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定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6:42:56

转移定价

转移定价范文篇1

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7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0511亿美元。但我们也看到,在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矛盾问题,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所谓转移定价,就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所使用的一种价格,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之间的定价。目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亏损的企业中又有半数以上属于非正常的亏损,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用转移定价的手法把利润转移到国外,使我国在经济和税收方面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和方法

第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这种价格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竞争原则确定的,而是跨国公司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由总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利润,规避所得税,即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纳税最小化。

第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法。一是商品转移定价。主要是原材料由国外高价购进,又将生产成品低价销往国外,使利润大量地向境外转移,造成我国境内外商企业账面亏损或微利。二是劳务转移定价。我国外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无偿或低价提供劳务,同时境外关联企业向我国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时提高劳务费,使外商投资企业以支付劳务费的形式向关联企业转移利润。三是无形资产转移定价。

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为跨国公司专有资产,跨国公司往往用收取无形资产高额转让费用的办法实现利润转移。

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第一,税收流失。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而转移利润至国外,大幅度减少其设在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应税所得,使我国税收收入大量流失。据保守估计,每年这方面带给我国的税收损失不下于300亿元。

第二,侵害中方利益。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使在我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利润减少,中方的利润也就随之减少或亏损。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者不仅不能获利,往往还要追加投资去弥补亏损。如果无力出钱弥补亏损,只能出让股权,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在一些合资企业中,外方就以这种方式侵吞中方股份。

第三,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规避税收,使其在我国的企业的实际税负低于正常税负水平,从而使我国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于劣境。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策略,让在我国的子公司从其国外生产基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购进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进行倾销,以达到击倒中国企业的目的。

第四,扰乱经济秩序。外商利用对企业的进口控制权,以转移定价手法高价从国外关联企业购入劳务和大量国内本可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导致我国商品和服务贸易进口非正常增长,出口减少,扰乱经济秩序,恶化我国国际收支。

三、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措施

第一,强化税收监控。我国许多地方为了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对外企税收征管也往往软弱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化收监控,包括完善税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涉外税收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提高对外企转移定价的审查能力,建立完善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防范措施。

第二,建立数据信息系统。有效预防控制跨国公司采取转移定价手法的重要条件,就是我国政府部门要了解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实际情况,这就要建立能够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信息系统,这样相关部门控制转移定价的实际操作才能够有据可依,简捷高效,税务部门也可顺利按照“独立竞争交易”原则,以国际“正常价格”补缴税款。

转移定价范文篇2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基本原理、实施困难、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6-031-03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以下简称FTP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被美洲银行首次运用于银行经营管理以来,经过2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现已成为国际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在评价绩效、资源配置、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基础平台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纵深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引入和推行FTP体系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外被称为FundsTransferPricingsystem,简称FTP。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通常以年利率(%)的形式表示。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本原理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例如,某分行叙做了一笔期限1年的定期存款,固定利率1.5%,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存款的FTP价格为2%,则经营单位从资金中心获得20万元FTP利息,减去其付给客户的利息15万元,该笔存款的净利息收入为5万元。

又如,某分行发放了一笔贷款,期限2年、固定利率6%、金额1000万元。如果该笔贷款的FTP价格为3%,则经营单位每年付给资金中心30万元FTP利息,加上其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60万元,该笔贷款的年净利息收入为30万元,两年净利息收入共计60万元。

FTP体系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大功能:科学评价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品定价和集中市场风险。它们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机理表现为:由于FTP提供了每笔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所以,在FTP管理模式下,银行对每笔业务都可以计算出其净利息收入。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银行就可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行整体净利息收入的贡献。将这些量化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上,银行可以不同考核对象所赚取的净利息收入作为考核指标;运用于优化资源配置上,银行可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盈利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利可图的产品、客户群或地区;运用于产品定价上,客户经理可清楚地量化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定价策略。

FTP体系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则是指FTP体系能剥离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将全行利率风险统一集中到总行管理。若一笔业务的FTP净利差在其整个业务期间内保持不变,则表示该笔业务对经营单位而言没有利率风险。也就是说,不论市场利率发生怎样的变化,该业务的净利息收入都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FTP体系带来的只是银行内部的资金转移,它并不能改变银行整体的利率风险,所以,业务经营单位没有利率风险,并不表示整个银行没有利率风险。事实上,该业务背后的利率风险,只是通过资金的全额FTP计价转移,从业务经营单位剥离到了资金中心。所有业务经营单位的利率风险都被剥离到了资金中心,也就是实现了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正因为如此,使得FTP体系同时还具有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

(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方法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原则是期限匹配原则,即根据FTP定价曲线,按照业务的期限特性、利率类型和支付方式逐笔确定存、贷款等相关业务的FTP价格。其中,FTP定价曲线是一条反映不同期限资金价格的曲线,它是按照期限匹配原则确定产品FTP价格的基础。国外商业银行通常采用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cost)确定其FTP定价曲线,即:根据银行当前的机会筹资成本和机会投资收益计算各期限档次资金的价格。市场收益率曲线是国外商业银行确定其FTP定价曲线的基础。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某分行于2005年11月21日叙做了如下两笔业务(如下图所示):

1)一笔期限1年、利率1%的存款,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1年期的收益率1.5%,该存款的净利差为0.5%。(存款的净利差=FTP价格-存款利率=1.5%-1%=0.5%);

2)一笔期限2年、利率4%的贷款,其FTP价格(不含其他调整因素)等于FTP定价曲线上2年期的收益率2.5%,该贷款的净利差为1.5%(贷款的净利差=贷款利率-FTP价格=4%-2.5%=1.5%)。

以上是最基本的定价原则,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资金中心在确定每笔业务的FTP价格时,还要根据业务的具体特性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通常,一笔业务的FTP价格包括两部分,即基础FTP价格和FTP调整项。其中,基础FTP价格根据业务特性,采用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确定,FTP调整项则根据银行管理需要设置。当FTP调整项用百分点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FTP调整项,当FTP调整项用百分比表示时,产品最终的FTP价格为:产品最终的FTP价格=基础FTP价格×(1+/-FTP调整项)

目前,国际通行的FTP定价方法有十几种,但最常用的主要是期限定价法(termtomaturity/repricing)、指定利率法(assignrate)和现金流法(cashflow)等三种。

期限定价法是指按照业务的原始期限或重定价周期在FTP定价曲线上找到对应期限的点,并以该点收益率作为基础FTP价格的FTP定价法。期限定价法通常适用于具有确定期限、本金一次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整个业务期内产品利率固定不变,以下同)或定期调整利率(产品利率跟随某个利率按一定周期进行调整,以下同)的业务。

例如:现有贷款A(1年期固定利率的贷款)和贷款B,贷款A是1年期固定利率贷款,贷款B是一年期定期调整利率贷款,其利率每3个月调整1次。按照期限定价法,它们的基础FTP价格分别为3%和2%(见下图)。

指定利率法是指根据业务的特性直接指定某个收益率作为其基础FTP价格的定价方法。使用该定价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指定的收益率,(如1个月LIBOR),然后计算该指定收益率在数据处理周期内的平均值(如月度平均值),并以之作为该业务的基础FTP价格。指定利率法通常适用于无确定期限的业务、利率按天浮动的业务,以及需由经营单位承担利率风险的业务。

现金流法是指以每期清偿的本金金额及其占用期限的乘积作为权重,对FTP定价曲线上每期本金占用期限对应的收益率进行加权平均,并以求得的结果作为基础FTP价格的一种FTP定价方法。现金流法下的基础FTP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PiхMiхRi)

基础FTP价格=----------------

∑(PiхMi)

其中:pi表示业务期限内或重定价期限内每期分期偿还的本金,Mi表示Pi所占用的期限,Ri表示起息日或重定价日Mi在FTP定价曲线上对应的收益率。

现金流法适用于本金按固定周期和确定金额分期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或定期调整利率的资产业务。

例如,一笔本金400万元,分4年等额偿还的固定利率贷款,1到4年FTP定价曲线上的收益率分别为2%、2.5%、2.7%和2.8%。按照现金流法确定的FTP价格为2.63%(见下表)。

二、推行FTP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相对于现行"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体系,FTP体系更加公平、合理,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管理功能。推行FTP体系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带来许多新变化。

一是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推行FTP体系后,资金管理模式将由资金的差额转移转变为资金的全额转移。在现有的上存下借资金管理模式下,分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分行内部进行安排和匹配,只有资金余缺部分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总行发生资金往来。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所有的营运资金都通过FTP价格与总行发生转移,每笔负债业务通过FTP价格将资金上存给总行,并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每笔资产业务通过FTP价格从总行获得资金,并同时支付FTP利息费用。

推行FTP体系意味着两种资金管理模式的切换,将带来总、分行资金管理职能的变化。在FTP体系下,分行原来的二级缴存、上存、下借、联行往来等内部往来资金业务都不复存在,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资金和在联行帐户上的资金都属于总行的资金,总、分行资金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职责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是分行净利息收入(NII)核算方式及其在行际间分布格局的变化。推行FTP体系前,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计息资产业务的利息收入与计息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之差,其中,与总行间的上存、下借业务以及联行往来业务都属于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而推行FTP体系后,分行的净利息收入等于每笔业务产品利率与FTP价格间的FTP净利差之和。由于分行FTP净利息收支的大小取决于分行资产/负债的规模、期限、利率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推行FTP体系后,各分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程度不一,由此必然会带来分行原有净利息收入贡献格局的变化。

三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不论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还是上存下借利率,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济调节杠杆。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上存下借利率的经济调节作用更加直接、有效。理由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作用点可以直接定位到银行需重点扶持的某类业务、某个地区、某个行业、某类客户上,而上存下借利率的作用点通常只是分行差额资金的筹资成本或资金收益,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便利性。

四是总、分行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在上存下借资金运作模式下,分行承担利率风险,可以用其吸收的短期存款来发放长期贷款,从中获得以短支长的期限错配收益。推行FTP体系后,期限匹配原则下的FTP定价方法,使分行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都被集中到资金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可见,推行FTP体系后,总、分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职能将发生彻底改变,并对总行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是银行管理基础平台的提升。FTP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起点和基础。推行FTP体系,将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事业线改革、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切实可行的平台,极大地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基础。

三、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面临的困难及相关建议

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经营环境的特殊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技术的引入和推行将面临许多来自制度、体制、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妥善解决。

(一)人民币金融市场不健全所带来的FTP定价基准问题

国内银行推行FTP面临的首要困难是人民币缺乏公认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且市场收益率不能直接反映存、贷款业务的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确定FTP定价曲线,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步骤,其作用是确定一个为所有业务部门所认同的定价标尺。在国外市场条件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确定FTP定价曲线通常以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其数据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但在国内,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欠发达,至今尚未形成一条公认权威的市场收益率曲线。不仅如此,由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仍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定价基础,使得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形下,即便能找到一条市场收益率曲线,也不能直接用作存、贷款业务的FTP定价曲线。

