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村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31 03:11:51

新农村建设下农村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衡阳地区的基层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衡阳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的基本现状是:村民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农村建设”“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等政策和法规的认知度不高,且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村民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简单枯燥,多选择一些对场地要求简单的项目进行;政府部门的缺乏相应的体育专职机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极度匮乏;农村体育活动的经费不足等。依据衡阳当前农村体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衡阳市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衡阳市;新农村体育;现状;对策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时期的重要任务。《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体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战略和奋斗目标,并提出:10年内,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体育人口达总人口的40%左右。而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相对城市而言差距甚远。“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开展好农村体育将对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研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根据调查衡阳农村人口占的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滞后于湖南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缓慢。体育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发展做调查研究,其研究的结果在理论上可以给衡阳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找到并解决衡阳地区农村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将对湖南省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衡阳地区3个乡,5个街道下属的77个行政村和27个社区的村民。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即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并收集有关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体育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为本文的研究、设计和构想提供坚实的基础。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我们针对此次研究设计“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衡阳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本次随机抽样的对象包括了农村打工人员,务农人员,闲散人员,可认为本课题调查对象反映了衡阳地区农民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与特征。1.2.3专家访谈法。对村委会有关领导及有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村委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要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难题,并对他们提出的有利于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建议编辑到我的研究内容中,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资料。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获取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运用办公软件Microsoft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和数理统计,得出有效和有用的数据,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农村体育活动。

2结果与分析

2.1村民闲暇时间的活动情况

从调查数据来看,衡阳农民闲暇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打牌、串门聊天、体育活动所占比例为40.1%,32.1%,14.5%,依次排在前三位,并且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当前农民玩牌和聊天为主要休闲活动。衡阳农民闲暇时间较多,但对闲暇的利用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让村民的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一习惯培养出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2.2村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和对体育活动作用的理解

2.2.1不同文化程度对于“新农村建设”“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纲要”的认知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文化程度与村落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有关,且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文化程度越高的村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上表现出的关注性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表现为:具有高中以上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对以上政策的了解和认知水平上优于其他群体,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上选择“不知道”选项的比例占有绝对优势。2.2.2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影响自身健康因素的理解。从调查数据来看,不同的文化程度对影响自身健康因素的理解存在差异,文化程度高的群体对于自身的健康看法比较全面、具体,而文化程度低的群体对自身健康的看法相对偏颇。这与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程度关联。村民的文化程度对其在自身身体健康影响因素的判断上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村落农民认为“医疗保障"是最重要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最重要的,可见,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也不同,在体育本身最直接、基础的健身作用上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村落农民的知识积累有利于体育在农村的开展。

2.3衡阳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的状况

2.3.1衡阳农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调查数据来看,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53人,占总人数的32.9%,其中男性43人,占被调查男性的30.9%,女性110人,占被调查女性人数的33.7%。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共有312人,占总人数的67.1%。男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有96人,占被调查男性的69.1%,女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有216人,占被调查女性的66.3%。从调查结果看,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衡阳农村中偏少。2.3.2衡阳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每年没有任何体育消费的有69人,占调查人数的14.8%,每年消费在100元以下的有203人,占调查人数的43.7%,每年消费在100~400元的有168人,占调查人数的36.1%,每年消费在400元以上的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5.4%。数据表明衡阳农村村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甚至一部分人没有体育方面的消费。

2.4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从调查数据来看,村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地依次是公路、自家庭院、田野或河边,而选择附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或者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相对较少,选择收费体育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更少。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可以开展体育活动的设施、场地数量罕见,受经济发展水平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场地设施资源不均衡。

2.5衡阳地区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

2.5.1衡阳地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从调查数据来看,衡阳体育活动及场所建设的资金筹集主要来源于民间组织的募集。45%的人认为经费来自于民间组织的募集,20%的人认为经费来自政府或村委会的拨款,16%的人认为经费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赞助,14%的人认为经费来个体工商的赞助,5%的人认为来自于村民的集资。由此可见,民间组织在资金的募集方面发挥大巨大的作用。2.5.2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来看,衡阳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以应付上级检查为主。通过对有关领导的访谈,发现基本上很少有乡镇有体育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当然也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干部,只有少数村安排有干部兼职体育工作。总体来说,衡阳地区村落体育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6影响村民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客观因素

2.6.1主观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影响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是“没兴趣”“怕人笑”,这说明村民参加体育活动受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逐渐改变农民的体育观念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6.2客观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影响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是没场地、没时间,由此可知,加强农村的基层体育场所建设、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改变目前衡阳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主要措施。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衡阳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终身体育”“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认知程度低,而且各群体间存在差异。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各个群体间的体育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文化程度高的优于文化程度低的。村民的闲暇时间较过去更多,但是,他们在闲暇时间选择的活动方式以看电视、聊天、打牌为主。村里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大都在大路上、自己庭院、田间和小河边等一些非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活动组织严重缺乏,绝大多数行政村没有体育组织。村民的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募集和政府拨款,仅靠这些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对于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缺位”造成农村集体体育活动少,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2建议

3.2.1以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建构多元宣传服务体系。各地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方式,采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新农村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纲要”等相关政策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带动农民树立“健康就是财富”,参加体育锻炼就是投资健康的观念,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3.2.2建立健全衡阳农村的体育场地基础设施。调查中发现衡阳地区的农村很少行政村有体育基础设施。场地设施是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受到抑制。新农村体育事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应以体育基建为突破口,(下转第30页)宣传和培训,使更多的农户能够掌握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尽早实现现代农业的机械化,能够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提高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工作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区域内农业生产先进集体或者人物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对其生产经营方式的宣传,让其他的农户和客户都能够对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进行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法律意识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进行订单农业的操作时,能够利用自身的法治理念,严格规范订单合同,使订单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认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使订单农业能够在法治的保障下健康发展。结束语贵港市具有明显的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其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形式的进程中,订单农业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标准化以及规模化,政府部门要完善订单农业发展机制,建立科学订单农业发展体系,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的生产经营,发挥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转化订单农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农业产品品牌,加强订单农业宣传培训,为订单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发展环境等多种形式来促进订单农业在本市的科学健康发展,实现本市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使订单农业的生产者能够实现更高的农产品经济价值,经营者能够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当地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肖武胜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焦民赤,薛兴利.订单农业中农户违约行为的博弈分析与规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6):122-126.

[2]董翀,钟真,孔祥智,等.订单农业对农户的影响总是有效吗?———买方垄断和非垄断市场订单农业参与效果的对比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4):16-23.

[3]王畅,丁甜甜,王婧,等.农户对订单农业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寿光市纪台镇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5,(7):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