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9:02:55

空间发展

空间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文;发展;生态环境;美学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职能,在英语单词中,“城市”这个单词是“city”,是从拉丁语的“市民”发展来的,这也解释说明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市民之间共同建立了一种物理意义上和文化空间上的“共同体”。城市中正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有了公共空间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公共空间的活动场所,如广场、公园、车站等人流稠密的室外空间;二是指对于观众而言欣赏艺术品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艺术往往是艺术家对于环境、政治、城市以及当下社会的问题或现象甚至自身感受的体现,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艺术要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而作,是沟通环境与人之间的重要的媒介。1.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公共空间艺术的含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公共空间艺术,体现和表达出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传达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公共空间艺术最早是被作为城市环境美学的一部分来加以发展的,早期主要形式为景观艺术,如皇家园林、苏州园林等园林艺术都能折射出古代私人或帝王对景观艺术的追求。而随着所属权发生了改变,这些景观艺术供大众参观游玩,从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才真正意义上具有了广泛的公众性。由此可见,公共空间艺术是可以改变的。物理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是通过城市设计而形成的。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与建筑可诠释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从古代到当今的许多公共艺术都体现了其艺术形态,如古代时期的雕塑、壁画、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它们都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因为政治和历史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在文化和美学的语境中,这些艺术可以看作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社会的公共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互动性最强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对空间的改变都会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在社会公共空间中,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交换彼此的价值观,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装置艺术、灯光、投影、互动艺术、新媒体、表演形式等都是公共空间艺术的新形式。2.公共空间艺术形式的表达。公共空间艺术不仅包含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领悟,也包含了艺术的创意与想法。公共空间艺术代表着对某个特定地点的理解和文化传承,更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共通性的审美意识。这不仅建立在个人的喜好之上,更表示了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及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既不失生动、新颖和特别,又符合大众的审美层次。公共空间艺术面对的受众群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并不是特定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民族成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国籍。因此在公共空间艺术的表达上,要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为整个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3.公共空间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艺术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既包含呈现形式上的多种手段和视觉角度的多种层次,也包含对观众的审美开放性。综合这些不同的切入点,公共空间艺术在选材上也要符合对空间综合功能性的考虑,包括题材选择、对周围环境的包容性以及材质的选择、对观众情感上的分析等。此外,艺术造型的美学考究、材料的美学、光学、环境因素、可实施性、色彩学、宗教信仰等因素也都是公共空间艺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

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可以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演化历史,它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艺术角度看,公共空间艺术是被美学的认知和人类文明共同创造的产物。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在各种表现形式下,都与周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对话,并且起到改善这一环境空间的作用,释放出无限的可能。1.我国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洞穴壁画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再以后,是距今约2000年的汉代标志建筑—石阙。石阙是古代宫廷、寺庙、陵墓建筑上对称分布的建筑物,分布在道路的两侧,起着引导前进的作用。极其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代表着建筑师对“天人合一”思想完美的体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建筑本身增色。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后来逐渐增加雕塑、石碑、墓纹、壁画、浮雕、园林等形式,艺术表达手法以写实为主,但这些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则是权力的象征。所以说,公共空间艺术在发展初期,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央集权制的体现,表达方式较为直白,寓意多为吉祥如意,题材单一。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许多以纪念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纪念碑式的公共空间艺术,承载着许多古代名人、神话和传说以及近现代的英雄代表,主要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和平及英雄主义的渴望。因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的生活还很艰难,对艺术的需求很少,所以展现公共空间艺术的风格和材料仍然相对传统,而且无法很好地展示出区域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而是更多追寻精神需求。因此,受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艺术的影响,中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表现方式开始多样化,主题也更加广泛,娱乐性得到加强,且开始受到重视。公众的参与性明显得到了强调,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反映了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对公共空间的探究和对区域发展的需求,以及受众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参与度和美学感受。公共空间艺术的范围不再仅限于美化城市和政治诉求的目的,公众参与、区域主义、艺术启蒙和娱乐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国家重视艺术的发展,所以在每个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艺术,在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还设有特立独行的艺术专业展区。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会经常展出当代艺术家的公共空间艺术装置,每年会吸引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这些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当今社会问题或环境、材料本身可持续发展性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去体现公共空间艺术。2.国外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同我国一样,国外的早期公共空间形式也是洞穴壁画,在英国发现的巨石阵(stone-henge)也可能是较早的公共艺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理想城市是人们精神感情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艺术家将雕刻、建筑、城市规划都融合在公共空间艺术中。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引发城市空间的巨变,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随之引起巨大的社会反思,公共空间艺术也带动了整个空间的再生。由于美学的介入,对公共空间产生了新的支配能力和创造性的作用,人们能更好地感知和体验城市。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为公共空间注入新的元素,与空间对话、与人对话。现代艺术运动兴起后,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和思维模式,注重对环境的思考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对人文和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性。3.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注重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追求顺其自然的人生哲理,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1982年卡塞尔文献展期间,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主导的《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公共艺术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一计划由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作为引导,在广场上种下第一棵树,此后数年,包括艺术家、政府工作者、民众都参与在内,先后在卡塞尔的各个角落种下7000棵树。这成为卡塞尔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基于一种朴素的手法,却缔造出各种含义。它不仅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公共空间实行的艺术行为,更包含了民众的参与成分,体现了公共性,赋予了时代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环境艺术的保护意识。它不仅停留在空间上的开放性,还包括社会民众的参与,体现了分享才是公共性的核心。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使公共空间艺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艺术家也把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空间与美学审美相结合,把景观与交互空间相联系,塑造出实用美术与城市空间美学的完美融合。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代表一种新的美学,艺术家开始使用可回收的循环材料,从材质本身出发,力求保护自然,做到循环可回收,不浪费资源。美国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从题材到形式无一不是对日常生活的体现。他将巨型汉堡、羽毛球、衣夹、回形针、唇膏、冰淇淋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小物品,通过放大至几千倍甚至数万倍,放置在公共空间中。他的作品在宣誓,公共空间艺术是对物化审美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讽刺。人们在欣赏公共空间艺术的同时,会在作品呈现方式的指引下,去思考更多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环境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审美,以及对公共空间的定义、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是组成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追求自己独特的品格,更关键的是能凸显出与整个空间和人的对话。当艺术置于公共空间中,它不仅仅是在做材料、空间上的文章,而且是以和观众、关系、沟通等想法为主,从而体现出“共同价值”。公共空间艺术的出现,衍生出了和观众有互动参与的价值,更体现出人们对公共空间艺术的理解。在其中融入了社会、融入了新的人文景观的美学含义,对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元的诠释。将艺术性、社会性与公共性的综合一体性都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在与环境密切融合的过程中反映出空间的独特性,解构了整体空间的艺术性,促成了美学品质,这也是一场全新的启蒙运动。美国艺术家卡普尔在2007年为美国芝加哥的格兰特公园设计的《云门》,外壳采用了无缝不锈钢塑形,可以映像出四分之三的天空和芝加哥的城市轮廓,与此同时会因其椭圆形的外形而发生扭曲。当游客走近时,映像也会发生变形,被称为哈哈镜。这一公共空间艺术因造型独特很快成为芝加哥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共空间艺术对城市文化、经济以及旅游业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这种艺术又激发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因此,公共空间艺术是最富有建设性与革命性的艺术形态。在我们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公共空间艺术更能呈现一种新的、敏锐的思考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思考。

综上所述,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无论是从空间艺术的象征权利性演化到公众性,还是从政府集权性到现代的公众参与性,都折射出人类文明进程的演化。当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与城市美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作为艺术家或研究公共空间艺术的人,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真正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发展做出贡献,在当下应该是所有艺术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公共艺术作为最能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岚.浅谈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大众文艺,2016

2.杨文会.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河北大学学报,2004.4

3.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

4.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10

空间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德宏州;众创空间;现状

新时期,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部署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德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地处中国云南西南边陲,与缅甸联邦接壤,位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口岸。德宏州如何顺应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创客经济,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新高潮,成为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众创空间在德宏的发展现状

