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规划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29 09:08: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提升,也能推进信息化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规划;重要性

小学是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时期,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渐建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相应理论指导,对课程内容没有进行准确把握,同时家长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重视程度并不高,以致于课堂小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难以充分掌握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规划的实施,进而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观上的主动性以及其主要特点

(1)基础性。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基础部分,其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术知识,加强学生对设备的了解。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信息技术获得了不断发展,工作中逐渐实现了无纸办公,生活中实现了无纸交易,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应注重培育他们的主动能动性,使其对信息技术产生更为深入的了解,以逐步让他们能够在“跳一跳”之后摘到苹果——日有长进,学有收获。(2)综合性。从本质上来讲,信息技术属于工具型学科,并且与其它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发挥对其他学科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尤其是外语、数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和信息技术之间存在较为紧密联系。(3)应用性。就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来讲,在内容上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并不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应用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并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就编程在信息技术实践中的引用来讲,由于小学生身心并未获得全面发展,在学习编程问题时,由于其逻辑性较强,掌握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的体现,使学生将实际应用作为主要切入点,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4)趣味性。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游戏相同,而对于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进行合理把握,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又不能对学生的实际关注点进行打压,以免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规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就高年级学生来讲,对信息技术学习已经有一定基础,在学习中需要实现规范操作和强化训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进行相关应用操作,使学生对电脑系统、电脑操作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二)有利于分析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字编写时,都是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但是编写的内容经常会出现和学生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4]。对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简单略过,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实现对时间的合理运用,在实施教学规划基础上,才能制定新教学内容。(三)有利于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就当前小学教育现状来讲,对教学效果的考察往往是将学期作为单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参考教学大纲,对学期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做出调整。然后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对课时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如对开关机、硬件使用和性能、文字和图片的处理等内容的时间掌握。(四)有利于实施科学教学措施。就信息技术来讲,在讲授不同内容时,可以使用不同方法,如问题驱动、兴趣导向等。同时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关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驱动下以较快速度完成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实施多种延伸活动。通过活动的实施能够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其逐渐形成相应团队精神、契约理念,并且逐渐形成自主思考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改进方法与补充环节

(一)运用生动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并且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是其抽象思维比较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口头讲授的方式往往难以达到较好效果,这种讲授方式也会使课堂稍显枯燥,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兴趣不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浏览我的电脑》这部分知识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这部分内容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利用双向控制程序为学生展示,这种由静态到动态的展示方式能够使教学内容以更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对于出现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反复展示。进而使学生的感官上受到刺激,增强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进而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更有自信。(二)注重教学评价的实施。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形成,进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形成,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可以运用比一比活动形式,在评比时给予表现较好的学生一定奖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事先设置问题,并且使问题有一定层次性,循序渐进向学生提出,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一同操作,造操作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评比。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评价方式、内容的多元化,进而使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人,如在进行评价时,除了使用教师评价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这种综合评价方式,能够使整个评价更为全面。

四、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社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技术也是在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受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基础影响,在进行信息技术内容讲授时不应过于深入,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正确认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开展由于课时时间比较少,理论知识相对缺乏,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迷茫问题,教学规划的制定能够使其更具方向性,整体教学取得更明显效果。

作者:华春芳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