针对这一困难,建议商业银行首先应明确推行FTP体系的总体目标,然后围绕该总体目标,按照FTP定价曲线代表银行机会筹资成本或机会投资收益的基本原理,构建自身的人民币业务FTP定价曲线。

(二)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引导产品定价可能面临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冲击,若不正确引导,分行可能会无所适从。确定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指导经营单位合理定价是FTP体系的一大管理功能,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推行FTP体系的目的之一。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某些银行一定程度上还遵循着以追求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不惜为规模牺牲效益,以非理性地价格参与市场竞争。面对市场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按照FTP价格进行理性定价,可能会使银行陷于两难境地:参与非理性竞争会损害利益,理性定价又会失去市场。

事实上,不推行FTP体系同样会面临非理性竞争问题。而推行FTP体系,则可让业务单位更清楚自己的底线,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推行FTP体系时,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按照风险与综合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与业务管理部门一起,客观分析市场上非理性竞争行为的存在原因,有针对性地合理确定产品的FTP价格,使之既能真实反映业务的资金成本或收益,又能给分行提供一定的盈利空间。

(三)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所带来的分行利益再分配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银行绩效考核一直以账面利润为主导,对资产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建立在统一风险、成本计量之上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推行FTP体系后,新的资金成本(收益)核算方式,将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各分行的净利息收入贡献,并将期限错配收益从分行剥离出来,集中反映到总行。在目前净利息收入占居七分天下的收入结构下,该核算方式的变化必然会打破分行原有的利润贡献格局。如果全行绩效考核办法不进行相应调整,这一改变,势必会影响部分分行的既得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FTP体系推广带来无形的阻力,影响FTP体系的推行效果。

为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指导和沟通,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分行对FTP结果的认可程度;二是在FTP体系推广过程中注重策略,在不改变FTP最本质涵义的前提下,避免对分行造成过大震荡,确保管理平台的平稳切换。

(四)FTP新理念、新技术的引入所带来的学习和运用问题

FTP体系的推广所带来的不仅是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资金价格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银行经营管理平台的切换,银行经济调节手段的提升。但FTP体系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它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FTP体系的基本原理、定价方法和运行机制还普遍缺乏基本认识,如果不尽快改变这一现状,不仅FTP体系的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还可能由于对其涵义的片面理解,造成总、分行经营决策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把FTP培训作为推行FTP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针对不同对象,从多个层面对全行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强化全行对FTP体系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五)人民币市场对冲工具的匮乏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人民币的外部环境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在人民币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相对单一,交易品种相对匮乏,衍生产品和对冲工具十分有限的市场环境下,总行可能难以有效对冲集中起来的市场风险,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是通过FTP体系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的政策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将分行的市场风险通过内部资金定价转移集中到总行实行专业化管理,这既是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模式的改革和进步,也是对其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在人民币金融市场不断健全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的驾驭能力也需要一个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的过程。故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推行FTP体系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首先从外币业务入手,让FTP体系集中市场风险的管理功能在外币业务上发挥得更充分一些,以此锻炼总行驾驭利率风险的能力。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则宜以表内调节为主,通过调整FTP价格引导和制订必要的资产负债管理指标,引导分行的经营行为和业务取向。

(六)综合评价资金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所带来的产品盈利性分析问题

转移定价范文篇3

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7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0511亿美元。但我们也看到,在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矛盾问题,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问题。所谓转移定价,就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所使用的一种价格,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之间的定价。目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亏损的企业中又有半数以上属于非正常的亏损,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用转移定价的手法把利润转移到国外,使我国在经济和税收方面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和方法

第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这种价格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竞争原则确定的,而是跨国公司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由总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利润,规避所得税,即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纳税最小化。

第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法。一是商品转移定价。主要是原材料由国外高价购进,又将生产成品低价销往国外,使利润大量地向境外转移,造成我国境内外商企业账面亏损或微利。二是劳务转移定价。我国外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无偿或低价提供劳务,同时境外关联企业向我国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时提高劳务费,使外商投资企业以支付劳务费的形式向关联企业转移利润。三是无形资产转移定价。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为跨国公司专有资产,跨国公司往往用收取无形资产高额转让费用的办法实现利润转移。

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第一,税收流失。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而转移利润至国外,大幅度减少其设在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应税所得,使我国税收收入大量流失。据保守估计,每年这方面带给我国的税收损失不下于300亿元。

第二,侵害中方利益。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使在我国的合资、合作企业的利润减少,中方的利润也就随之减少或亏损。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者不仅不能获利,往往还要追加投资去弥补亏损。如果无力出钱弥补亏损,只能出让股权,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在一些合资企业中,外方就以这种方式侵吞中方股份。

第三,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规避税收,使其在我国的企业的实际税负低于正常税负水平,从而使我国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于劣境。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策略,让在我国的子公司从其国外生产基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购进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进行倾销,以达到击倒中国企业的目的。

第四,扰乱经济秩序。外商利用对企业的进口控制权,以转移定价手法高价从国外关联企业购入劳务和大量国内本可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导致我国商品和服务贸易进口非正常增长,出口减少,扰乱经济秩序,恶化我国国际收支。

三、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措施

第一,强化税收监控。我国许多地方为了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对外企税收征管也往往软弱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化收监控,包括完善税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涉外税收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等,从而提高对外企转移定价的审查能力,建立完善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防范措施。

第二,建立数据信息系统。有效预防控制跨国公司采取转移定价手法的重要条件,就是我国政府部门要了解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实际情况,这就要建立能够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信息系统,这样相关部门控制转移定价的实际操作才能够有据可依,简捷高效,税务部门也可顺利按照“独立竞争交易”原则,以国际“正常价格”补缴税款。

转移定价范文篇4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规定:“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具体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受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所谓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业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主要有:购销商品或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租赁、融资、担保和抵押、管理合同、研究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仇议等。

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将可能影响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在非关联方之间可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关联方之间交易可能不会按与非关联方之间交易的金额进行。因为企业与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一般是按照公允市价进行,但是由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营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的定价较为灵活,往往高于或低于公允市价。根据美国学者对164家美国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内部交易中采取正常交易价格的只占35%.关联方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价格的非市场性、多样性,使其定价政策成为交易的核心内容。

二、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动机

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主要包括关联方之间货物和劳务购销活动的转移定价,贷款利息、无形资产、租赁资产的转移定价及资产、股权的转移定价。从理论上来讲,企业转移定价制定的方法主要有以市价为基础和以成本为基础两种。但企业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往往根据其战略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关联方交易的实际转移价格往往与理论价格有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甚至与其成本或市价相差甚远。

关联方转移定价主要有以下目的:

1.减轻税负。利用关联方转移定价避税,一方面是利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税率及免税条件的差异,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或可以免税的关联企业;另一方面是将盈利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税负最小化。我国在税制改革以后,国内企业之间税率差别变小了,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税务政策仍有差异,如特区的企业与一般地区企业的税率、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在税率和免税优惠上,仍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企业集团经常通过在关联企业间人为地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调节各关联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以达到减轻其税负,使各关联企业的共同体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

2.调节利润以树立新建公司在当时的形象。关联企业间的母公司为使其控股的新建公司占有市场,往往通过低价向新建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劳务,而高价购买其产品的做法,提高新建公司的利润率和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以低廉的价格通过关联交易将优质资产转移到上市公司,以增强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改善其财务状况。

3.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从而达到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目的。

4.出于证券市场的压力,粉饰会计报表,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转让定价,可使与其有关的上市公司利润虚增,蒙蔽投资人,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5.转移资金。许多国家在国内资金和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大都采取一些限制资金转移的措施,此时,跨国公司往往通过转移定价以高价向处于该国的子公司发运货物或提供劳务等方法,实现资金的转移。国内企业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也经常为了转移资金而以非公允价格进行交易。

6.规避风险。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可将利润转出,以躲避东道国政治风险,降低预期的外汇风险,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通过关联交方易转移定价可实现产业结构转移与优化。

7.基于内部考核与激励的转移定价。现代责任会计中为了考核各个利润中心的业绩,往往通过制定内部转移定价,来考核各中心的盈利能力。

三、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影响

一定的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实现行业结构优化,因此,关联交易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关联交易与市场公允价格之间的差异导致不同形式的利润转移,过分偏离市场价格的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势必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进行税负转移,减少企业总体税负,造成国家税收收入损失。

2.上市公司通过转移定价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为了取得配股资格、避免被ST、PT摘牌下市,实现预定的盈利指标,以及其他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每到年末,关联交易便大大增加。上市公司往往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虚增公司的利润。盈余信息是财务报表的重心,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大量的非正常关联交易,使得投资者无法区分高质量的公司和低质量的“柠檬”,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3.非正常定价的关联交易可能使上市公司成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相当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至母公司或其控制的关联企业,如低价向上市公司收购产品再以市场价格出售以获取差价、向上市公司高价提供原料、无偿或低于正常利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向上市公司高价转让低质量资产等。这实际上是吮吸了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侵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4.非正常定价的关联交易有悖于公平交易原则。一些关联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展开不正当竞争,垄断市场,干扰市场交易秩序。

5.一些外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可能利用转移定价低价向其国外公司销售商品或原材料,或者高价从其国外公司进口原材料或机器设备等,来转移在我国赚取的盈利,达到少交或不交所得税的目的。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四、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调整与规范

理论上,关联方交易是企业通过与关联方发生资产或债权债务的转移,达到企业预期目的的一种自主性企业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定价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行为,不应予以干涉。但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对国家税收、投资者和其他企业的利益都有着较大影响,如果没有一个游戏规则,将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证券市场和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调整与规范。

