场定位策略不断符合环境变化,更好地发挥优势,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要明确市场定位,从长远战略出发建设品牌。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导致不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有较强的“煮青蛙效应”,当竞争对手的品牌竞争已经危及企业的品牌建设时,企业才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往往为时已晚,挽救的余地已不多。因此,企业要真正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必须经过长期投资与建设,逐步扩大品牌的认可群体,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品牌定位要以目标市场为定位导向,瞄准目标消费者,为顾客提供优质的顾客价值,既要使品牌定位与产品特点相契合,又要体现以竞争为导向的品牌定位的独特性。提升品牌竞争力要注重从理念着手,从个性、文化、价值等角度,寻找企业内外一致认知的契合点,寻找、演绎和传播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企业文化,找准企业文化的切入点,从而增强品牌的人性化、认同性、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实现与顾客和员工的有效沟通。

(四)精准的产品投放是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精准投放是精准营销的关键。要实现精准投放,就要逐步完善数据搜集、分析机制,并借助先进的订货、配送服务系统,实现货源投放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匹配,提升产品投放的精准度。营销工作体现于顾客价值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品牌、市场、顾客和货源等各类信息数据库的分析处理,及时提供产品优化服务,打破时间、地点等链条的限制,并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实现货源从生产企业到顾客需求的直接匹配,或者形成最佳匹配方案,减少营销渠道流转环节的无谓损耗,降低营销成本。其核心是将产品准确投放到稳定优质的零售终端,实现货源投放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匹配,有效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

(五)精准的品牌管理是基于精准营销的品牌竞争力提升的保障

精准的品牌管理可以从精、准、细等方面来实现。一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把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到最优。要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顾客沟通技术实现对目标顾客的精准定位、对营销过程的定量跟踪和对营销结果的定量预测。二准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利用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等实现信息的精准采集,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完成对市场信息数据的汇总、整理、处理和分析,最终达成对零售商经营运作、市场状况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并形成对库存指导、经营指导、需求引导的建议策略。三细是工作细化、管理细化,尤其是执行细化。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为经销商提供便利的订货系统,缩减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品牌竞争力的目的。

提升路径范文篇6

一、宏观政府职能的转变

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的关键是能够打破政府垄断性执政。即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组织机构、以及社会民间力量等,以此才能大幅度减轻政府执政压力,并在社会力量下实现监督政府执政,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效能。也就是说,政府机关单位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能够以社会职责为导向,并以实现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执政业绩好坏的关键所在。为此,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管理职能能够得以转变,杜绝垄断执政的现象,并积极依据社会变量、社会形势来及时来调整自身的职能结构、执政权限的运作方式等,以此才能实现宏观意义上的政府公共职能转变与作用深化。另外,我们也知道政府机关单位也同样是社会服务参与者,监督者、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干预者。为此,政府机关单位还要必须以社会为主导,令社会群体组织机构所满意,坚持贯彻政府公共管理民主化政策,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与各组织团体机构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做好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服务与解决好社会监管“越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有利格局。

二、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加强服务是当代社会公共管理实行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与方式。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社会责任与义务就是为社会组织成员或相关组织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凭借服务职能发挥的最大化促进公共管理过程能够实现健康循环。而当前形势下的国家政策贯彻与实施需要政府机关单位能够从“监督管理型”向“组织服务型”顺利过渡,即基本政府职能的转变能够融合服务管理职能。也就是说,城市化工作建设进程步伐逐步加快,以及现代社会计划经济体制作用的逐步深化,不少组织群体及相关组织机构的社会公共需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如果政府仍然以传统参与者、监督者去发挥单一管理监督职能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国家政策需求以及人们服务需求的。为此,这就需要政府机关组织机构能够适应当前国家形势需求,加大公共管理效能发挥的执行力度。因此,政府组织机构应当坚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国家财政重点建设投向已经明确了“三农”相关的新农建设问题。所以,对于政府而言,应当坚持以公共事业为主、大力支持地方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协调好地方经济的贫富差距。其二,能够为企业、社会等有关组织机构提供经济性服务支持。其三,解决好社会矛盾问题,把建设执政目标对准社会公共产品、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投入问题,力求社会供需矛盾问题能够大幅度降低。其四,是要强化政府在社会公平、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并以此作为配置财政税收等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其五,是积极稳妥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形成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格局。

