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探讨

时间:2022-10-26 11:16:58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探讨

摘要:2018年,为了全面提升职校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部联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此,全国各职校纷纷以《纲要》为理论指导,全面深化职校心理教育的工作正式步入快车道。如今职校生多为00后,基于他们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心理教育诉求,如何在现实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核,如何更好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职校中的创新性进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创新研究

在《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理论指引下,各地职业院校摒弃固有心理教学模式、开立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从年龄上来讲,多数职校生都处于一个较为敏感的心理特殊期,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保障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健康的发展中产生良好的发展局面。校方在这个阶段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其灌输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职校生的心理构建,而且可以加强对其道德情操、抗压能力等多维度的正向培养,为职校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的价值诉求。

一、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关注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是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们在心理健康水平形成方面的考验,能更好的为学生们的进步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心理问题呈现所导致的恶性事件的发展,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中受到的一些压力与打击,以及自身所处的比较复杂的环境,会产生比较多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围绕'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更好的将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起来,促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保障,在行动上有追求,能根据教师的引导,不断的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为学生们的能力提升建立良好的发展状态。(一)问卷调查。各地职业院校为严格贯彻《纲要》的指导精神,都在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本院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更加了解职校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笔者于年初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校内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以100名职校生为样本,对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意识倾向和理由进行了动态研究,问卷显示,88%的学生表示希望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在这部分学生中,35%的学生希望能听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实用性讲座,因为心理健康知识在生活中较为实用,29%的学生表示希望有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到自己,另有15%学生比较反感“面对面式”的心理教育引导,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职校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较强的需求[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能更好的了解到职校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方向方面能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而且问卷调查的形式是学生们能真实反馈自身需要的方式,能避免面对面询问带来的尴尬。(二)职校生心理特点及差异性阐述。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职校生呈现出的心理特点与同龄教育阶段的学生略有不同,比如,很多职校生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认为目前阶段的学历很难满足日后的工作需求,因此,在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的双重考验下,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不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和自身现在的处境,这种自卑心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职校学生其实是成绩没有很好,才到职业技术学院来学习一技之长的,因此,对于职校的学生们来说,只有将自身的价值能快速的寻找到,才能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在自身的价值追求中寻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其次,职校生的年龄普遍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处于一个较为敏感的时期,学生们或者教师再或者家长的一句话,很容易就会伤害到学生们的心理,对学生们的心理造成负担,因此,对职校学生们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再加上,职校的学生普遍对未来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划,因此,在没有校方的干预下,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空闲的时间太多也会给学生们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们难以寻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最终停止自身的心理发展追求。(三)加强职校生心理建设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和日渐清晰,国人对阳光教育视域下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变得愈发重视,职校生享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权利,关爱职校生心理健康,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只有把职校生的心理权益落实到位,才能保障我国阳光教育、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加强职校生心理建设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职校学生们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学生自身的调节,教师要加以干预,帮助职校的学生能在心理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最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素养和价值追求,为学生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

二、实践视域下的心理健康价值体系研究

(一)目前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由于长期局限于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桎梏,很多职业院校还是把技能传授放在首位,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在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后,发现没有统一的教材可以配备给教师进行备课,这就说明心理健康课程还没有齐备主流课程的架构和体系,所以各地职业院校出现了心理健康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研究表示,很多职业院校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积极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较为紧缺,很多职业院校对于心理健康平台的建设也缺乏魄力,而针对这些情况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二)问题探究。1.理念落实不到位。大多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都采用统一、僵化的考核标准,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只注重心理健康理论性教学,缺乏创新性教学活动,所以必须避免教师考核体系的“拿来主义”,从教师的思想源头落实心理健康的价值观,以教师带动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出不重视心理教育的思想藩篱,以校方为主导开创心育基地,搭建线上沟通平台,新颖的教学模式会催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价值。2.缺乏联动新媒体平台的软件实力。目前的职校生大多为00后,结合00后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想要和他们建立纽带,就必须搭建新媒体平台,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和纸质化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然而APP的创建、线上平台的联动都需要强有力的软件实力作为支撑,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还不具备这样的软实力。[2]

三、加强职校生心理构建的创新性策略

(一)开展通识性课程。职业院校应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性课程,邀请一些专家到校内进行讲座,让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在学校中进行广泛的流传,让学生们都能和心理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追求,同时,在校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氛围,从根本上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人都需要的、不用难为情的,让学生愿意走进讲堂,也是构建心理健康价值体系的根本性措施,能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发展。(二)建立心育基地。校方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在搭建心理教育培训基地上,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搭建方式,让学生在必要时,可以选择线上或者线下多种沟通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心育基地的创建也可以更好的整合校内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匹配到适合自己的教师进行心理帮扶[3]。这种形式是不能缺少的,是学生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学生们的切身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三)优化教师选拔培养机制。心理健康作为高专业性的知识科目,不能由其他项目模块的教师进行代职,因为心理专业相对于专业性越强,对教学的投入程度也就越高,这是一种正向相关的关系,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完善教师选拔体系,在教师的任命上不能搞“空降”,必须通过有效的选拔体制,为心理教学的基层岗位输送人才,让学生们的心理学习能更加具有保障,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平台提供专业的服务,最终打造学生们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的平台,更好的抒发自身的追求,为学生们的发展创造动力。(四)善用媒介平台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对当代职校生的培养应该遵从“先进适用而高效化、公平公正而民主化、惩罚分明而激励化”的治理原则,而想要做到先进适用而高效化,就必须善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途径进行有效传播,在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与传统的口授式传导,应该在多媒体平台上找到适合学生的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能动性,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提供持续性保障。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将多媒体的平台和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们足不出户,能在手机上学习到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为学生们的心理水平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们的发展,提升学生们的价值需求和保障。

四、结语

职校生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引导下,只有加强心理健康的价值体系内塑,才能有助于拔高职校生的心理建设和道德情操水平,也只有职业院校加强对心理内核的素质体现,才能从根本上感染学生的主观意识,才能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敏琪.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理念的重塑与建设[J].职业技术院校文献通报,2017.4(9).

[2]刘继红.心理健康与教育精神[J].心理健康科学,2016(3).

[3]毛俊逸.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推广的启示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9.3(9).

作者:唐建军 单位: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