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构成与经济结构的协调

时间:2022-12-11 04:21:00

人力资本构成与经济结构的协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归功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谜迎刃而解。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以卢卡斯(1988)和罗默(1990)为主要代表)延续并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思想,把人力资本内生化于生产函数之中,新增长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是经济增长理论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一个重大变革。

本文打破从总量上进行分析的常规,运用相对成熟的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新思路,从实证的角度说明各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度。

一、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理论分析

人力资本是蕴涵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所谓的劳动力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劳动力之所以存在迁移与流动,是因为劳动者作为理性人,具有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高的满意度等的动机。劳动力迁移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同样可以解释产业间的流动,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对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的劳动者更有吸引力,就业率高(劳动力资源稀缺)的产业(部门)对就业率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产业(部门)的劳动者更有吸引力,劳动者报酬率高的产业(部门)对报酬率低的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更有吸引力,这都诱致人力资本在产业间流动。

产业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的一般规律与产业发展规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相一致时,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将会导致产业结构以致经济结构的更加不合理,从而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之后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会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而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和配置的规律,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与克拉克就提出了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工业化完成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

蕴涵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其产业配置规律也应当与一定时期产业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相一致。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的。经济结构状况是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显示经济量的增加和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水平。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明显受制于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将会通过经济运行过程反映出来。因此,要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质量,就必须确保人力资本结构调整能与之相适应,要通过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调出效益,调出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21世纪初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分产业人力资本核算

在我国各种统计资料中,除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外只有从2002年开始才有分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分布数据。在研究中,人们往往直接利用这些年份中各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作线性内插和线性外延得到各时间序列。如表1所示。

表1中只有9组数据,样本容量相对较少。为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有必要运用某种方法和现有统计数据扩充样本容量,即估计1980年至2006年期间的缺失值。

观察受教育程度分布的散点图发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大致呈指数分布,其他文化程度的时间序列都大致呈线性分布。故除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外的分布时间序列用线性内插和外延的方法替换缺失值,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布时间序列用拟合的指数曲线预测值来替换缺失值,其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达到0.94,F统计值与参数的t统计值都通过显著性检验。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分布时间序列被确定后,计算出各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序列。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梯度,按简单算术平均看,第二产业平均比第一产业高出约4.5161初等教育等效年,而第三产业平均比第二产业高出3.6638初等教育等效年。各产业每年人力资本值都呈增长趋势,第一产业人力资本年均增长1.60%,第二产业人力资本年均增长1.20%,第三产业人力资本年均增长1.81%。

三、产业人力资本差异对经济结构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时,我们还得考虑序列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数据,采用传统的估计方法,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推断,即伪回归。若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变为平稳序列,那么该序列就为一阶单整序列。对一组非平稳但具有同阶的序列而言,若它们的线性组合为平稳序列,则称该组合序列具有协整关系。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它们的单整阶相同时,才可能协整。从协整的定义可以看出协整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从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出发选择模型的变量,其数据基础是牢固的,统计性质是优良的。

误差修正模型(ECM)是由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其基本思想是,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而这种长期均衡的关系是在短期波动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实现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由于受长期均衡关系的支配,这些变量的某些线性组合也可以是平稳的。即所研究变量中的各长期分量相互抵消,产生了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有一种调节机制即“误差修正机制”在起作用,防止了长期均衡关系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任何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变量都存在误差修正机制,通过短期调节行为,达到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步骤如下:首先,对单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有两种:ADF(AugumentDickey-Fuller)和DF(Dickey-Fuller)检验法。若序列都是同阶单整,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其次,建立反映数据长期特征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即通过水平变量和OLS法估计出时间序列变量间的关系。经检验,若其残差序列是平稳的,那么这些变量间就存在着相互协整的关系,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的变量选择是合理的。再次,建立数据短期波动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短期波动是指被解释变量对长期趋势的偏差与滞后项、解释变量滞后项及随机误差项之间的关系。即将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中各变量以一阶差分形式重新加以构造,并将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的残差序列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在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检验过程中,对短期波动关系进行逐项检验,不显著的项被剔除,直到最适当的形式被找到为止。

(二)分产业人力资本与产值和从业人员的协整分析

1.数据检验。通过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可以看出,分产业人力资本、GDP和从业人员的对数值皆为一阶单整序列,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也就是说分产业的人力资本对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数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通过格兰杰(Granger)检验结果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变化是三次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数量的Granger原因(与第三产业产值弱相关)。究其原因是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人口由于自身人力资本的提高促使他们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引起的,这是符合劳动力转移规律的,也是与人力资本与收入呈正向关系这一命题吻合的。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变化是第一产业产值与从业人员数、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Granger原因。一方面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提高会阻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产业转移(反之则促进转移);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提高会使第二产业产值及其收入大幅增加,从而在生产上增加了对核心技术研发的需求,在消费上增加了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这都将影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变化只是第一、第二产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的增加将给第一、第二产业带来更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消费服务(人力资本投资),无疑将促进第一、第二产业产值的变化。但为什么不是第三产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是非生产性产业,而大多是服务性行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具有相对独立性。

2.产业人力资本变动引起经济结构变动的长期均衡模型与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经济结构的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各个变量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的上面检验,初步判定了产业人力资本与产值、就业人员之间的经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建立存在经济意义上因果关系的产业人力资本与产值、就业人员之间的12类模型,每类模型首先建立长期均衡模型,其次根据短期波动特征建立短期误差修正模型,每一模型都可分别得到具有经济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