1.国外对关联方转移定价的规范

判别转移价格是否合理,必须有一个标准,美国倡导的“正常交易准则”目前已被各国广泛接受。依据此原则,在确认跨国公司某一项转移价格是否合理时,税务部门将参照同类产品在相似的销售条件下,由相互独立的买卖双方交易时形成的价格为标准价,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如果转移价格超越了“正常交易准则”确定的标准,税务部门有权实施“转移价格审计”,调整并重新分配该公司的利润、扣除额及其他收入项目,按照调整后的数额确定纳税人的真实应税所得额,强制其交纳税款及罚款。为了评价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是否符合“正常交易准则”,美国税法中规定了三种计算交易价格的方法:(1)可比不受控制定价法。该法要求母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子公司的价格应与同种货物由独立的买卖双方交易时的价格相一致,并将交易所得同与其经营活动相类似的独立企业的获利相比较,得出可比利润的上下限。此法最能体现“正常交易准则”的要求。但是在质量、数量、商标、品牌甚至市场的经济水平的差别等方面,直接对比并非易事。(2)转售定价法。此法将从事交易的母、子公司视为相互独立的供销双方,它要求供应方的转移价格相当于销售方转售给第三方的价格减去合理的销售毛利。合理的销售毛利是指转售者获得的毛利要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毛利相一致。(3)成本加成定价法。此法是在生产者或销售商的实际成本上加毛利来确定转移价格的方法,毛利的确定须参照执行同种职能的独立公司所享有的毛利水平。当无法取得可比价格或无法取得可参照信息时,税务部门将利用“利润分配法”来评估转移价格。此法将跨国公司的整体利润按各成员所占用的资产、履行的职责及承担的风险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考察各成员的利润间接评估转移价格的合理性。跨国公司有权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订价策略,一旦选定,就必须严格按该法的具体规定转移价格,并前后期一致。跨国公司可与税务部门事先达成“预订价格协议”,明确转移价格的方法,然后依协议行事。这样,跨国公司可按规定,在一定时期内避免税务部门的转移价格审计。

0ECD1996年最新指南规定,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认定方法有五种,即可比非受控定价法(CUP)、转售定价法(RPM)、成本加成定价法(CPM)、交易净利润率法(TNMM)和利润分割法(PSM)。前三种是传统交易法,是确定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是否正常的直接方法,但由于交易的商品质量、生产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要确定一个使纳税双方及不同征税机关都接受的正常交易价格并非易事,因此0ECD规定,在上述三种方法无法实施时,可采用后两种方法,以利润为基础,通过比较具体交易项目的利润,推断转移价格是否合理,从而将应税所得调整到合理正常。

2.我国对转移定价的调整与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购销活动,其调整顺序是:(1)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2)按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价格所应取得的利润水平;(3)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4)按其他合理的方法。这里的前三种方法与国外类似。但是,我国对于其他合理方法,并无相应的具体规定,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往往采用核定利润率调整,其结果往往有违正常交易原则。对于调整次序,0ECD1979年开始制定转让定价指南时就不赞成对各种方法规定机械的顺序,而鼓励灵活实用地选择合适的调整方法。1995年,0ECD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只不过指出,只有在传统交易法不适用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交易利润法(包括交易净利润率法、利润分割法)。美国1992年也宣布取消对使用次序的规定,只要求对方法的选择应列出相应的理由以证明其符合最优法规定。因此,对于人为地规定调整方法的选择次序,并无依据,只要符合正常交易原则,就可以采用。同时,我国对转移定价调整方法的规定也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笔者认为,应借鉴0ECD关于转移定价调整的规定,对调整方法作出详细规范,并引进交易利润法,以便在无法取得可比市场交易价格时通过比较利润推断转移价格是否合理。同时,为了节省调整成本,可扩大采用目前国外较为普遍的预约定价协议制度,即企业向税务机关事先报告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方法,经认可后作为计征所得税的依据。对于转移定价方法的选择,应规定企业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五、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信息披露

对关联万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调整,往往是税务机关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逃税避税,但是,转移定价影响的不仅仅是税收,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粉饰和转移资金的考虑往往要超过避税的考虑。因此,会计也应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充分的反映,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评价企业关联方交易及其影响,鉴别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对于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会计报表中用公允市价重新计量,即按照不存在关联关系时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二是在财务报告中详尽披露关联方交易的信息。由于许多交易具有不可比性,对各种交易按照公允市价重新计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是反映经济事项,而不应重新对交易进行定价。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比较可行的是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转移定价的要素。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也是这么做的。如加拿大,企业不但要披露关联交易所使用的计量基础,而且应鼓励披露有关交易价格如何决定的信息,以帮助使用者评估该企业关联交易的影响。对于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交易,应揭示其账面价值与交易价值的差异。英国FRS指南也认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要的关联交易的其他要素,包括了对重要资产转移金额与正常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的说明。而香港联交所则要求发行H股的上市公司,若发生非国家政策或计划规定的、与关联方的交易,如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提供原材料、水电等,不单要有足够的披露,更要公司能确认这样的安排是否符合企业的利益。

我国1997年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要求在发生关联方交易时,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要披露的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准则《指南》对定价政策的解释是:“指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时确定交易价格的原则,例如,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否与非关联方价格相一致。如果关联方交易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也应当披露是如何进行交易的”。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与交易对象的账面价值或其市场通行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董事会应对定价依据等作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对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准确性予以适当关注,并恰当地表示审计意见。《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报告期内发生的关联方交易,若对于某一关联方,报告期内累计交易总额高于3000万元或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或占本期净利润的10%以上的,须披露详细情况。如果发生的交易属不同类型,应按以下要求分别披露:(1)购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关联方交易,至少应披露以下内容:关联交易方、交易内容、定价原则、交易价格、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结算方式及关联方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可以获得同类交易市场价格的,应披露市场参考价格,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参考价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2)资产、股权转让关联方交易,至少应披露:关联交易方、交易内容、定价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评估价值、转让价格、结算方式及获得的转让收益,转让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3)公司与关联方(包括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应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4)其他重大关联方交易。同时规定,监事会应对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平,有无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应该说,这些要求还是较为严格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关联方转移定价的披露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公司没有披露交易金额或定价政策,对关联方交易定价的确定依据或未作说明,或说明的定价方式各式各样,缺乏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往往只列示“按协议价格”、“按市场价格”或“评估价”、“优惠价”、“成本价”,没有具体说明制定价格的方法和基础,只有少数企业披露优惠的具体比例、成本加成比例。实际上,正常市价、批发价、合同价、协议价、计划价格等方法,是概念模糊的提法,并未明确其与市价的关系,披露所能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信息使用者往往无法对关联交易作出判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上市公司在年底为了取得配股权等目的,便借助关联交易来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更加好看,也就是进行盈余操纵,因此,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便故意三缄其口,以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部分企业担心过分的披露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因为转移定价的披露会涉及到企业的成本、销售价格等,这些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一旦为竞争对手知晓,可能造成企业的竞争逆势,因此企业往往不愿主动披露详细的转移价格信息。三是目前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则还很不完善,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要求披露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但是,无论是准则还是指南都缺乏具体的细节,没有要求企业披露决定该定价政策的基本因素及其与市价的可比性,从而将模糊性带人披露中,成为监管规范的一个漏洞,致使一些上市公司在具体操作中无所适从,而另一些上市公司则据以逃避披露监管。事实上,转移定价是关联方交易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尤其应侧重披露转移定价信息。

笔者认为,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财务操纵,必须要加强对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信息披露的监管。首先,应当在准则或证监会披露规则中对转移定价的披露做出详细而可行的规定,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基本要素,包括转移定价制定的方法、成本或者(可比)市价、再售价格、净利润率或毛利率、选择该方法的理由、与公平市价的差异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信息,并提供由独立财务顾问签发的关于交易是否公平的声明。对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并可能导致竞争逆势的信息,在进行成本效益权衡后,认为披露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可以向证券监管机构或其他机构申请披露豁免。但如果关联方交易显失公平且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则不得豁免。对于重大的交易的详细信息报证交所。其次,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对于故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证券监管机构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并可鼓励投资者对其提出诉讼,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第三,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关联交易的审计,确定企业是否在财务报告中充分公允地披露了关联交易的基本要素,尤其是转移价格,审查企业的关联交易是否符合公平原则,看是否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来转入或转出利润、操纵利润的现象。

[摘要]关联企业转移定价是企业的战略性行为,但也是企业逃税避税和操纵财务报告、转移资金的常用手段。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规范主要包括税务调整和信息披露。正常交易原则是税务调整的基本原则,但调整的方法有多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从而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应当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关联交方易转移定价的详细情况。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税务调整;信息披露

转移定价问题最先引起注意的是跨国公司的出现,导致税收的国际分配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企业集团的不断增多,转移定价已不仅仅是一个国际税收问题。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来粉饰财务报表、转移上市公司资金和利润,已成为证券市场上人所瞩目的现象。本文拟对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动机、影响、调整和信息披露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湖南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沪深两市上市公司97中报关联交易披露情况一览表[N].中国证券报,1997-10-29(5),1997-12-11(12)。

[2]李鹏程。析预约定价协议[J].涉外税务,2001,(1):33-36.

[3]廖晓靖,刘念。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0,(1):10-15.

[4]曲晓辉,杨金忠。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999,(6):16-22.

