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30 11:08:22

乡村振兴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度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迅速增加。当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存来源,尤其是对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来说,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养老问题,力图为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找到合理的实用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镇化;养老保障

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内涵

1)失地农民。是指不再拥有土地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无地农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产生失地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民赖以维持生活的土地因为商业活动或者工业生产被政府或者开发商征用,失地农民变成跟农民和城市都不相同的边缘群体,其中有的农民的土地被全部征用,有的农民的土地被部分征用,在此过程中,农民会得到一次性的征地补偿款。2)社会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指当劳动者年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不履行劳动义务的年龄时,或者因身体原因不具有劳动能力时,可以依法得到物质帮助、保障性经济收入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即是基本的养老保险事务,由政府负责收缴养老保险金,缴费者达到一定年龄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生活保障金。3)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是指农民在征地拆迁后,不再拥有土地这一基本的养老保障,在政府的倡导下,鼓励农民利用征地补偿款,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同缴费,失地农民缴纳到一定年限或达到一定年龄后,按期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保障失地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也越来越完善,从2009年开始,我国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农民从自己缴费变成个人、集体和政府三者相结合的共同筹资模式,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迁,农村出现了很多新增的特殊群体,比如:农民工、留守老人、失地农民,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却缺少专门的制度保障。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多采取货币补偿安置政策,但由于绝大多数家庭成员户口非本地,家庭安置补偿费用比实际人口补偿数额少。且一次性补偿的方式只能维持失地农民5-10年的正常生活,并没有深入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生存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没有长远打算的农民在花光补偿款后无法维系生活,不能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从而凸显出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隐患。2)失地农民自我保障能力不足。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重要生产资料,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维持生存、维系生活的经济来源。在我国,失地农民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都较差,多数失地农民只能选择临时工作或体力工作,工作环境不稳定,收入不确定性强。虽然一次性失地补偿款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内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但是由于没有工作能力和生存技能,失地农民应对突发事件和长远生存的能力欠缺,自我养老保障的方式十分脆弱。3)失地农民对养老问题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失地农民得到补偿款之后不会首先把资金用于自己日后的养老保障资金,尤其是年轻的农民,总觉得养老问题遥不可及,缺乏为自己准备养老储备金的意识,在他们心里,仍存在着传统的农民意识,即“养儿防老”、“儿女养老”的观念。大多数村屯的实际情况是农民对养老保险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一提到个人缴费,就不愿意参保了,原因就在于当前的农民收入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还得拿出一部分钱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这让他们觉得投入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而且,等到自己年老了之后,缴纳的这部分钱是否能够得到养老金,能起多大的作用,失地农民的心中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看待问题的视野使他们看不到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长远利益,他们觉得还是将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更为踏实,参保积极性不高。4)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存在盲区。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征收为商业用地,农民成为了既区别于传统的以种植土地为生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农民失地安置后,原各村管理结构打乱,失地农民居住位置比较分散,流动性很大,且户口短时间内无法变更为现居住地户口,使政府统一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一些失地农民在城市居住后,处于村和社区管理的盲点区域。政府管理上的缺失,致使部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合理保护,无形中加大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风险和困难。

3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3.1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条件,建立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按照失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就业情况和缴纳养老保障能力,设定不同层级的养老保障制度。第一层级,失地男性农民65周岁以上、女性农民60周岁以上,采取个人一次性缴足费用和社会部分补助的双重保障形式,从失地后自行缴足一定额度费用,次月起即享受养老保障金,保障待遇水平不低于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第二层级,失地男性18-65周岁,女性18-60周岁,一次性缴足费用,分别在65周岁和60周岁后领取养老保险金,若在就业年龄内长时间没有就业,可以提前申领失地养老保障金,并在就业后,以分期模式按月补齐提前发放的保障金,以保障到失地养老年龄能够正常领取保障金。第三层级,失地农民18周岁以下,按征地补偿款由监护人代为缴足费用,能够就业时,正常办理城市养老保险体系。3.2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失地农民生存竞争能力。绝大多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参加就业培训机会较少,导致劳动技能和致富能力较差。虽然失地后,对其进行了资金补偿,但难以维持失地农民长久的生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对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趋势,开展失地农民专项劳动技能培训,保障失地农民由农民身份顺利过渡到城镇居民身份。社会应注重培养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识,鼓励失地农民利用失地补偿资金积极创业,并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切实增大失地农民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3.3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增强失地农地养老保障意识。长期以来,在农村,农民的养老方式更多是依赖家庭养老,农民的传统观念是由儿女进行养老。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以情感为基础,具备着任何养老机构都无法实现的老年人养老的先天优势。构建家庭养老模式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增强农民准备养老储备金的意识。有地农民习惯性的以土地为养老的保障,年轻的时候自己种地为生,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了,将土地发包维持生活。失地农民失去了维系生活的土地资本,自身就需要树立为养老储蓄的观念,有经济条件的农民要主动参与养老保险,对未来自身养老问题做好经费准备。其次,加大宣传倡行孝道的力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养老一直是儿女应该对父母履行的义务。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提供老年农民物质的基础上,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鼓励儿女多回家探望老人,让老人心情愉悦,增强农民对家庭养老的社会认同感。最后,以乡村资源为依托,为失地老人建立精神家园。农村家家比邻而居,邻里之间相识几十年甚至世代相交,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要远远多于城镇居民。这种得天独厚的养老优势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固的人际关系,村级组织可以依托这一优势建立如“老年人之家”这样的公共休闲场所,老年人平时可以相互照顾,遇到问题相互帮衬解决,闲暇之余共同进行娱乐生活,这样不仅老年人不宜产生孤独感,还减轻儿女的养老压力。3.4多部门合作联动,共同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一直以来,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大部分归属于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但是一个部门的力量偏弱,能力有限,建议多部门相互配合与支持,利用自己的职权,共同推动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如建立土地征收领导办公室统筹负责失地农民养老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参保手续、业务管理、发放保障金;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确定被征地农民的数量,从而收缴养老保险金;农业部门负责确定保障对象;财政部门负责建立专用账户对风险保障准备金进行管理及监督;民政部门负责为失地农民中的低保对象提供低保资金等等。

参考文献

[1]段玉洁,李翔.浅析失地农民就业情况——成都温江区失地农民调研[J].中国市场,2010(13):58-59.

[2]陈士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责[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15.

[3]张震宇.关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J].民主,2018(2):90.

[4]徐济益,马晨,许诺.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多维福利测度[J].经济体制改革,2018(3):59-66.

[5]龚孟悌,石清华.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障研究[J].江苏商论,2018(10):83-86.

[6]阳旭东,王德文.从缺位到归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与政府责任的再思考[J].学术界,2019(1):101-108.

[7]赵良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35):116.

作者:任婧 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