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设计教学现状的反思

时间:2022-07-02 11:07:41

有关设计教学现状的反思

一、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状况探讨

设计创新是一个思维发展和突破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另一种体验,设计灵感就在一瞬间的认知变化中实现。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主要源于知识底蕴的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深化认识,在面临设计瓶颈的瞬间不能果断地做出判断,从而陷入设计的彷徨和痛苦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想得太多,思维混乱,无从下手;二是思维空白,不知所措;三是思维和设计背道而驰,不能体现创意效果。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知识的缺乏。社会文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如今已不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时代,现实生活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只有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托起他们想象的翅膀,激发出创造的灵感。而当今,学生的学习往往只专注于对课堂和教材知识的吸取,没有主动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他们对于基础的模仿式训练往往做得很好,然而,一旦脱离教材,指定实际对象进行设计时,就不知该从何下手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涉猎不广,缺乏综合性的知识。

第二,独立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差。要开发创造性思维,仅仅作为一个欣赏者是不够的,欣赏不能提高实际能力,只有深入到设计过程中去,真正成为一个创造者、研究者,才会产生独特的批判和联想,才会有不落俗套的设计思维。独立实践是提高设计实施能力的重要环节,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设计流程和设计细节,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设计构思中存在的不足。但在具体教学中,有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设计思考阶段,缺少对设计进行实体再现的能力,其制作既非工整、细致,也没有体现出材料的工艺特点。这种设计同实践脱离的现象导致学生走入了单一理论学习的误区,使他们的设计创新没有技术实践作支撑,设计理念不能应用于实际,无法完整地展现设计效果。因而,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真实检验。

第三,个性张扬失控、盲目主观,创造性思维狭隘。打开想象空间,展现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本应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天赋,但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不全面,思路链接性不强,因此,设计出的作品观赏性远大于实用性,视觉效果与现实不能很好地结合,从而使得设计创意脱离实际、远离主题,丧失为对象服务的设计功能。总之,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学习课外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个性张扬失控、盲目主观,创造性思维狭隘。

二、丰厚知识底蕴是创意思维的源泉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墨子非常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理论知识,其发明创造多集科学与艺术为一体,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可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接而成的鳶鸟能在天上飞翔一天,这些发明既体现了他优秀的设计和制作才能,同时也表现出他的博学广闻。墨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设计史上多才多艺的优秀人物,原因就在于他具有十分广博的知识与内涵。中国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将社会和文化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放在一切技术理念之中,因此,中国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以包容和学习的心态引进、学习世界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这一发展趋势下,设计学也有了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理念,并广泛地影响着新一代的设计者们。

丰厚的知识底蕴往往是创新的来源。创造力的根基存在于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文化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当代设计者的另一只手。早在包豪斯时期,艺术设计类专业就已开设有材料学、物理学等科技类课程以及薄记、合同、承包等经济类课程。美国教育家认为,与一般学科的纵向发展不同,美国的设计教育属于交叉发展,它涵盖了多种学科内容,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结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对设计者既具有启发灵感的作用又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自然科学中的材料学可以帮助设计者熟悉各种材料的应用工艺,从而使材料特征得以充分展现;人体工程学可以解决设计中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学习人体工程学能使设计者更好地为人们的需求而服务;人类行为学把立足点放在人类心理学的研究上,帮助设计者弥补设计中忽视人类情感与心理的不足。当然,自然科学只是设计者综合性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它的知识也是设计者应当学习和了解的。各种知识与技能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相辅相成的联系,每个领域的从业者都有各自涉及的学科和技能,需要分别加以了解和掌握。技能的单一训练使得其它能力不能平衡发展,所以具有较强的片面性,无法满足设计创作综合表现的需要。因此,设计者只有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才能有效地提高设计水平,创作出优秀作品。

三、对设计教学现状的反思

当代,设计与商业的结合已然颠覆了传统学院式的设计思维和风格,并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下去。这冲击着每一个投身其中的设计者,更对设计学院的传统教学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利用启发性教学手段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成为我们进一步丰富、拓展设计教学方法的关键。尽管国内教育已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培养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大专院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和进步的重大阻碍。

(一)实际教学中的误区第一,专业教学仍沿用传统模式,教学大纲的设置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表现技能,而忽视创意思考的重要性。通常来说,几十节专业课程是以单纯的教材教学为主,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只有教师和教材,学生只能做单一的模仿性训练,不能对专业设计以外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没有拓展知识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处于困惑状态,独立设计时定位不准、思维局限,仅仅停留在对既定对象的模仿与制作层面,而缺乏创作的主观能动性。第二,过于强调设计的审美作用,引导学生走入创作表面化的误区。课程教学过分注重欣赏的概念,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导致学生设计的作品只满足于审美,而缺乏工艺内涵,脱离市场需求。这样就使得学生忽视设计工艺和技术,把设计创新简单理解为个性张扬,多造成没有内容与实用性的盲目设计创意。

(二)对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首先,增设相关课程,拓展知识层面。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增加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知识层面的横向发展,形成系统知识链接,使学生广泛了解并灵活运用各类学科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为前提和基础,切实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才能通过判断、分析、提炼、运用等实现知识的质变。设计教学应建立学生调查、分析和讨论的课堂机制,引导学生学习并整合各类知识,通过调查和讨论的过程肯定设计思路,验证设计理论,将丰厚的知识底蕴直接作用于设计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意义。其次,加强学生的设计实践。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了解设计工艺,在制作中强化应用多种学科知识的意识,提高设计应用能力和表现能力。设计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构思中存在的不足,了解设计流程和设计细节。设计教学要避免让学生仅仅停留于纸上谈兵,在获得创新思维的同时,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思维性设计运用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检验。这样,学生就能从学习间接书本知识升华到获得直接知识经验,并能在设计实践的成果中增强自信心。这是完成设计学习的必经过程,也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深化认知。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敏感性,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时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向。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要从不同渠道接触、获取更多信息与资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市场引入课堂,让学生多与社会知名企业家、设计界成功人士等接触,并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参加设计竞赛等,从而积累经验、深化认知,丰富社会知识,进而获取设计灵感,使设计变得更加社会化、科学化以及人性化。

结语

成功的设计创意源于设计者的综合性知识储备,经验和灵感的获得依赖于设计者对知识和生活的不断吸收与提炼。对经验和灵感的储备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设计者的成长过程。设计者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个人潜质以及时代和社会的真实需求系统地、全面地进行学习,在学校学、在社会学、向师长学、向学友学、向其他设计者学。学生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方,在课堂和社会中广泛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亲身验证,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接受陶冶,在时代科学文明中得到历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作者:黄婷婷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