转移定价范文篇5

﹙一﹚出口环节是否存在国际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从出口环节来看,由于我国仅对极少数矿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出口环节的国际转让定价将不会影响关税;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会采取“低价出口”的策略将利润转移出去,但这又会导致母国企业所得税的增加。因此,在出口环节企业是否存在国际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可以通过比较我国和投资母国的企业所得税负担得出结论。2008年以前,我国对外资工业企业一直实行以区域税收优惠为主的鼓励政策。按照税收优惠程度,我们把这些外资工业企业所在地分为三类,具体适用税率见表1。2008年以后,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统一实行25%的基本税率。我们选取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按投资来源地把外资工业企业也分为三大类:一类投资来源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瑞士等发达国家;二类投资来源于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新兴工业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投资总额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例接近40%;三类投资来源于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萨摩亚和巴拿马等低税率避税地。这三类外资工业企业投资母国的企业所得税具体税率如表2所示。具体分析如下:1.投资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类企业。除瑞士外,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较高,并对跨国公司的国外所得征收所得税,其税率一般都超过30%,高于我国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且发达国家一般与我国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实行免税法或者抵免法。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改革前后,除投资母国为瑞士的外资工业企业在适用24%、30%和25%税率时存在通过“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外,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都不存在向外转移利润的避税动机。2.投资来源于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二类企业。2008年之前,对设在经济特区等一类地区的企业来说,均不存在“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对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来说,在“两免三减半”优惠到期前,不存在“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优惠到期后,只有投资来源于新加坡和港澳地区的企业存在“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对设在其他地区的企业来说,在“两免三减半”优惠到期前,均不存在“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优惠到期后,除了投资来源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企业之外,其余二类企业都有“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2008年以后,则只有投资来源于新加坡和港澳地区的企业存在直接避税的动机。3.投资来源于避税港地区的三类企业。避税港地区实行零所得税或极低的象征性所得税,且不同的避税港有不同的优惠税制,企业可选择适合的避税地区转移利润。理论上,投资来源于避税港地区的三类企业都应当有“低价出口”的避税动机。﹙二﹚进口环节是否存在国际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从进口环节来看,国际转让定价也会影响企业的进口关税和企业所得税负担。一方面,企业为了少缴关税,会采取“低价进口”的策略,即压低从国外关联企业进口的产品价格,但“低价进口”会降低外资企业的进口成本,增加其利润而多缴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会采取“高价进口”策略,但又会导致关税负担增加。下面以实现企业税后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一个简单模型来进行具体分析。假设B为我国外资工业企业,A为其国外的母公司,A向B出口中间产品;一单位产成品仅需要一单位中间产品;模型中只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关税,不考虑其他税费;改变中间产品进口价格并不影响B公司的销售价格决策和产品销售量。设定:PA为A企业生产该中间产品的单位成本;PO为B企业从A企业进口中间产品的正常价格;Q为B企业进口中间产品的数量;PB为B企业销售产成品的价格;r为我国关税税率;TA为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TB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则可以求出:A公司的税后利润为:﹙P0−PA﹚×Q×﹙1−TA﹚﹙1﹚B公司的税后利润为:﹙PB−PO−POr﹚×Q×﹙1−TB﹚﹙2﹚税后总利润为:R=﹙P0−PA﹚×Q×﹙1−TA﹚+﹙PB−PO−POr﹚×Q×﹙1−TB﹚﹙3﹚如果企业为逃避税收采用国际转让定价策略,B企业从A企业进口中间产品的价格改变为P٭,那么税后总利润为:R٭=﹙P٭−PA﹚×Q×﹙1−TA﹚+﹙PB−P٭−P٭r﹚×Q×﹙1−TB﹚﹙4﹚对公式﹙4﹚和公式﹙3﹚左右分别求差,整理后可得:ΔR=ΔP×Q×[TA−TB+r﹙1−TB﹚]﹙5﹚其中:ΔR=R٭−R,为税后总利润的变化量;ΔP=PO−P٭,为产品正常进口价格与国际转让定价后进口价格的差。企业国际转让定价的目标应该是使得ΔR=R٭−R>0,若TA−TB+r﹙1−TB﹚>0,则企业应该通过国际转让定价使得ΔP=PO−P٭>0,这时企业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若TA−TB+r﹙1−TB﹚<0,则企业应该通过国际转让定价使得ΔP=PO−P٭<0,这时企业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若TA−TB+r﹙1−TB﹚等于或接近于0,则企业在进口环节应该不存在国际转让定价动机,因为国际转让定价也存在成本。下面我们结合TA、TB及r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入世程度加深,我国的关税税率逐渐降低,从1992年的43.2%下降到2010年的9.8%,且在具体实施中还另有减免措施,因而实际关税税率并不高,从而使TA−TB+r﹙1−TB﹚值逐渐变小﹙参见表3和表4﹚。对上述三类外资工业企业国际转让定价的税务动机分析如下:1.投资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类企业。从TA−TB+r﹙1−TB﹚的具体值来看,在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前后,除了适用30%税率的投资来源于瑞士的企业外,其余的企业母国所得税税率都高于或等于我国的所得税税率,TA−TB≥0,TA−TB+r﹙1−TB﹚>0,因而企业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2.投资来源于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二类企业。2008年前,设在经济特区等一类地区的企业均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除投资来源于澳门地区的企业在2004年至2007年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外,其余均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设在其他地区的企业,除了投资来源于新加坡和港澳地区的企业在“两免三减半”到期后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外,其余均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2008年后,只有投资来源于港澳地区的企业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其余则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3.投资来源于避税港地区的三类企业。2008年前,全部企业在两年免税期间、一类地区的企业在三年减半征收期间、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在2001年减半征收期间均存在“低价进口”以逃避我国关税的动机,其余均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2008年后,企业存在“高价进口”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三﹚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进行“三角避税”的可能性分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投资来源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在多数情况下均不存在通过从投资母国的关联企业“低价出口”和“高价进口”的国际转让定价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动机。而由于避税港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几乎为0,投资来源于避税港地区的企业几乎都可以通过“低价出口”和“高价进口”来逃避我国企业所得税而获利。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无法通过“直接避税”方式达到满意的避税效果,就可能在百慕大、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和巴拿马等避税港设立关联公司,把避税港的关联公司作为簿记中心,负责签订虚拟合同和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把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利润都集中到避税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图1跨国公司国际转让定价“三角避税”模式图化,这种模式被称为“三角避税”﹙见图1﹚。理论上讲,我国外资工业企业利用避税港地区来进行“三角避税”的动机应该明显。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加,我国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从1998年开始,我国外资企业的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率超过50%;从2001年开始,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率也超过了50%。为了探讨我国外资企业是否存在“三角避税”的动机,下面实证考察我国进出口的国别或地区的结构和投资来源的国别或地区结构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其是否显著受到税率等因素的影响。1.模型及假设由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变量取值都带有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两重性,为分析我国外资工业企业进出口是否存在明显的通过国际转让定价实现“三角避税”的动机,笔者选择了解释变量包括反映是否有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对华投资额FDI、反映市场规模的GDP、企业所得税CTAX和关税TAR的面板数据模型,并假设我国外资工业企业“三角避税”动因明显。根据假设,企业国际转让定价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与母公司或投资国的关联公司进行直接业务往来,而是与避税港的关联公司进行间接业务往来。因而其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不受其对华投资额FDI及反映其市场规模大小的GDP的影响,而只显著地受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影响;对于“三角避税”动因不明显的投资来源国或地区,实证结果应刚好相反。具体模型如下:IMEXP=C+β1FDI+β2GDP+β3CTAX+β4TAR+ε﹙6﹚其中,IMEXP为投资来源国或地区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FDI为对华直接投资额,GDP为投资来源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CTAX、TAR分别为投资来源国或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关税税率。2.数据选取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1999年~2008年的数据,研究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排名前24位的国家和地区各年与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百万美元﹚IMEXP、对华投资额﹙FDI﹚、当年该国的GDP、企业所得税率CTAX、关税率TAR之间的关系。这24个国家和地区具体包括10个发达国家,9个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以及5个避税港。根据2000年6月26日经合组织的《认定和消除有害税收行为的进程》报告,本模型涉及的5个避税港均属于没有实质性经营活动的避税地。因而将我国累计实际直接投资额排前24位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第二组包括开曼群岛、百慕大、萨摩亚、巴拿马、维尔京群岛。分别利用模型﹙6﹚检验来自各投资来源国或地区的FDI是否存在“三角避税”动机。3.实证结果﹙1﹚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见表5﹚根据表5和表6的数据分析结果,对于第一组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被解释变量IMEXP和解释变量FDI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FDI对其进出口有显著的正影响,其对中国的投资额每增加100万美元,就增加47万美元的进出口总额。除被解释变量CTAX外,各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该结果表明,投资来源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低并未对其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产生显著影响;而一国对华投资额越大、国内生产总值越大或关税税率越小,其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也越大。根据假设,投资来源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应该是直接与我国进行进出口贸易,其通过避税港实现“三角避税”的证据不明显。对于第二组的5个避税港来说,其进出口总额与对华投资额并不显著相关,除被解释变量IMEXP﹙−1﹚外,各变量系数都不能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该结果表明,5个避税港与中国进出口总额均未明显受到其对华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可能存在自身的特点。如目前在维尔京群岛上注册的80多万家企业中,有30多万家系中国人开办,它们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可能还存在着中资企业的避税动机。

