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中黑马营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13 08:18:59

创业教育中黑马营模式研究

一、黑马营的特点

1、实战课程,量身定制

黑马成长营学习以游学为主,固定主场,采用模块制授课,共包括七个模块,包括6个核心模块(每个模块6个学分)和一次毕业典礼(4个学分),共40学分。每两个月1个核心模块,每个模块为期3天,课程跨度一年。[2]虽然课程时间不长、覆盖也并不全面,却都是针对创业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如创始人成长模块,帮助创业黑马们挖掘自身潜力与价值,成为企业领袖。融资模块,则帮助创业黑马们熟悉风险投资,学会与投资人的交往方式。其他模块的课程也分别从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帮助黑马企业及创始人进行培训。这些实战课程能使黑马企业在短时间熟悉市场、积累经验,快速成长。

2、媒体平台,全力推广

在创业初期,由于黑马企业的知名度不够高,在短期那很难得到大众的了解和认可。黑马营则非常重视对黑马企业的推广与宣传。它通过利用《创业家》传媒旗下的杂志、网站、官媒等媒体平台,对优秀的黑马企业及其创始人进行报道和推广,帮助黑马企业及创始人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挖掘黑马企业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使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那得到认可。

3、强大导师、智慧引领

黑马营有着强大的创业导师队伍,柳传志、宁高宁、马云、李书福、俞敏洪等上百名知名企业家和成功的投资人,都是黑马企业及其创始人成长的智囊团。这些创造了商业辉煌的企业领袖们,通过各个模块的精彩授课以及讲座、沙龙、实战研讨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与创业黑马们分享宝贵经验,辅助黑马企业及创始人全面成长。同时,创业黑马之间也会成为相互之间的“私人董事会”成员,为各自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黑马营第5期学员,海词网创始人,范剑淼就坦言“黑马营给了我们见到大牌企业家的机会,这对我们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想不明白的关卡,在他们看来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另外,在黑马营也认识了没有利益冲突的朋友,我们会一起出游,也会交流创业。”[3]

4、资本对接,助力成长

创业初期,资金通常是困扰黑马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黑马营则可以有效地帮助黑马企业及创始人解决融资问题。黑马营的智囊团本身就是一些知名企业家或者成功的投资人,它依托这些深厚的投资人资源,可以搭建资本与优质项目的对接平台,引导资本找到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也帮助黑马企业找到可信赖的资本,实现双方的共赢。同时,黑马营还举办“黑马大赛”,这个比赛不仅让创业黑马们学以致用、大显身手,同时还汇集了众多商业领袖和投资界大佬,为黑马学员们搭建高端的人际交流平台,可以全方位对接黑马企业的需求,支持黑马企业全面成长。

二、黑马营模式创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黑马营虽然只是一个创业服务的机构,但是它特有的模式却契合了创业教育的要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业人群,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创业教育的任务。它在创业教育中的实现途径主要是(一)专门的课程设置。创业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课程,一种是“为创业”而设的课程,大都关注创业的实战经验,帮助解决创业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种是“关于创业”的课程,偏重的是创业理论的教学。黑马营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为创业”的课程,有利于创业者迅速了解创业过程,获得创业经验(二)优质的创业导师资源。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最关键的因素,黑马营在创业教育上的成功,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强大的创业导师团队能对创业黑马们做出的有经验的指导。它在这方面的优势,只能使国内许多高校望洋兴叹。(三)富有创意的项目引领。黑马营通过引进黑马比赛等项目,深化对黑马营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项目对接平台,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黑马营模式的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一方面体现在黑马营学生的特殊性上。申请进入黑马营学习的人,首先必须是企业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他们本身对创业就有较高的认可度,有创业经验,有激情,更有需求,大大的提高了创业教育的成效。这种对创业的认识与重视的程度,是目前国内一般高校无法企及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创业课程的不完善性上。黑马营的课程都是实战课程,实用性强,但是缺少对创业理论知识的介绍,在理论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黑马营的创业导师们虽然都是创业精英,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但是他们也缺乏对创业规律总结、提炼的学术素养,因此无法全面普及他们的创业理论与观点。