三、强化政府机关单位公共服务监督

公共服务监管是指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规则与标准,以约束(政府内或政府外)独立运营的公共服务机构,以确保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和公平。主要包括准入资格、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成本效益、普遍服务、竞争秩序、公共补贴、不分配利润政策的执行等。因此要做到:一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法律框架。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供养制度,并通过相关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依法行政的理念、程序和实施机制,并在法律上保证公共服务事业放开准入、依法监管。二是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界定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作为服务供给者、出资者和监管者的不同职能。改变“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局面,建立合理、透明的检查和考核机制,从而才能发挥出审计与纪检等的政审基本职能作用。三是建立出多元化、多层次、以及有多种组织机构参与的现代化监督体系。为此,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机关单位能够依据国家法制环境下的政策、文件精神等作为标准去强化基本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在由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应能加强“政府内监管”,改变政府部门自行制定的政策、自己执行政策、自我进行评估的格局。即在全面建设小康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履行向全社会公平、有效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尤其是在完善的预算和审计制度基础上,履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责。

四、强化诚信意识,促进公共管理效能下的诚信影响力提升

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下的基本义务与监管好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各项事务,往往离不开社会主体或社会形态下的各方组织机构的认可与拥戴。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行政机构没有诚信就难以树立自身的威信,而难以树立树立威信的结局必然是失去民心,即处处受到社会参与主体的限制与约束,难以发挥正规基础职能,故而产生监管与被监管混乱的不利局面。为此,这就需要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单位能够树立自身诚信、权威、威信,以此才能使得政令畅通无阻,并客观避免随意执政的局面形成。同时,政府还应当坚持以诚信为主去推动整个社会对自身的信任,不断通过各种有利举措、制度的正规执行去积累自身的公信力与凝聚力,以此才能不断提供公共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强调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在决策、程序和监督等方面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社会成员个体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管理权,做到法制化与透明化。即政府公共管理效能下的政策执行,务必要在民主化、法制化、以及科学化下的管理体系制度上做出客观安排、调整或部署,从而才能让社会认知到政府的诚信影响力。

提升路径范文篇7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车辆的增长以及高楼大厦林立,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于城市的重要性。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建筑绿化、墙体绿化、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屋面绿化、屋顶花园,加强广场、道路、庭院等的绿化面积来提高城市绿化率。在城市建筑物上直接或间接附着可供绿化植物生长的环境,如盆花,种植毯、爬藤等,把地面、屋面等覆盖起来,把广场、道路、墙面、桥梁等装饰起来,使它们更亮丽,更适合人们居住。所以城市中一定要有足够的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绿化的意义

从人们的感官来说,城市绿化使我们觉得空气更清新,城市绿化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绿化应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不仅提高了生活情趣,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植物不仅能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温度,同时我们的居住环境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绿地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能阻隔、吸收烟尘和某些有害气体,降低噪声。绿化还能保护坡地,防止水土流失。合理的道路绿化能增进交通安全。城市绿化还能减轻火灾、地震造成的损失。城市绿地可供居民休息和活动。利用各种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按照艺术规则绿化城市,可以改善城市景观,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陶冶性情,对于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更是不可或缺。

3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对策

(1)充分利用屋面绿化。随着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人均绿地面积的需要逐渐加强,屋顶绿化、屋顶花园已逐步进入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和建造范围。南方有的城市已对多层建筑提出了屋顶绿化的具体要求。山西省不少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顶板改变了过去做成硬化地面的做法,停车场顶部大量采用种植屋面,有的采用了复合铜胎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及塑料排水板作为防水层及排水层,既防止植物根部穿刺现象,又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更好地完善了种植屋面防排水系统屋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绿化面积。

(2)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不仅能够形成绿化效果,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筑墙面的绿化能够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而且还有利于建筑节能。比如太原育翠苑小区有围墙的地方都种植了爬山虎,夏天郁郁葱葱、绿油油地爬满了整个围墙壁,间或开一些小的白色的花朵,远远望去就是一条绿色的长廊,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且这种植物绿期较长,到深秋叶才凋零。

