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26 02:40:23

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一、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199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金农工程”项目,以加快和促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现代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农村信息化水平提升。之后,中央政府多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2010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环境。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农业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年)》。近年来,北京市在中央、农业部文件精神指导下,加快推进和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1995年,北京市率先建成农村信息网络,实现了市、县(区)与中国农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2007年北京移动公司在北京郊区移动信号区域覆盖率99.95%,郊区农民手机拥有率(60%~80%)。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乡镇联网率达到了100%,其中宽带接入率99%。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30部/百户。全市所有行政村和98%的3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接通固话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7.58%和98.72%。农村居民不再存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截止到2014年底,北京市网民人口总数159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75.3%。

(二)农业农村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截止到2015年,北京市已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农村地区的信息采集网络,信息采集点500多个,覆盖到了所有行政村。建立了信息采集工作机制和上报制度,通过采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采集、报送农村生产动态、农产品价格信息、科教文卫、自然灾害、疫情防治、环境保护以安全管理等综合信息。据市北京市农委初步统计,市农业农村信息系统达60多个,涉农网站近2000个,郊区农村基层已建设各类信息服务站点6346个。农业行业信息采集实现网络化,建成完善的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实现了种植、农机、水产、畜牧兽医四个行业74项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建立“菜篮子”工程信息系统、进京动物及产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一批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信息化水平达到90%以上。全市统一的农业信息平台,整合了多家农业信息网站,实现了全市农村信息网络化共享。

(三)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体系日益完善

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市已初步形成“区县有信息服务部门、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信息服务体系。全市100%的区(县)政府成立了信息化职能管理机构,85%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村信息服务站点超过10000个,农村兼职信息员人数超过9000人。依托农业部的“12316”农村热线平台,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信息服务全覆盖,为全市农民搭建了“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和专家信息直通车,形成了呼叫中心、短彩信中心、农业信息网站和农业视频节目等多种信息手段相结合的服务格局。

二、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但从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利用率偏低

目前,北京市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国家广电网络、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为平台,本市农村地区信息生活主要以传统的广播、电视等信息媒介为主。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和利用率较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甚至完全为零。另一方面,“网络村村通工程”的开展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但是基层信息服务组织薄弱、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农村信息化网络利用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严重

一直以来,在传统社会就业思想以及经济条件制约下,北京市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信息化工作人员。目前,北京市乡镇农业人口的工作人员是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主要以兼职的方式担任这部分工作职责,但是由于其主业工作繁忙,没有充分的精力用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瓶颈。

(三)农村信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信息缺乏实用性和有效性

北京市农业信息网站数量已超过百余家,从数量上看十分可观,但是大多数网站搜集、的信息是以综合性信息为主,专业性、实用性信息占比较低,不同网站内容重复率较高,缺乏对未来农业市场、产业发展形势的预测分析,严重降低了广大农民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农民的服务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信息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社会时事新闻类的信息多,但是在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思想道德方面的信息较少。公众类的信息多,但具体针对农民特殊需求的信息少。由于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各类农业信息不能共享,使农民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存在难度,并且信息服务的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对信息个性化的要求。信息资源开发不够依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较大短板。从全国的情况看,也是信息网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加强。

三、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经验分析

借鉴美国、日本和印度农村信息化发展经验,可以使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首先,美国是全世界农村信息化水平最高的。美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够达到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其引入了“市场主导型”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和配置农村信息化资源,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财政支持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促进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农村信息化建设则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利用经济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调控和引导农村信息化建设,政府加强农村信息化供给管理,通过财政手段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完全由政府主导建设和维护。对于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的信息化基础项目,则由政府财政解决资金、人力问题,委托专业公司建设和维护。另外,政府还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管理法律制度,有效提高信息质量和服务效率。印度农村信息化建设采用“公私共享”模式。印度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但是由于其具有发达的IT产业,有效促进了印度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央政府是农村信息化项目主导者和推动者,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项目运行体系:中央政府农村工作部——邦政府农村工作部——地区农村发展部——村民自治组织。借助这套发展模式,印度政府在1999年启动了知识信息计划,由村民自治组织负责筹集资金,成立专业的农村信息网络分中心,政府负责网站信息更新和,村民有偿使用网络信息。通过采用这种“公私共享”合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其中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了主导作用,知识信息计划的实行,彻底解决了印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印度通过采取政府补贴、引入民营投资等方式不断优化农村信息化服务环境,有效降低了农民信息获取成本。

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和措施

农村信息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统筹和协调“四化”工作的重要推手。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进一步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健康发展。