三、黑马营模式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可以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等许多问题。黑马营模式的创业教育虽然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可能无法在高校中进行全面的推广,但是却给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多参考与可借鉴的内容。

(一)要明确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定位

首先就要摆脱功利主义的创业教育价值取向。提起创业,很多人就狭隘的把它定义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创业活动并不仅仅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商业活动,而是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一种思维与行为模式。英国人对此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创业更多是指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4]因此创业教育,它的目标并不仅仅只为培养企业创始人,而是要培养“能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的、具有创新技能与创新精神的人。这就需要大学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以培养符合创业活动的诚信精神的与创新精神的学生为己任,帮助学生形成企业家所具有的冷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坚定果敢的领导力。其次,要明确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企业创始人80%以上都接受过创业教育。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能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知识传授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创业教育则为此提供了平台。它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创业的机会,不仅传授给他们创业知识与技能,更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与各种形式的实战演练,锻炼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二)要建立健全的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比较切合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为各高校广泛接受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创业教育效果参差不齐。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创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加强“创业基础”必修课的设置。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就已经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改变,并不只是体现在“选”与“必”两个字的差异上,而要体现在内容设置的完善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有“关于创业”的课程,告诉学生“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学习创业”等问题,普及创业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有“为创业”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全过程,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其次,要完善创业课程的授课形式,增加创业实践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不可能仅仅靠传统课堂教学就能完成,也不是开设几个创业大讲堂,请几位创业精英讲讲课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真正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授课、小组教学、案例研究、客座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创业知识,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小组项目,小组商业计划等方式,让同学们学习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创业知识,获得创业体验。特别是后者,这种方式增强了创业教育的实操性,可以弥补以往创业教育流于“纸上谈兵”的弊端。第三,要加强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渗透结合。如果一味的强调创业课程的重要性,或者把创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完全剥离,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以盈利为唯一为目的,追求功利的结果。因此要加强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渗透结合,让学生在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中,把创业经营管理、创业技能等知识融汇到其中。以美国百森学院为例,他们的创业课程涵盖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有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选修课程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六大领域。可以说他们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体现了对创业者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全面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5]

(三)要培养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任何课程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课程体系缺失的背后,其实是师资力量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学术性的专业教师,偏重于理论的研究,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真正创业实战经验,有些甚至是从未接触过教师以外的工作,没有企业实际体验,这也极大得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首先,在专职教师培养上,要多吸收那些有过商业管理经验、或者创业经历的老师加入创业教师队伍中来,同时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那些年轻的教师参加企业实训或者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创业指导水平。其次,要聘请成功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创业导师,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实战经验,同时还能给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具体的指导,有利于增强创业课程的实践性。再次,要引进专门机构指导学生创业。我国社会上也有不少类似黑马营这样的创业咨询服务机构,如果能建立相应的规范机制,把他们引入校园,发挥他们特有的资源与平台,可以使他们成为创业师资力量中的重要补充。

(四)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平台支持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与资金的短缺是影响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高校应该整合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挖掘各种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首先,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科技竞赛,或者引入一些创业项目,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些比赛和项目,了解创业的基本程序,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参与创业奠定基础。其次,高校也应该联合企业及社区,为有兴趣创业的同学提供实习和创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的技能和经验,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再次,高校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社区、企业、政府等各单位推荐可行性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同时也要努力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寻找投资、融资的渠道,帮助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难问题。

(五)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现在我国已经提出“全民创业”的口号,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的创业热情却并不是很高。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这些传统的优质单位仍然是广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在加强创业教育的同时,高校必须把创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机制中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观,另一方面要依托各种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成典型案例的宣传,这种身边典型案例,更能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当然,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企业等各种社会机构提供的政策、技术、资金、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只有各部门形成一股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何露霞工作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