(3)市区要增加总绿量。除了积极巩固现有公园和各类绿地,还应开辟新的绿地,增加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此外,应把公共绿地建设和专业绿地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地域特点,多种形式地兴建公园、广场、街头小游园和绿化圈。太原市最长的绿色生态长廊汾河公园,绿化总面积达到130万m2,水面170万m2,共栽植183种万株乔灌木,万余株(丛)露地宿根花卉,82万m2草坪,绿化设计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太原市一个新亮点。从市园林局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率,未来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园绿地,主要有太山植物园、体育公园、古城遗址公园、晋商文化公园、华夏公园等。不久的将来太原市一定能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4)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工作。居住区绿化工作的好坏,决定着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为了维护和保持城镇生态平衡,必须让居住区符合国家规定的绿化率标准,即必须有一定的绿化面积。应当在绿化的同时,突出造园造景艺术性和美化效果,以绿叶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些高质量的园林小品。在设计上“以人为本”,让多姿多彩的绿色艺术氛围成为人们安全、舒适、放松的家。如太原市的住宅区星河湾,园林中树木种类多达50余种,为成树全冠移植,住宅周围配以景观水系使居住的人们舒心、安心。

(5)建筑物绿化,植物的选择。根据我国南北地域不同所种的植草和养护方法也不尽相同,从绿化品种、种植特点、种植方法、种植效果到养护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应考虑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系统操作流程都有相应的标准。

屋顶绿化对屋面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常用的专用花草有针叶佛甲草与卧茎佛甲草等,这种植草可以在不改变屋面原有的结构下进行种植;且耐寒、抗旱、耐高温,能大大降低草坪的养护成本;绿期长、观赏价值高,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减少大气灰霾;释放出新鲜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藤蔓植物用于建筑物的垂直绿化,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爬山虎、牵牛花、蔷薇、地锦等,常绿的植物那就要数常青藤了。对于高架桥等水泥建筑物来说,垂直绿化难度比较大,把爬山虎和常青藤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让植物顺着墙(架)攀附就可在其上进行垂直绿化。庭院的垂直绿化就可以种植葡萄、南瓜、苦瓜、丝瓜等爬藤植物,既能食用,又能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减少阳光辐射,一举两得。利用攀附类植物遮阳、隔热、降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转化为新的能量形式而消耗掉。而且植物在蒸腾、蒸散过程中,除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效应外,还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能量,从而降低了环境温度,造成能量的良性循环利用。

提升路径范文篇8

1.端正投资观念

正确的投资观念会减少林业投资决策失误和因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为此,在林业投资活动中应树立四个观念。首先,应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只重视对已有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了资源的再生。那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行为,是对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从社会的角度看,得不偿失。据1997年的资料,黑龙江省的森林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了85%左右,40个林业局中有一半无林可采。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2%。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黑龙江三江平原9个县(市)、内蒙古24个旗(市)、甘肃河西走廊17个县(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3个县(市)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一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判断比较,发现北方四省区10年来刨草毁林现象严重,开垦土地总面积194万h时,其中有49.2%的面积在开垦后因沙化而撂荒。在林业投资中,应该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严格限制采伐和加工利用天然林项目及毁林开荒项目。其次,应树立科技开发观念,提高科技对林业投资效益的贡献率。科技开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资源开发。林业科技开发是大有潜力的,如,快速育林技术的开发、果树新品种的开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开发等。此外,蘑菇、木耳、人参、鹿茸、灵芝、熊胆等山、林地区的特产,长期以来总是以原始形态展示在商品拒台上,对这些特产有效成份的提炼技术也有待于开发。总之,林业生产不能停留在自然水平上,而应该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再次,应树立综合开发的观念,提高林业投资的总体攀益。.林业投资不仅仅是将资金投入生产周期较长的植树造林项目和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和加工项目上,还应该投入到森林旅游误乐项目、森林休闲公园项目、野菜种植加工项目、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基地项目、以动物为原料来源的制药项目、果林投资项目等多种经营项目,以增加林区资源利用价值。最后,应树立地尽其用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考虑比较多,而对土地的利用考虑较少,宁肯让土地撂荒,也不肯让个人开发利用,甚至当荒地承包人辛辛苦苦地把荒地利用起来,将要取得经济效益时,发包方以保护国家或集体利益为名撕毁合同,强行收回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和集体无力开发荒地的情况下,应鼓励个人投资开发,特别是对于已沙化的土地、荒山,可以对个人放开。在个人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社会也得到了因生态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效益。