我国外资工业企业国际转让定价的非税动机

﹙一﹚合资合作企业中的外方侵占中方利润外商对华投资最初以中外合资和合作的方式为主。2000年后,外商独资比例逐渐超过50%,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实际投资额中,以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形式的投资比例仍占20%。国内学者乐为和陈洁﹙2004﹚[18]的研究则认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共有股权企业中的股权比重是其转让定价的重要原因,其国际转让定价动机的强弱与股权份额呈负相关关系。下面通过建模来探讨合资或合作企业是否存在侵占中方利润的动机。设母公司A所在国或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TA,国内子公司B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TB,名义税率为Tb,当年B公司产生的合理利润为R,为侵吞本应属于中方的税后利润而利用国际转让定价转移出去的利润为r,母公司A占有子公司B的股权份额为k。由于企业将利润转移出去有“低价出口”和“高价进口”两种方式,从利润最大化出发,这里不考虑关税因素的影响,只分析“低价出口”这种不会引起关税增加的情况。下面把母公司A所在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在我国所得实行免税法的国家或地区,另一类是对在我国所得实行抵免法和税收饶让抵免法的国家或地区,分别分析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母公司在对华投资过程中以集团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际转让定价决策。1.对在我国所得实行免税法的国家或地区的母公司的国际转让定价决策对在我国的投资所得实行免税法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母公司A在国际转让定价前从子公司B获得的税后利润为:R×﹙1−TB﹚×k﹙7﹚国际转让定价后母公司A从子公司B获得的税后利润为:r×﹙1−TA﹚+﹙R−r﹚×﹙1−TB﹚×k﹙8﹚实施国际转让定价后的税后利润应大于此前的税后利润,即有:r×﹙1−TA﹚+﹙R−r﹚×﹙1−TB﹚×k>R×﹙1−TB﹚×k﹙9﹚公式﹙9﹚可转换为:k<﹙1−TA﹚/﹙1−TB﹚﹙10﹚下面结合TA、TB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2008年之前,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刚开始盈利的两年免税期间,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的股权比例要求最严格,中德、中法、中新及港资和台资的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外方和港台方所占股权比例必须分别小于62%、67%、80%、84%和75%,母公司才能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随着适用税率的提高,股权比例要求的上限也逐步提高。“两免三减半”优惠期结束后,新加坡、香港在沿海经济开发区投资的合资或合作企业不存在股权比例要求,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在三类其他地区投资的合资或合作企业也不存在股权比例要求,均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2008年之后,中德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只要德方所占股权比例小于82%,就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中法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只要法方所占股权比例小于89%,也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而中新合资或合作企业、台资企业和港资企业则不再存在股权比例要求,均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2.对在我国所得实行税收抵免和饶让抵免的国家的母公司的国际转让定价决策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对在我国投资所得实行税收抵免和饶让抵免。其一般做法是:对国外子公司税后所得均按照子公司所在国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进行抵免。2008年前,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为33%,2008年后为25%。其中,美国对在我国投资所得实行税收抵免,但不实行饶让抵免。母公司A在国际转让定价前从子公司B获得的利润为:R×﹙1−TB﹚×k×[1−﹙TA−Tb﹚]﹙11﹚母公司A在国际转让定价后从子公司B获得的利润为:r×﹙1−TA﹚+﹙R−r﹚×﹙1−TB﹚×k×[1−﹙TA−Tb﹚]﹙12﹚要使国际转让定价后的利润大于转让定价前的利润,则:r×﹙1−TA﹚+﹙R−r﹚×﹙1−TB﹚×k×[1−﹙TA−Tb﹚]>R×﹙1−TB﹚×k×[1−﹙TA−Tb﹚]﹙13﹚上式可转换为:k<﹙1−TA﹚/[﹙1−TB﹚×﹙1+Tb−TA﹚]﹙14﹚下面结合TA、TB及Tb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2008年之前,由于美国对来源于我国的投资所得不实行税收饶让抵免,因此中美合资或合作企业中只要美方所占股权比例低于94%,都可以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在刚开始盈利的头两年免税期间,中英、中日、中加、中澳和中韩的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外方所占股权比例分别小于70%、65%、66%、70%和72%时,母公司都能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随着适用税率的提高,股权比例要求的上限也逐步提高。中美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免税期间不存在股权比例要求,在三类其他地区设立的中英、中澳和中韩合资或合作企业在“两免三减半”优惠期结束后也不存在股权比例要求,均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2008年后,中美、中英、中日、中加、中澳和中韩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外方所占股权比例分别小于95%、98%、95%、97%、98%和99%时,均可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获利。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中的外方所占股权比例符合一定条件,外方股东都可以通过国际转让定价侵占本应属于中方的税后利润,通过逃避中国企业所得税而获利。在我国合资或合作企业的管理实务中,由于中方存在多重委托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外方的监督较弱,给外方实施国际转让定价提供了机会。而从股权结构的变化来看,越来越多的外商采取增资扩股等方式控股经营,控制企业的进出口定价权,使其能通过国际转让定价将利润转移出去。﹙二﹚规避汇率风险规避汇率风险也是我国外资工业企业国际转让定价的动机之一。世界各国都在铸造和使用本国货币,而且币值一般都在很小的幅度内波动,但对于拥有上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资产的跨国公司而言,这种波动却可能会对公司资产价值和经济利益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规避汇率风险是每个跨国公司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般的做法是,如果跨国公司预期某种货币会贬值,则会让下属子公司与投资于该东道国的子公司之间进行关联交易,通过购销货物、资金借贷、无形资产交易与劳务服务等国际转让定价方式,把资金从货币贬值的国家转移到币值较为稳定或是预期货币会升值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比较明显。1980年到1994年,我国实行的是双重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498持续贬值到8.619;1994年到200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汇率在8.27到8.28窄幅范围内浮动,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从2005年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总体逐渐升值,但每个月的汇率仍有波动,而这对跨国公司的大宗交易量和交易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多次通过制裁法案干涉中国汇率,对人民币升值施压,遭到我国坚决反对。加之我国货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外资企业缺少了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因而外资企业就会采用国际转让定价的方式来绕开我国的外汇管制,将利润汇出国外。﹙三﹚规避国内社会政策风险东道国政治与政策的稳定性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政权的更迭或是政策的重大变化,均可能对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造成严重影响。为应对政策风险,跨国公司就可能通过国际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规避子公司所在国的社会政策风险。其一般做法是:当外资企业预期到东道国的政策将发生变化,且可能会危及到公司的经济利益时,外资企业就会与国外关联公司进行交易,通过购销货物、资金借贷、无形资产交易与劳务服务等国际转让定价方式,把公司资金转移到社会政策环境相对稳定的关联公司所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国际反华势力捏造“中国威胁论”,并存在中日政治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台海局势、南海争端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外资企业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转移资金,以规避社会政策风险。再加上我国处于改革的进程中,部分政策存在不稳定性,一些地方政府管理缺乏透明度,也会使外资企业通过国际转让定价转移利润。

转移定价范文篇6

一、转移定价的成因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法规制度、人员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足,在客观上为外同投资者通过转移定价进行避税提供了便利条件。

1、外商投资企业为获取合资的高额利润

第一,逃避税收。跨国公司以全球税后利润最大化为最主要的经营目标,以尽可能减少缴税作为跨国公司的经营方略。第二,逃避外汇管制。和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外汇管制,跨国公司为了及时从其投资的子公司取得股息、红利等,母公司便从货物价格、劳务费、特许权使用费、技术使用费等的支付中变相取得股利,以绕开我国对汇出利润的外汇管制。第三,最大程度上获得合资企业的利润。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主要以合资与合作的形式开展为了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境外母公司利用与子公司交易,通过转移定价,把本来属于中方投资者的一部分利润也占为己有。第四,增强子公司的竞争能力。

2、国有企业改制落后,外企中方所有权架空

其实,中外合资企业里中方股权的真正所有人是国有资产管理局,但在企业的真正管理中,中方董事大多是由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委派的,被委派者以中方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出现,负责监督公司的正常经营。但由于中方所有者只是“国有资产”的代表者,而在投资协议或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中方管理者对其所投资的国有资产所享有的权益以及中方所有者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被架空,其最终结果,是企业的管理及控制权落在了外方手中。国有资产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

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低

国外投资者之所以能顺利转移利润,是因为我国对外国投资者在供销、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首先,国内生产配套能力比较落后,造成许多技术、设备等必须从国外进口;其次,由于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和知识不足,许多优良产品必须依赖于外国投资者的力量支持使得国际市场的营销权被国外投资人掌握。

4、有关部门配合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管理

我国利用外资的管理主要包括计划、法制、行政和政策等的管理方面,这四大管理要求工商、税收、海关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密切配合。但在实际管理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注册、资产管理等方面,各部门间在监督管理上严重脱节,造成政出多门,形成混乱;有些监督管理项目形成真空;实行简政放权后,地方政府拥有较大自主权,为了追求合资成功率,盲目简化办事程序,形成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再者由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权利责任不到位,对一些违反规定的项目也无能为力;此外,我国虽然也规定,由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审计,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但是,国家相关部门并未出台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对不正常转移定价进行审查和监督的规定,因而注册会计师在转移定价面前无能为力,既便查出问题,也无法找到相应的依据进行处理,使我国反避税工作失去一个重要的监控部门。

5、中方投资者缺乏经验和知识

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下,我国特别缺乏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市场开拓的高级管理人才。

6、合同条款留下隐患

通过大量调查表明,外商之所以能利用转移定价获取不正当利益,经常是因为合资企业合同的某一些主要条款给外商以可乘之机。主要表现为:第一,投资方式。很多合资合同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以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投资,而中方则主要以不动产、现金等投资。这样,如果中方对行情不太了解,就会因合作态度不够真诚的外商漫天要价,而上当。第二,销售方式方面,采取产品由外国投资者包销。我国的企业和人员大多缺乏国际营销经验,更缺少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及进入市场渠道,中方为了能外销产品,取得外汇平衡,而希望外方包销产品,却忽略了产品的定价,在相应包销合同中未订立产品价格条款,从而为外商利用转让定价等手法转移利润创造了机会。第三,采购方面。有些合资合同规定由外国投资者负责原料等的采购,而在合同中未对原料的价格及相关费用进行约束,这样外国投资者便利用这一漏洞运用“高进”的手法,以达到转移利润的目的。

二、转移定价转移的方式

从我国税务机关日常工作的经验来看,跨国公司主要采用以下四种转移定价方式。

1、实际物品交易中的转移定价

实际物品交易中的转移定价大体包含产成品、设备、原料、零件部件购销、投入资产评估等业务中进行的转移定价,这是现今转移定价的重中之重、也是现今被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其重要手段是采用“高进低售”或“低售高出”,以此转移经济利润或逃避我国税收。

2、货币及证券交易里的转移定价

货币、证券交易里的转移定价大体是说跨国公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币、证券借贷业务里运用的转移定价,通过自行提升或压低利率,在跨国公司里重新分配支配利润。

3、劳务合作、租赁中的转移定价

劳务合作、租赁中的转移定价滋生于境内外关联企业公司之间的相互提供劳务合作和租赁服务中,他们经常会有高报或少报、甚至不报服务费用。更严重者,有的将境外公司发生的特别巨大管理费用摊销到境内的公司,以此转移经济利润,规避纳税收入。

4、无形资产存在的转移定价

转移定价范文篇7

一、加强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外资银行的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开辟了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新途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为国内“三资”企业及进出口企业提供了较完善的涉外金融服务和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为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培育现代金融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强化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机制,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等等。但是,由于外资银行所涉足的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行业——金融业,它们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对我国的整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善、金融业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难免会对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冲击,增大货币政策、贷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难度。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从现行制度来看,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的限制和进入程序的管理上。业务范围的限制方面,主要是不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及吸收国内企业、个人的人民币、外币存款。进入程序的管理方面,一是要求外资银行携入资金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二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进入附加对等设行的条件;三是外资银行一般只允许在沿海开放地区设立分支;四是申请在我国设立分支的外资银行总行必须出具对该分支承担税务、债务责任的担保书;等等。应该说,这些监管措施对我国外资银行的引进和发展曾经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开放的深入发展,现有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措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特别是“复关”后我们将不得不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修改和取消现行对外资银行过于僵化和严厉的管制措施,向国际惯例靠拢,短期内必将对国内金融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这一角度说,如何改善和加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是关系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强化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几点构想

1.逐步建立合规性检查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以风险性监管为主导的监管体系

70年代以来,西方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股金融管制自动化的潮流,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业风险的增加。为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性监管。比如日本将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分类、分项、分点列入“检查表”中,以此为标准对各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核对,这样问题在刚出现苗头时就能被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使各金融机构始终都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而我国当前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还停留在是否符合法规的事后检查阶段,根本没有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性监管。建议我国学习西方经验,逐步建立合规性检查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以风险性监管为主导的监管体系,对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以减少其对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保障我国外资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

2.建立日常报表分析、实地检查、非实地检查等多种监管方式相结合的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主要依赖日常报表分析,其他监管方式很少采用。今后除了应落实专门人员对外资银行进行日常报表分析以外,对报表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有重点的实地检查或非实地检查。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还可由人民银行总行或其分行派出常驻检查组,加强监督。

3.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一般实行国民待遇,因而在监管机构的设置上并不区分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这一模式也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展的方向。但鉴于我国具体国情,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仍需分开管理。对外资银行的集中管理,可以现有的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为基础,合并外汇管理局和稽核司中从事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人员,组建“涉外金融机构管理司”,作为我国负责外资银行监管及国内银行跨国经营等事宜的最高机构;对一些外资银行较集中的城市,可在当地人民银行设立“涉外金融机构管理处”,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并且这种监管应归人民银行总行直接领导,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以树立监管工作的权威性。

