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03 10:55:56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路径分析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的首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经济基础。农村产业兴旺与否,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2020年1月19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基于产业视角,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围绕农民增收,理清产业兴旺的理论逻辑,直面乡村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兴旺的路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全面小康

一、产业兴旺的理论逻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的起点,而最终的落脚点在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应主要定位于农业,依托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并促进产业之间深度融合。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所蕴含的多样性和多产融合,也就使得农民增收的途径的多样式得以拓展。从产业兴旺的角度来看,这首先是一个“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然后才是分配问题。“做大蛋糕”的前提是产业增收,这里的产业主要指的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技术、数据、土地、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也离不开农业一、二、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融合发展。从农业第一产业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薄利多销,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价格,实现增收。而农业第二产业的价值在于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农业第三产业提高了农村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其中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复购率是关键。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

二、产业兴旺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致富待加强。在当前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比如“农民+合作社+平台”“基地+平台”“农民+基地”等。然而农民是不是农村产业发展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值得考量的一个问题。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16021元,相差26338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4倍,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仍然较大。(二)产业特色待加强。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都强调发展特色产业,然而,伴随着农业种养技术不断提升,特色产业不断面临类似的竞争者,产业特色不断减弱,出现特色产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进而演化成“谷贱伤农”。比如,龙虾养殖业,前几年龙虾的价格最高可达几十元每斤,即使是在出产的旺季,也一般在15元左右,然而,随着种养农民逐渐增加,2020年的龙虾价格最低跌到8元左右。农户要想收回成本,龙虾价格必须稳定在7元以上。面对这样巨大的风险和微薄的利润,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机制畅通待加强。产业兴旺追求的是农村各类要素的效用最大化,所以,首先需要畅通要素的流通机制。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正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大量劳动力要素的支撑一样,农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城市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支撑。要素流通机制畅通,就是要畅通城市各类要素进入乡村的机制。目前,虽然国家大量鼓励各类要素下乡,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强调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资本下乡面临各种拦路虎,导致土地要素流转困难、农机农技推广困难、产业项目落地难;另一方面,各要素在乡村内部流通不畅。乡村振兴过程中管理碎片化、多重管理等问题不可避免。乡村产业发展大量依靠政府要素无偿投入,各经营主体存在一定层面的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各要素自由有序流动。