2.深化投资体制与产权制度改革

林业投资体制合理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投资效益的高低,应该根据不同项目投资效益的性质构造林业投资体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应侧重投资于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突出的项目,如,农田防护林带的投资,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投资,造林工程投资,林业科技开发投资,林业院校、科研单位、行政管理单位的投资,城镇绿化投资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可按项目的大小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计划部门之间划分,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申报项目,城镇绿化项泊由城建主管部门申报。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拨付,并建立跟踪审计投资使用情况的制度。城镇绿化所需资金还可按“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方式从社会集资。企业作为利润的追求者,侧重投资于有盈利可能的项目,如,森林旅游娱乐项目、各种制品加工项目、经济林繁育项目等。企业投资项目的决策权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凡是步及土地开发利用或林草资源利用的项目,企业都应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批,报计划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投资项目涉及哪个行业的,就将立项情况报哪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备案。凡是不涉及土地开发利用和林草资源利用的项目,均应由企业自主决策,报计划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当然,有些事项需要依法办理手续,但这不属于项目决策问题。简化企业项目审批程序,对某些项目以备案登记制代替审批制,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便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投资不得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个原则问题。企业有盈利性的投资项目,必须由企业自筹资金,政府不负责为企业筹集资金。国家不负责为企业提供资金,可以从预算上对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形成一种约束,避免企业向国家争资金、盲目上项目的现象。个人侧重投资于荒山、荒滩、荒地、荒沟的开发利用项目、沙化土地利用项目、山野菜种植加工项目等适合个体经营的项目。应鼓励个人承包沙化土地、贫奋土地的开发利用(用于植树造林或种粮种草),承包期应在2于一50年之间,以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对于个人投资,从个人立场上看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从国家立场上看,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除了土地承包需要依法签仃合同、占地要报批外,个人投资于什么项目,只要不属于国家禁止的范围,就应由个人自主决策,同时报当地政府部门备案登记。就是说,个人投资项目的选择应由市场去调节,而不是素行政拉制,如果由政府审批,社会管理成本就太高了。个人投资所需资金也是由个人自行解决。个人筹资的主要途径是申请银行货款、从他人那里借款和自己的积累。

投资项目的产权管理体制也是影响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产权不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心就不强,投资效益自然会受到影响,应按照“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来建立产权管理体制。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个人承包土地时,由个人投资形成的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和附着物,其所有权应归投资者,那种以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为借口肆意毁坏承包者投资培育的林木的做法是错误的。二是国有林业企业用银行货款、发行债券等负债所形成的资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说,在债务未偿还以前,这部分资产应归债权人,但债权人对这部分资产只有依法受偿的权利,而没有支配的权利。当债务偿还之后,如果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增加,则增值部分的所有权归属于原值部分的所有者,即归国家(股份制企业则归各股东),而经营权仍归企业。应将经营者的利益与资产增值率挂钩,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对于国有林业企业投资形成的资产,没有必要单设林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负责产权管理,因为经营权既然归企业,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所有权管理,再另设公司就只能徒增管理成本,降低投资效益。

