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活动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7-03 02:59:19

团体心理活动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摘要〕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级内部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成为影响班级团结、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依据团体心理学理论,借助心理学中“曝光效应”“羊群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等心理效应设计符合中学生心理需要的团体心理活动,对促进班级人际和谐,提高班级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而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和谐

班级是学校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班级,凝聚力较强;班级生活中,师生之间抑或生生之间,无论是信息沟通还是情感传达等方面都能畅通无阻。对照之下,人际关系疏离、冷淡甚至恶化的班级,在班风学风建设、班级凝聚力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团体心理学认为,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团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凝聚力是团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许多因素对团体凝聚力有影响,包括需要的满足、团体目标、团体活动和领导者。由此可见,优化班级人际关系,制定合理的班级目标,设计相关的团体活动,将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有效做法。

通过活动设计调动班级成员之间的熟悉性、包容性,促进学生之间多维度、多层级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优化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与手段。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要。在人的需要中,爱和归属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使学生觉得自己在班级里是受到关注的,是被常常需要的?曝光效应显示,如果一个人经常出现在你的跟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好感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性。这个心理效应,让我眼前一亮,设计班级人际活动忽然有了许多的灵感——为了让陌生的同学之间尽快熟悉起来,就要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互相见面、交流、认识的机会!在分组之后,我将学生相互之间的“自我介绍”在形式和内容以及活动形式上做了简单的调整。首先,做形式上的调整,将以前请学生在台上向全班同学做介绍,改为在小组内做介绍;其次,在内容上也做出大的改动,只需学生说出自己的姓名即可。以前自我介绍时需要学生涉及的个人信息很多,经常有学生因为涉及个人信息多而害羞、胆怯,不敢上台亮相。降低活动难度之后,增加活动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学生只需将手中的篮球、毛绒玩具或是别的道具递给小组中的任意同学之后说“你好,我是××”,而接手道具的同学则需要简单回应“谢谢××,我是××”即可。简化之后的自我介绍,使学生在高频次不断重复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起来,在记住名字之后,适当追加更多内容“你好,我是喜欢……的××”或者“你好,我是来自××的××”,组内熟悉之后还可将小组合并,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每个班集体中,总有几个不太显眼的孩子,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不出色,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可能因为常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而不被老师喜欢,同学接纳,故而常常处在班级边缘状态。为了提高班级吸引力,强化团体凝聚力,让这一类孩子也能融入班级大家庭中,我们同样可以依据曝光效应设计活动,使这类孩子也能被关注,被接纳。例如,在班团队活动中,加入“红色轰炸”等活动,通过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帮助这类孩子找回自信心,组织班级内部的艺术、朗诵、练笔,甚至是课堂上一个精彩的发言,卫生打扫时的勤快仔细等这些细节都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利用“曝光效应”提振状态的好契机。

在班级管理促进人际沟通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的心理效应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人们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者想象的群体的影响与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虽然羊群效应在许多时候被称为“盲目跟风”,但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学生们盲目跟的是自己班集体所提倡、所认同的班风、学风,那么这样的“跟风”并无不妥。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更是班集体中的领头羊,是“羊群效应”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也是班级内部班风、学风建设的杠杆因素,因此,班干部的任用和考核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班干部如何产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班级管理中最耐人寻味又值得深思的问题。班干部的产生,一般有民主推举、毛遂自荐、班主任指定等几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基础上,我们将班干部学生在心理团体活动中表现,视为班干部任用与否的重要考核依据。许多心理团体活动的开展,需要领导力较强的小组成员的组织、指挥与协调才能顺利完成,观察活动过程,我们几乎可以对某学生能否胜任班干部做出相应的评估、预测。例如,在进行“心有千千结”“无敌风火轮”等团体性拓展活动时,如果小组中缺乏“领头羊”的指挥与协调,单凭成员之间的自发性调整,几乎无法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即便完成,也将花费更多原本可以节省的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发掘出来的班干部,几乎是班级里被大家认同、接纳且威信较高的同学,一旦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班级同学追捧、追随对象,班风学风建设就已经完成一半的工作量了。当然,班干部若是行为不端,负面效应也会非常明显,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选举、任用和考核非常重要。除去“曝光效应”“羊群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是班级管理中可以利用的心理效应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人们由于逆反心理所致的行为反应。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效能感,当社会压力非常明显,甚至影响到自由感,人们常常会选择反叛。

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尤其当管理对象为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时,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特别要注意沟通时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提出具体管理要求时,要避免纯理论的说教,更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怎么办呢?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例如,有的学校有的班级,对中学生的发型、着装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如果采取强制性措施,反而可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管理难度更大。怎样才算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呢?真的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己做主吗?当然不是,聪明的班主任会说:“男生头发太长遮挡视线,还影响形象,建议大家剪短发。至于剪1~2厘米,还是3~5厘米,完全由你自己做主。”当然,这种设定限制的“自由选择”必定有被学生看穿的时候。在青春期,逆反与倔强通常是纠缠不清的,这时便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十分灵活的管理技巧和教育智慧。当班级内部出现一些学生“恋情”盛行、交往过密等情形时,如果班主任联合家长施压,在短期内,表面上可能会收到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看,从学生内心深处,却不一定认同老师与家长的做法,甚至可能结果与初衷愈发背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却可能是场灾难,这时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班级心理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接龙”了解到许多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有些故事班主任并不知情。将并不知情的故事主人公放在一起,通过讲故事,了解同学们对青春期“恋情、友情”的真实看法,通过辩论会,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在频繁的相处与互动中,原本“相亲相爱”的恋爱主角在逐渐了解了双方最真实的自己之后,毫不眷恋地选择了放手。这是调整班级人际关系中,对“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反向应用。心理效应无穷无尽,心理活动的设计也有许多变式,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需要每一位班主任有父母心的仁爱,也要有观察者的敏锐,有管理者的智慧,也要有领导者的格局,真心实意为学生着想,切切实实为学生打算,班级管理必将由琐碎繁杂变得轻松、简单、有趣起来。

作者:安小燕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民勤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