三、产业兴旺的政策建议

(一)突出农民主体地位。1.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是一个市场的产物。产业发展的主体,首先是其市场主体。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其核心产业就是现代农业,也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因此,产业兴旺的主体就集中体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在这些主体中,首先是市场主体。众所周知,市场主体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这与产业兴旺所追求的农村各类资源效用最大化目标不相符,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也不相符,所以,聚合多元主体、凝结多元主体,使各类主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认识到“产业兴旺我出力,乡村振兴我有责”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才是农民主体。产业兴旺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而富起来的关键也是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使得农民的意愿得到尊重,让农民具有更多的选择权。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农民利益最大化,而是效用最大化下兼顾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兴旺追求产业发展多样化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也就要求农民在参与产业兴旺建设中扮演多种角色,通过收入多样化实现持续增收以及对抗风险、防止返贫的能力。以龙虾种养业为例,益阳市南县的稻虾种养就是很好的互补。今年龙虾价格低,利润可能不高甚至亏本,但是虾稻米的价格上涨,很好地对冲了龙虾养殖地风险。事实上,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多样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务工等非农收入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模式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主。而农民合作社是通过农民利益联结的,以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为主体,是真正以提高农民自身利益为发展核心的,但是农民合作社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弱,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获胜,所以,集体经济再次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集体经济的优势在于不仅仅强调利益共享,也强调风险共担,政府投入也可以获得报酬,各类主体共担风险、共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可以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能约束农民随意退股、阻碍土地流转等不理智行为。集体经济与合作社都是以农民集体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都是农民自治度、参与度较高的模式,二者可以融合起来、共谋发展。比如,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过去曾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负债30万元。近些年,通过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托“挂甲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把零星分散的农户承包地折算成股份,然后转化为村里的集体产权,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经营。村民不仅仅可以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还有劳龄股、林木股、户籍股、精神文明建设股、特殊贡献股等股份入股参与分红,有效激励了村民跟着党支部干事创业的劲头,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依托民俗旅游合作社、物业管理、果品深加工等六家公司,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民俗文化、养生养老、富硒农业、特色产品等一系列产业欣欣向荣,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幸福指数显著提升。2.大力凝聚“两个健康”。那么,是不是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农业企业就不再适合作为产业兴旺的主体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农业企业在市场敏感度、资金融通、市场运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大企业,他们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主力军,但是他们的使命不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而是振兴乡村产业。所以,在农业领域确保农业企业的“两个健康”依然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也就是要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溢出效应的主体,是帮助农民保就业的主体,是实现农民收入多样化的强大支撑,是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有效衔接最有力的“接棒者”。党的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产业兴旺的动力在于吸引城市生产要素下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吸引工商资本、非公人才、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下乡政策,完善这些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明确产权界限,凝聚各类主体,盘活乡村经济,共建产业兴旺。这就要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心聚力、以全村“一盘棋”的思维进行产业发展。在党建活动中,要特别注重激发大家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增强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带动乡情招商、乡贤招商、推荐招商等工作顺利推进。事实上,目前不管什么类型的市场主体,只要其党员超过3人,就要成立党支部,以优秀党员为突破点,以党支部为平台,聚合各界中坚力量,把党建办成共享产业信息、共谋产业发展的大平台。特别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和指导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协会,协会联系企业,凝聚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引领区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群作用,促进产业兴旺。(二)发挥市场决定作用。1.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决定作用。首先,表现在产业布局上。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过去,乡村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两套政策,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必要进行有效衔接,虽然二者的政策一直是“两张皮”,但也一直是同一套领导班子,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交叉点。合理的产业布局需要把产业扶贫统筹到产业兴旺中,依据各个地区当前产业发展水平,立足市场,根据产业发展前景,统筹规划,统一推进;其次,在主导产业选择上,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产业扶贫阶段,各地区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发展起来,要尊重市场规律,允许一部分产业退出市场,从而集中力量,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市场竞争,选择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规避市场风险。风险和利润是并存的,完全规避风险是不现实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增加抗风险的能力。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是商品市场最基本的法则之一,特色产业要想“特色常存”就必然要求“特色常新”。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产品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必然要求企业作出调整,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加大研发力度,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使产品特色升级;二是逐步退出原有产品市场,选择新市场,寻找新产品。对于农产品而言,这两个方法也是适用的。首先,虽然农产品季节性强,保质期短,但是加工形式多样,为产品推陈出新打造了很好的基础。笔者在益阳市枇杷产业园调研时发现,新鲜枇杷采摘带来的利润是很微薄的,即使林下经济管理得当,种养土鸡的利润也不高,旅游带动的消费受季节影响也很大,难以支撑整个产业园土地成本与人工成本。其真正的利润在于枇杷膏的生产,不仅规避了农产品季节性突出、产品难保存等风险,还通过延长产品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收益,为产业长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大力发展农业第二产业、加大农业三产融合是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推手。其次,品牌与品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都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在产品刚推出时也都风靡市场,但是等过两年,大部分产品的销量就很难重回巅峰。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尝鲜心理已过,另一方面是源于对品牌选择的困难。基于此,就需要对农产品品质进行标准划分,因为品牌的影响力最终是依靠品质保障实现的。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要求更高。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对农产品的回收一般给予统一回收价格,但是在产业兴旺阶段,划定产品品质标准,依据品质优劣,给予差别定价,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确保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发挥。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电商公司通过数字化设备识别水果的糖分、水分等指标,进而划分水果等级,根据水果等级给予不同收购价格,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进行技术分享,以确保进入市场的水果都符合公司品牌定位,也确保了农户收益的可持续性。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因为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人们不可能因为价格便宜而大量增加销量,必须向品质问效益。最后,酒香也怕巷子深,拓宽销售渠道,适销对路是关键。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被称为“史上最强带货”,成为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话题,再次掀起了直播带货的热潮,随后各地党政干部乃至一把手,纷纷为当地特色产品代言,使直播成为农产品销售不可或缺的渠道。事实上,利用网络平台,除了带货,后台数据还有利于进行市场分析和精准营销。通过数据分析,掌握需求情况,更有利于指导生产,能够避免产生盲目扩大供给、滞销严重等问题。显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数字乡村建设是产业兴旺又一重要抓手。(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1.推进制度改革。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再次提到“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发起了“一肩挑”工程。“一肩挑”赋予了村支书更大的权利,加强了村党支部对工作的领导,避免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两头领导,有利于工作迅速开展。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里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思想,统一规划。但是,权利与责任是相对的,村支书拍板权如何监管,是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当然,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土地流转制度、宅基地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制度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2.保障治理能力。一方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重点是建立村民议事制度,而村民自治的作用在村级治理中是不容忽视的。为了保障治理能力,不仅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中,不仅要提高农民种养技术,还要提高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意识和契约精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从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来看,知识、技术和企业家才能都是凝结在优秀人才中的,所以,产业兴旺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利用乡贤资源和引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雪高,侯惠杰.如何理解“产业兴旺”?[N].农民日报,2019-01-05.

[2]蒋辉,刘兆阳.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以湖南千村调研为例[J].求索,2020(02):128-134.

[3]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4]黄承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选——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从荒山野岭到“世外桃源”[EB/OL].

作者:阳梦华 单位:中共益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