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多悟

时间:2022-02-11 04:04:00

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多悟

摘要:说起作文,学生和教师都有难以言说的痛,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教师觉得作文难教,甚至有人还编了顺口溜:“高中语文有三难,一是文言文,二是周树人,三是写作文。”虽是调侃,但也的确道出了实情。写好作文不仅难,而且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长期阅读,细心观察,用心感悟,才能有所收获和成就。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悟。

关键词:阅读;观察;感悟;作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劝诫我们要尽量多读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后者告诉我们应广泛接触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死抱书本,对生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做法,难以提高写作水平。以笔者之见,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在“悟”字上下功夫。

一、熟读精思,悟他人文章之得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多读的重要性。多读,可以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写作素材。如果说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一篇词汇贫乏、言不达意、叙述单调呆板、议论单薄无力、抒情无病呻吟的文章,是不可能引起阅读者的兴趣的。从客观角度来看,目前,由于中学生的课业较多,主要靠多读、多看、多听来获得知识,如从教材、刊物、中外名著、广播电视等媒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习惯,读得多了,读得熟了,提起笔来自然也就顺手多了。例如,笔者让学生写一篇《学会宽容》的议论文,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不少学生能够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写,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所用的论据大多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缺少典型性和说服力。在讲评作文后,笔者利用阅读课的机会,让学生重点去寻找名人、名著、历史故事中有关“宽容”的例子,然后让他们重新写同题作文,这次,学生作文中论据的使用有了明显的改观:姚明宽容“大鲨鱼”奥尼尔的挑衅;富兰克林•罗斯福宽容德里斯的不友善;《史记》中蔺相如宽容扬言要羞辱他的廉颇;《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宽容曾经对她不尊的卡西莫多等。有的学生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等名言运用到文章中,可谓精彩纷呈。培根在《论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目的都在于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因此,在多读的同时,更应多思多悟,多“咀嚼消化”,思考他人文章的谋篇布局,感悟他人文章的得与失。例如,学生在刚刚开始写议论文时,普遍感到无所适从。议论文的结构也好,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也罢,每一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可在学生实际写作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教师与其一遍遍进行空洞的说教,不如引导学生找一些经典的议论文进行揣摩、领会。例如,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六国论》和鲁迅的《拿来主义》堪称议论文的典范,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论点鲜明、论据精练、论证充分、结构谨严。让高一学生写议论文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两篇课文,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启发和收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讲评。在作文讲评时,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去讨论评析这些文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学生自己感悟出的方法,比教师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1]。

二、常悟多写,录生活感悟之要义

从别人文章中获取写作源泉固然必要,但要写出能体现个性、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就得把目光投向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生活是写作的真正源头活水,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常常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精彩的世界之所以不能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生活熟视无睹、熟视无思。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抒写生活[2]。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尽量扩大学生的观察面,如班级的、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等,让他们把平时经历的平凡的小事或瞬间随时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捕捉写作素材,如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校园晨曲、食堂风波、课堂趣闻、运动剪影等。在观察的时候,既要让学生关注事物的共性,更要鼓励他们善于捕捉细节、发现个性。笔者相信,经过不断的训练和积累,学生写作文时不再是无米下锅,而是文思泉涌。学生要会观察,更要会感悟,感悟是观察的升华,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过程。史铁生在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失魂落魄,每天就像上班下班一样,摇着轮椅到地坛去,因为“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可以说,地坛的每棵树下,每平方米的草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车轮印,也就是在那里,他看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景象:“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不观察,怎么会有这些细腻传神而又生动真实的记录。“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感悟,又怎么能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伟大,从此一扫内心的颓废。所以,如果把学生的写作看作一种创作、一门艺术,那么,它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不是对生活简单的写实,而是有更多的思考、领悟、加工,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是,只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还不够,还应让学生养成常动笔的习惯,因为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不断变化的,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也是稍纵即逝的。手头要经常有一支笔、一个小本或一些卡片,有一些想法或见到了有趣的事情便马上记下来,有时哪怕是一句话,甚至只是几个词,也要记下来。勤动笔,既可积累生活素材,又可借机练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基本功,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感悟、多动笔。多阅读,能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多观察,能帮助学生捕捉生活素材;多感悟,能使学生锤炼自身思想;多动笔,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让学生与作文共同成长——评王保兵的“小叙事真性情”作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8(31):48-52+2.

[2]程一凡.植根课堂的真性情作文训练体系[J].教育科学论坛,2018(31):53-54.

作者:朱晓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