响应国家“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号召,截止2017年9月,德宏州建成并投入运营了后谷咖啡众创空间、陇川电子商务产业园众创空间、德宏州珠宝小镇众创空间、梁河孔雀街众创空间、瑞丽热作众创空间、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等众创空间,其中有部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州级众创空间6家。(一)“政府主导、企业创办”的综合运营主体从运营主体看,德宏州参与众创空间建设的主体单位有政府、企业两类。以政府牵头为主的众创空间有2家,占全州众创空间总量的33%;由企业创办的众创空间有4家,占全州众创空间总量的67%。涉及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有限公司、个私协等政府机关和组织团体,涵盖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二)“活动聚合、培训辅导”为主的功能定位从功能定位看,德宏州众创空间运营,有活动聚合、培训辅导等模式。目前,国内众创空间可提供以活动聚合、培训辅导、产业链服务、投资驱动、地产思维以及综合创业生态体系等六类服务。现实中,由于德宏众创空间不同举办主体、不同业务模式的选择,在凸显服务功能和自身特色方面,各地普遍采用差异化的模式,选择其中几个特色作为自己的主打服务功能。如:地处德宏州芒市仙池路34号的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作为第一家德宏州双创基地试点,是集聚创客中心、孵化基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检测中心、众创咖吧、创客训练营等服务的综合创业生态功能平台。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优先获得政府倾斜,整合科技、发改、财政、工信、人社、商务、教育、工商等10余家州直单位和部门提供项目、资金、咨询、培训等服务,吸引86家来自云南省内、德宏州内、海外博士、创新企业和创客登记注册,先后与国内32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成功引入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工作站,建成科技部战略研究院赵刚博士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陆洋博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吸引了“淘宝特色中国:德宏馆”、德宏依诺纯咖啡、盈江儒林现代农业、德宏万众丰业等本土企业,新依亚、好兄弟、绿色增长代、目诺班钦等缅甸企业进驻园区创新创业。(三)基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从区域布局看,德宏依托县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和发展创客及众创空间。除盈江县外,芒市、瑞丽、梁河、陇川等县市都建立了至少一家以上的众创空间,平均集聚创客人才不少于50名。地处州府的芒市,就建立了3家众创空间。如:由政府牵头,德宏州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运营主体的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部级);以企业创办,由德宏海华珠宝小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德宏州珠宝小镇众创空间、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运营的后谷咖啡众创空间。此外,瑞丽市建成1家众创空间,由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属科研事业单位)创办的瑞丽热作众创空间;梁河县建成1家众创街众创空间;陇川县建成1家众创空间,由德宏黄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办的陇川电子商务产业园众创空间。总体上看,德宏州境内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下,以综合性众创空间为主体,以专业众创空间为特色,布局相对合理,主体多元化的众创空间格局。

二、资源集成背景下,德宏州众创空间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缺乏创业创新人才,创业团队层次不高。德宏众创空间创业的团队,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德宏高校毕业生、企业技术骨干,缺少海外高层人才、优秀的连续创业者和国内知名高校学生创业者。创业团队层次不高,尤其是缺乏创业创新人才,难以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核心组织,对于德宏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很有限。(二)市场对接能力薄弱,众创空间资源集成不足。德宏众创空间刚刚起步,处于非盈利阶段,真正能够靠创业服务取得的收入少。众创空间集成的大多数资源,如政策、土地、资金等,都是政府先期为推动众创空间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并非众创空间主导集成的资源。众创空间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还不够密切,市场对接能力薄弱,众创空间主动集成的资源不足。依托众创空间平台,尚未形成“会员费、政府补贴和核心成员资助”三级盈利模式,由企业创办的众创空间面临的生存压力大。(三)政策支撑环境欠缺,创投力量严重滞后。德宏地处边疆、经济欠发达,决定了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只能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2016年德宏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德宏州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意见》(德政办发2016[24号]),鼓励各地发展众创空间。自2015年以来,德宏州政府主要集中人财物力,重点建设了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以此辐射带动周边的众创空间发展。客观上讲,政策支撑环境的欠缺,使得德宏州创投力量远远滞后于创新企业的实际需求。加之,缺少创业投资基金,无法有效吸引和留住优秀创业团体、创客人才;创业投资体系不健全,难以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初创企业。高质量的创业孵化项目不多,众创空间平台处于项目饥渴状态,创业项目、资金都面临“僧多粥少”的现象。

三、推动德宏州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空间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空间概念围合实体关系形态

人类的祖先凿地为穴或构木为巢,创造了避风雨,御严寒,防侵袭的赖以生存的场所,其目的,不是使用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从原始人类挖掘洞穴到当今世界上充满金属与玻璃光泽的建筑,人们对建筑形式的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建筑技术怎样更新,材料、样式怎么改变,建筑活动的目的仍然是为人服务,它必定要满足人们对它提出的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庇护与交流的天地。建筑创造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对物质形式的安排而获得某种有目的的空间,从而构成对人的生活有意义的场所.

1建筑空间概念发展的

建筑的原型是一个遮风避雨、驱虫避兽的场所,原始人用界中最常见的材料和最简易的工具:树枝、树叶、石块或泥土等来搭构围合成使用空间。虽然在此类最初的建筑活动(包括人类最早搭建的草棚与洞穴)中已经隐含了空间概念的基本特征,然而对于空间概念的提出却是很晚的一件事。

18世纪之前,从没有在建筑论文中出现过空间这一概念,直到19世纪初才有德国的美学家开始使用(具有建筑意义的)“空间”这一术语。谈到建筑物如同“限制和围合的一个限定空间,形容一座教堂为必要的精神生活的集中,它因而将自身关进空间的关系当中”.在这里“空间”这一概念虽然具有建筑空间的含义,但它更多的是站在的高度来进行论述的。

《SpaceTimeandArchitecture》一书的作者,著名建筑史学家S.吉迪翁(SigfriedGiedion)把人类的建造历史描述为三个空间概念阶段:

①穴居人类,虽然证据显示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但只是利用而非建造。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建筑,如美索布达米亚人和埃及人的金字塔,但这些只是服从于外部的建造,真正的内部空间还没有出现。就如同我们在希腊和罗马的城市广场中所见到的用雕像、石柱和方尖碑等作为控制元素所形成的空间。从现代的意义来说,这个空间概念是关于实体之发射能,彼此间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是由实体而向外发展的空间概念;可以称为第一个空间概念阶段(有外无内)。

②公元100年,古罗马万神庙出现了第一个塑造的室内空间,圆形的穹顶至今让人感到震撼,内部与外部空间区分了开来,与宇宙空间大自然的空间的差别做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建筑空间是在大自然中用一定的元素界定出来的物质场所。这种中空而包被的空间概念,支配了西方乃至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但遗憾的是外部形式被忽略了。技术和观念的困境使外部形式与内部空间的分离又持续了两干年。可称为第二个空间概念阶段(内外分隔)。

③1929年,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使千年来内外空间的分隔被一笔勾消。空间从紧身衣般的封闭墙体中解放出来,“流动空间”出现。这称为第三个空间概念阶段,它是关于内外空间互动关系的发展.

这一空间概念所描述的,正是现代建筑所表现出的,内外交融,与自然融为整体的空间,它与古代的神庙和教堂等的封闭与幽暗的空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在建筑中人们才可以绕过或穿过界面,感受到“内”与“外”的空间。人们终于可以穿过想象的界面向前迈进,空间在我们地感受行为中流动了起来。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酝酿的思维发展过程的结果,从此,人们开始对建筑的“实体”产生了新的解释:我们通过实体的墙和屋顶来进行建造活动,但我们使用的却是被实体所围合的虚的部分,这虚的部分,就是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的真正“实体”。

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筑的组合元素是实体、空间、界面。并提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的观念。在建筑创作中,空间重于实体;空间是建筑创作的目的,实体是创造空间的手段,界面则是围合空间的要素。

2.建筑围合实体与内部空间的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曾提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说,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组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的本身。有形的实体(墙体、屋顶)为媒介,而真正有用的是虚无的空间,实体是手段,空间才是目的。

如电影院它所拥有的使用价值就是提供放映的空间。但作为满足使用功能的实空间来讲必定是由围合实体所组成,围合实体对空间的形成是起到相应的作用的。所以不能因过分注重空间而忽略了围合体所起到的作用。有了围合体就从自然空间、虚空间变为人造空间、实空间。而且通过围合实体的多变能反映出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的组合变化又确定了围合实体形式。所以,形成围合实体和空间的紧密关系。以下几点将对建筑的围合体的作用与内部空间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

2.1围合实体的形式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建筑物的外部围合形体特征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设计者随意决定的,而是内部空间的外在表现,内部空间是什么样的就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外部围合形体。然而,在某些时期的建筑中又体现出形式决定空间,观察古典建筑就会发现外表的形式过分的强调而内部的空间失去了应有的功能,限制了空间的组合使空间显得牵强。到底是空间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空间在这个上,一直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著名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曾强调“把形式当作目的不可避免的只会产生形式主义”。指出空间的功能决定于外部的形式,因为过分注重外部形式设计出的空间不能满足功能上的需要,而且呆板,无活力。而有空间决定形式设计出的空间,不仅满足不同功能空间需要,而且内部空间灵活只有内部有活力外部才有生命。但是,也不能把形式看的无足轻重,作为内部空间的反映,它必然受制与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的组合、排列上也应考虑和外部形体的统一,做到表里如一。围合实体的形式应真实、正确的反映内部的空间变化。

