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拉动因素分析

时间:2022-01-21 03:08:30

农村经济拉动因素分析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有效利用信息化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对云南特色农业——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运用PESTEL分析模型从宏观角度对云南省农村经济拉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增加出口、发展新销售模式、创新茶产品等增强云南省茶业竞争力的建议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稳步提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PESTEL分析;云南茶业

1农业信息化的背景及其发展前景

农业信息化通常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各式高新技术,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技术、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0%,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上升,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大量涌现,如各种数据库系统、模拟农作物生长模型、动植物生产专家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等。农民上网不仅涉及获得物价、气象、农业机械、农作物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作物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的电子交易,并且在调查中33%的农民表示,希望可以通过因特网出售农产品来实现增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遍应用,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口,由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日渐丰富,并且可以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因此,农业经济增长对物质的投入依赖日趋减少,依靠智力和知识的投入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农业的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减少,大量节约了物质资源,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得以提高。

2云南省茶业经济发展现状

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之一,全世界已经发现的茶业种类有380种,云南就有260种,在全省128个县中,有将近110个县产茶,茶业对于云南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云南茶业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云南临沧。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天下茶尊•红茶之都”云南临沧红茶文化节在临沧开幕,此次会议中,与会人员对于茶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商转型方案、共议升级之法。云南抓住此次契机,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交流展示平台,打造云南茶业品牌,扩大云南茶业影响力,推动茶叶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云南经济发展。

3云南省农业经济影响因素的PESTEL分析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进行了先从农村开始的对内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得云南省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6年突破9000元关口,达到9019.8元,同比增长9.4%,其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9、1.2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从90年代至今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非农业经济收入逐渐增加,但是55.9%的收入还是来源于农业,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而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支撑,在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影响云南省农业经济影响因素的PESTEL分析模型来探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因素对云南省农村经济的影响。3.1PESTEL模型简介。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模型,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还能够识别一切对分析因素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3.2云南省茶业经济的PESTEL关键变量分析。3.2.1政治因素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设计师多次阐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其确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的政策保障。在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党和政府也将重视和发展农村及农业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14年了“三农”1号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指导政策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稳定茶产业面积、调整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全力推进茶叶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茶类基地区域布局,加强茶园基础建设,改造中低产茶园改造工程,推进云南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快速提升。3.2.2经济因素分析。“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保持温和低速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可持续;更加注重集约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大力发展茶产业经济,对于促进我国茶区经济发展、提高茶农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实际茶园面积达424.8千公顷,居全国第一;2016年茶叶产量为384480吨,居全国第二,是带动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云南省政府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及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叶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推进茶叶精制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不断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3.2.3社会因素分析。关于中国茶叶的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茶叶的起源历来存在着诸多争议,随着近年来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确认中国是茶叶的源产地。作为茶的故乡以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为茶叶源产地的中心地区,由于随着地质自然运动以及商业贸易往来的影响,茶叶的也开始普及全国,甚至传播到世界各地,茶业作为发源于中国且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茶叶以及茶产品因为其特别的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喜爱,同时近年来伴随着各类茶产品的不断研究深入,开发出更多符合大众口味的茶饮料产品,茶叶消费群体的扩大也带动了茶业的快速发展。3.2.4技术因素分析。科学技术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带动茶叶产量的增加,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国家农业部对2017年茶叶生产形势进行了调度分析,调研发现2017年中国茶叶面积稳中略增,全国茶园面积达到44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30万亩。其中在贵州、湖北、江西等省市茶叶产量分别增长21.5万亩、23.6万亩、15万亩。在茶叶种植种类上,绿茶和乌龙茶的种植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而红茶、黑茶以及花茶等小宗茶品的种植量同比上升,所以说茶叶产量增加的同时,中国茶叶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完善,质量经济效益提升,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茶叶生长环境,利用大棚技术,改良茶叶品种,降低温度、氧气等对茶叶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茶叶产量。3.2.5环境因素分析。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茶叶品种的不同导致其对温度及外部相关湿度的要求也不同。云南省处于中国西南部,主要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气候环境满足茶叶的生长条件。此外,茶叶的优质产量和质量取决于茶树的生长情况,云南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为茶树的种植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云南独特的高山地形,气压低,云雾多,拥有充足光照的同时云雾会减弱光对茶树的照射,使其转为漫射光,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适宜的光照使茶树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从市场环境方面来看,根据2018年的茶业新闻报道,2016年的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81万吨,年增长9万吨,增长率达到5.2%;茶叶市场销售额达到2148亿元,增幅14.9%,茶叶消费需求的扩大给茶叶消费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体现出整个茶市场的稳定发展。但同时,浙江省、江苏省等茶业的迅猛发展给云南省茶业的发展带来压力,云南省的茶业还存在着市场份额不足、缺乏创新产品等的问题。3.2.6法律因素分析。为了促进茶业的标准化发展,2008年我国出台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对茶叶的质量安全制订了国家标准,这为云南茶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最近,为了提高全省茶业提质增效,云南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公布《茶叶标准化初制所建设技术规范》和《茶叶初制所改造提升扶持办法》,内容主要包括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标准化生产管理,对初制所的厂房改建、设备更新等进行大力扶持,将茶叶初制所加工设备购置纳入全省农机购置补贴。除此之外,云南政府主张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为大纲,开展《云南大叶种茶种植生产技术规范》《古茶树、古茶园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规范》和《普洱茶原料(晒青茶)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工作,这为云南省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对于云南省茶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云南省的茶业经济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氛围中,但在环境因素方面特别是市场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比如浙江、江苏等其他地区茶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给其发展构成威胁,市场上所售茶叶因缺乏创新导致人们购买欲望下降等。因此,为提高云南省茶业在市场上所占份额、增强其竞争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面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在现阶段的茶业市场中,产品缺乏外流通道,国内市场不能完全满足茶业发展的需要,为保证云南省茶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应开通多种出口渠道,对茶叶的出口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实施茶叶出口标准化管理,将云南省的茶叶面向世界,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第二,鼓励线上消费,发展新销售模式。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茶产品在线上的销售,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等渠道进行宣传,以商业折扣、红包减免的方式促进消费者在线上平台的购买,同时打造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模式。第三,利用现代技术,创新茶产品。一方面,通过生物技术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研发出具有更多功效性的茶叶,用多种茶叶拼配的方式提升茶叶的口感,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对茶产品的包装进行创新,以突显茶产品的特性为主,加入云南省茶叶独特的品牌文化,使其外观更加地新颖,提高云南省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鹤.大型物流贸易企业以“三网一云”为基本路径的商业模式再造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上卷[C].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17(18).

[2]林秀清.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2,12(4).

[3]赵合清.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6).

[4]王勐.信息化管理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16).

[5]杨明轩,高进,刘诗越,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拉动因素的灰关联分析——以福建茶业经济发展为例[J].中国商论,2018(18).

作者:冯美琪 刘诗越 高进 杨明轩 臧凤平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