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的厌学心态的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2-08-22 02:36:24

职校学生的厌学心态的分析与探讨

1网络游戏对中职生的影响

各类形式的游戏链接对于上网的学生,我想点击率一定是最高的。他们沉浸在诸如《英雄联盟》、《CS》、《梦幻西游》、《开心网农场》此类网络游戏中,他们很乐意躲进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在那里“为所欲为”,并为之努力奋斗。就像一位学生说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我笨嘴拙舌,但在面对电脑时我的手指却十分灵活。在游戏世界里,他们可以成为故事的主角,可以以任何喜欢的方式行动、说话,甚至去冒险。许多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东西,他们都可以在这种虚幻中得到满足,得到所谓的自由。而自由感,正是青少年渴望上网游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一套游戏程序就是一部完整的故事,有武侠的,有枪战的,有爱情的,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审美要求,但是要增加自己的积分,就必须不停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前进,自己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游戏,对于工作以及生活来说,本意是放松、宣泄和倾诉的渠道。然而,有不少学生把游戏就像事业般经营,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自得其乐。就以开心网为例,一部分学生已经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如果哪天不“偷菜”就会坐立不安,神情恍惚。因为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自己心中的角色,在“偷菜”的过程中有了成就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这超越了他们的承受,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导致失眠、焦虑的产生。有些学生放学回到家扔下书包就直奔电脑前,以玩游戏和上Q者居多。我带过的班级曾有一位学生,在初中时就经常逃课上网,有时竟然整晚的不归家(包夜)。据课任老师反映,请他答题时他竟然能站着就打起瞌睡。没有精力听课,结果是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教育、个人的自卑,使学生对课堂有了逃避的念头,就怕去学校,自然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2迷恋电子产品对中职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iPOD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中职学生,更是这些技术的“拥泵”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拥有手机的学生热衷于聊天、发短信、玩电游,使用起来也往往缺乏节制。有不少学生迷恋上了手机“飞信”、iPOD听歌看电影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很大一部分学生手机不离手,上课、睡觉、如厕他们手机的屏幕总是亮着的。更有甚者,上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玩手机”。据报道,有些学生频繁发送“飞信”每天多达四、五十条,直发到拇指和食指的肌肉都僵硬。学生聊天短信频发,不知疲倦,仿佛上课是专设的“鸿雁传书”时间,哪还有精力去留意老师正在教什么内容呢。中职学生短信的内容多半谈情说爱,他们整日沉迷其中,对于父母的嘱咐,老师的教诲,自己的责任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学习是需要静心思考的,这对于他们一定感到乏味,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全无,势必产生厌学情绪。我的一位学生,单亲家庭随父亲生活。一年级下学期时迷上了手机QQ聊天,她每天放学后就直奔回家,关起房门,父亲开始很高兴,以为是孩子在用功学习,可是期考成绩出来,6门功课竟有5门“红灯”挂着,后来发现原来是关着门用手机与网友聊天,父亲没收了她的手机。依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人类在青少年时期面临的一个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获得自我认同,即一种对自己是谁,将来要去向何方,以及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的稳固和连贯知觉。而电子产品的使用及手机聊天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人际交流场所,青少年可以通过在线沟通来确立自我存在与获得自我认同。中职生正处于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朋友交往中确立并完善个体的自我认同。聊天工具的使用拓展了中职生的朋友圈子,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参照群体和友好和谐的交往氛围,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但是,过度使用却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可能导致他们迷失自我。而且,中职生辨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手机再线聊天是他们对无意识的自由表演及对成功的自主强化,从而使他们对手机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即使想好好学习,可是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如此产生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老师、家长、升学),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3教师教学素养的影响

古人韩愈著有《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也在于育人,教师的教学素养势必影响着学生“爱学”或是“厌学”。一方面,教师要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甚至认为,“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热爱学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巨大情感动力。特别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少听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老师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另一方面,是否我们的课堂就这样让学生感到无聊?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进的?教师是学习的领路人,只有教师与学生产生了共鸣,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应对策略,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成为想学、爱学、会学的人。最后,作为职业学校,我们的老师更需要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担当起社团“活动性”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兴趣特长为基础,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时间是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良好手段,由此可能帮助学生打消消极情绪,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本文作者:吴文晶工作单位: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