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设计论文

时间:2022-10-17 11:30:04

项目教学法设计论文

一、选择项目的目的

“多园区网络的互联”项目是《网络设备配置》课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难度适中,既能检验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验他们运用已有知识体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实施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分析学生

我校虽然是部级中等职业学校的示范校,但是学生来源主要为平凉地区各普通高中筛选后剩余的学生,他们基础较差,理解力弱,在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和普高的学生差不多甚至更好。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宽是他们最为显著的特点。本次实验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3人。经过一年来的接触,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如下:1.学习缺乏主动性。多数学生在初中没有打下好的学习基础,也没有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入我们学校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加之离家远,没有家长督促,自我约束力差,学习主动性差。从开始中职学习生涯起就自由散漫,不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成了学习困难户,厌学情绪越来越浓,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2.学习缺乏自信心。初中的时候,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也缺乏同学对他们的尊重,所以不少人内心非常自卑。中考的失利又使他们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压力。挫折和失败使他们渐渐丧失了自信心,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还没学就觉得自己学不懂,这样的状况,何谈学习的自信心。3.动手能力较强。中职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强,对实践课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报网络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都有很大兴趣,他们中不乏玩电脑的高手,这也是我们专业在《企业网搭建》课程中推行项目教学法的最大依赖和保障。

三、建立学习小组

根据实验班的学生专业基础水平状况、计算机操作水平、智力水平、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家庭背景、男女比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组,4人为一组,共编排了10个项目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即项目经理,在接到项目任务后由项目经理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分配任务,以下是小组成员的分工: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规划、组员工作分配、验收等工作。要求在分配工作工程中切合实际,把握个人特长,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让每个组员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要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2.项目规划师:要熟悉每个项目的用户需求,配合教师和项目经理做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项目归纳。3.设备调试师:按照拓扑图完成设备配置和调试。4.项目验收员:跟踪整个项目,根据每个实施步骤完成项目学习档案,记录学习状况,并协助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其它任务。

四、明确用户需求

教师扮演客户,与每个小组的项目经理讨论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案例中具体项目要求是:平凉信息工程学校经过十年的建设,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所包含26个专业的部级重点职业中专,2008年开始建新校区,加上原来的老校区和丰收校区,共有3个校区。由于三个校区分布在市区的不同地方,为了方便校园统一管理,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共享全部资源,经研究决定:以新校区为核心,建成总的网络中心,通过该中心的网络和其他校区网络中心相连接,形成多园区网络。

五、需求分析

此过程,教师和项目经理(即小组组长)一起讨论,做出项目需求分析。需求一:希望通过网络互联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校区连接起来,形成信息的共享系统。分析一:通过静态路由技术,实现多园区网络的互相联通。通过“项目实施(一)静态路由实现区域网络的连通”来实现。需求二:多园区网络的环境比较复杂,网络中的设备变动性很大,网络管理员工作困难较大,应使网络管理容易操作。分析二:选择动态路由技术,处理复杂环境下的网络路由,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六、方案设计

项目经理接受任务后,迅速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实施方案,并形成项目规划的起草方案。后交老师审定后实施,草案具体内容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七、项目归纳

在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后,各小组要迅速按照项目方案对项目做归纳,确定项目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下面以第1小组归纳的结果为例。为了满足我校多校区网络互连需求,构建复杂的多园区网络,在熟悉静态路由的基础上,了解动态路由的基础知识,熟悉动态路由技术在复杂网络中的工作过程,需要熟悉的技能有:知识目标: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学习动态路由技术,区别动态路由的分类,熟悉动态路由适用的环境;了解动态路由表,学习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技能目标: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

参考文献:

[1]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8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7

作者:谢小刚 单位:平凉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