4.完善外资银行监管的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目前已颁布了几个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条例,但完善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法规体系远未建立,在此情况下要防止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不正当行为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强立法,尽快完善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法规体系,才能使我们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外资银行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5.建立外资银行作用评级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我国的外资银行进行信用评级:(1)在华业绩。用以评价外资银行对我国的贡献。(2)遵守我国法规情况的记录。用以评价其经营的守法程度和相关风险。(3)经营素质。用以评价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内部管理质量和盈利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将上述几方面内容细分为多个具体指标,并规定相应权重和评分标准,由人民银行或专门的资信评估机构每年定期对各外资银行进行评分,根据得分高低将外资银行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并在全国性新闻媒介上公布,以充分调动外资银行抵御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自觉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外资银行体系的安全运转,而且也可减轻监管机构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外资银行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

6.建立定期外部审计制度

在金融监管体系较完善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香港),一般都要求外资银行聘用外部审计师并定期公开其主要财务报告。借鉴这一做法,我国也应规定外资银行必须至少聘请一名经当地人民银行认可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并在必要时可由人民银行另行指定有关机构对其进行审计;外资银行的有关财务报告应定期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予以公布,以使外资银行不仅接受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同时也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

转移定价范文篇8

关键词:电视台;节目成本核算;内部转移定价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国家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职能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转企改制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属性也在日益凸显,节目成本优势对电视台事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电视台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节目成本核算方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一、推行节目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电视台事业单位的性质导致了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核算模式粗放,既缺少同行竞争的外部压力、又缺少创造收益的内在动力,在重宣传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之下,甚至存在为了宣传不计成本的情况。一方面随着各类新兴媒体形态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广告收入被大量分流。另一方面人工、设备、服务等节目生产要素成本普遍上涨,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加强成本管理越发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国广电行业成本核算未能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框架价值的系统性体系,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和指导方法。根据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本文借鉴集团公司中内部转移定价的理念,探索研究以内部转移定价法在电视节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对推进电视台节目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内部转移定价法的内涵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与一般制造业不同,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从成本结构上来看,人力成本、技术设备折旧费、演播厅折旧费等间接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技术、方法和设备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使用,节目间接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显著提升,间接生产成本是否合理准确将直接影响节目成本的真实完整性。首先内部转移定价是集团公司处理内部交易的做法,指在集团公司内部发生购销产品,提供劳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内部交易活动时,企业内部利用管理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协调价格。其次借鉴这一理念,内部转移定价法将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所需的技术设备、线路传输、灯光舞美和水电能源等费用,以有偿收费部门为资源中心、实际使用部门为成本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为杠杆,实行资源有偿收费,将间接成本转化成直接成本计入节目成本。最后,对内部转移价格和实际应承担费用进行差异调整,根据使用部门对资源的占用比例进行差异分摊实现收支平衡,最终形成真实完整的节目制作成本。

三、内部转移定价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一)明确有偿收费范围。纳入内部转移定价有偿收费的资源是指有偿收费部门直接或间接提供给台内部门使用的资源。1.按照资源类型分类。主要分为技术资源和行政办公资源两大类。技术资源包括演播室、音视频设备、后期制作设备、传输设备、网络通信和数据资源等。技术部门作为归口管理的有偿部门,负责技术设备的购置、集成和维修维护等,承担相关的所有成本。行政办公资源包括会议室、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文件印刷等。行政部门作为归口管理的有偿部门,负责房屋维修维护、车辆购置、缴纳水电暖费用和印刷材料购置等,承担相关的所有成本。2.按照资源来源分类。根据资源的来源不同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种类型。内部资源,指归属于电视台的自有资产、由台承担所有相关成本的资源或服务,如自有房产、技术设备、公务车辆和文件印刷等。外部资源,指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管理,与台外单位签订协议为使用部门提供的外部资源或服务,如维修维护费、电话通信费、卫星租用费、水电暖能耗费等。3.按照资源使用方式分类。根据资源的使用方式分为固定利用和机动利用两种类型。固定利用资源,指利用率相对固定的资源,如按照使用面积分配的办公用房、根据部门人员数量开通的网络端口等,一经确定,近几年不会改变。机动利用资源,指利用率随着当年节目制作、宣传任务等情况上下浮动的资源,如演播室、音视频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等,每年的利用率都会变化。(二)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定价方式分为内部成本定价、市场价格转移和市场价格转移加成三类。1.内部成本定价。内部资源的收费项目定价以获得成本补偿、实现收支平衡为基本原则,对有偿收费部门发生的成本费用,以适当的方法分摊,计算出各计价项目应承担的单位成本,作为制定内部有偿使用价格的依据。在制定价格时应考虑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场地成本、水电暖能耗费、人力成本、办公成本和资源利用率等因素。为了提高台内资源使用率,可在定价时设置一定比例的价格补贴,使用部门实际承担的费用低于同类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提高各部门优先使用台内资源的积极性。2.市场价格转移。市场价格转移是外部资源的定价方式,以对外支付的市场价作为内部收费价格。如技术部门向台外单位支付的维修账单价格即为向使用部门收取的费用,以每个维修项目的合同价款为准。3.市场价格转移加成。由于有偿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付出了人力、办公等管理成本,外部资源也可采用市场价格转移加成的定价方式,在台外单位开具的账单金额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加成,按照加成后的价格对台内使用部门进行收费,以弥补有偿部门的管理成本。(三)差异调整对成本的调节。内部转移价格根据两项指标确定:一是历史成本,与单价成正比;二是收费项目的计划利用率,与单价呈反比。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后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更新、工艺改进、职能调整、人员增减、薪酬变动、节目形式改变和物价变动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各年总成本和利用率指标都会发生很大变动。当实际利用率大于计划利用率或实际成本小于定价时的历史成本,可能会产生价格顺差,即内部转移定价虚高,通过内部价格转移的间接费用大于实际应分摊的间接费用。反之则产生价格逆差。为了解决因实际成本或利用率变动产生的内部转移定价差异,可以采用成本差异调整的方式进行调节。月末结转成本前,首先计算出实际成本和转移成本的差异,其次根据各部门的资源占用情况作为分配率,得出各部门应分配的差异,最后对使用部门已转移的内部成本进行差异调整,多退少补,还原成与实际成本相吻合的节目制作成本。(四)内部转移定价法实施流程。内部转移定价法按照“谁消耗,谁负担成本费用”的原则,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重新分配。财务部门以节目为对象核算节目制作成本,以部门为对象核算管理费用,设立内部收费项目,通过内部收费对有偿部门成本进行转移,内部收费项目所产生的成本支出,计入具体节目或部门的成本费用,使节目制作成本成为可转移、可控的直接成本。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成本管理理念。以内部转移定价法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是由财务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各岗位协助配合的过程,节目生产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是内部转移定价法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该方法的推行既要获得电视台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也要对全台各部门加大宣讲力度,帮助员工理解内部转移定价法的理念和优势,增强成本意识,促进成本节约。(二)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内部转移定价在节目成本核算的应用,为节目生产绩效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据,成本责任可以归属到各个节目甚至各岗位职工,打破了以往只能以部门为考核对象的局限,使得投入和产出的归属更加明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激发员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热情。(三)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内部转移定价法是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模式,涉及的核算对象较多,成本费用归集量大,数据处理和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建立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一方面,财务部门需要与节目生产、技术资源、行政办公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时传递节目生产和资源利用等数据,及时记录费用消耗;另一方面,需要开发专门的财务核算软件进行成本分配和结转、成本差异分摊以及收费数据自动生成凭证等功能,形成业财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台改革实践的步伐正在加快,事业发展开始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标转变。本文充分考虑了电视台“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特点和节目制作成本构成复杂、间接成本占比大的特性,提出采用内部转移定价法的方式,通过内部收费归集和分配间接成本,并通过成本差异调节分配偏差,确保节目成本真实、完整。电视台企业化财务管理才刚刚起步,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还需不断地完善修订和实践总结,加强成本管理水平,助推宣传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海燕.成本核算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8(32):102+104.

[2]李筱霞.电视台节目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40+56.

[3]李雪蔚.广电行业的节目成本核算[J].中国集体经济,2012(35):72–75.

[4]赵睿嘉.电视节目制作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0(04):107–109.

[5]王擎天.基于成本核算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商,2019(10):125.

转移定价范文篇9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税务调整;信息披露

转移定价问题最先引起注意的是跨国公司的出现,导致税收的国际分配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企业集团的不断增多,转移定价已不仅仅是一个国际税收问题。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来粉饰财务报表、转移上市公司资金和利润,已成为证券市场上人所瞩目的现象。本文拟对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动机、影响、调整和信息披露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一、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规定:“在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具体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受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所谓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业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主要有:购销商品或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租赁、融资、担保和抵押、管理合同、研究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仇议等。

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将可能影响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在非关联方之间可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关联方之间交易可能不会按与非关联方之间交易的金额进行。因为企业与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一般是按照公允市价进行,但是由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营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的定价较为灵活,往往高于或低于公允市价。根据美国学者对164家美国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内部交易中采取正常交易价格的只占35%.关联方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价格的非市场性、多样性,使其定价政策成为交易的核心内容。

二、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动机

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主要包括关联方之间货物和劳务购销活动的转移定价,贷款利息、无形资产、租赁资产的转移定价及资产、股权的转移定价。从理论上来讲,企业转移定价制定的方法主要有以市价为基础和以成本为基础两种。但企业在进行关联交易时,往往根据其战略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关联方交易的实际转移价格往往与理论价格有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甚至与其成本或市价相差甚远。

关联方转移定价主要有以下目的:

1.减轻税负。利用关联方转移定价避税,一方面是利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税率及免税条件的差异,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或可以免税的关联企业;另一方面是将盈利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税负最小化。我国在税制改革以后,国内企业之间税率差别变小了,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税务政策仍有差异,如特区的企业与一般地区企业的税率、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在税率和免税优惠上,仍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企业集团经常通过在关联企业间人为地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调节各关联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以达到减轻其税负,使各关联企业的共同体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

2.调节利润以树立新建公司在当时的形象。关联企业间的母公司为使其控股的新建公司占有市场,往往通过低价向新建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劳务,而高价购买其产品的做法,提高新建公司的利润率和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以低廉的价格通过关联交易将优质资产转移到上市公司,以增强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改善其财务状况。

3.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从而达到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目的。

4.出于证券市场的压力,粉饰会计报表,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转让定价,可使与其有关的上市公司利润虚增,蒙蔽投资人,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5.转移资金。许多国家在国内资金和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大都采取一些限制资金转移的措施,此时,跨国公司往往通过转移定价以高价向处于该国的子公司发运货物或提供劳务等方法,实现资金的转移。国内企业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也经常为了转移资金而以非公允价格进行交易。

6.规避风险。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可将利润转出,以躲避东道国政治风险,降低预期的外汇风险,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通过关联交方易转移定价可实现产业结构转移与优化。