2.2围合实体对空间起到的基本物理功能建筑的围合实体除了体现出建筑的实体特征,形成建筑外部的视觉变化同时又形成内部空间的层次变化外。而且,又解决了空间最基本的问题它坚固了建筑,使空间实体化,又起到了保温或凉爽,保持干燥或湿润,隔音等一些基本物理功能。最主要的是保温、通风作用,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体现出适应于这地区环境的特点,围合实体为建筑形式完成适应当地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北方地区因气候比较寒冷所以建筑的围合体比较厚重,目的是为了避寒保持室内温度。南方地区较为温暖而且潮湿所以建筑围合体比较清薄,利于内部空间通风。或许采取其它形式,但无论用那种形式它必须适合所在的地区环境,这样才能使空间在使用程度上达到合理。

2.3围合实体的质感处理与外部内部效果围合实体除了完成基本功能和围合空间外,本身它的形式不同、质感不同还能产生不同的室内外视觉艺术效果。质感的不同主要于材质的不同有很大关系。我国古典建筑在质感上给人色彩艳丽的艺术效果,这就和它所用的材质有关。现代建筑使用的材质很多,砖的运用使围合体界面形成了丰富的层次纹理变化,体现出建筑的朴实质感。粗糙的石材、木、混凝土等材质的运用都能形成不同的质感和艺术效果。特别是玻璃材质的出现使建筑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它的明亮、通透的质感,改变了以往的建筑形式,使室内与外界有了一定的联系,增加了室内的明亮。围合体外部材质的选用不同,不但使建筑外表形成了质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建筑的形式多样化。而且,还可以使某些材质在围合体内部得到体现,使室内室外的质感得到内外统一,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如砖材的使用不但外部形成层次同时内部也形成丰富的肌理,还有木材、石材等。但有些材质不宜在室内大面积使用,因为人和室内的关系更为密切,空间要便于人的使用,如材质过于粗糙不利于人的使用,可使围合体某部分选用从而增加室内的艺术效果。当然,可根据室内的效果改变材质,使材质附加在围合体上完成室内效果。

2.4围合实体的比例处理在空间形式上的作用围合实体的长、宽、高比例发生改变不但使建筑形式发生变化,同时它还配合内部空间营造一定的空间氛围。围合体的比例变化不同可表现出多样的空间,不同形状的空间又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到人的情绪。围合体的高度改变会形成一个形状窄而高的空间,由于它的竖向性比较强烈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同时激起人们兴奋、崇高、激昂的情绪。如:哥特式教堂,高直的外部围合形式反映出内部空间的窄而高,设计者正是利用这样的几何空间特点,发挥教堂的使用特点,让人产生希望和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向上追求另一种境界,使人感觉到离神的距离缩短,满足了精神感受。相反,围合高度降低所形成较矮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当长度发生变化时,围合体所形成一个细长的空间,由于纵向性的特点,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细长型的空间运用会诱导人在心理、情绪上发生变化,使人对空间的深处产生好奇、期待。随着空间的深度增加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会更强烈。围合体的宽度变化一方面会对空间的物理功能起到不同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出建筑的体量美。

通过以上几点,可看出要成为实空间是要借助围合体来完成,而建筑围合实体保证了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体现出内部空间的形式,因此,建筑实体和内部空间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同时又证明了围合实体的作用。我们不能因某时期的建筑注重围合实体而忽略了空间的价值,也不能因某时期注重空间价值而否定了围合实体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

3.建筑围合实体形态与内部空间形态

围合实体形态决定空间形态,空间形态通过围合实体形态得以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形态学的角度,围合实体成为空间的手段。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建筑

个案的讨论来枚举若干种典型的围合实体形态。

3.1连续

“连续”是指同种性质的围合实体在改变方向后仍然相连的一种形态关系。这是从传统建筑中继承而来的一种属性一一由于结构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实体都担当承重的作用,实体表面改变方向的拐点对结构的整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连续性成为必然。近代的结构革命一一钢铁与混凝土以及框架结构体系的广泛,使实体从承重作用中解放出来,不连续成为可能。对于围合实体的垂直表皮而言,结构作用既已剥离,拐点的连续性变得没有必要。各段表皮之间的连接处由于没有荷载传递,只需进行构造层面的处理,可以彻底断开或者以透明玻璃填充。水平表皮的受力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结构梁的帮助下,可以在一面、两面甚至三面与垂直表皮断开。表皮形态变为分离的片断,每段表皮承担自身的荷载,并且无须对位。

当代建筑实践中围合实体所应用的材料和构造,已不限于主义建筑运动之始的实墙开洞或者整片的透明平板玻璃。不像当年那种“非黑即白”(不是实墙,就是透明玻璃)的处理方式。随着“轻表皮”的,垂直方向的“层化”处理方式成为一个显著特征。保温、通风、采光、景观、私密性等表皮功能需求,可以通过不同层的表皮构造组合解决。在此基础上,围合实体的匀质性可以实现。

3.2并置

并置是指多个围合实体单元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一一单元各自完整,相互独立,共存于一个较大的秩序内。这种秩序下空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小级别的表皮单元内部的空间,另一种则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残余空间。

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用一系列特殊的形态创造了并置的关系。浴场的承重结构是一系列矩形的墩子。墩子的大小各异,不均匀的布置在基地上,通过占据空间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墩子内部“挖出”空腔,成为担当不同功能的小室。墩子承担的混凝土无梁楼板,从墩子顶部一面、两面或三面挑出。楼板之间留有6cm的缝隙,用透明玻璃封闭。楼板的上表面与后面的山坡相连,形成一片镶嵌着一条条玻璃缝隙的草坪。卒姆托的墩子在形态上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忽略墩子内的空腔,墩子就变成了极粗的柱子。浴室的形态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独柱支撑的伞状

结构的组合。如果承认空腔,而忽略墩子闭合的事实,墩子就变成了墙。浴室的形态可以理解为有若干组曲折的墙体支撑的独立结构。如果承认所有这些事实,墩子就成为筒体。筒体具有比承重墙或者柱更有趣的形态。筒体是一座最基本的房屋,它有完整的空间和表皮,并区分内外。浴室因此既是一幢建筑,又是一个建筑群。筒体内部是封闭的传统的静态空间,而外部是由若干筒体围合并分割的流动而开敞的、既是室内又是室外的公共空间。在整个建筑的外部围合实体的处理上,筒体之间的空当被充分的重视,要么封以透明玻璃,要么完全开敞,使既内又外的公共空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3.3嵌套

嵌套是指两层围护实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一一一层始终位于另一层的一侧。空间由此被划分为三部分一一两侧和中间。我们以“嵌套”为这种关系命名也许并不十分准确,实际上指这种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一两层围护实体分别闭合。但是,我们截取其中任意一段进行研究,它都具有以上的普遍的关系。

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设计的森林别墅是现代建筑中两层围护实体嵌套的典型个案。该别墅是一个收藏家住宅,要求有展厅和工作室等比较特殊的功能。妹岛的策略是首先将功能进行分类,展厅作为核心空间,厨房和餐厅以及起居、等功能交错编织在一起作为公共空间,卧室、工作室、卫生间等功能性明确的空间相对独立。我们既可以说妹岛重复了一个传统的东方院落式形态关系,同时又可以认为是对文丘里“里衬与残余空间”的实践。两层圆形的围护实体偏心嵌套在一起。小圆包裹核心空间,通高,靠玻璃屋面采光。公共部分布置于两层表皮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取消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隔墙,使各种不同功能得以相互渗透。同时,由于内外环状围护实体偏心布置,之间的环状空间的匀质性得以改变,产生了由宽到窄再到宽的循环运动趋势。功能性较强的空间外化为盒体突出于外环之外。内环围合的展厅空间类似于传统的院落空间,不仅在于其顶部采光的形式,而且它也确实成为整个别墅的内在核心,从而使建筑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向性。环状空间类似于沟通各个不同房间的廊。天光透过内环表皮上的洞口间接进入环状空间,为其提供柔和的采光,也同时暗示内核空间的“院落”属性。内外两层环状表皮相对完整,表皮上的洞口异化为盒体,并且与地面脱离,强调了环状围护实体的延续感。洞口超常的比例与尺度,模糊了门与窗之间的区别一一既提供人的出入,又提供景观与采光。两层围护实体上洞口的刻意设置的对位或错开的关系,改变了环状空间内的方向性,丰富了空间体验。

