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农村家庭教育研究分析

时间:2022-05-21 12:00:30

近代农村家庭教育研究分析

一、农村家庭教育研究文章数量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政府和教育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家长教育能力是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关键点。打开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篇名包含“家庭教育”,时间选择2010年—2012年,能检索到1716篇;输入篇名包含“农村家庭教育”,时间选择2010年—2012年,能检索到文章135篇。农村家庭教育的文章篇数不及家庭教育文章篇数的百分之十。2013年能检索到篇名为“农村家庭教育”的文章9篇。由此本文选取从广义角度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文章31篇进行文献综述。

二、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分析,更需要来自农村家庭的实地调查。所选文章作者多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作者们在论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时,往往立足于深入农村家庭家访,针对家庭教育问题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之上。调查法是这些文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调查法往往采用问卷与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有一半以上的文章运用调查法获得详细的数据,直观地阐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钟波的《角色的迷失———关于家庭因素如何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调查》是经过一年的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分析总结形成的[1]61。刘志翔的《农村和谐民主家庭教育模式构建问题》通过对4个省的500个农村家庭的调查,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模式的特点,并针对现阶段教育模式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构的具体建议[2]。刘振涛《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分析》采用调查法,围绕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编制了8个问题作为调查问卷的内容,编制完成后对一百多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结果形成了文章[3]3。李伯玲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4]51-55、田福海的《农村地域性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5]阐述了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及其程度。使用调查法,在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时,列出了据调查数据所制成的表格,借助调查表清晰地对定西市西南四乡两镇进行了区域性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胡云聪的《新时期农村青年家长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从一个失宠女童的心理变化管窥之》采用了个案研究法,分析当前农村青年家长这一群体在教育子女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对策[6]。

三、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大致分成两个层面,一是从普遍意义上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二是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农村学生所处家庭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所选文章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原因、对策。严格意义上的现状和问题不是等同的,现状包含着问题。问题与现状的内容多有重叠,故此本文将存在问题并入现状作为同一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一)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包括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现状,也包括农村家庭教育的环境现状。文章大都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1.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

19篇文章分析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时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对智育的培养、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角度论述了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

(1)农村家长对子女的不合理期望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学生发展》[7]231和《农村家庭教育的荒野———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8]中谈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时都分析了农村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2)农村家长重智育轻德育

有9篇文章分析到农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指出,农村家庭教育误区包括“重智育,轻德育”[9]21。《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认为,(农村)“家庭教育智育化倾向普遍存在”[10]180-181。《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轻家庭教育”[11]133-134。《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12]19-21和《现代农村家庭教育初探》[13]13分析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时论述了农村家长错误的学习动力———攀比,部分家长只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标准。周华东的《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论述了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过分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缺乏理性的教育方式”“90﹪以上的家长表示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名次,极少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是否快乐”[14]111。王兴勇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了解不够,即使少数关心孩子的家长“主要也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考试分数“是他们最为关注的”[15]59-61。刘刚、丁敏敏《“家,爱的港湾”———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论述了家长对学习态度极端化的第一种态度是“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批判“这种功利行为,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16]227。

(3)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消极认识

有两篇文章谈到当前农民对教育和就业的消极认识。《透过两种现象探讨山区农村的家庭教育》在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时谈到“就业的困难使得家长们逐渐形成‘读书无用’和‘读书赔本’的观念”[17]51-52。杨宏的《试论农村家庭教育》分析“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家庭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缺乏动力。”文章论述了近年来,高校扩招,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增多,家庭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大,大部分农村家庭会选择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扩招带来的负面就业压力使得“大量农村学生毕业后无业可就,无力偿还助学贷款,家庭付出的巨额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上大学意味着贫穷,毕业意味着失业的残酷现实极大打击了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新的读书无用论也逐渐抬头”[18]3。孙瑛洁《浅析农村基础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概括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时同样提到“当前的教育现状使部分农村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19]193。周华东《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中包括“观念陈旧落后”,“在农村,由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变,‘铁饭碗’不复存在,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逐步蔓延,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度下降”[14]111。何永平在《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中谈到通过数次家访发现“有的家长出现了‘读书不能分工作,读书无用’的观念”[12]19-21。刘刚、丁敏敏《“家,爱的港湾”———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论述了家长对学习态度极端化的第二种态度就是“认为读书无用,子女只要能认识字会计算就行了”[16]227。

