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美术教学的运用研讨

时间:2022-01-11 03:34:36

职校美术教学的运用研讨

本文作者:王伟工作单位:烟台商贸高级技工学校

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1.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作思维美术教师应充分研究美术教学的内容,力求在其中寻找到教学的关键点。从这个关键点中揭示出具有创新的、超越学生预期的新意。教师应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似乎“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基本内容,通过灵活而开放的方式呈现出来,带给学生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在教学中呈现出另一种视角,从而也能实现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培养。2.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美感体验首先,应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例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实现形象的再现。积极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际事物和实际环境,提高对绘画形象的感知以及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美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体验美术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应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处于一种积极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中。3.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实际体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方面,是教会学会体验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头,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术的创作。教师应通过多种条件的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场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营造轻松的教学情绪。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风景,让学生学会感知,积累较多生动的表象,体会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例如服装的色彩配置、贺卡的制作、居室的布置等等。4.建立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特质能从个体行为或者整体行为态度中表现出来,由于其常常发生,从而成为个性的一个部分。美术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通过以真情促动审美者的内心,引导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况,回归心灵本源,感悟内心深处的灵感,实现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以情施教,通过情感手段挖掘教学中的美感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注学生体验过程

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关键。体验式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是学生与教师不同体验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课堂的设计上,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参考、指导,应注重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作用。1.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教师应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学生能融入教学情境中,由此才能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在体验式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同时也不应对学生的自由和相应情感交流进行阻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信息交流中来。提供更为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学生进行想象,在轻松的范围中寻找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在富有情趣和自由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2.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创作潜能的持续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体验,教师应精心设置课堂,从而将教学的内容作为学生体验的内容,建立自主探究和自主体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从体验氛围的营造、学习团队的组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包括学习成果的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及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体验有着深远的含义。3.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建立了课外与生活联系和沟通的教学模式,丰富了美术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的体验中来,都有所收获,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则必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动脑、动手和动口,参与到实际的体验学习、创作构思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对外部世界和自我重新认识,在无形中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

建立发展性的评价

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并不要求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也并不要求实现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在逐步的积累中实现对认知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的扩展,是实现自我综合发展和逐步积累的重要过程。在实际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并不重要,而是通过这样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善看待问题和审美的视角,最终完成自身体验的积累。由此体验式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关键和重点。教师与学生讨论的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由此,美术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变化和成长历程,是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执行状况、执行效果的反馈,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打破长久以来美术教学中重视结果的倾向,教师采用积极而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适应不同个性、能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的状况,并及时采取鼓励和表扬等手段,实施正面的引导,使学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