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现实体制以及发展途径

时间:2022-12-11 04:23:00

空间经济学现实体制以及发展途径

由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空间经济学旨在解释空间中经济活动的聚集现象和机制,作为将空间纳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尝试,被称为经济学的“第四次以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为特征的革命”,克鲁格曼本人也借此贡献荣膺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这个被经济学家视为“漂亮娃”的理论,在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眼中却不过是“丑小鸭”,他们批评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和数学模型,认为奉行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并不能有效揭示经济空间中的现实机制。因此,围绕着空间经济学模型是否具有现实性存在着重大理论争议。这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否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该问题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系统的质疑,直接关系到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效性。

本文力图揭示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的聚集机制的内在本质,指出它所揭示的聚集生成机制超越了非现实系统假设与数学模型的外在理论形式,其循环积累的正反馈机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机制。因此,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经济空间理论的静态、机械的先验论与构成论,从生成机制的动态过程中揭示出空间经济学聚集的现实机制,从而给空间经济学以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展示空间经济学真正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一、空间经济学非现实假设与现实结论的争议

1.非现实系统假设批判。地理学家批判空间经济学实证主义的非现实系统假设。谢泼德指出,经济学家将地理空间视为同质化的、一维的和牛顿力学的。1]152马丁批评克鲁格曼等人给空间理论研究穿上的数学化“主流”的紧身衣使空间经济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被忽视了,例如在空间集聚模型中有着重要表现的历史和路径依赖的概念。“历史”并非指“真实”的历史,即实际空间聚集并未伴随着真实的和特殊背景的时间段演化,区位模型中的时间概念是抽象逻辑的或模拟的。同样,“路径依赖”也是简化的模拟或解决序列,其程度和区域形式仅仅由区位模型中的特殊化的初始条件和参数决定,而非由技术、制度与社会演化中真实复杂的、地方化嵌入的及自发的社会一历史过程所决定。桑雷认为空间经济学在简单的两区域基础模型发展到多区域经济和引入农业运输成本趋势中始终存在非现实主义的缺陷,即使初始的非现实性条件后来发生了变化。

2.非现实系统假设与现实性结论。一些经济哲学家认为,尽管对空间经济学非现实性模型的指责在多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模型所展现的真实世界现象的核心可能是真实的(或近似为真实),故可得出现实性结论。他们认为,由于克鲁格曼关注复杂性的易处理性,其系统模型自身要求简化许多现实方面,侵犯了全局真理①;克鲁格曼认可新古典经济分析是一种有用的虚构,或者说是对有用的虚构的利用,尽管这些虚构在字面上是非真实的,侵犯了绝对真理标准②。系统地侵犯全局真理与绝对真理标准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谬误”。然而当谬误是关于研究现象的非本质/非相关特征或是仅被暂时孤立的特征因而服务于对本质和相关特征的真理追求时,借助于这些谬误空间经济学能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这些经济哲学家同时注意到,克鲁格曼将科学发现的目标视为在实用考虑的约束下追求相关方面的真理,随着建模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以识别真实世界现象的本质元素为目标。

3.非现实系统假设的再批判。地理学家塞耶对上述观点持有异议,塞耶指出非现实假设应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否影响研究客体的关键属性或过程。若非现实假设而仅与研究客体偶然相关,或许有助于澄清关键客体的性质。若非现实假设对研究对象很关键并且影响研究过程,则假设将产生问题。使用非现实假设模型的关键还在于模型结论是否被直接应用于实际的具体案例。若关键过程或关系在抽象过程中仍保持其性质和力量的基本特征,则抽象推论可被运用于具体案例。尽管如此,仍有必要从抽象谨慎地回到具体,加入偶然条件与其产生差异的测定。若模型假设的非现实性不仅是关于偶然事件方面的,而且是关于必然属性和关键对象预测方面的,则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具体系统可能产生严重误导,即便模型假设仅作为思想试验。