3.4运动

运动指围护实体的某一部分通过改变相对位置,使整个系统的形态发生变化。这就将建筑本体推向四维,引入了时间。其实建筑师并不希望创造严格意义上的“动态建筑”,只是想获得多个静态的累加。也就是说,运动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改变围护实体的形态得到的多种对应的空间形态。要实现围护实体形态由一个向另一个转化的过程,其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实体上的门与窗,真正意义上可以运动的围护并不是很常见。运动部分的面积和重量都是构造上的难题,运动的惯性和频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也有观念的问题。比如在大部分建筑师的意识里,“墙”应该是静止不动的。这是从传统建筑形态中继承下来的。也不是说所有的围护的运动都会明显的改变空间形态。比如密斯设计的吐根哈特住宅曾经设置机关,使整片的透明玻璃沉入地下,达到室内外空间的完全开敞。透明平板玻璃对于密斯的意义是凝固的空气。玻璃的“消失”只是意味着空气由凝固状态变为流动状态而已。从建筑师的主观意识和实际效果上来讲,此举对空间形态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结语

空间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民办院校;众创空间;环境;改革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民办院校当前面临的紧迫性课题。改革和创新众创空间对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起到重要作用。民办院校应适时启动并助推众创空间的发展,结合地区特色和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发展新模式。

一、民办院校众创空间下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众创空间是兼具市场化、开放性、聚合性的创新创业机构,涉及的多层次行为主体中最直接的是高校、政府、社会单元,“在多元构成主体、多关联协作动机、多策略协作功能与多聚态绩效呈递方式等方面存在多维网络协同效应”[1]。

(一)民办院校众创空间下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

民办院校普遍比较注重办学特色,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比较注重错位发展,彰显生机和活力,在选人用人、经费投入等方面具有高效灵活的机制。但民办院校众创空间往往起步晚、底子薄、自我积累有限,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师资队伍总体力量不强,后续发展无疑是个挑战。众创空间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开设创新创业类的培训课程;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等;三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四是建设模拟实验室或创业体验区;五是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开展创业项目建设、作品展示等活动。有条件的民办院校还会专门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注入创新创业的启动金或基金,提供场地支持,并配套相关的校内政策、监管措施和评价考核机制。

(二)政府扶植与民办院校协同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

“双创”政策是国家顺应全球创新和创客浪潮的趋势,是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所提出的。2015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双创”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很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出台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政府在创业资金设定、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双创”政策下,民办院校众创空间也适时启动,在坚持政府主导和搭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府相关的配套服务与扶持政策,注重校地协同创新与改革,推动众创空间的提质增效。政府扶植与民办院校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联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改革创新,从而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的开展。部分地方逐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众创空间相应的考核审批制度和淘汰制度”[2],使众创空间朝着专业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社会环境对众创空间及大学生创业活动效果的影响

众创空间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创新创业,将就业教育与就业政策相结合,加快项目孵化并应用于市场,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过程与实效性决定了它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从众创空间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看,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指导下,社会环境也是众创空间项目孵化要对接和承担的主体。大学生通过众创空间的学习和培养,积累经验、知识、技能,为走向社会做准备。社会环境因素对众创空间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环境是众创空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形推动力,其中政策环境主要针对的是民办院校的大学生群体,政府在信贷融资、租金减免、资金补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与项目,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和创业;市场发挥着无形的关键作用,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指明方向,也是众创空间坚持市场化原则的依据,具体从产业、信息、技术等方面体现出来。社会力量的广泛使用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尤其是与各地科教园区、创新示范区、企业技术创新孵化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社会单位的合作,能够积极发挥产业集聚和政策带动优势,打通线上、线下,将创新与创业、研发与投资、孵化与应用相结合,为创新创业提供空间、技术、网络、社交、资源多维聚合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

二、民办院校众创空间改革的方向、任务与内容

(一)改革的主要方向

众创空间是聚焦创新的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服务平台投入到社会中,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众创空间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的应用,技术、模式的孵化,应用市场化的指导等。众创空间的发展要以提供优质供给与服务为方向,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增强创新的内生动力。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众创空间的发展与改革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助推器。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所有高校都是挑战,对依靠市场生存的民办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众创空间发展要面向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企业、民办院校要注重协同合作和提质增效,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要打破常规壁垒与思维局限,坚持共商共建,积极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新思路、新举措;要搭建一个集“政、企、研、学”为一体的合作开放平台,共商大计、共享经验、共谋发展,助推“双创”再升级。注重示范点扶持和建设,大胆创新,使众创空间的发展有榜样、有方向、有目标。

(二)改革的主要任务

随着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双创”的新浪潮必将势不可挡,将迎来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民办院校众创空间的发展也将迎来改革与调整期。一是要在改善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环境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推动众创空间创新发展动力上着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牢固产教融合育人理念”[3];四是要在提高众创空间服务质量与创新功能上着力。民办院校众创空间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场接轨,加大对大学生的资助与扶持。民办院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要与政府的政策相结合,多利用政策条件与优势,根据学校的实际与特色,结合所在地的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充分利用地方创业园区、企业、开发区、研究所等单位优势,打造多维合作空间与平台,实现良性合作、互利共赢,起到整体带动与示范效应。民办院校应积极打造众创空间“梦工场”,在知识产权转化与保护、法律政策的规范引导、创新创业激励保障等方面健全相应的制度。要将政府主导与众创空间的发展统筹起来,积极承接对接,设立专门的资金,落实众创空间发展的资金保障。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评估机制,强化闭环管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三)改革的核心内容

从众创空间发展的外部环境看,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为社会单位和民办院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合作平台,创设科技园区、创业园、技术产业园,促进校企合作与校地合作,使更多优质政策、科技创新资源向校企流动,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支持创新创业活动,打通高校教师与产业界技术人才双向流动的壁垒。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做哺育创新创业的“摇篮”,为我国“双创”的蓬勃发展及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助力。众创空间的改革,既可让创业者实现自身价值,又能提升创新创业成果向应用方向转化,以及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从众创空间的设计建设到统筹谋划,从“双创”政策解读到落地实施,从多维合作平台建设到聚合效能发挥作用,再到良性发展生态的形成,从创新思维理念到设计研发,从产品成果孵化到应用推向市场,新思维、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被更多运用,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本。要不断完善促进“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众创空间发展提供适宜发展的软硬环境。民办院校众创空间的发展要结合政策、地区环境优势,注重多元创新,走特色化的协同创新发展之路。当前,多数民办院校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院校的方向发展。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变革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院校的转型升级、特色优势平台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众创空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适合“双创”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也为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夯实民办院校发展的“输出”平台,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成磊,赵陈芳,李美.网络协同效应视角下的众创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5):128.

[2]卫武,黄苗苗.中国众创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23.

空间发展范文篇5

关键字: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史;美国

Abstract:ThehistoryofdevelopmentofpublicspaceinAmericancitieshasincludedthefollowingimportantperiodsandevents:thedeclineofthecitizen''''sspaceandsquares;thedeclineofgraveyards,sportsparks,communities,neighborhoodparksandpublicareas;privatizationofpubliclifeandspace;theinventionofstreets;theinfluencebyglobalizationandcommunicationsandITrevolution,etc.

Keywords:Urbanpublicspace,Historyofdevelopment,America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在大量建设实践的背景下被动进行的,很多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实践总结的层面上。1997年在上海举办的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和1998年在深圳举办的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学术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牵涉的方面很多,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远远超出单纯空间美学的研究范畴。最近,作者阅读到两篇有关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文章,现将其编译出来,简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事件,期望能够扩展我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视野,在与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对比思考中,探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

1、市民空间

18世纪初,每一处公共空间,即每一块由当局控制的土地,都意味着服务于公共机构,而非服务于公众。那个时期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于地方上教堂或学校的建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建城镇,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为市场、操练场、码头、教堂、大学、学术机构及公众庆祝活动和集会服务的公共空间。它们都以公共的功能为标志,人们在其中从事一些公共服务工作或扮演公共角色。

殖民地时期及独立之初,美国的复兴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物而非其前面的广场。按照18世纪的观点,无论广场如何的大和开阔,它的荣耀都来自于其从属的建筑物。许多城市的地图显示,在最终将矗立起的居住区中间插入小的广场,无疑意味着它被公共建筑围合,并将因此获得荣耀。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这些小型广场多被当作公园来看待。从关注公共建筑到关注公共空间的转变将最终使得公共空间与城市背景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美学上的联系。

美国人想要的是一种理性的、平均主义的和政治性的空间和结构秩序,以及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截然分割,这导致用于休闲的、非政治性的和非公共功能的空间靠私有领域来提供,仅有的真正公共的、人性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央市民广场,在那里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这是传统公共空间和当代公共空间真正的区别所在。

2、广场的衰落

随着19世纪的临近,市民广场逐渐失去它的声望,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在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公众庆祝的活动中心曾经是教堂的大厅、独立宫及纽约的中心草地。但是,当政治演说和政治抗议不再流行的时候,公众就开始光顾拥挤的街道、两旁植树的散步道和滨水区了。