提升路径范文篇9

[关键词]科技金融效率;定性比较分析;优化路径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迫在眉睫。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拉动作用,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与科研成果市场化、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科技与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两大要素,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金融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加速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可以引导科技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科技金融资源与科创产业有效匹配,为科创产业提供全周期的高效率服务,构建和完善区域性科技金融生态可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1年提出的科技与金融结合,已成为全国社会科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日益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助力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位列国际领先地位。北京市金融监管管理局提出,未来的金融业将是科技驱动的产业,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在跨境金融服务业中的作用,可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在疫情期间,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经济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始终没有止步,为在华中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科技金融的定义多有争论,国内获得普遍认可的是赵昌文等[1]提出的科技金融工具论。对于科技金融效率与区域发展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国外学者Major和Chad[2]等研究发现,政府部门能够有力推动科技金融效率,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对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Hicks[3]通过对金融市场与技术创新市场化之间联系的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会对科技创新的发展与科技成果市场化产生不利影响;King和Levine[4]指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成果,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相比国外,我国对科技金融研究起步较晚,自赵昌文[1]提出系统的科技金融工具论之后针对科技金融的研究才逐步增加。我国对于科技金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如徐玉莲和王玉冬[5]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各省份的科技金融效率差异较大;黄瑞芬和邱梦圆[6]研究得出我国科技金融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间有显著差异;庞金波等[7]利用PP模型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不一,各区市也处于发展不均衡状态;常亮和罗剑朝[8]通过DEA模型测算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受不同因素作用效果不同,且科技金融投入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具有不同影响。综上所述,国内外现有研究大都集中于科技金融效率的计算与区域科技金融、企业科技金融的横向对比,对于综合提升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的研究仍有不足。基于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首先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增长效率,再以此为结果变量,采用QCA(QualitativeComparativeAnalysis)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科技金融发展增长效率的提升路径,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的地区提供参考路径,进而提升科技金融发展。

二、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计算

(一)DEA-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由瑞典学者Malmquist[9]在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的消费变化时提出的,其后有学者将该指数应用于测算生产率变化,并得到广泛运用。Malmquist指数计算不需要预先设置权重、不受投入产出量纲的影响,且克服传统DEA模型只反映各决策单元静态效率的不足,可以研究不同时间段的发展效率。从t时期到t+1时期规模效率不变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公式M(xt+1,yt+1,xt,yt)为:(1)TFP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当TFP>1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当TFP<1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评价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考虑指标选取的可度量性、可靠性和可获取性原则,构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金融市场支持、政府支持和科技资源支持三个方面四个指标作为评价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的投入指标。金融市场在科技发展方面的支持主要是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借鉴高慧清[10]的研究,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用“R&D外部经费支出”来反映;政府支持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来表示;科技资源支持用“R&D内部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来衡量。科技金融的产出指标选取发明专利授权量[11]、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和高新技术新产品销售额三个变量表示。我国科技金融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相关的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数据均来源于对应年份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货币指标的影响,本文以2013年为基期,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平减。由于科技金融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本文选择滞后一期进行研究。

(三)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DEAP2.1软件对模型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到2013—2019年我国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知,2013—2019年我国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均值为1.096,总体上处于增长状态。各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差异较大,江西、贵州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值较大,分别为1.242和1.155,而上海、江苏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较低,分别为1.033和1.042,并且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差异也较大。因此,探究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各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一)定性比较分析法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社会学家Ragin[12]提出的一种关注条件组态与结果间复杂因果关系的方法,认为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间多是相互依赖而非独立的,因此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需要采取整体的、组合的方式。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采取整体的视角,关注跨案例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从整体上分析条件组态对结果的影响(AB→C),而并非单个变量对结果具有决定性。另外,对于同一结果有不同的路径可以到达,即多个不同的条件组合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AB→Y,CD→Y)。定性比较分析包括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以及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QCA)3个基本类别。fsQCA相较于csQCA和mvQCA而言,可以处理程度变化或部分隶属问题,应用更为广泛[13]。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相较于以回归分析为主的定量研究与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定性研究,其优势在于:通过对不同样本的跨案例比较,可以在分析条件变量作用路径的基础上,保证研究结论的外部推广性;对组态路径进行分析,辨别出具有等效结果的不同路径,从而发现条件变量之间的潜在替代关系,为后续实践过程拓宽思路、增加优化路径。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校准

1.结果变量本文关注的结果是各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利用DEAP2.1软件通过对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计算,得出2013—2019年我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并以2019年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增长效率为结果变量。2.条件变量(1)金融发展程度,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企业才能从金融市场中筹措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活动。借鉴童纪新和曹越美[14]的指标选取方法,采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金融发展程度三个校准点的数据分别为0.5、1.3和3。(2)经费投入强度,衡量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程度,根据我国现阶段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经费投入强度可促进地区科技金融融合效率提升。用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三个校准点的数据分别为0.7、1.9和4.5。(3)政府科技支持,指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越大越有利于科技金融效率的提升。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占比来表示。三个校准点的数据分别为0.5、3和6。(4)科研人员投入强度,表示各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人员投入程度,增加科研人员投入力度可提高科技金融效率。采用地区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与全国科研人员全时当量之比来表示。三个校准点的数据分别为0、3.55和14。(5)科研氛围,地区科研氛围可以有力促进该地区科技金融融合效率的提升。本文借鉴李林汉等[15]的研究,采用各地区内科研机构数量与全国科研机构数量之比来衡量。三个校准点的数据分别为0.5、3.25和5。条件变量的测量指标描述与校准如下表3所示。

