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定价对我国经济的干扰

时间:2022-08-23 11:07:00

转移定价对我国经济的干扰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7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0511亿美元。但我们也看到,在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矛盾问题,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所谓转移定价,就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所使用的一种价格,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之间的定价。目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亏损的企业中又有半数以上属于非正常的亏损,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用转移定价的手法把利润转移到国外,使我国在经济和税收方面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和方法

第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这种价格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竞争原则确定的,而是跨国公司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由总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利润,规避所得税,即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纳税最小化。

第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法。一是商品转移定价。主要是原材料由国外高价购进,又将生产成品低价销往国外,使利润大量地向境外转移,造成我国境内外商企业账面亏损或微利。二是劳务转移定价。我国外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无偿或低价提供劳务,同时境外关联企业向我国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时提高劳务费,使外商投资企业以支付劳务费的形式向关联企业转移利润。三是无形资产转移定价。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为跨国公司专有资产,跨国公司往往用收取无形资产高额转让费用的办法实现利润转移。

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第一,税收流失。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而转移利润至国外,大幅度减少其设在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应税所得,使我国税收收入大量流失。据保守估计,每年这方面带给我国的税收损失不下于300亿元。

第二,侵害中方利益。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使在我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利润减少,中方的利润也就随之减少或亏损。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者不仅不能获利,往往还要追加投资去弥补亏损。如果无力出钱弥补亏损,只能出让股权,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在一些合资企业中,外方就以这种方式侵吞中方股份。

第三,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规避税收,使其在我国的企业的实际税负低于正常税负水平,从而使我国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于劣境。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策略,让在我国的子公司从其国外生产基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购进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进行倾销,以达到击倒中国企业的目的。

第四,扰乱经济秩序。外商利用对企业的进口控制权,以转移定价手法高价从国外关联企业购入劳务和大量国内本可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导致我国商品和服务贸易进口非正常增长,出口减少,扰乱经济秩序,恶化我国国际收支。

三、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措施

第一,强化税收监控。我国许多地方为了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对外企税收征管也往往软弱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化收监控,包括完善税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涉外税收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提高对外企转移定价的审查能力,建立完善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防范措施。

第二,建立数据信息系统。有效预防控制跨国公司采取转移定价手法的重要条件,就是我国政府部门要了解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实际情况,这就要建立能够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信息系统,这样相关部门控制转移定价的实际操作才能够有据可依,简捷高效,税务部门也可顺利按照“独立竞争交易”原则,以国际“正常价格”补缴税款。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组成跨国公司的各个实体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跨国公司进行整体的规范,控制滥用内部转移价格行为,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共同进行调查、审计,相互准确、及时地交换相关信息资料,并积极争取联合行动。

第四,提高中方管理素质。许多合资企业中的中方经营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偏低,不熟悉国际市场,在商品的进出口方面严重依赖外方,受外方控制,从而给外方顺利进行转移定价创造了打开了绿灯,创造了条件,使中方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提高中方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强化中方在企业中的主动权和对企业核心部门的控制权,积极主动参与商品进出口的定价的全过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有效防范和避免外方转移定价给中方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