(4)农村家长教育责任缺失

有9篇文章论述了农村家长将教育责任完全转嫁给了学校老师,自己没有承担起相应的家庭教育责任。《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指出,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缺乏积极的沟通”[11]133-134。《现代农村家庭教育初探》[13]13和《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12]19-21同时分析了现在“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谈到“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完事了”,“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角色”。王兴勇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时论述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家长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的现状[15]59-61。张妙祯论述了农村家长“重学校,轻自身”的误区,并分析道:“多数农村家长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忽视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指出“多数家长未能客观地看待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未能正确地评估教师的作用与能力,过分依赖学校,过分期望教师,这种教育观念无疑与农村学校教育现状产生矛盾”[9]21。达选廷的《对于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调查及分析》基于作者开展的“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获得大量真实数据,客观反映了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20]。

2.农村家庭教育的方式

有12篇文章分析了农村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合理现象。武宏盛分析农村家长“在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经常才有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学习机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教育孩子长篇大论,自己却我行我素;给孩子设立奖励级别或实施粗暴的教育方式”[21]107。孙瑛洁概括了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包括“教育方式不当”:“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封建思想的、经常打骂孩子的,也屡见不鲜。”[19]193张妙祯讲述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棍棒教育”教育方式:“重体罚,轻说教”[9]21。

3.农村家庭教育环境

对农村家庭教育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包括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精神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学生发展》中分析:“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农村家长缺乏文明,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农闲时酗酒、,严重污染了家庭教育的育人环境”[7]231。钟波谈及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家庭环境方面的问题时指出:“放学就没有人管,同龄人也不学,而且要帮家里做家务”,“一些家长成天沉醉于之中”[1]73。随着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焦点。普遍认为,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家庭环境存在许多不利于农村子女成长的问题。

(二)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研究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淡薄,没有较好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所有的文章在谈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时,首先将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提出来。杨昊凡、郑元元在《浅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中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时首先谈到了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事”“表现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学校”[22]92-93。向明雄透过现象讨论山区农村的家庭教育不良现象的原因:“家长的家教知识浅薄,忽视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17]51-52。于春堂《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分析道:“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都非常低,远远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23]。何永平在《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中分析道:(农村家庭教育)“受到求知与无知的压力”[12]19。杨宏描述现阶段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缺乏文化素养,教育子女缺少正确的方法”,“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理念落后”,“我国的家庭教育非常薄弱”[18]3。

2.农村物质生活条件落后

《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困境:(1)贫困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基本要求。(2)不能继续提供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要经费。(3)较多的学习时间投入到家务劳动中去,造成学习困难而厌学、辍学[4]51-55。于春堂在《贫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分析了贫困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之一是由于贫困农村经济落后[23]。黄子芩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归因于“为奔钱途,家庭教育有心无力”[7]231。王生琴分析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原因是农村家长忙于家务与生计,很大一部分家长都外出经商或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10]180。

3.亲子沟通少,严爱无度

有8篇文章分析了不良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学生发展》论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之一是“亲子交流沟通少,亲子关系淡漠”,“亲子关系淡漠而无法教育”[7]231。《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指出,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10]180。《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分析》调查总结出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中有“重生活关照,轻心灵呵护”[3]3。有2篇文章提到了家庭教育中的“代沟”问题。《浅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包括“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思想‘代沟’严重”[22]92-93。《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提出的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包括:“家庭教育中‘代沟’矛盾对抗程度强烈”[24]。对孩子的溺爱也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家庭教育误区浅谈》论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已走进了误区”,普遍存在“对孩子的宠溺”[25]。《农村家庭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首先谈到“家庭教育严爱无度”[26]。《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论述农村家庭教育情况包括“隔代家庭教育的护短现象”,“‘单亲’家庭教育力不从心”[27]100。