其它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离心运动。中产阶级家庭感到郊区和独立农庄的吸引力;新来的人(许多人是从海外来的)对原来的风俗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在城市新区出现的教堂与原来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之间产生竞争;铁路和工厂的出现,将人们休闲时间的活动转移到建设活动较少的城市郊区。最终,公共建筑本身也不再处于真正有权力的地位,渐渐沦落为官僚主义的办公建筑。

尽管老的城镇和美国东部的城市仍在空间上保持中央公园的传统,但在中西部和整个大平原地区的城镇格网规划和整齐划一的街区中占有优势。其中一些城镇也提供了一到两个“公共场所”,但这些“公共场所”几乎都不位于城市的中心,因此也就很少被发现是与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多情况下,为公园预留的大块空间不久就被进一步分割为建筑用地地块了。

作为一条捷径,普通的美国小镇靠近主要街道建立车站和货场。铁路成为城镇的中心,而这在欧洲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欧洲,车站往往被安排在郊区)。这样,美国城市围绕车站和货场形成了一种社会中心的替代物(仅仅服务于男性),即一种由破旧街道、批发区和马力交通组成的混合物。这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合法的、低俗的吸引物和消息的中心。这是一种市民能够聚集、谈论的传统城市空间的粗劣的替代物。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到达但又与日常工作的世界相分离的空间。美国的城市居民,或是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不久就发现了一种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位于城市郊区的空间—一种令人满意的用来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这就是墓地。

3、游憩墓地

1831年,在马萨诸塞州坎布瑞奇市设计建造的M七.Auburn公墓,座落在一个由森林覆盖的小山丘上,带有步道的蜿蜒山路,迷人的草坪和溪流构成如画的景观。在山丘上有很好的视野俯瞰查尔斯河,设计采用的是当时在英国盛行的景观花园的风格。这种新型的公墓很快成为市民中流行的出行目的地。那里远离城市的喧闹,人们可以散步、独处、进行一家人的野餐。随着它的成功,其它同种类的公墓开始出现。

这些乡间公墓,常常位于从城市出发方便到达的范围内,吸引了成千上万想出来散散心的参观者。人们或步行或坐马车到达,手里拿着参观手册,欣赏着那些墓碑及经过艺术修饰的植物和景观。他们沿着小径散步、画速写、吃午餐,甚至进行一些小型的狩猎,他们发现了一种城市从来没有提供过的游憩方式。

这是一种新颖的公共空间,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东西。在那里,快乐的心情是容易与人分享的,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另一类空间,它是一种环境,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基本交往和体验的空间。它代表了一种对原有结构的抛弃,较少进行令人兴奋的行为的设计,反对带有历史意味的古典城市主义,并且也不赞成建筑化了的公共空间。

4、公园运动

公园运动并不是从“大复兴”(TheGreatRevival)①发展而来,而是受到乡间公墓的影响。这是一个关于美国如何快速和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令人惬意的、健康的和美观的空间需要的例子。在公园里,城市居民能够放松自己,并与大自然交流。

1851年,纽约立法部门授权城市用得到的840英亩土地建造公园。1858年,F.L.Olmsted在设计竞赛中获胜,并开始中央公园的建设。

10年后,尽管其间受到内战(1861年-1865年)的干扰,但是美国主要的城市还是无一例外地拥有了或计划拥有一个郊野公园,许多公园都是F.L.Olmsted和他的助手设计的。

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郊野公园设计的标准。在一座大城市可达的范围内建造郊野公园的基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与自然风景的交流来获得大脑的清醒与身体的放松。这暗示了郊野公园设计的两个限制条件:首先,没有任何类型的建筑在公园中被建造,同时也没有经过设计的花园、雕像、玻璃暖房、植物园或动物园、开音乐会的树坛和电子喷泉等,流行的运动场、检阅场,为孩子们提供的球场和为划船游泳提供的设施在公园中也找不到;其次,公园应当在视线上与城市背景隔离,通过绿篱环绕构成的不通透的围墙,使得外部的城市世界永远都不会影响里面的郊野景观,不会打扰参观者寻求头脑和身体放松的体验。

Olmsted认为郊野公园在文明礼貌、自我约束和克制方面也将影响到城市中那些可怜的没有法律意识的阶层,除非制定一些专门的公园政策强制不端行为,如禁止人们在草坪上行走。Olmsted也强调绅士行为对穷人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公园中上流阶层的参观者风度和行为的观察和仿效。

肮脏的空气将会导致罪恶,氧气对于美德的作用就如同阳光使得花园中的花儿婉紫嫣红一样。来到公园的机会将会使得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和他的家庭在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时候受到教育,如果剥夺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被周围不良的环境教化而变成病态的和充满邪恶。

19世纪80年代,以在贫民窟中提供小的运动场为开端的“操场运动”(ThePlaygroundMovement),强调公园的易达性。市民对不同户外游憩空间的迫切需要增加了城市当局提供适当场所的压力。劝说市长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园,比通过购置另外的土地来满足游憩需求要容易一些。一些实例也证明,依照原有的公园方案,可以将一些游憩设施聪明地安排在其中。

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只是作为个人与自然交流的环境,已经成为有助于公众休闲、健康,引导公民意识和增加其自然常识的环境。

5、社区和邻里公园

在20世纪早期那个进步的年代,公众尤其是生活在拥挤的内城的工人阶级对健康、卫生及游憩机会的需求成为促进开放空间建设的根本原因。开放空间的易达性反映在市区、地区的规划和社区、邻里不同尺度空间的设计中,这些在ClarenceStein著名的Radburn规划和ClarencePerry的邻里单位思想中得到集中体现。这些受到EenezerHoward及英国的花园城市影响的世俗目标,被建议作为工业城市拥挤不堪和环境污染的解毒药(AnAntidote)。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工AM,CongresInternationauxd''''ArchitectureModerne)强烈坚持把提供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并指出开放空R是“城市之肺”(TheJungsofTheCity)。

这样,Olmsted倾注于美国早期公园系统的市民自豪感和共和价值的观点,被转化为由CIAM和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ofAmerica)的进步思想所推动的、在公共领域更加世俗化和社区化的观点。从那以后,美国城市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开始与休闲、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自然界的交流等相关联,并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了制定作为公共产品的开放空间的提供标准,需要对全国范围内官方采用的所有公园和游憩标准进行整理。1948年美国公众健康学会(The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下属的卫生与健康住房委员会印制了《邻里规划》(PlanningtheNeighborhood)一书。这本书总结了城市区、示范地区和与地方学校有直接联系的邻里公园对开放空间的要求。最终,这些标准成为总体规划中开放空间和社区设施确定的原则,并符合州的立法部门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TheU.S.Departmentof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的“701纲要”的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公园部门现在更直接地参与游憩事件的策划和组织,与早期对美学特点和教化目标的关注相比,当前他们更关注公园的社会实用功能。这样,1880年按照。Imsted传统设计的St.Louis森林公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改造成为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博物馆、动物园等实用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最初作为城市设计运动(AGrandCivicDesignMovement)②一部分的公共空间慢慢变得更加民粹主义、更加公益性、更加官僚化,并成为理性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6、公共领域的衰落及公共生活和空间的私有化

在缺乏足够资金预算的情况下,在总体规划中对开放空间需求的假设只能是倡议性的,大多不能成为现实。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预算缩减对于城市保持当前数量的公共空间的能力具有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拥有26,000英亩的公园,在这段时期它的维护员工缩减了将近一半。随着维护能力的削弱,公园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变得无能为力,公众开始避而远之。

最近几年,市场推崇者对公园和开放空间同其它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态度一样,不得对公共产品的假设提出质疑。实际上,财政拮据的城市已开始被迫依靠私人领域建造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司广场(下heCorporatePlazas)一类的开放空间。在街道衰落的同时,私有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s)在美国继续容纳大量的公共生活。

对许多观察者来说,公共领域的衰落被“私有的公共空间”的增长趋势进一步证实。“私有的公共空间”或者我们应当称之为“公共的私有空间”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形容法,这个术语过去一般用来描述公司广场、开放空间、购物中心和其它一些越来越流行的公众目的地环境。当然,这些私人拥有和管理的空间没有一处是真正公共的,即使它们是通过早期激励分区计划(EncentiveZoningPrograms)创建的。在这些假的公共空间中有一种公共性的假设,但事实上它们是在私人领域。商店和餐馆的顾客、公司的职员、事务所的客户等公众受到欢迎,接近和使用空间仅仅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由于这些空间设计在选址和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公司开放空间是隔绝和闲置的,只有午餐时间人们会多一些,有时烟民们会聚集在那里。

然而购物中心却是例外,在过去的50年里,购物中心已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并且取代美国的主街文化成为也许是今天最无所不在的和被频繁参观的场所。大多数情况下,禁止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如分发传单、政治讨论和演说、募捐或征集签名、卖家常做法的小甜饼、选民登记等典型的公共活动。购物中心并不被作为一个公共论坛,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司广场。