(一)建立农村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比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在全国高度上做好统筹指导,将信息化建设从以业务建设为主导向履行政府职能和服务并重转变,使农村信息化服务呈现多平台、多服务发展,建立起覆盖农业、畜牧、林业、农机、农技、医疗、社保、水利和气象等多个涉农领域的综合性信息化网络,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健全和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功能,实现对经济、社会事务全方位的标准化、规范化、民主化和动态化管理,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线跟踪、及时指导、有效监管和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和帮助。以农村最基层的行政村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进一步集成公益服务、便民生活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和培训体—60—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验服务。“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是农村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的节点和末梢,要以“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一个宽带接入”的“五个一”标准,推进村级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同时利用网站链接,将其他专业网站例如“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新农村商网”等链接起来,为广大农民提供全面、及时、最新的涉农信息服务。开展涉农科技与政策查询、农业补贴发放、水电煤气费代缴、求医问药、网上购物、网上办事等多样化的业务,充分满足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服务需求。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还要解决两端建设不到位问题。对上要连通信息资源,末端要切实连通信息用户。

(二)大力开发农村信息资源

要扭转重网络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为了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必须根据农村需要,开发信息资源,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大开发和利用的效果。一方面,国家层面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制订农村信息资源开发规划,明确信息资源开发的责任、要求。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市级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行业分类指导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格局。要加大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发掘农业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卫生、社保等行业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二是制订农村信息的国家标准,指导农村信息的开发应用。为信息资源积累提供体系保障,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及其对研究工作的支撑。三是协调各农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与横向各部门、各方面力量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共建共享,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建立涉农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实现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服务等三个层次资源全面整合,使农业信息能够得到全面利用。

(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

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机制,明确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融资渠道解决资金融资问题。国外经验证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筹集问题。一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机构,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向服务型转变,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建设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二是优化“三农”服务投入结构,创新融资模式,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夯实其发展物质基础。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多元化投入体系。三是要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企业获利、农民受益”共建共享机制。引入多种投资,优化农村信息化基础配套设施网络,提高农业信息网络利用效率,建立起覆盖全市统一信息搜集和信息平台,促进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四)普及并深化农村信息技术应用

农村信息化建设其实就是先进信息技术和工具普及和发展过程,现代农业及农村信息化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方式,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加大信息化技术在重点领域的推广。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快速增长,手机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显著增加了新网民人数。因此,在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手机互联网应用,开发适合广大农民需求的软件和套餐,不断提高农村手机网民比例,使其成为农村重要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信息技术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村经济活动,或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而是横向和纵向拓展,使信息技术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企业联系,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甚至与农户联合,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结合更有深度和广度,与农村管理与服务的结合更融洽。另一方面,北京市要借鉴和学习美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经验,不断完善农村物联网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开展物联网技术在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精品农业方面的应用,利用物联网的智能控制优势,实现水、肥、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科技、信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在生产布局规划、生产资料采购、生长过程监控管理、农产品营销、物流配送等环节,全面、综合进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北斗卫星导航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通过全程应用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应。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在重点领域的熟化应用和规模化推广,创新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机制与运营模式。持续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五)加快新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投入要素,直接影响到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分清层次,根据不同岗位培养不同的人才。国家层面主要是专业研究队伍,包括信息理论和市场分析预测专家;省市级农村信息人才队伍应该侧重于收集、分析本地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承担对基层农村信息化的规划管理人才;基层信息服务实际承担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收集本地农村需要的信息,指导农民利用好信息手段和信息资源;二是把基层的信息需求、农村政务、经济信息收集并反馈给上级信息中心。所以要具有农村信息基本的技术知识,热心为农村服务的人员。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依托本地丰富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开展人才培训,为乡镇信息工作者提供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二是要制定大学生支农优惠政策,通过制定公务员考录、考研优惠政策并提供生活津补贴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农业智能化技术使用、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策略技巧培训和农民信息化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为开展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提升,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信息化主要目的是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立起覆盖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试点工作,探索农业产业信息服务和民生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和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

作者:刘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宝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44-45.

[2]朱保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4):147-149.

[3]刘振滨,郑逸芳,许佳贤.现代农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探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4):16-17.

[4]李瑾,赵春江,张正.三网融合与农村信息化:机遇、困境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106-107.

[5]邓培军,陈一智.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39.

[6]王芳,田红.中国“三农”信息化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1(11):62-68.

[7]李华锋,张颖.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J].世界农业,2012(6):92-95.

[8]尹国伟,王文生,孙志国.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27-16928.

[9]蹇洁,叶芯彤.基于资源整合与信息定制建立农村云信息服务体系[J].通信企业管理,2013(3):80-81.

[10]郭萍.浅析“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及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6(2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