(三)必要条件分析

对我国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之前,进行单一变量的必要性分析。单变量必要性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某单一条件变量是否为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即结果发生,该变量必定存在;若该变量不出现,则结果一定不发生。进行单一变量必要性分析后,可进一步对各个条件进行充分条件分析,并通过“布尔代数最小化”识别出对目标结果解释力度最大的条件组态。单一变量一致性的计算公式为:Consistency(Yi≤Xi)=Σmin(Xi,Yi)/Σ(Yi)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分析如表4所示。根据Fiss[16]的研究,认为一致性大于0.9时该变量可视为结果的必要条件。如上表所示,各个条件变量与结果发生、不发生的一致性均低于临界值0.9,故以上五个条件变量均非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这一结果表明了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的前因复杂性,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决定地区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需要多因素联动匹配共同影响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四)组态路径分析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会得到3种类型的解:复杂解(不包含“逻辑余项”)、简约解(包含“逻辑余项”)与中间解(包含符合理论和实际知识的“逻辑余项”)[17]。其中,复杂解得到的结论最严格,但是过于复杂,普适性差;简约方案得到的结论最为宽松,但是过于简单,结论可能与实际不符;而中间方案得到的结论普适性较强,故大多数学者使用fsQCA研究时均选取中间解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中对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前因影响因素进行组态路径分析,以consistencycutoff为0.9对结果组态进行筛选,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的前因组态路径如下表5所示。相关符号采取Ragin和Fiss[18]提出的表述方式,用表示条件变量出现,用⊗表示条件变量不出现,空格意味着条件变量的存在无关紧要。具体数据运行结果如下表5所示。如表5所示,根据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驱动路径中的影响因素,有3条路径可以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每一纵列代表一种可能的条件组态。解的一致性(solutioncoverage)为0.94,即在所有满足这3条路径的地区中,有94%的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大概率会提提高;解的覆盖度(solutionconsistency)为0.84,即这3条组态路径可以解释84%的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变化案例;解的一致性与覆盖度均高于临界值,表明该实证研究有效。基于以上条件组态,可进一步识别出各地区在提高当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化适配关系[19],具体分析如下。条件组态1表示,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经费投入强度高、政府科技支撑与科研人员投入共同发力,可促进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在该组态路径下地区的科研氛围无关紧要,即不再需要大量的科研机构支撑地区的科技金融效率。结合长江经济带周边城市,浙江省与上海市均符合该类条件组态,究其根本,浙江省与上海市属于中国经济最发达、创新活力最强的地区,两地都提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上海注重金融全要素的提升,浙江侧重于培育区域特色金融,两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当地的科技金融融合效率,其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创新水平等已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已经步入科技金融发展的产出阶段,科研机构在此类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逐步削弱。故想要提升此类地区的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需要不断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持续提升政府科研经费支出与科研人员投入。条件组态2表示,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不高、科研人员投入强度不足时,需要提升政府企业等各类科研经费的支出强度,并继续加强地区科研机构的建设。结合长江经济带安徽省与江西省的实际情况,该类地区科技金融起步较晚,科技金融发展程度目前位于较低水准,且由于科技金融发展时间短,地区科研人员全时当量在全国范围占比不高,但是,该类地区政府对于科技金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研发经费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一发展形势也助推了该类地区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发展,科研机构的发展助力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因此,对于此类科技金融起步较晚,金融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可以加强R&D经费支出以及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并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从而助力地区科技金融融合效率的提升与发展。条件组态3表示,当地区的R&D经费支出与地方科学技术公共预算支出不足时,需要地区具有较高的金融发展程度、提升科研氛围、以及加大科研人员投入,才能促进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此类地区的科技金融市场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经费投入强度与政府科技支持不足,需要加大科研氛围建设与科研人员投入促进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例如居于长江经济带的四川省,自入选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试点地区,积极建立健全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深化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方面取得突出进步,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准,此外,四川创新科技金融研究院与当地高校、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密切合作,促进该地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才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四川省面临资本市场支持不足的问题,直接融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与沿海地区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等[20]。因此,对于该类金融发展程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经费投入与政府科技支持不足的地区,需要加强科研人员投入与科研氛围构建,推动地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的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提升路径范文篇10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1.品牌竞争路径分析及选择。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争夺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上,若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将处于产业链低端,只能为名牌企业做OEM(即代工生产),赚取少许加工费。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把企业做强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

