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思考

时间:2022-07-24 02:54:39

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及其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对于国家培养实用性、技术性基层人才,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口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公共基础课程,则承载着塑造学生修养、培养学生学习基本能力的重要使命。

1、高职院校的前景

产业结构调整呼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高职院校在其中起着直接而特殊的作用,发挥这种作用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提供大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在各个方面对于高职教育的需求是实际的、迫切的,前景是光明的、广阔的。

2、高职院校的招生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加上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迎来了拐点,高考生源逐年下降,北京、上海等高教发达省市还出现了招考人数“倒挂”情况。另外,我国是典型的学历社会,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考生家长,对于学历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用技术的掌握,因此在中小学校日常的教学中也会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精英教育、学历至上的思想,有的学生明明走技术教育的道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却得不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加上高职院校在招生录取时批次靠后,在与普通大学进行生源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出现很多达线考生放弃就读的现象,导致学校不得不降分补招。长此以往,高职的生存空间和教育竞争力将会被大大挤压。

3、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

2017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少数民族招生政策,学院招收了一批藏族学生进入学院学习,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基础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学习显得有些吃力;②缺少沟通、互动,不与老师、同学交流。③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探索知识的意愿不强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4、对于存在问题的分析

4.1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不足。西藏地广人稀,常住人口331万人,教育资源不均衡,对于拉萨、日喀则等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来说,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已经不逊于很多一线城市,但更多的边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等因素,基础教育设施令人担忧,还存在着辍学率、复读率、留级率高,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低的现象,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4.2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由于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点体现在高校生活、学习以及适应性等各个方面。拿我们学院的藏族学生来说,他们平时喜欢聚集在一起活动,互相间只用藏语交流,不能很好地融入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4.3自身学习状态及学习方法认识不足。西藏是个高海拔并且多山的自治区,高寒缺氧,条件较为艰苦,环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认知能力与知识存储不足,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而且作为藏族学生,汉语是第二语言,应用能力较弱,而高校的老师均为汉语授课,在客观上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困扰,一开始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听讲,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及语言基础薄弱,使他们在课程内容的理解上产生困难,进而产生烦闷情绪,逐步丧失学习兴趣。4.4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先进的文化逐渐影响着西藏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开始重视现代文化教育,但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根据统计,西藏的经济总量在2015年为1026亿元,只是东部沿海一个普通地级市的经济规模,人均GDP仅为5189美元,远低于8113美元的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希望孩子少念书、早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对教育投入的意愿不高,会导致学生在潜意识里面认为“读书无用”。

5、针对少数民族教学的几点措施建议

5.1尊重民族文化,减少文化冲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民情、民俗,对该民族的地域文化、民族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加深学习,对少数民族特点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尊重民风民俗。就像我们知道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禁吃猪肉的禁忌一样,藏族同胞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此外,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可以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失礼;其他禁忌例如禁止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遇到寺院、玛尼石堆(也被称为“神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藏族转经筒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等等。5.2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同学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需要纽带,而我院招收的藏族学生歌舞功底相当好,拿他们的话来说:“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唱歌,会走路的时候就会跳舞。”这是他们的专长,也是同汉族学生沟通的桥梁,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多组织举办一些与歌舞有关的活动,鼓励汉藏学生共同参加,为藏族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有助于其自信心的建立,同时汉族同学也有了与他们交流的场合和共同话题。5.3因材施教,优化课程设置。当前学院所有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都是以汉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就业目标为标准编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并不适用;例如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对于基础基本为零的西藏同学来说,无异于天书,硬性教授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时,不能按照汉族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而是要在保障进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比较薄弱的基础着重强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与汉族同学分开单独教学,比如本学期学校就专门单独开设了初等数学课程,通过查缺补漏,让藏族同学尽快赶上来。5.4淡化理论,将课程通俗化、生活化。教学中应以能用、够用为本,摈弃抽象理论,尽量把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生活化。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讲“不等式性质”时,让学生对商场的促销方式进行调查,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某消费者计划买一件原价598元的商品,而甲、乙、丙三个商场分别使用:打折、满额送券、满额减价的促销方式。甲商场全场半价;乙商场满280元送280元代金券;丙商场满200元减100元,哪家优惠力度最大?可以计算一下:在甲商场需支付598×0.5=299元,5折的优惠;在乙商场需支付598元,得560元的券,再换取恰好价值560元的商品,那么最终支付598元购买了1158元的商品,相当于5.2折的优惠;在丙商场消费598元,获得减200元的优惠,即支付398元,相当于6.6折的优惠。显然,5<5.2<6.6,在甲商场购物最划算。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送代金券或者满额减价的促销方式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5折,而往往是商家循环消费的圈套,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盲目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这样的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课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

综上所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在生活上鼓励汉藏学生多交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发掘他们的特长;在教学上赋有针对性,可以选派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强化基础知识,拓宽学习视野,提高个人素质。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多管齐下,积极探索合适的教育方法,为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延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杨静.藏汉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差异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3]彭琰.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学园(教育科研),2012(07)

作者:阮佶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