7.基于内部考核与激励的转移定价。现代责任会计中为了考核各个利润中心的业绩,往往通过制定内部转移定价,来考核各中心的盈利能力。

三、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影响

一定的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实现行业结构优化,因此,关联交易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关联交易与市场公允价格之间的差异导致不同形式的利润转移,过分偏离市场价格的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势必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进行税负转移,减少企业总体税负,造成国家税收收入损失。

2.上市公司通过转移定价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为了取得配股资格、避免被ST、PT摘牌下市,实现预定的盈利指标,以及其他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每到年末,关联交易便大大增加。上市公司往往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虚增公司的利润。盈余信息是财务报表的重心,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大量的非正常关联交易,使得投资者无法区分高质量的公司和低质量的“柠檬”,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3.非正常定价的关联交易可能使上市公司成为控股股东的提款机,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相当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至母公司或其控制的关联企业,如低价向上市公司收购产品再以市场价格出售以获取差价、向上市公司高价提供原料、无偿或低于正常利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向上市公司高价转让低质量资产等。这实际上是吮吸了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侵蚀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4.非正常定价的关联交易有悖于公平交易原则。一些关联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展开不正当竞争,垄断市场,干扰市场交易秩序。

5.一些外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可能利用转移定价低价向其国外公司销售商品或原材料,或者高价从其国外公司进口原材料或机器设备等,来转移在我国赚取的盈利,达到少交或不交所得税的目的。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四、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调整与规范

理论上,关联方交易是企业通过与关联方发生资产或债权债务的转移,达到企业预期目的的一种自主性企业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转移定价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行为,不应予以干涉。但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对国家税收、投资者和其他企业的利益都有着较大影响,如果没有一个游戏规则,将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证券市场和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调整与规范。

1.国外对关联方转移定价的规范

判别转移价格是否合理,必须有一个标准,美国倡导的“正常交易准则”目前已被各国广泛接受。依据此原则,在确认跨国公司某一项转移价格是否合理时,税务部门将参照同类产品在相似的销售条件下,由相互独立的买卖双方交易时形成的价格为标准价,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如果转移价格超越了“正常交易准则”确定的标准,税务部门有权实施“转移价格审计”,调整并重新分配该公司的利润、扣除额及其他收入项目,按照调整后的数额确定纳税人的真实应税所得额,强制其交纳税款及罚款。为了评价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是否符合“正常交易准则”,美国税法中规定了三种计算交易价格的方法:(1)可比不受控制定价法。该法要求母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子公司的价格应与同种货物由独立的买卖双方交易时的价格相一致,并将交易所得同与其经营活动相类似的独立企业的获利相比较,得出可比利润的上下限。此法最能体现“正常交易准则”的要求。但是在质量、数量、商标、品牌甚至市场的经济水平的差别等方面,直接对比并非易事。(2)转售定价法。此法将从事交易的母、子公司视为相互独立的供销双方,它要求供应方的转移价格相当于销售方转售给第三方的价格减去合理的销售毛利。合理的销售毛利是指转售者获得的毛利要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毛利相一致。(3)成本加成定价法。此法是在生产者或销售商的实际成本上加毛利来确定转移价格的方法,毛利的确定须参照执行同种职能的独立公司所享有的毛利水平。当无法取得可比价格或无法取得可参照信息时,税务部门将利用“利润分配法”来评估转移价格。此法将跨国公司的整体利润按各成员所占用的资产、履行的职责及承担的风险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考察各成员的利润间接评估转移价格的合理性。跨国公司有权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订价策略,一旦选定,就必须严格按该法的具体规定转移价格,并前后期一致。跨国公司可与税务部门事先达成“预订价格协议”,明确转移价格的方法,然后依协议行事。这样,跨国公司可按规定,在一定时期内避免税务部门的转移价格审计。

0ECD1996年最新指南规定,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认定方法有五种,即可比非受控定价法(CUP)、转售定价法(RPM)、成本加成定价法(CPM)、交易净利润率法(TNMM)和利润分割法(PSM)。前三种是传统交易法,是确定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是否正常的直接方法,但由于交易的商品质量、生产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要确定一个使纳税双方及不同征税机关都接受的正常交易价格并非易事,因此0ECD规定,在上述三种方法无法实施时,可采用后两种方法,以利润为基础,通过比较具体交易项目的利润,推断转移价格是否合理,从而将应税所得调整到合理正常。

2.我国对转移定价的调整与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购销活动,其调整顺序是:(1)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2)按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价格所应取得的利润水平;(3)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4)按其他合理的方法。这里的前三种方法与国外类似。但是,我国对于其他合理方法,并无相应的具体规定,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往往采用核定利润率调整,其结果往往有违正常交易原则。对于调整次序,0ECD1979年开始制定转让定价指南时就不赞成对各种方法规定机械的顺序,而鼓励灵活实用地选择合适的调整方法。1995年,0ECD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只不过指出,只有在传统交易法不适用的情况下才能采用交易利润法(包括交易净利润率法、利润分割法)。美国1992年也宣布取消对使用次序的规定,只要求对方法的选择应列出相应的理由以证明其符合最优法规定。因此,对于人为地规定调整方法的选择次序,并无依据,只要符合正常交易原则,就可以采用。同时,我国对转移定价调整方法的规定也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笔者认为,应借鉴0ECD关于转移定价调整的规定,对调整方法作出详细规范,并引进交易利润法,以便在无法取得可比市场交易价格时通过比较利润推断转移价格是否合理。同时,为了节省调整成本,可扩大采用目前国外较为普遍的预约定价协议制度,即企业向税务机关事先报告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方法,经认可后作为计征所得税的依据。对于转移定价方法的选择,应规定企业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五、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信息披露

对关联万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调整,往往是税务机关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逃税避税,但是,转移定价影响的不仅仅是税收,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粉饰和转移资金的考虑往往要超过避税的考虑。因此,会计也应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进行充分的反映,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正确评价企业关联方交易及其影响,鉴别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对于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会计报表中用公允市价重新计量,即按照不存在关联关系时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二是在财务报告中详尽披露关联方交易的信息。由于许多交易具有不可比性,对各种交易按照公允市价重新计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是反映经济事项,而不应重新对交易进行定价。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比较可行的是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转移定价的要素。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也是这么做的。如加拿大,企业不但要披露关联交易所使用的计量基础,而且应鼓励披露有关交易价格如何决定的信息,以帮助使用者评估该企业关联交易的影响。对于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交易,应揭示其账面价值与交易价值的差异。英国FRS指南也认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要的关联交易的其他要素,包括了对重要资产转移金额与正常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的说明。而香港联交所则要求发行H股的上市公司,若发生非国家政策或计划规定的、与关联方的交易,如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提供原材料、水电等,不单要有足够的披露,更要公司能确认这样的安排是否符合企业的利益。

我国1997年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要求在发生关联方交易时,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要披露的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准则《指南》对定价政策的解释是:“指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时确定交易价格的原则,例如,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否与非关联方价格相一致。如果关联方交易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也应当披露是如何进行交易的”。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与交易对象的账面价值或其市场通行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董事会应对定价依据等作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对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准确性予以适当关注,并恰当地表示审计意见。《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报告期内发生的关联方交易,若对于某一关联方,报告期内累计交易总额高于3000万元或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或占本期净利润的10%以上的,须披露详细情况。如果发生的交易属不同类型,应按以下要求分别披露:(1)购销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关联方交易,至少应披露以下内容:关联交易方、交易内容、定价原则、交易价格、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结算方式及关联方交易事项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可以获得同类交易市场价格的,应披露市场参考价格,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参考价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2)资产、股权转让关联方交易,至少应披露:关联交易方、交易内容、定价原则、资产的账面价值、评估价值、转让价格、结算方式及获得的转让收益,转让价格与账面价值或评估价值差异较大的,应说明原因。(3)公司与关联方(包括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等事项的,应披露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4)其他重大关联方交易。同时规定,监事会应对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平,有无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应该说,这些要求还是较为严格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关联方转移定价的披露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公司没有披露交易金额或定价政策,对关联方交易定价的确定依据或未作说明,或说明的定价方式各式各样,缺乏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往往只列示“按协议价格”、“按市场价格”或“评估价”、“优惠价”、“成本价”,没有具体说明制定价格的方法和基础,只有少数企业披露优惠的具体比例、成本加成比例。实际上,正常市价、批发价、合同价、协议价、计划价格等方法,是概念模糊的提法,并未明确其与市价的关系,披露所能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信息使用者往往无法对关联交易作出判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上市公司在年底为了取得配股权等目的,便借助关联交易来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更加好看,也就是进行盈余操纵,因此,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对关联方交易的转移定价便故意三缄其口,以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部分企业担心过分的披露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因为转移定价的披露会涉及到企业的成本、销售价格等,这些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一旦为竞争对手知晓,可能造成企业的竞争逆势,因此企业往往不愿主动披露详细的转移价格信息。三是目前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则还很不完善,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要求披露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但是,无论是准则还是指南都缺乏具体的细节,没有要求企业披露决定该定价政策的基本因素及其与市价的可比性,从而将模糊性带人披露中,成为监管规范的一个漏洞,致使一些上市公司在具体操作中无所适从,而另一些上市公司则据以逃避披露监管。事实上,转移定价是关联方交易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尤其应侧重披露转移定价信息。

笔者认为,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财务操纵,必须要加强对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信息披露的监管。首先,应当在准则或证监会披露规则中对转移定价的披露做出详细而可行的规定,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基本要素,包括转移定价制定的方法、成本或者(可比)市价、再售价格、净利润率或毛利率、选择该方法的理由、与公平市价的差异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信息,并提供由独立财务顾问签发的关于交易是否公平的声明。对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并可能导致竞争逆势的信息,在进行成本效益权衡后,认为披露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可以向证券监管机构或其他机构申请披露豁免。但如果关联方交易显失公平且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则不得豁免。对于重大的交易的详细信息报证交所。其次,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力度,对于故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证券监管机构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并可鼓励投资者对其提出诉讼,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第三,应当加强注册会计师对关联交易的审计,确定企业是否在财务报告中充分公允地披露了关联交易的基本要素,尤其是转移价格,审查企业的关联交易是否符合公平原则,看是否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来转入或转出利润、操纵利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湖南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沪深两市上市公司97中报关联交易披露情况一览表[N].中国证券报,1997-10-29(5),1997-12-11(12)。

[2]李鹏程。析预约定价协议[J].涉外税务,2001,(1):33-36.

[3]廖晓靖,刘念。所得税优惠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0,(1):10-15.

[4]曲晓辉,杨金忠。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999,(6):16-22.