总的来说,购物中心、公司广场、拱廊、画廊和许多被刻意营造和主题化的场景创造了一种公共空间的错觉。在那里,威胁和对日常生活的不信任被精心地编织出来。在许多城市以步行者的安全和恶劣天气为借口,公众的机构规划和建设了由地下通道、天桥和步行道组成的网络来联系这些分离的公司空间,创造出一种“类似城市(AnalogousCity)”或者说是一种设法排除穷人和不速之客进入城市空间的城市。

7、发明的街道

公共生活的思想同公共领域的观点和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公共事务在公共场所被讨论和争论。

但是公共生活的另一思想是来源于放松的愿望、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和简单地拥有一段美好时光的渴望。个人公共生活的方式是由消费文化和新的“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所提供的机会共同塑造的,这种公共生活的场景不一定是公共空。根据RayOldenburg的说法,这种场景被称为“第三场所”(ThirdPlaces),与第一场所“家”以及第二场所办公室和学校相对。这样的第三场所包括英国的酒吧、巴黎的路边咖啡店和德国的啤酒花园等。Starbuck咖啡店,Barnes、Nobel或Borders书店,健康俱乐部,租影煤的小店和这几种功能的综合体在美国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第三场所的代表。

法语“flaneur”一词是指边逛边看的活动,巴黎的购物拱廊(TheArcades)被认为是这种活动的典型场所。这种拱廊是最早的私有的公共空间形式,并且也是现代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和西方世界“发明的街道”——街道被作为舞台场景的先驱者。

今天flaneur和第三空间的恰当混合物预示了一种成功的公共生活,现在新设计的购物中心鼓励闲逛。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改造的街道(ReinventedStreets),它常常从场所历史中挖掘出设计隐喻和市场修辞。它试图创造一种闲逛和消费主义的公共生活。它是在私有的还是在公共的空间中发生并不重要,公共和私有之间的界线很容易模糊,就像巴黎的购物拱廊的情况一样。

按照早期城市设计的传统,美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常常幻想着欧洲的城市空间,并且在美国的城市中重建它们,但并未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设计好了空间,那么活动就会发生,这种物质决定论一再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从强调形式到强调功能的变化。

这种发明街道和改造场所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flaneur的价值,形式仅仅是一种舞台场景,为了容纳庆祝、事件和其它短暂的情况,它常常是易变的和装饰性的。不必再拷贝欧洲的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现在也可以成为样板。

8、全球化和通讯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全球化经济造成了许多方面的紧张和冲突。这种紧张象征着地方公众对全球公司利益的无能为力;文化趋同成为大势所趋;收入的贫富悬殊正在拉大;地方及全球范围的环境质量在下降;在多种族城市社区中文化、地方性和社会特征的种种危机等。因此,爆发的示威,表达了一种缺乏地方控制的挫折感,并进一步导致了在地方和邻里层次的动员(Mobilization)行为。一个地方行动主义化(LocalActivis)的例子是洛杉矶市的宪章改革,它授权组成邻里委员会(NeighborhoodCounc们S)。其建立的初衷是希望更加关注地方街道和邻里可居性的提高及公共领域的共享。在一些城市,社区行动主义帮助将被废弃或闲置的地块转变为袖珍公园(Vest-pocketParks)和邻里球场。在许多内城邻里和移民社区中街道生活已经重返社区。以邻里为基础的非赢利团体也有普遍的增加。它们负责社区品质的提高——从提供住得起的住房到促进小型商业的发展,以及在用传统的市场眼光来看太有投资风险的穷人邻里注入复兴动力和创造第三场所。

最近的通讯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已经使我们自身进一步从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中分离出来成为可能。我们现在是网络空间和网络社区中的公民,关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的思想正在变得过时。许多人关注是否网络城市和网络场所完全排除真实场所和社区的社会生活。现在许多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商务交易、社交活动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实现。这也弱化了面对面联系和通勤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通讯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革命,将对传统的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通过点击鼠标就可购物,这将会排除新的购物中心的建造吗?电子购物将会导致原有的靠语言交流的购物中心(LanguishingShoppingCenters)的关闭吗?如果越来

越多的工作人员选择呆在家里,使用远程通讯联系,这将会导致地方公共空间(如社区主要街道和第三场所)的复兴吗?

通讯技术革命也预示着进一步取消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虚拟的生活(TheCyborgian匕ife)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分离、逃避和社会反常行为。似乎,贫穷的人和不工作的人(DependentPopulation)的公共城市与成功人士的私有城市将会继续存在于数字鸿(TheDigitalDivide)的两边。

注释

①1800年,一场最终几乎遍及美国所有角落的大规模的宗教复兴行动从这个国家相对的两端发韧:新英格兰地区稳重的“第二次大觉醒”和肯塔基州蓬勃的“大复兴”(GreatRevival)。体现在肯塔基州复兴行动中的主要宗教创举是野营布道会。野营布道会不同于过去的野外布道,它把野营与布道结台起来,利用马车把一个个家庭和食物及日用品运到集会的地卢(河畔或林中空地),让人们在那里开始野营生活,然后以营地为布道场进行布道。州门对这种新型的布道方式极感兴趣,参加者可以在极度六庙的状态下高唱赞美诗,狂欢乱舞,持续几天的野营生活,亲褚于、刺激、充满了宗敖清。通过这种新的布道方式,教徒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在短短三年里,仅肯塔基一地就有上万名教徒受洗。

②这里应当是指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它的影响主要是在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之间。CivicDesign是城市美不也的个重要方面,它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是为社会公共目标而不是为泞体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设计。城市设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及商业和社会功能。因此特别强调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把空间当作建筑实体来塑造。并试图通过户外空间的设计来烘托建筑的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堂皇和雄伟。参见俞孔坚《国外“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一文。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空间发展范文篇6

这样,我们有了支配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牛顿定律)但是却无法确定牛顿定律成立的惯性系。牛顿的力学理论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建筑物。牛顿深知他的力学理论中的这一脆弱的根基。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引入绝对空间。他想信存在绝对空间,“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样就可以在绝对空间里区别物体是处于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从而也就能够确定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为了说明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的存在,他提出一个著名的“水桶实验”,其大意如下。一个盛有一半水的桶挂在拧得很紧的绳子上,松开手后,桶和水的运动经历以下三种情形:(1)开始,桶在绳恢复原有状态的作用下快速旋转,由于水和桶的粘滞力很小,水尚未旋转起来,水面是平的;(2)在粘滞力长时间的作用下,水和桶一起旋转,水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向桶壁挤压,水面呈下凹形;(3)让桶突然静止,水仍在旋转,水面仍然是下凹。牛顿分析以上实验结果认为,在(1)(3)两种情形,水对于桶都有相对运动,但前者水面是平的,而后者是下凹的,在(2)(3)两种情形,无论水对于桶是否有相对运动,水面都是下凹的,因此,水对于桶的相对运动不是水面下凹的原因,水面下凹的真正原因在于水在空间里作绝对转动,受到惯性离心力造成的。这说明存在着可以观察出物体作绝对运动的绝对空间,加速度是绝对的。

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继承了人们自古以来认为空间和时间物质及其运动相对独立而无论的直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它还受到哲学家康德的支持,康德说过;“我们永远不能表象出没有空间,可是我们却很能设想空间中没有对象。”但是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受到他同时代人的批评,其中著名的有莱布尼兹和贝克莱,莱布尼兹认为那种与物质客体相分离的任何空间概念都是哲学上没有必要的,贝克莱则指出,认为空间是“一种永久的、自存的、无限的、不可分的、不可变的东西”“是有害的、荒谬的”,然而他们都未能提出任何观念,发展一种新的动力学理论来替代牛顿理论,不过他们的看起来十分挑剔的批评对后有着潜在的影响。

对牛顿绝对空间的第一个建设性批评来自两百年后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马赫在他1883年出版的《力学史评》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作了深刻的批评。

关于牛顿的“水桶实验”,书中写道:“牛顿的旋转水桶实验只是告诉我们,水对于桶壁的相对旋转不引起显著的离心力,而这离心力是由水对地球及其他天体质量的相对转动所产生的。如果桶壁愈来愈厚,愈来愈重,直到厚达几英里时,那就没有人能说这实验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把水桶固定,让众恒星旋转,能够再次证明离心力会不会存在吗?”在马赫看来,牛顿水桶实验中凹行为并不能区分究竟是水相对绝对空间的转动,还是水相对于众星体的转动,因此,并不能由此得出存在绝对空间的结论,相反地,把水面下凹行为看成是由于水相对于从星体转动,水桶内壁以外的所质量的吸引和带动所造成的,要更自然些。

