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能力的晋升

时间:2022-03-10 09:28:03

教师教学能力的晋升

1高校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

1.1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要求改变过去“讲授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民主式、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改革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与学生共享资源和想法.这必然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与教学手段、方式,以应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1.2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接受式学习,学校和教师更多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挖掘和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学习方式向主动性、独立性、问题性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当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自发进行的,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如果教师教学行为与能力不能够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课程改革

2.1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和直接参与者,课程改革只有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才会把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内化,并付诸于实践.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师角色,从自我做起.教师要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要开展探究式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开展开放式、民主式、对话式的课程教学,实现教师由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转变.其次,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师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向学生提供新鲜而富有营养的涓涓细流.同时,教师要主动为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为课程改革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2.2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课程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中唱主角的主要是学校的各个行政部门,而教师仅仅是以上级政策的执行者的身份出现的.正如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所指出的,很多课程改革“在制定其教育决策的时候,很少考虑教师的经验.教师只不过是些公仆,其职责是将别人做出的决定付诸行动”.[3]甚至很多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学校领导及行政部门的事情,与教师自己的关系不大.这种课程改革中教师地位和角色的错误定位导致了改革结果背离改革初衷的后果“.教育改革不只是技术的工作和行政手段,必须关心教师对创新的认同感、情绪和理解.”[4]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是教师能够做到也愿意去做的.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改革中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是否得以发挥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充分调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使教师能够在改革中真正找到自己主人翁的位置.这样不仅使课程改革更加容易被教师接受,而且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确保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让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利用改革来监控教学行为,而是要真正实现教师与专业的对话,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业自强、自主.

2.3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其实就是对教师以前做法的一种修正,甚至是一种否定.所以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还是课堂教学手段方式的转变等都需要教师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改革时,首先要充分分析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等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发展计划,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向老师们提供在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在职短期或长期深造、培训、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及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能力.

2.4改革考评制度促发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

提高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不仅要向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培训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还要健全学校的评估、考评机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首先,将教师完成教学职责和任务的情况作为业绩考评的主要内容,重点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并以其作为教师津贴、晋升、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尤其在评价教授时首先要评价其教学职责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不仅要通过诸如督导组听课、各个院系、教学组内部进行听评课的方式进行,而且要通过学生评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由过去以教为中心、注重教育结果的外在质量评价体系向以学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的内在发展性质量评价体系转变.

其次,针对目前一些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实现情况,应形成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考评机制.在教师业绩考评体系中可以纳入“是否像重视科研项目一样重视教改课改项目”、“是否将教改课改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等条款,使得教师重视并积极参与教改课改项目,以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展开.课程是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等形成的复杂系统.相应地,当前的高校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转变课程教学理念,更要求我们重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当然,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因素,课程改革不仅要依靠行政推动,更要依靠教师自觉角色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没有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支持和理解,再好的课程改革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如何使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内容,并使他们能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课程改革对高校教师提出的种种挑战,不仅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而且高校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开发,完善学校的考评体系,引导教师主动为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为课程改革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乌云高娃娜仁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