2.自创品牌竞争路径。该路径创牌原则是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其品牌扩张顺序为地方品牌、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扩张的地理顺序为本地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这种渐进式自创品牌路径创建的步骤是:企业首先在国内市场开发并推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以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打造企业自己的知名品牌;然后通过经营范围的延伸,在国际化经营中逐步将企业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创立国际品牌。

3.联合品牌竞争路径。联合品牌是指分属不同企业的两个或多个品牌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品牌合作,某品牌可借助其他品牌来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实现品牌认知,引发品牌联想,从而共同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1991年,为抵御竞争对手,Intel公司推出了奔腾系列芯片,制定了耗资巨大的促销计划,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Inside”标志。对参加该计划的厂商购买奔腾芯片给予3%的折扣,在计算机的外包装上注明“IntelInside”标志的厂商,则给与5%的折扣。一时间,市场销售的IBM、DELL等名牌计算机,除原有品牌外,均加上了“IntelInside”标志。第二年,Intel公司产品销售量比上年增加63%,取得了巨大成功。

4.并购品牌竞争路径。并购品牌是指某企业收购它企业的品牌所有权,有权使用该品牌资产的方式。包括知名品牌并购非知名品牌,大型品牌并购小型品牌,强势品牌并购弱势品牌,通过市场法则使品牌趋于集中,是企业品牌扩张与品牌运营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品牌并购席卷全球,尤以跨国品牌之间的并购为甚。这既是经济全球化强势推动的结果,更是全球化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5.如何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1)设计企业标志,树立企业形象。企业要注重企业形象,设计与企业产品的商标图案相一致的企业形象图案。如“娃哈哈”集团公司,就以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作为企业形象标志。企业的形象标志能使消费者看到其标志就能知道该企业的主要产品、主要品牌,为此,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可以聘请名人作为企业的形象大使,借助名人的名气为企业扩大影响力,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2)提高品牌的品位。品牌文化定位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独具特色。通过传达诸如文化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科技含量等,启发联想,引导愿景,建立心智模式,平衡美感等形成一定的品位,成为某一层次消费者文化品位的象征,从而得到消费者认可,使他们获得情感和理性的满足。如劳斯莱斯定位“皇家贵族间的坐骑”;金利来代表着“充满魅力的男人”;索尼“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创无人问津的新领域”,成为世界闻名的“创新先锋”。

(3)提高品牌价值,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情感是维系品牌忠诚度的纽带,如果一种品牌不能深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品牌将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提升品牌文化意蕴,以情营销,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情有独钟”,增强品牌的人性创意和审美特性,占据消费者的心智,激起消费者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引起兴趣,促进购买。

(4)使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忠诚。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吸引不了注意力的产品将经不起市场的惊涛骇浪,注定要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只有独具特色、个性化的品牌文化定位,才会有别于同类产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不同的品牌附着不同的特定的文化,企业应对文化定位予以关注和运用。

(5)科技创新,提高品牌科技含量,保证品牌质量。也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之路为例: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科技则是质量保证的基石。宜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强手林立的领域里茁壮成长并成为“领头羊”,这一切离不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必须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宜华于设立之初就在设备选型、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厂房布局规划及其与产品结构的匹配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以满足现代化规模生产。公务员之家

生产设备方面,宜华引进了德国、意大利、新加坡、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木材生产设备,形成大型实木家具、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生产线。先进的设备为宜华达到规模产量和优良品质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同时又从国外引进成套的先进技术并自行改良,确保生产经营的顺畅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