马赫是出于他关于我们的世界的一种非常儿到的哲学见解,对牛顿的绝对空间作出深刻批判的。他在书中写到;“我们不要忘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注意,马赫强调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那种只有一方依赖于一方而不被另一方所依赖,一方可影响另一方而不被另一方所影响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是虚构的,也是“同科学中的思维方式相矛盾的”(爱因斯坦语)。在牛顿力学中绝对空间就是这样的虚构,它会影响到物体的动力学性质,譬如,只有相对经来说,惯性定律才成立,但是物质的运动反过来却不能对绝对空间产生丝毫影响。既然是一种不能被人们的经验所证实的虚构,它就应该从科学中剔除出去。概括起来,马赫的观点是,物体的运动不是绝对空间中的绝对运动,而是相对于宇宙中其他物质的相对运动,因而不仅速度是相对的,加速度也是相对的;在非惯性系中物体所受的惯性力不是“虚拟的”,而是一种引力的表现,是宇宙中其他物质对该物体的总作用;物体的惯性不是物体自身的属性,而是宇宙中其他物质作用的结果。马赫的精辟见解被爱因斯坦取名为马赫原理。

马赫的批判带来了人们对于运动和惯性认识的重大变革。牛顿认为存在着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物体的惯性是它自身的属性,如果撤掉了一个物体周围的所有其他物质,那么这个物体将由于它自身的惯性作惯性运动。而马赫则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宇宙中天体的运动;物体的惯性是宇宙中所有天体作用的结果,撤掉一个物体周围的所有其他物质,则无法去判断它作什么运动,因而它也就不再具有惯性。

马赫独树一帜的思想深刻地提示了牛顿力学理论根基上的纰漏,同时也指出了改造牛顿力学理论的契机,这就是放弃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把物体的惯性与宇宙中所有其他物质对它的作用联系起来。

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后就认识到“狭义相对论不过是必然发展过程的第一步”,他时而思考狭义相对论的不足。一方面,狭义相对论指出,所有的惯性系都是等价的,速度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惯性系,因此狭义相对论否定了一个优越的参考系(绝对静止的惯性系);但是它却肯定了一类特别优越的参考系,那就是惯性生活费,它比非惯性系更要优越,其中的物理规律特别简捷。然而对于为什么惯性系在物理上比其他参考系更优越,狭义相对论不能作出回答。另一方面,狭认相对论指出,物理作用传播的极限速度是光速c,这样狭义相对论就在整个物理学中排除了超距作用。引力是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牛顿引力定律的表述是超距作用的,牛顿引力定律与狭义相对论不相容。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把引力问题纳入,且能回答是否存在特别优越参考系的更为广泛的相对论。马赫的思想对于爱因斯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启发。爱因斯坦曾说过:“可以十分正确地认为马赫是广义相对论的先驱。”

[论文关键词]惯性绝对空间发展

[论文摘要]惯性定律是近代力学的基础。作为基础性的定律是值得深思的。显而易见,考查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参考系。惯性定律并非在任意的参考系中都成立。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系,凡是相对于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都是惯性系,惯性定律在其中都成立;而相对于惯性系作变速运动的参考系,惯性定律都不成立,它们就称为非惯性系。

[参考文献]

[1]邓正降:《惯性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空间发展范文篇7

一、人性化趋向

近年现代商业展示空间逐渐配合着企业的品牌形象向人性化、多元化、科技化发展,具有完全开架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让顾客与商品直接接触,体会购物的休闲乐趣。销售空间概念的转变使在展示空间内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展示空间形式也向立体化方向的发展,小品式的精美展示区、演示区进驻到了展示空间内部,从而使企业进一步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二、科技化趋向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展示设计的领域。数字化设计理论的提出,是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如果将19世纪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作为艺术设计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包豪斯所倡导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可以作为第二座里程碑,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主义是第三座里程碑,那么作为后现代设计重要特征的数字化设计,可以说是第四座里程碑。数字化的展示设计手段必将在未来的商业展示设计中作为主导的形式存在。在科技创新大潮逐渐兴起的信息化时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逐渐成为数字化展示的特征。在数字化展示设计系统中,人是作为受众群体去接受展示内容,因而目标受众群体是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要想要展示商品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受众群体,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求设计师为受众群体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直观的观赏环境。而数字化展示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给目标受众以最直观的感受去体验展示空间中所陈列的商品。

三、展示设计数字化

新媒体、新技术已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名词,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商业展示空间的设计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诞生,而发生着变化。时下已经有许多新展示方式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展示设计。数字化展示设计这个概念随着新时代背景下逐渐被人认识并提出来,数字化展示设计包含有以下的特点:

(一)交流方式的互动性

在展示空间中的互动交流方式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兴趣,给目标消费群体以最为直观的印象,并且可以使目标消费者主动的参与进来了解产品信息,是消费者不是被动的了解展示的内容,颠覆了以往展示空间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厂商来讲也可以体现出自身的实力,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传播渠道迅速

信息时代的发展时常会不断带来观念上的转变,信息时代商业交易平台的多样性也使商业展示设计的手段多样化。电子交易平台自产生以来,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网络商品展示的方式也逐渐的兴起,并且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等优点。几乎各大汽车厂商在其公司的网站上都有最新车型的三维展示页面,这样使消费者可以更加快捷、直观、全方位了解该产品。

(三)表现手段多样化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是指运用不同的媒介形式,包括影像、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介通过设备的处理展现出一种虚拟环境的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推广也逐渐改变了商业展示设计的手段。多媒体的特点具有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和集成性。他可以完成在内容上相关联的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和传送。今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多媒体系统的运用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一般涉及到计算机图形技术、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方面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生成逼真的虚拟实体,使人作为体验者与这一实体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和交互作用。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目前该技术普遍用于娱乐、教育及艺术方面,商业应用比例还较小,不过伴随着商业与经济的日趋繁荣,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商业传播的手段中来,带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官体验与视觉冲击。

四、绿色与低碳化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的产品对资源、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情趣化的实现,与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绿色环保设计被视为设计者最基本的法则之一。在现代的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绿色环保材料将被大力推广利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具有尖端科技的材料也将逐渐开发利用。展望未来,关于环保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不仅成为现今的设计潮流,也代表了未来设计的趋势与方向。因此,围绕着环保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必将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和谐设计”等方面有更加深层的发展。

空间发展范文篇8

该书共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从理论层面论述了餐饮空间设计的概念、要素、分类、功能区分及基本设施等内容;第二章简要说明了餐饮空间设计的程序;第三章论述了餐饮空间尺寸的设定,其中包括餐饮空间中餐椅设计、包间设计、厨房空间设计等主要内容;第四章分析了餐饮空间设计中色彩应用及软装陈设的搭配;第五章对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照明设计展开论述;第六章以新加坡皇后餐厅、香港百乐时代广场餐厅、乌克兰基辅东方风格主题餐厅、“树”餐厅为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餐饮空间设计的相关内容。总体而言,该书框架合理、内容详实,为读者构建了全面的餐饮空间设计知识框架,可为餐饮空间设计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指导。结合该书及梳理其他相关文献可知,目前餐饮空间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以下将列举几种餐饮空间设计风格,以期把握当下餐饮空间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势,为今后餐饮空间设计提供思路。

首先,新中式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概括而言,新中式风格主要指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进行融合,即以新时代视角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解读与再利用。结合实践可以发现,新中式风格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古为今用。即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元素,如将传统家具文化中的花纹、雕刻等元素融入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基于现代需求改变、调整传统家具形态,以此实现文化性与实用性相统一,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有效衔接。二是中西合璧。我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这为中西合璧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坐落于上海的品粹1788徽菜融合餐厅,其内部空间设计即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在该餐厅内,不仅有徽派门楼、撑拱、门罩等中国传统元素,还有马赛克玻璃墙、水晶吊灯等西方现代元素,通过中西元素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拓宽了顾客的视觉维度,丰富了餐饮空间的文化层次。其次,工业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工业风格主要指的是以工业生产及工业相关文化为基础且融合大量工业元素的空间设计形式,在现实中,工业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起源于对废旧工厂的改造,相较于其他餐饮空间设计风格,工业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在工业风格情境下餐饮空间更加广阔,空间布局更加自由,由此提升了餐饮空间的流通性与开放性。

其二,材料选择更加丰富。对餐饮空间设计而言,材料是影响其使用及精神功能的重要元素,基于工业风格下餐饮空间设计的自由性,其对于材料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不仅可以利用现代化建筑材料,同时还可直接利用原始的水泥墙、裸露的金属管线、下水道等材料,多元化的材料选择有利于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