转移定价范文篇10

「关键词」转移定价;税法控制;法理「正文」

在内部交易中利用转移定价(也称转让定价)避税是关联企业[2]谋求高额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跨国公司,由于各国税制千差万别,客观上又为其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各国纷纷建立并加强了本国的转移定价税制,对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避税行为进行法律控制。在我国,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国际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或扩大在华投资规模,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避税问题非常严重,相应地反避税形势也非常严峻。因此,对转移定价税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将有助于加强对转移定价避税的认识,提高反避税的立法水平。

一、转移定价税制的法理基础

转移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对货物销售、资金借贷、劳务提供、有形财产租赁和无形财产转让等所制定的不同于市场公平竞争的价格,或就费用的分摊所进行的不合理分配。在企业经营领域,关联企业运用转移定价,有时系出于某种商业考虑,如调节利润以树立新建企业的形象,提高其竞争力,或是调节利润以避免海外经营时面临的政治风险、外汇风险、货币风险等。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减轻税负,逃避税收,如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或可免税的关联企业,或是将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从而实现集团税负最小化。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由于各国的税法差异,它可以更方便地经常利用转移定价的方式将利润从高税负国向低税负国转移,使集团利润在低税负国积聚,从而避免高税负国的税收负担,达到集团最大限度逃避税收的目的。

从企业角度,转移定价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只是反映关联企业内部的一种定价原则。考察它的历史可以发现,转移定价问题起源于在同一税收管辖权下的两个关联企业之间的定价策略。最初并不是出于避税目的,而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随着关联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推进,关联企业的经营从域内发展到域外[3],相应地,其税务从受制同一税收管辖权发展到受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税收管辖权。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常利用不同的区域税收优势在不同的区域设立功能不同的关联企业,对在这些企业内部的交易进行定价规划,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跨国公司的效益。

从税收角度,根据税收的“公共产品”性和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凡从政府获得利益者就应当负担税收。如果获得利益相同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获得利益不同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同时,凡具有相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4].对关联公司而言,不论其母公司还是域外的关联公司都同域内的公司一样从域内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中受益,自然应当纳税,而纳税的重要基础就是域内企业所得。如果域内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将在域内获得的利润转移到域外,即使主观上是为企业经营所需,但客观上却逃避了域内税收。这不仅有违税收公平原则,而且损害了域内政府利益。因此,域内政府一般都会进行积极的法律干预,从而维护域内的税基和税收管辖权。

从国际税收角度,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对关联企业转移定价行为进行法律干预的结果,导致各国税收立法存在差异,也导致各国转移定价制度存在差异。如果一国的转移定价制度得不到相关主权国家的认可和配合,那么,各相关国家独立的、存在差异的转移定价制度势必造成对跨国企业的国际双重征税问题,进而影响跨国经营者的利益,不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而要得到相关主权国家的认可或配合,则又涉及到尊重和保护各相关主权国家的税基和税收管辖权问题。因此,一国对跨国企业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法律干预,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利益,还要考虑相关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转移定价的税法控制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本国税务问题,而是一项国际经济政治问题。这也是转移定价税制相对于其它领域税制复杂的根本原因。

二、转移定价税制的原则和方法

考察世界各国税法,可以发现目前各国对转移定价避税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主要是正常交易原则。所谓正常交易原则,是指在处理关联企业的转移定价问题时,将关联企业视同独立企业对待,以独立企业的正常交易价格取代不合理的转移定价,重新分配利润,并据以征税。该原则自1977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和1979年的《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采用后,已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并采用的跨国公司及税务机关用于处理转移定价问题的标准。

推究正常交易原则的理论基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角度,假定两个企业之间因所有权而带来的联系完全终止,那么各个独立的企业在各自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会如何行动?不言而喻,由于企业的属性是经济的,独立的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和竞争的需要,每个企业都会尽可能按照公平独立的价格进行交易,同时获得公平的赢利。就税法而言,把正常交易原则作为税务部门处理转移定价问题的标准,实际上正是立法者在设想一个理性的、独立的企业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会如何决策的结果。二是从国际税收角度,既然跨国关联企业的转移定价会涉及各相关主权国家的税基和税收管辖权,那么以正常交易原则处理跨国关联企业的转移定价问题,无疑会有利于体现税收公平和维护国家间的主权公平,因为根据正常交易原则确立的税制,其调整的重点不是征纳双方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收入分配。基于此,正常交易原则才成为现代各国转移定价税制的基本原则。

为了具体实施正常交易原则,需要确定调整定价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调整方法主要是可比价格法(CUP法)、再销售价格法(RPM法)和成本加价法(CPM法),通称传统交易法(traditionaltransactionmethods)。“传统交易法是确定关联企业间商务和财务关系状况是否独立的最为直接的方法”[5],但它在实践中执行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因为跨国公司为数众多,日常交易频繁且数额巨大,税务部门难以做到按照正常交易原则核实每笔交易的价格;另一方面因为在某些情形下,税务部门很难找到那种真正独立的和可供比较的第三方交易价格,如专有技术和特殊服务,其转移价格合理与否往往无从比较。因此国际上又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调整方法,即交易利润法,包括利润分割法和交易净利润法。此两种方法包含较多经济学内容,本文不再细述。

不论是传统交易法抑或交易利润法,都属于对转移定价的事后调整。对税务部门而言,有种种执行方面的困难[6];对跨国公司而言,事后调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甚至有可能使企业面临被双重征税

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预约定价制度应运而生。其基本含义是指纳税人事先将其与域外关联企业之间内部交易的业务往来所涉及的转移定价标准(如定价方法、可比因素、对未来事件的关键性假设等)向税务机关申报,经税务机关认可后,作为计征所得税依据,并免除事后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价格调整的一种制度。预约定价制度不仅使跨国公司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不必有所顾虑,也使税务机关由此摆脱了繁琐费时的事后审核工作,同时还有利于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因此,预约定价制度自1991年美国首先采用以来,不仅发达国家竞相采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建立。在国际税收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下,预约定价制度“无疑成为避免国际税收争端的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7].

三、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相关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对转移定价的税法控制主要体现在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13条及其《实施细则》第52条至第58条。此外,1998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上述立法及有关税收协定的规定,颁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也是转移定价税务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并且,《规程》的内容在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2002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得到了反映。

从上述立法的相关规定看,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指导原则“独立企业原则”与国际上通行的“正常交易原则”是一致的,其所采取的调整方法[8]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并且,随着国际转移定价税制的发展,我国立法基本上能够保持与之同步,因此,从总体而言,我国转移定价税制还是先进的。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立法的内容过于简单和抽象,缺乏对各种调整方法实际内容的规定,尤其是对国际上认为最重要的可比性问题很少提及;有关劳务和无形资产的转移定价税制立法很不完善;没有规定转移定价避税中的举证责任、国际税收合作问题;关于各种调整方法应循序适用[9]的规定不适当,等等,从而使转移定价税制的一些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缺乏合法性和明确性,更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难,影响了转移定价税制实施的效率。

针对我国转移定价税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着手进行调查调整,专家学者也从各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10].但笔者认为,在一种制度经过实践检验需要调整完善时,并不是单纯提出几条措施或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对策就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重新审视该制度赖以确立的原则并根据其实践检验的结果确定一条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就我国转移定价税制而言,保障国家税收安全、对跨国纳税人公平课税固然是其基本要义,但正如前文所言,关联企业的转移定价并非全然为了避税,而当关联企业的转移定价不是为了避税而是一种普通的经营手段时,法律如何保障关联企业作为纳税人(包括跨国公司)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和经营利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律应该如何通过转移定价税制鼓励关联公司利用转移定价促进本企业整体、长远发展,进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此问题,我国现行的转移定价税制显见是考虑不够的,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皆源于此。如《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有关转移定价调整方法应循序适用的规定,实际上是过多考虑了主管税务机关在管理上的方便和效率,而较少考虑或没有考虑其采取的方法是否最能反映具体交易的合理结果。换言之,该规定过多侧重了国家的征税权,而忽视了关联企业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客观上可能损害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税基。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细述。

随着经济国际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避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完善相关税制,加强反避税固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但在制定或完善相关税制的同时,如何维护关联公司(包括跨国公司)的利益以利于经济发展,也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本文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注释」

[2]所谓关联企业,是指它们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各国税法及税收协定一般都没有对关联企业给出简短而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些关联企业或关联关系的判定标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股权控制标准;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或决策人员的人身关系标准。此外,有些国家在采用上述两个标准的同时,还采用其他一些标准,如资金、技术上的依赖标准等等。参考刘剑文主编《国际税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第240-241页。

[3]此处的“域”是指“法域”,即法的效力的空间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独立的税收法域。但在个别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由于每一个联邦或州都享有税收立法权,因而,也可能存在多个税收法域。

[4]参见国家税务局科研所编著《西方税收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5]参见《OECD转让定价准则》(1997)。

[6]转移定价的事后调整模式给税务部门带来管理上的沉重负担。一方面,这种事后判断一般要追溯3至5年,长一些的要追溯10年甚至无限期,税务部门要证明当时的交易是否符合当时的公平交易价格有相当难度,尤其是,这种事后的判断是对实际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税法的解释和适用,因而很容易造成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各执一词的局面;另一方面,税务部门经常困扰于纳税人的不愿提供资料,因此无法有效地进行转移定价的调查、审计和调整。参考刘剑文、熊晓青论文《预先定价税制产生的动因分析》,载《涉外税务》2003年第6期第28页。

[7]参见武艳茹论文:《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法律规则研究》,载《财税法论丛》第1卷,2002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第396页。

[8]根据《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54条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55条规定,具体调整方法包括可比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价法和其他合理方法。其中“其他合理的方法”,根据《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第28条的规定,又包括可比利润法、利润分割法、净利润法、预约定价法以及核定利润率法等。

[9]我国《规程》就各种定价方法的适用顺序并未明确作出规定。但根据《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54条,主管税务机关在选择转移定价方法时仍应依照顺序进行,对此规定,国家税务总局1992年颁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第7条给与了认可,而根据《规程》第52条,《规程》显然也是接受了各种方法之间适用的先后顺序。

[10]参考赵晋琳、张学斌论文《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载《涉外税务》2003年第9期第34-35页;刘永伟著《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9页、第187页、第195页。

「参考资料」

1、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4年2月版。

2、刘剑文主编《税法学》,人民出版社(北京),2003年6月版。

3、刘剑文主编《国际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4月版。

4、曹鸿轩主编《中国税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2月版。

5、刘剑文主编《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陈长文等著《财经法律与企业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版。

7、王顺林著《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刘永伟著《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9、(英)大卫。特洛、马克。阿特金森著《国际转移定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