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1-31 11:37:15

职校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对策

一、职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一)过去失败的学习经历。失败的学习经历,导致理想和成就感丧失。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从未体验过成功,过多的失败使他们丧失了依靠学习去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几近破灭。失败的学习经历使他们从未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快乐,班级排名的倒数和考试成绩的不及格使他们从未在学习的成功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自卑、自弃、压抑、焦虑、成就感的丧失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二)封闭式的学校教育。当前,学校教育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最大限度地封闭在学校的四堵墙内,使学生的接触面和生活范围变得十分有限。他们对校外复杂的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会交往,不会独立生活。面对社会他们显得缺乏自信,有的只是恐惧、焦虑、不安,甚至逃避。心理障碍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三)教师失当的教育方式。面对升学率和分数的压力、层层筛选的升学考试,教师的教育目标显得十分单一,教师的注意力很难倾向这部分学生。他们得不到教师更多的关怀,有时还会受到讽刺、挖苦、嘲笑。使他们的学习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进取心和自信心,理想和成就感更无从谈起,甚至厌学、辍学。这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四)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处于青春初期的学生,他们极为渴望拥有一个脱离父母管教的独立生活空间。但望子成龙的大多数父母面对子女学习的失败,很难真正找到根源,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他们采取的往往是无奈的、空洞的、唠叨式的说服。这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使其产生焦虑、烦躁,甚至厌学情绪。这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可忽视的因素。(五)复杂而功利的社会现实。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当代社会是十分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功利、实用乃至实惠的价值观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崇尚金钱,崇尚暴利,崇尚权利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必不可少地会对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且缺乏辨别力的中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各种心理障碍也会随之而来。(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失缺。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的知识还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常常把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品德问题,采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这使心理问题隐患得不到及时矫正,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心理障碍频发的重要原因。(七)不健康的交往方式和不良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交往对象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他们不善于选择交往方式和交往对象,极易因不良的交往方式和不健康的交往对象而导致心理和行为失常。特别是当前充斥着一些不良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以及不健康的娱乐方式,直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偏离常态的影响。

二、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结合具体活动,适时、适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以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心理指导和疏导,决不能因为自身的错误言行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甚至悲剧的发生。(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便于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况,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动态,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从而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自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形成健康的人格。(三)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至关重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否则,在专制的极不协调的师生关系中,反感甚至对立的情绪总是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他们对教育理解的能动性,甚至形成对教育的排斥现象。(四)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时疏通引导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本着关心爱护学生,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时代责任感,应自觉地不断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或障碍,会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及时疏通、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五)协调各方教育力量,保持教育力量一致。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具有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优势和能力,能够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一致,将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井为民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