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论文:小议高校教师专业素养

时间:2022-01-15 10:35:00

教师素养论文:小议高校教师专业素养

本文作者:万晓燕工作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

(一)新异性新异性对于研究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过去成为新的过去(当前的未来)时,我们就可以察觉到到新异性的存在”iii,也就是说当未来成为过去时的时候,这个过去的未来对于已经过去的过去来说是新的事物。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后相对于之前的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来说是新异性的存在,是教师个体新异性的存在。所有先异性的产生都是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过去的符号性存在的发展。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以先前的专业技能为基础,不能盲目的学习实践新的技能,提高技能。(二)文化传递模型文化传递模型有两种,即单向文化传递模型与双向文化传递模型。单向文化传递模型认为,发展中的个体,即接受文化的个体,是消极地接受符号建构的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单向文化传递模式强调,传递的符号信息是固定的、不能发展的,接受者只是单纯的接受,而不能进行主观意义的建构。处于这种模式的高职教师单纯的接受别人给与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是单纯的接受传递。双向文化传递模型与单向传递模式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符号意义的接受者积极主动的进行文化的建构,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符号信息。在双向文化传递模型中,接受者在新异性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把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符号信息进行不断的交流,实现意义的重新建构。处于这种模型中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不断对新异性进行反思与思考,进行自身意义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在把编码信息进行分析之后,进行重新的建构,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这种传播模型在高职教育中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传递模式。(三)个体文化与集体文化个体文化是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内化的结果,即个体的主观现象的外化。人的服饰、身体的装饰等都是个体文化的表现形式。而集体文化一定群体的个体意义系统的外化组成的。因此,个体文化相当于主观文化;集体文化相当于客观文化。集体文化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进行符号的交流中形成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

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面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iv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技能训练。只有有教育理论的指导,熟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教育的理论知识,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科背景知识是一个教师胜任教学认为的前提,高职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方面的能力,是由高职教师教育的教育对象决定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只有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现的学生的面前,才能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给予指导。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的进行新异性的构建,以及进行信息传递的基础,是不能被忽视的。高职教师面对现代社会的告诉发展,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应该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二)精深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教师只有通过制定教学计划,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亲身示范,通过有效教学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组织能力是教师进行集体教学必须掌握的能力,把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集体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精湛的专业能力是把教师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桥梁。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差,学生就会表现出单向传递模型的状态,甚至是达不到,可能上课不会听讲;相反,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实现符号信息的内化。(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教师归根结底的教师,教师就要做到为人师表。高职教师同样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爱护自己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关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只有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才能言传身教,才能起到典范和教育作用。单个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个体文化的表现之一,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应力求为这一群体文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对教师行为起指导作用。有些高职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室成了一言堂,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或者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与乐趣。这容易造成符号的单向传递,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很少参与也就很少思考。(二)教师专业技能不够教师的专业技能于专业知识一样,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重高学历教师的招聘,把文凭看做老师进门的敲门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精湛,但是与实际联系较少,学生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课本。学生在新异性的接受中,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在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呈现单向传递模式,很难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被动的记忆,与实际不能联系起来。(三)教学方法单一在高职教育中,甚至是中国的教育中,存在教师教,学生学,教只是老师的事情,教师把课本上的知识和拓展的知识抛给学生,学生能捡多少就多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新异性的接受会受影响,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四)科研能力差,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差,我们不能归咎于高职教师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高职院校的责任。一方面,高职教师一般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很少老师进行教学研究,老师把这一问题归结于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没时间进行教学科研。教师的个体文化在科研方面呈现消极的态势,直接影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在高职院校这样的集体文化中,个体文化会受到集体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就业上,想法设法为学生的就业铺路,忽视了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营造教师竞相提高专业素养的文化氛围集体文化对个人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集体文化的涵化中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可以设立激励机制,鼓励高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也是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动力。就拿教师科研能力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奖励制度,鼓励老师个人或群体的以院校的名义多从事科研,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端正教育观念,调试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是个体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可以多途径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调试自己的教育观;高职院校也要发挥集体文化的作用,在全院校组织学习最新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做专题的讲座。在集体的文化氛围中,教师的个人文化能得到有效提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在争取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说参与式,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双向的文化传递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收到符号信息的时候,能够做到及时的整合,对符号进行重构,反馈给老师。提升课堂的效率,实施有效教学。面对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组织老师互相学习,或者组织高职教师一起研讨,或者高职教师可以自发组织讨论,互相学习,发挥集体的作用。(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前沿发展动向高职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随时都会有新异性的产生,固步自封只能总这个时代落伍。高职教师应该随时通过网络或者最新的专业讲座了解最新的专业动向;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共享资源;老师也可以成立专业素养提升的交流会或者组织,不定时的召集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有了这样的集体氛围,教师能够受到集体文化的感染,使大家共同进步。经过以上从文化学的视野分析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高职院校应该努力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高职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切可以提升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都可以拿来用,只要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担当起社会赋予高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