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26 03:51:06

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我国通过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提出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教学的新方向。在构建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关键,其涉及与涵盖面非常宽广,本文就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小班制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的分科任教,其采取的是教师包班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适合我国部分落后农村地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规模较小、师资力量不足等教学短板。另外,因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水平都处于蓬勃发展态势,因此有些沿海发达城市采用包班制教学模式,令我国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成为急不可待的重任。但我国小学教学的分科教学模式已沿袭成规,培养全科教师的经验与系统都尚未完善,在我国推进小学全科教学模式任重而道远,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潜心研究。

1.小学全科教师的含义

我国新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的教学方向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并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艺术课、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性课程。我国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在小学教师师资配置方面提出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新方向,同时也为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匮乏的问题发挥作用。现今,我国对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全科教师就是完成小学某类课程的所有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有些教育工作者则认为能够胜任小学所有课程教学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全科教师,总而言之,我国对全科教师的含义难以界定。但仅从词义理解的话,全科教师是既有别于分科教师而又与其相互对应的一种教学能力。当然,全科教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具备全面性,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一并落实对学生人格心理及综合素质的培育。探讨与研究教学的根本是落足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能力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培养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这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理论基础、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合力发挥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思考教学改革的措施,勤于反思教学实践的弊病,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能力,全力提升教育水平的高度。

2.构成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因素

2.1实践能力的内涵及组成。目前,教育界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及定义实践能力的概念,可尚未做出统一的定论。一些学者对其定义进行哲学实践思考,提出实践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有完成指定或特定教学实践活动的可能及能力。部分学者对实践能力的解读是由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实践能力是教师保证个人灵活应用现有技能与知识处理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生理及心理问题。美国曾有心理学家就将心理特征与实践能力联系在一起解读,称实践智力是等同于实践能力的,而实践智力的定义是由实践能力推演而来的,心理学认为能够直接左右活动效率的是“能力”,并且心理特征决定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心理学认为将理论转变为具体实践活动,将抽象思维落实为实践成果的就是实践智力,也就是实践能力。

2.2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组成。当前,有学者对教师教学专业实践能力的组成提出暂定意见,是因为国内对此并没有统一的意见。在此,采取部分学者的意见,既包括局限的专业实践能力、元专业及拓展的教学实践能力,又由若干具体能力组成每一个教学能力层面。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和教育学生能力是局限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准绳。拓展的教学实践能力囊括家校合作能力、政策执行能力及同事协作能力。元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涵盖教师的反思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学者用简称“GPS”作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其中“G”是指“Generalabilities”,为通识能力;“P”指“Professionalabilities”,为专业能力;“S”即“Subjectabilities”,为学科能力,其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平衡对构成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要均衡培养教师的“GPS”,配合实现小学全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此,从教师自身发展与实践教学角度考虑,先将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分为自身发展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这两个方面。其一,教学实践能力:细分为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其二,自身发展能力包括教学创新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这两个大方面是构成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重要部分。

3.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策略

3.1增加见习及实习的力度与深度。教育见习及实习是帮助提高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安排合理有效的见习及实习对于促进培养优秀的全科教师是大有裨益的。但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在安排师范生实习与见习方面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比如见习与实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师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有待强化监管,对见习与实习的学习任务及目的太过模糊等,造成一些师范生的见习及实习经历流于形式,太过肤浅而不够深入,学生难以得到实际教学演练的机会,并没有将实习与见习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对于师范院校现存的见习计划大多从大二才设有,并且见习的时间一般都是很短的,不妨尝试从学生大一开始就设置频率较合理的见习计划。比如让学生每月都有一次见习机会,再由老师在授课时指导学生将见习经历与理论知识结合进行学习思考,这样的见习效果肯定会比短期集中一次见习要好。现存的实习规划多是设置为八周左右的时间,在学生大四的上半学期开展。完全忽略此时期学生大都面临准备考研与面试工作的现实问题,令实习规划与学生的个人规划相矛盾,直接造成学生难以专心参与实习的问题,而且一些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管远未达标,那么实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初入职场的师范生而言,八周的实习时间只是浅尝辄止,实现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实习目标。发达国家则给予学生非常宽松的教学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会真实的小学教学内涵,这点的确值得我国参考借鉴。因此,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各个师范院校与教学实习学校携手修正实习方案,设置更为合理的见习与实习时间,最好将见习从大一至大四有规律地贯穿至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将实习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延长,令见习与实习在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上的作用最大化。

3.2开展教学实践竞赛,扎实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实践竞赛可分为三个方面:专项学科能力、基本教学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再依据其不同的性质将实践竞赛分为:综合型竞赛与专项型竞赛。专项型竞赛可开展某单项专业性教学能力的比赛,例如制作教学课件比赛,“三字一画”教学基本功比赛,理论教学授课比赛等;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开展专项型竞赛,比如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比赛、小学自然实践教学比赛等。另外,针对创新性教学能力就可开展综合型竞赛,例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开展书画、钢琴、歌唱、舞蹈、班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学校通过不同形式与类型的竞赛,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令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全科教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并通过观看比赛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弥补与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全科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模拟小学环境,演习沟通技巧。模拟的小学环境不仅有课堂内教学环境,还要模拟与家长在课堂外时的交流沟通情景。可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模仿扮演来模拟出课堂教学情景,首先要确保模拟课堂的真实感,由学生轮替扮演小学生和教师,模拟出小学生活跃多动的课堂情境,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说话嬉戏,不专心听讲吃东西,向老师示威等种种课堂纪律问题,由扮演老师的学生当作真实教学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

3.4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教育对于师范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名词,似乎已成为一个动词,因为这需要师范生在迈进师范院校的那一刻起就树立学海无涯的学习观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反思的能力,不仅要学会从个人出发思考与反思教学行为的优劣,而且要具有团队意识,时常与教学团队里的教师进行教学心得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及总结教学上的不足与长处,并将个人反思与团队反思相融合,在提升个人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推动教学团队的进步,为优化教学服务贡献源源不绝的力量。师范院校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精神,将教学与科研深度相结合,端正自我科研态度,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中,通过自己亲身参与中的发展观察及探索研究,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并亲自投身到各类科研项目之中,全力落实与推进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目标进程。

4.结语

我国的小学教学模式由分科制到全科制的改变要稳扎实打地逐步过度,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全科性,还要抓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令全科培养的成果具有标准的稳定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发展特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不但是为完成我国教学模式的新创举,最终要依归于学生的根本发展问题,此举措对我国小学的教学建模,我国社会的基础教育,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闰青,刘占才.小学全科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

[2]周晖.高师院校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2017(9).

[3]王莉.本科层次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3):8-14

[4]刘向明,开健.关于小学全科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

[5]江净帆.小学全科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能力特征[J].中国教学学刊,2016(4):80-84.

作者:蔡睿 梁慧 单位:琼台师范学院 海口市美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