(三)农村家庭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

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基本着眼于三条路径:家长、学校、政府。

1.改变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家长文化素质

学者们认识到要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农村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并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修养,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朱挺福、蓝香莲、朱挺光提出“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28]。向明雄建议“教育部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联合,普及农民的家庭教育知识”,“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17]51-52。《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提出“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也可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宣传科学教育理念,使学生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14]111。武宏盛在《如何改进农村家庭教育》中论述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长与子女的和谐共处观念;二是树立父母以身作则的观念;三是树立沟通观念[21]107。张道明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策略》一文中对农村家长提出“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的改革策略,认为“农村家长作为孩子父母,更应该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29]。

2.建立“家长学校”

31篇文章中共有9篇文章建议或明确提出建立“家长学校”。解又在《西部农村家庭教育的形势和对策》一文中提出,政府应“发展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指导能力强、业务过硬的稳定的家庭教育工作讲师团队伍以及老干部、骨干教师及优秀家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以“确保家庭教育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培训阵地,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30]42-43。何永平针对改进农村家庭教育提出“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并完善家长学校制,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的对策[12]21。孙瑛洁认为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状况应该“积极举办家长学校”,以此帮助家长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全面进步,从而能“促使孩子全面发展”[19]193。王兴勇建议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认为“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15]61。孙巧茹、佘承家《关于山区农村家庭教育的思考》的对策建议中提出“实施家长培训工程”、“建立家长学校”[31]。王生琴提出“积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10]181。刘振涛经过调查分析后建议“通过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新教育思想,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3]3。潘巨化提出“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13]13。李伯玲认为“兴办家长学校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家长学校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导航员的角色”[4]55。

3.形成“教育合力”是家庭、政府、学校的共同责任

有19篇文章都认同或直接提出当前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形成“教育合力”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前提下,对学校、社会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的建议。“教育合力”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王生琴提出应“加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的有机配合,形成教育合力”[10]180。解又提出政府“应该加强家庭教育组织建设,建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规划中,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30]42-43。王统英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情况提出建议:“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认识,使社会、学校、家庭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好新一代”,同时也提出“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努力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27]100。杨昊凡、郑元元认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社会方面,政府创设家长培训机构,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在学校方面,积极和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最后“在家庭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2]92-93。张妙祯在分析应对农村家庭教育误区所采取的措施时提到“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认为“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21。在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协作上,许多文章认为“家访”和“家长会”是很好的平台,可充分利用此平台宣传家教知识和方法。有2篇文章认为学校在家长会上可以“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可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学校不断规范家访制度”。

4.其他

有3篇文章从农村妇女在农村家庭地位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策略。何永平和潘巨化分别以家庭中妇女的角色为突破口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12]21,“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13]13。王兴勇在《浅析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针对母亲在家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建议“各级妇联组织通过举办女性素质报告、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等知识讲座、竞赛、讨论会等,广泛开展‘母亲素质工程’”,通过“引导母亲改进家教方法”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15]59-61。还有2篇文章提出“文化反哺”的对策,即家庭教育的互动,子女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策略。

四、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当前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在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时,存在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者概念的界定不清,有的文章论述现状,等同于论述存在问题。实际上现状与存在问题应该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既论述了值得肯定的方面,也论述了存在的问题[10]180-181。其他文章均无此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的混淆是另一个不足的地方。有些文章论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往往将产生问题的原因也作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些文章论述现状时也与原因有所重叠,使得分析问题的逻辑性不够强。另一方面,应对策略的可行性有待提高。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不仅需要切实考虑农村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还要考虑学校、社会实际参与提高农村家长教育能力的可行性。虽然很多文章都提出建立家长学校的对策,结合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开办家长学校还需要先调动农村家长“进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诸如此类建议,还需深入探讨研究。针对农村家庭教育问题也不乏另辟蹊径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如上文中提到的“母亲素质工程”以及“文化反哺”的策略,“‘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树典型、强宣传”等。这些对策都是在已有的建议对策基础上新提出的,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未来的农村家庭教育研究会更加细化到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诸如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学生的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等,提出的应对策略也会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来自于《安康学院学报》杂志。《安康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杨文静工作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