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旅游产业扶贫研究

时间:2022-12-18 02:50:55

民俗体育旅游产业扶贫研究

摘要:体育旅游是当下的热点之一,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脱贫致富。黄山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但是这些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分析了黄山市利用民俗体育旅游扶贫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民俗体育;旅游;扶贫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依然艰巨,扶贫攻坚工作不仅关乎人民生计,更关乎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因此,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关注。在2015年11月29日,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文件,文件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并指出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1]。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是一种重要的精准扶贫模式。近些年来,国家也大力发展体育产业,2014年10月,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黄山市的农村地区具有种类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这些民俗体育项目不仅体现了当地的风俗文化,更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如果将这些民俗体育项目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发展成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创造财富,将可以给当地村民带来大量收入,从而实现脱贫。

1.黄山市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及其扶贫价值分析

黄山市古称徽州,是徽文化的发源地,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并且很多旅游资源都可以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创造新的经济价值。1.1黄山市人文景观介绍。古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是三大显学之一“徽学”的发源地,拥有非常灿烂的文化。在旅游资源方面,有黟县古民居、歙县牌坊群、屯溪老街、潜口民宅、鲍家花园、唐模、花山谜窟、雄村景区等众多人文景观。不仅如此,在很多的农村,还保留了大量的体育民俗活动,例如,跳钟馗,嬉鱼灯,叠罗汉,傩舞等。这些都可以与体育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是徽州当地文化、传统、地域特色的体现,徽文化的精华,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黄山市民俗体育的扶贫价值。1.2.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3],全民健康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个人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因病致贫。因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抵御疾病,从而实现全民健康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国务院在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在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4]。而民俗体育活动对器材、场地的要求较小,且带有一定的娱乐性,老少皆宜。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当地的民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增强体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积极作用。1.2.2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近些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城市,使得民俗体育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再加上不少村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且缺少传承的动力,使得一些民俗活动面临着失传的风险[5]。因此,通过发展民俗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保护民俗体育的积极性,不仅能节约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成本,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促进徽文化的传播,增加人们对徽州的认知。1.2.3降低贫困户脱贫就业成本。由于民俗体育是当地时代相传的习俗,因此当地很多人都对其有这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不必花钱请人进行大规模的技能培训,因此节约了不少扶贫资金。同时,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住宿、餐饮业的繁荣,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因此,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指导和支持,这也为体育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避免了因为后程乏力而导致返贫情况的发生。1.2.4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很多民俗体育运动都是集体项目,这需要多位村民之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完成。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邻里和睦。同时,民俗体育也存在一定的竞技性,在这种竞技过程中,村民们齐心协力,荣辱与共,这对于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具有积极的作用。1.2.5改变村民精神面貌,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在不同的场合曾屡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6]。只有让贫困户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俗体育运动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进行民俗体育活动,能够使村民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村民道德修养的提升,使其明白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同时,民俗体育运动还能丰富村民的生活,减少村民黄赌毒等不良嗜好上消耗的时间,净化社会风气。这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2.黄山市利用民俗体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2.1村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去城市谋求发展,并接触到了现代的社会思潮。这使得他们对古老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一些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是迷信活动[7]。这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徽州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2.2缺乏相应的保护政策。目前,国家虽然加大了对民俗项目的扶持,但国家并未出台相应的体育扶贫政策,这导致落实到地方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这就使得黄山市的民俗体育活动无法得到黄山市政府的支持,再加上黄山市的各种民俗体育活动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协会和组织,且各种民俗体育活动之间也缺乏交流,导致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无法在社会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更是加剧了民俗体育的保护难度。2.3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人才。目前,黄山市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用于处理体育扶贫的事务,这也导致了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难以快速解决。同时,黄山市也缺乏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来管理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这也导致了民俗体育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黄山市有黄山学院和黄山职业学院两所高校,黄山学院开设了旅游管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专业,黄山职业学院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并未将体育和旅游结合起来,培养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再加上黄山市是一座三线城市,经济能力有限,也难以吸引外来人才为黄山市的体育旅游服务,使得黄山市的体育旅游发展较为缓慢。2.4开发商过度开发。随着黄山市旅游业的兴起,黄山市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一些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将一些徽州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随意更改,在这一过程中,徽州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原本的文化内涵已经遭到了扭曲和破坏,甚至在黟县的西递,一些开发商为了旅游的需要,居然开发出了抛绣球的民俗活动,这在徽州传统文化中,是不被允许的[7]。开发商这样做,虽然吸引了游客,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不仅不利于徽州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更容易让外界曲解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影响徽州民俗体育的对外宣传。2.5社会关注度较低。黄山市的民俗体育活动种类众多,但是大部分民俗体育项目的商业化程度都较低。而现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民俗体育表演很多都大同小异,因此徽州的民俗体育活动难以吸引游客的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这些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只在小范围内开展,受众群体较小,又缺乏媒体的报道,因此这些民俗体育项目难以得到社会的关注。2.6传承人年纪偏大。目前,徽州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很多的传承人年纪都偏大,正在逐渐丧失传艺的能力,再加上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使得传人越来越少。例如,已经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徽州目莲戏,目前只剩下五名年纪偏大的传人[7],随时面临着失传的风险。2.7民俗体育运动氛围不够浓厚。虽然,国家现在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但是,近些年来广场舞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广场舞进行健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民俗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使得徽州传统民俗体育的氛围越来越淡,很少有人利用徽州传统民俗体育项目锻炼身体,这导致了徽州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关注度越来越低。2.8没有完善的徽州民俗体育研究体系虽然目前研究徽文化的人很多,从知网上也能找到很多徽州民俗体育的文献资料,但这些研究徽州民俗体育的学者基本都是来自各个高校的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较为有限,这也使得徽州传统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徽州传统民俗体育的发展。

