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教学提升学生师范能力

时间:2022-12-17 03:29:09

高师钢琴教学提升学生师范能力

摘要:师范性是高师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社会全面发展,高等院校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也进入高速扩大化发展阶段,高师教育因具有高校教育中特殊的师范性特性,以及此特性对社会持续发展持有的特殊意义,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师范能力,成为近年高师教育改革讨论的热点。而其中,高师钢琴专业教学限于历史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中对师范能力教学的指导较少。本文追循高师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师范能力,从课程认知、教学构想和实践培养等三个层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师范能力;课程关系;课堂代入;实践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专业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意义是为我国幼小中高学校及社会相关音乐部门和机构培养和输送具有教师资格的专业人才,即具有师范能力,能教业授课,传播钢琴音乐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当前国家重视全面素质教育,对音乐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并且在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社会家庭对培养孩子音乐基础修养日渐重视,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不断增加,钢琴教学需求渐长,这些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增强学生师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师钢琴专业教师,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响应高师教育改革的号召,在教学中同时注重学生师范能力的提升,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思考。

教学课程与师范能力培养的关系与影响

我国高师钢琴教育的教学结构,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大多参考传统音乐院校专业课程,并通过钢琴基础教学、音乐理论教学、音乐素养教学与教育学、哲学、美学、社会心理学等高师教育必修课程结合,理论上形成较为完善的高师钢琴教学系统。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历史传统影响,比较偏重单一技术教学,教学成果出现学生综合能力参差不齐,有的“会弹不会教”,偏离了高师教育的师范性特征和宗旨。不同于其他课程有较为明确的教纲,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师范能力的培养,除了社会实践要求,大多数院校尚无其他形式的课程设计,也没有成熟有效推广开来的教学参考,使得本应体现高师教育特殊特征——师范能力的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显得较为弱化和模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和实现师范能力的培养教育,有时不免让我们觉得不好把握。笔者以为,分析和研究钢琴教学课程与师范能力养成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提升师范能力的思想基础,而这个基础认识,必须首先肯定专业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地,如果老师本身不能正确地弹奏曲目,将以何为教?专业技术学习与师范能力培养并不矛盾冲突,相反,它是使学生具有钢琴师范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其次,钢琴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是师范能力养成的必需“土壤”,正所谓“修于内而形于外”,腹载五车,才能出口成章。许多觉得不知怎么开口“教”,以为是没有经验或性格羞涩所致的学生,有很大部分是源于不能把理论知识熟记于心,没有形成自身的音乐审美修养,容易在教学时凝滞艰涩,缺乏自信。纯熟地记忆并解说音乐理论,形成和丰富自身音乐审美素养,包括对作品、创作背景、音乐内涵的学习,是形成师范能力的基础,是授课方法、授课技巧等能力不可掩盖和替代的。鉴于钢琴技术学习和音乐理论、音乐素养学习对师范能力培养的基础性意义,高师钢琴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应督促学生加强重视,打好基础。可见,师范能力培养的概念,在当前高师钢琴教学课程中,是有迹可循的。另外,参考我们的教学经历,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目前高师钢琴课程,都是“物”,是“料”,却没有专项的课程教授学生怎样把“物”,把“料”教授给他将来的学生。对教学生“怎样教”这个问题,老师们常规的做法,大多是在面对面教学中将将教课的经验即时随机地给学生做个提点。作为高师钢琴教师,笔者以为应考虑针对高师钢琴教学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进一步明晰高师钢琴教学中师范能力培养的概念,将授课方法、授课技巧及广大高师钢琴教师的施教经验,进行正式的系统的理论讲授。

课堂教学中师范能力培养的代入

在对教学课程与师范能力培养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师范能力培养在各个科目中都有所体现,这些影响有明有暗,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能将部分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例如上例提到的在教授钢琴专业技术时,或因势导利,或触类旁通,或以身为教,给学生讲解“怎样教”。除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途径对学生进行师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呢?在院校支持下,许多老师为此进行了多元化教学的尝试和探索,在此,笔者以自身经验体会及构想,提出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师范能力带有浓厚的互动性色彩,要想寻求更好更多的课堂师范能力培养途径,“一对多”的授课形式可以带来更多的切入点。例如,一可以在基础教授后串联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现教而“现教”,引导学生带着师范意识进行学习和训练,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记忆和复述能力,是养成师范施教能力的有效助力。二,可以进行课堂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总结,促进学生主动整理学习心得,并锻炼师范能力中的观察、总结和表达能力。三,“双备课”形式,所谓“双备课”是将授课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授课内容包括技法、曲目音乐背景等进行主动了解和思考,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更多素养信息和不同体验。“一对多”课堂可以进行的这些教学形式与内容,还从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填鸭式”教学状况。当然,“一对多”课堂必须考虑学生不同程度的协调性,以及在互动中保持学习态度的严肃性,也应结合学生不同情况安排“一对一”与“一对多”课时比例。另外,参考欧美音乐教师学院的学院音乐沙龙形式,我们可以考虑在课堂内容上定期增加以学生为主的专题讲座,内容可以是技法讨论、音乐文化、曲目欣赏、施教模拟等等,由一个或多个学生为主体主持,每次或教师安排或学生自主提案,内容设计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辅导。这种形式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锻炼了学生师范能力中的课程设计和语言组织能力。此外,还有一堂不可忽略的“首堂课”。所谓首堂课,是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很多老师会在首堂课上说明本学期的学概计划和方向,在实现师范能力培养提升的教学目标中,首堂课还可以通过不同主题,如讲解师范能力的专业学习意义,对音乐美感的体会,对教师职业的感受,就业的意向等等,引导学生对传播音乐文化的认知,产生自豪感,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师范能力的意识。

师范能力的实践中培养

师范能力培养成功最终的体现应该是“能教”、“会教”、“教得好”,需要落实到实践中来。通常,为了锻炼和得到师范能力培养的成果,学生们在毕业前会按教纲规划进行实习,然而,实习之前若缺乏长期的施教能力培养和训练,有时会出现“学”与“教”脱节的现象,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会弹不会教”。这种脱节在实习中学生有可能磨合,也有可能茫然。为了实现师范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许多老师通常会在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时候为他们联系实践机会,如到社会音乐机构试教,观摩学校音乐课程等,也会推荐学生参加相关行业竞赛。这些举措无疑能让学生将课堂感受在实践中得以印证体验,是非常好及有效的师范能力课外培养方式。除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如建立微信学习群进行远程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线上陪练”增加施教体验,给学生建议课外读物参考等等,帮助学生在课外增强师范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程对师范能力的影响,教学中可实现的师范能力培养,实践中师范能力的实现等多个层面的探索,我们可以感知,在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师范能力,是有其施展基础和科学规律的,本文仅从局部提出一些感受与构想,抛砖引玉,期望与诸位共勉,使当前高师钢琴教学与师范能力培养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倪淑萍,管窥课程改革视野中的高师音乐教育【J】.艺术百家,2006(5)

2.陈炜,浅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7(1)

作者:郑红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