据此,塞耶批判空间经济学使用了新古典实证主义模型,关注事件规则而忽视变量的概念化和理论的具体化。其“缺陷”在于使用假设孤立出关键机制却以忽视其大部分关键性特征为代价,故是一种“伪具体性”解释,表现为建立模型对少数元素进行抽象,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理解具体情形下发生的事物,而非通过连续的调整和添加元素从抽象回到具体。塞耶看来,克鲁格曼“将具体研究作为一系列隐藏在文字自负下的误解予以消除。在维持主流理论和可解性愿望的驱使下,空间经济学用数学表述遮盖了一系列概念化而产生了问题”。

综上所述,空间经济学利用非现实系统假设能否得出现实结论存在争议,争论双方均沿袭实证主义假设一结论逻辑链条,经济哲学家强调作为链条后端的结论的有效性,即非现实假设可得出解释真实世界现象的有效结论;而地理学家关注研究客体性质和具体环境及条件,因而强调链条前端的假设环节,要求对经济空间进行具体化和经验化研究。空间经济学如何使用非现实系统假设得出有效结论和现实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仍悬而未决,该问题涉及空间经济学理论建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空间经济学的非现实假设与现实机制

空间经济学的结论能够不同程度地解释现实世界的聚集现象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检验,但结论与某些现实的耦合却并不足以必然性地推论出空间经济学基于非现实系统假设的聚集机制是现实存在的。对聚集机制的真实性或现实性的讨论,需穿透空间经济学的数学语言和模型形式。考察克鲁格曼等人建构理论的深层逻辑,本文认为,空间经济学中的聚集机制并非实证主义的事件规则,而本质上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研究者观察/发现的现实机制,因而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机制现实存在性的讨论要求超越“假设一结论”实证主义逻辑的樊笼,用(批判)现实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空间经济学探索聚集生发机制的过程。

实证主义旨在揭示事件呈现出来的经验规则,反映离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将科学置于事件规则性(演绎法)基础上的思想起源于休谟因果律,它由感觉经验出发,所关注的现实仅由原子式的事件组成,一般以“如果x事件发生,则事件y发生”的形式出现。基于实证主义视角非现实性假设与孤立封闭系统在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借助于上述条件经济学家才能孤立出与聚集经济相关的原子事件及其发生次数/序列,从而总结出聚集的经验规则。而批判现实主义坚信科学研究现象背后的结构和机制并非经验主义的单纯现象,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真实结构,其不但独立于我们的认识和经验之外,同时也独立于获得它的条件。空间经济学所揭示的聚集机制正是这样一种独立于非现实假设和封闭系统的现实机制。

(批判)现实主义提出了生成机制的概念,并对机制的必然性和真实存在性进行了说明,“真实存在的生成机制是区分必然与偶然序列的标准,一个序列Ea、Eb是必然的,当且仅当存在一个生成机制在被‘Ea’事件刺激时,产生事件Eb。”在空间经济学中,聚集事件/性质/结果是在初始扰动下,由聚集生成机制经由不同阶时段自组织生成的,在生成过程中t期事件的结果是t+l期事件的动力源,由生成机制反复迭代,持续作用。

空间经济学揭示了聚集不依赖于差异化外生区位条件的内生经济活动组织过程——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到宏观空间形态的生成过程。聚集的生成机制体现于聚集力的循环积累正反馈机制,是一种自我放大的自组织过程。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模型D-S模型讲述了报酬递增、分工和交换动态正反馈机制。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一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一外部经济加强一分工深化/厂商集聚一市场扩张”循环积累过程。其中,表现为聚集力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均体现为动态正反馈生成过程。在本地市场效应中,生产分布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同向变化,进而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变化又引起进一步的生产分布的同向调整;而价格指数效应中,生产分布的空间变化引起区域相对价格指数的反向变化,而价格指数的这种变化又会使生产份额高的地区更具吸引力,从而强化生产分布的初始变动。同时,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之间也存在正反馈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动态正反馈的聚集力与表现为市场拥挤效应的扩散力进行博弈,当聚集力大于扩散力时聚集生成。

可见,与聚集相关的t+l期事件均是聚集正反馈生成机制受t期事件刺激所生成的,因此,模型具有规模报酬递增自组织行为特征,而模型中的非现实系统假设并未对该生成机制产生关键性影响,如CP模型中两均质区域假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