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10-26 04:03:10

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在文化产业迈向新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乡村旅游成为新的融合方式。分析了“文化+”乡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并从规划和制度层面、民俗文化的挖掘、环保意识的提高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乡村旅游;对策建议

党的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开始与其他经济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文化+”新业态已迅速崛起,其中,“文化+”旅游产业是最为成熟的融合模式。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者对文化体验的要求逐渐提高,文化已成为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文化+”旅游是指挖掘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因子,赋予旅游以灵魂。“文化+”乡村旅游就是在乡村旅游中更多地向游客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农村的象征性符号,更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对乡村文化的传播、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

1.1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乡村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整体。乡村物质文化包括田园景观、建筑景观、农耕生活景观、乡村饮食、乡村物质艺术在内的多种文化。乡村物质文化是人们体验乡村旅游的直接方式,也是人们感受乡村生活、欣赏乡村景观、感受乡村魅力的重要载体。乡村精神文化蕴含在乡村物质文化之中,主要包括村落、居民的选址布局艺术、生活习俗、乡村口头艺术、乡贤文化、历史名人效应等。乡村精神文化是人们体验农村旅游的重要动力,也是人们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依据。乡村制度文化指乡村伦理道德、礼仪规范以及其他社会规则,主要包括节日民俗活动、乡村礼仪文化、乡村权力制度文化等。农村制度文化体现的是不同地域的差异,如果合理开发,都会成为代表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1.2“文化+”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根据乡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目前“文化+”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历史文化+古村落旅游。古村落因为年久久远而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名人文化、古遗址和古建筑群。历史文化之旅依托古村落建筑群、乡村博物馆、历史名人纪念馆等载体,加入富有特色和诗情画意的古老耕作方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农耕生活,增加旅游的新鲜感和体验感。生态艺术文化+乡村景观旅游。乡村景观包括山水风光和生态农业景观,乡村景观旅游以山水风光为背景,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景观,结合生态、养生、度假等理念,融合科技人文、观光美食体验,让游客在风景如画的乡村,感受艺术文化和纯天然美食的魅力。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村庄旅游。民俗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集居的民众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或者生活习惯,如年节礼俗、婚丧民俗、地方戏曲、手工艺术等。乡村民俗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庆方式都不一样,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习俗之外,对现存的有明显反差的民俗风情会产生兴趣。

2“文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2.1缺乏科学规划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当前许多有关部门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缺乏科学规划,加上管理水平不高,又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物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水平,很多是由村干部或当地村民直接管理乡村旅游景区,他们缺乏品牌意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因为乡村经济条件有限,留在村里的人才有限,能够传播乡村文化的专业旅游人才更是稀少。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当地村民,本身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就不高,对本土文化、风俗民情的了解也不够深入,难以向游客传播当地旅游文化。2.2民俗文化挖掘不足,文化节流于形式。乡村旅游是传播乡土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民俗文化是农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农村旅游中,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体验设计较少,或者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游客对民俗文化了解不够。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令人着迷的魅力源泉。比如湘绣、苗绣、皮影戏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宅院村落……这些乡土文化遗产既承载着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又丰富着各地独有的乡村生活。但由于技艺难度大、学习周期长、从业待遇不高,即使开设了职业培训班,能耐住寂寞坚持下来的人也寥寥无几,如何传承乡土文化成为一个难题。近些年兴起的桃花文化节、油菜花文化节、樱花文化节、茶文化节、蚕桑文化节……等文化节层出不穷,但大部分都流于形式,或者空有口号,缺乏差异性的实际内容,留给游客的记忆度不高。2.3环保意识不强,生态文化受到威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的生态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因规划不到位、缺乏对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评估、或者监管不力等原因,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加上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城市涌向乡村,各种不文明旅游行为也随之出现,在景区内乱涂乱画,乱扔垃圾,不注重环境卫生。旅游管理者环保意识不强,不能妥善处理日益增多的垃圾、废气、污水等问题,给乡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

3“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统筹规划,制度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都不一样,当地政府在“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增加记忆度”的原则,开展“一村一规划”,充分体现各自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在尊重农民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在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居民风貌改善等方面下工夫,打造出内涵深厚、独具特色的旅游村庄。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古村落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理。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制度和条例,加以规划和保护古村落和农业文化遗产。建设具有共同价值的“乡土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重视具有识别价值的乡村群落、居民住宅等“乡土景观群”,发挥乡土景观的人文辐射作用。以祠堂、宗庙、学堂等作为乡土文明的载体,传承宗族文化,弘扬新家风、新乡风等乡贤文化。比如,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先后打造了潘榛图书馆、乡贤文化展览馆、乡贤公园、潘式家祠等场所集中展示乡贤文化。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乡土人才是指那些扎根乡土,活跃民间,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等。有些乡土人才技艺超群,是名副其实的“非遗”传人,他们千方百计传承技艺,给当地的民风民俗建设锦上添花。在“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既要高度重视现有的乡土人才,也要着力挖掘潜在的乡土人才,并积极扶持成长中的乡土人才,为“文化+”乡村旅游助力。借助返乡创业浪潮,引导一批高素质高文化的返乡人员加入到乡村旅游业中,让他们给当地旅游从业者加强培训,用“一帮一”或者“一带一”的形式,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乡村文化讲解员,为游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3.2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挖掘民俗文化,传承民间艺术。重点挖掘古村民俗文化传统,包括风貌建筑、民俗服饰和歌舞节庆等。将当地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融入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以山水为骨架、文化为底蕴、生态为主题,使乡村旅游有特色、有活力、有魅力。针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出现的历史人物,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实地标明,以便加深游客的了解。多角度展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民间文化。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芦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土家的刺绣和苗家的蜡染也是手工艺上的一道奇观。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马宅村的文化礼堂,婺剧木偶戏成为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压台节目,已被纳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艺术文化,发挥文化节作用。挖掘乡村艺术文化,多角度展现乡村之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艺术化也开始迈开步伐。比如四川汉源县,以花海果乡为主题,让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一个产业就是一个“田园景观系统”:在时间上一季一景,一月一景,到了花季、果季还是一天一景;在空间上一山一景,一沟一景,一坝一景;在微观上一园一景,一步一景,一树一景。还有年画村、陶艺村等,都说明乡村艺术化大有可为。充分发挥文化节的影响力,加深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茯茶曾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是古丝绸之路上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种。借助对茯茶文化的挖掘,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成为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把茯茶元素深深植入建筑风格、氛围营造及产品宣传设计中,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茶文化论坛等形式宣传茯茶知识,通过游客亲手制作茯茶等形式增加旅游互动,加深消费印象。挖掘传承茯茶工艺,使茯茶文化历久弥新。3.3提高环保意识,倡导文明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让农村的生态优势变成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本。要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能够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旅游饭”,让保护生态不吃亏。保护好青山绿水,就能换来真金白银。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时,结合中长期规划,根据环境和资源容量,适度开发旅游产品。倡导“绿色经营”和“文明旅游”,在景点增设垃圾桶、指示牌、警告牌等必要设施,在进行乡村文化宣传的同时,推广环境保护理念,加强旅游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文化+”旅游模式,能赋予乡村旅游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并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针对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当地政府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用制度来保护文化,用理念来经营文化,用人才来传播文化,唯有如此,“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才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占旗.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8):214-218.

[2]李勇军,王庆生.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16-18.

[3]张善峰.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J].上海农业学报,2008,(2):127-130.

[4]吴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途径分析[J].农业经济,2017,(2):51-52.

[5]张春莲.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24-25.

作者:何小玲 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