3.黄山市利用民俗体育扶贫的建议

3.1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黄山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要加强和黄山学院、黄山职业学院的合作,给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岗位的实习机会,并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塑造一批专业的民俗体育旅游人才。与此同时,还应提供一系列优厚的政策,吸引从事体育旅游、民俗体育的高素质人才到黄山市安家落户,从而为黄山市体育扶贫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3.2扩大对外宣传。黄山市政府应该要积极联系国内的主流媒体,通过这些主流媒体,加强对黄山市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宣传和介绍。同时,还应组织一些民俗活动表演队,去全国各地进行徽州民俗活动的表演,让更多的人能够现场感受徽州民俗体育的魅力。3.3成立专门的徽州民俗体育管理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管理徽州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机构,这样可以直接管理徽州各个民俗体育,根据各个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申请和分配资金,为徽州民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保障。同时,专门的管理机构,能够聘请专业的学者对徽州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些传统民俗活动的发展脉络,为徽州传统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3.4在各个中小学开设民俗体育课程。徽州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很适合在中小学开展。将民俗体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中,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让学生了解徽州传统的民俗文化,增强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对徽州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对于传承人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作用。3.5合理开发民俗体育旅游。黄山市的相关部门应该要规范民俗体育表演活动的商业市场,并对这些商业表演创作进行监督。表演项目要根据徽州民俗、民风、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创作,并尽可能的体现出原汁原味的徽州民俗体育的风貌,绝对不能为了创造商业价值而忽视了客观的历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徽州民俗传统体育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源源不断的稳定收入。3.6加强对贫困户的民俗体育技能培训力度。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缺乏一项生存技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以往的体育扶贫,都是通过直接捐款或者捐献体育器材的供血模式[8],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俗体育表演,作为一项当地世代相传的技能,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这些贫困户进行民俗体育的技能培训的难度相对较小,且成本较低,同时也贫困户也容易掌握。因此,加强对当地贫困户民俗体育技能的培训,将其用于商业表演,创造经济价值,是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3.7完善体育扶贫的政策机制。黄山市政府应当要出台一定的政策支持体育扶贫,尤其是民俗体育扶贫政策。只有将民俗体育扶贫作为一项独立的扶贫模式来开展,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民俗体育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汪轶群 单位:黄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