其三,强调对灯光的使用。在工业风格下的餐饮空间设计中,常常使用局部照明的灯光处理方法,以此达到聚光灯投射的视觉效果,这有利于提升空间质感、丰富空间层次、烘托餐饮空间氛围。基于新时代文化背景,工业风格的餐饮空间设计在其独特的工业文化基础上被赋予了一定的生态反思意蕴,即反思工业生产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相契合,也是目前工业风格餐饮空间设计广受青年群体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对新中式风格及工业风格下的餐饮空间设计展开分析,基于这两种设计风格的成功,可进一步梳理餐饮空间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势。首先,餐饮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发展。无论新中式风格餐饮空间设计,还是工业风格餐饮空间设计,其均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这与新时代消费者文化水平提升相对应,符合人们愈加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精神文化建设大背景下,餐饮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其次,餐饮空间设计的生态化发展。如目前越来越多的餐厅将自然光、自然风、绿色植物等自然元素融入餐饮空间设计中,这是对餐饮空间设计生态化发展的直接体现,表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思考。最后,餐饮空间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空间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空间结构结构艺术

一、前言

当世界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就可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活动空间的不断改善与扩充。远古伊始,人类或挖洞穴居、或构木为巢,仅是为争取胜一个生存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建造出更牢固、更舒适的空间。从古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到当今英国正在兴建的“千年穹顶”,其直径由42m扩大到320m,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20世纪人类的活动更加走向开放,人们已不再闭关自守,而是不断扩大国与国、洲与洲以至全世界范围的交流。这种需求必然会影响人类建设的格局。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体育比赛无异是一种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因此,奥林匹克体育竞赛馆、世界杯足球比赛场……就在世界各地堀起。学术、文化、艺术与商业上的交流促使一些大城市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议展览中心,此外,各种临时性与永久性的博览会,也要求提供上万平方米的面积。为了进行交流,人们要更多地乖坐飞机旅行,20世纪是喷气式客机的世纪,因而大规模的候机大厅与飞机库就在本世纪诞生。这些建筑都有毫无例外地要求一个大的活动空间,因而跨度大、自重轻、造型富于变化就成为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有时还要求所围护的空间能够随时开启与闭合。纵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三维的空间结构是最能满足以上要求的,往往成为众多结构方案中的首选。[1、2]

在人类古老的建筑中早就已经出现了空间结构的痕迹,例如我国半坡遗址的居屋就是一个原始的空间骨架,而北美印第安人从他们始祖继承下来的棚屋,其以枝条搭成的穹顶与现代网壳则有惊人的类似.其后,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所出现的教堂建筑,以砖石构成的穹顶虽然又厚又重,但在某种程度上仍体现了空间作用.然而现代空间结构的出现,应该从20世纪初期兴建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算起,这应该道德归功于先进建筑材料—钢铁与混凝土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大量的建筑使空间结构走向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50年代后期以杆件组成的空间网格结构崭露头角,其中平板形的称为网架,曲面形的称为网壳.这种结构的杆件以钢、木或铝合金制成,通过节点组合成网状结构.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以受拉来主要受力特征的张拉结构,起初有以钢索承重的悬索结构,其后则有以合成材料制成建筑织物来受力的膜结构.就结构自重而言,从砖石穹顶的6400㎏/㎡减少到膜结构的10㎏/㎡,说明了建筑结构飞跃的进步.因此,空间结构已成为本世纪建筑结构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发展领域之一.

空间结构建造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技术的水平,一些规模宏大、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大型空间结构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与机场的大规模建筑中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功能的要求.集中反映了当今的世界潮流,下面拟就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构后些典型工程加以评述,并对中国今后空间结构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二、当代工程进展

体育建筑一直是空间结构应用的广泛领域,其中网架又是在早期建造得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6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育馆采用的网架结构启发下,中国用自己的力量设计与建造了首都体育馆.当时加州大学体育馆的尺寸是91m×122m,采用正放四角锥网架,而首都体育馆的尺寸则是99m×112m,采用两向正交斜放网架.这个大跨度网架的成功兴建大大推动了网架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此后一些省市的主体育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采用网架结构.1990年北京为亚运会所建设的13项大中型体育馆中,就有半数以上采用了网架结构,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近年来,可能由于平板型网架的外形过于单调,失去了建筑师们的偏爱.另外,由于计算机的迅猛发民展使曲面形网壳的设计与制作大为方便,因而在体育建筑中网壳的应用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穹顶几乎风靡了日本全国.

穹顶(dome)就其原意来说是一个半圆形的顶盖,而用网壳建造穹顶并非新事,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工程师施威德勒(Schwedler)就发明了一种肋环斜杆型的网壳,这种以他名字命名的网壳一直在圆形屋顶的建设流传。70年代美国休斯顿的宇宙穹顶(Astrodome)和新奥尔良的超级穹顶(Superdome)也分别以196m和207m的直径保持了多年的网壳大跨度记录。90年代这种穹顶在日本得到了振兴,其名称为被音译为“多姆”(卜-),其外形也不限制为圆形了。一些城市的体育馆都有被称为“多姆”,象大阪、名古屋、大馆、熊本以及札幌、仙台等地已建成或准备兴建的“多姆”就不下二来个。这种穹顶的特点是,不仅可以用作体育比赛,还可以用作多种文化活动与展览的场所,这正符合了人们要求交流的需要,同时在建筑与结构上也有所创新.

日本名古屋穹顶(图1)是当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网壳。该体育馆整个圆形建筑的直径为229.6m,支承在看台框架柱顶的屋盖直径则有187.2m,采用以钢管构成的三向网格.每个节点上都有六根杆件相交,采用直径为1.45m的加肋圆环,钢管杆件与圆环焊接,成为能承受轴向力与弯矩的刚性节点.由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穹顶的单层网壳(直径93.5m)在1961年的一次暴风雪后出现过倒塌事故,大跨度的单层网壳一直被视为禁区.名古屋穹顶之所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与科研工作分不开的.在设计中曾对各种荷载情况以及抗震、稳定与施工过程中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大阪穹顶的中间部分是直径为134m的双层网壳,周围与宽16m的Y形钢框架相连接,形成直径为166m的圆形顶盖.整个网壳通过受拉环支承在九层高的框架上.如图2所示,大阪穹顶在建筑上有一些特色,首先是在框架顶部建造了一圈作为商业与文化娱乐用的拱形“节日大厅”,宛如浮云环绕着穹顶.此外,穹顶上部的顶棚可以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譬如体育比赛时,顶棚向上升高,形成宽敞的空间,而举行文艺演出时,顶棚可以下调,以增强音响效果。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主办2000年的奥运会而兴建了一系列体育场馆[3].其中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与用作球类比赛的展览馆采用了材料各异的网壳结构.水上运动中心的屋盖净跨67m,采用带拉杆的圆柱形网壳(图3).钢管杆件沿斜向布置并将推力传给边桁架,沿纵向每隔25m设一道加劲拱形桁架.这样形成的受力体系是:重力荷载由带拉杆的网壳拱肋承受,而稳定性与抗弯刚度则由加劲桁架提供.该馆的一个特点是奥运会期间可向外增设8000个座位,为此沿一侧纵墙设置了一榀净跨140m的拱形立体桁架,其斜杆用来悬吊网壳屋盖并防止拱的侧向压屈。

皇家农学会的展览馆在奥运会期间用作排球、手球与羽毛球比赛之用,包括一个直径100m的圆球形网壳与三个跨度为67m,矩形平面的圆柱形网.两个网壳均为单层,采用三角形网格.杆件为胶合木梁,两端以钢节点连接,可承受压力与弯矩.如此大跨度的单层网壳,稳定性是结构设计上的主要考虑,三角形网格就可提供较强的剪切刚度防止局部失稳.此外圆球壳采用较大的矢高一35m,圆柱壳则每隔3m6加设V形桁架相连系.胶合木梁的杆件稳定性则以固定在梁顶部的连续圆钢管檩条来保证。

由于建筑织物这一新型材料的出现,使膜结构逐渐得到了应用。当代日本的穹顶开始于东京的后乐园球场。这个直径204m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以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维持屋盖的安全。在此之间,美国的一些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体育馆曾多次发生事故。因此这个机械、电子与土建相结合的智能建筑多少消除了人们的担心,也使日本建设省下决心批准这种空气膜结构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然而,曾几何时,昂贵的运转与维持费用又使后乐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以致日本以后的穹顶大多采用空间网格结构来支承膜屋面。

位于日本雪国秋田“空中穹顶”建于1990年,当时是仅次于后乐园的大型室内运动场。建筑切取球体的一部分,长边为130m,短边为100m,高30m,采用骨架支承膜结构(图4)。屋盖的格构式空间拱系沿长向为空腹拱、沿短向为钢管拱,交点为刚接。沿长向还设置钢索,以便对膜面施加张力,从而在屋面上形成V形槽沟,使雪易于滑落。另外利用紧贴膜面的钢管拱作为通道,向其中送暖风,对屋盖起融雪作用。屋面膜材为单层玻璃纤维织物涂敷特氟隆。这是位于寒冷地区的体育馆采用大跨度膜结构的成功范例。同样位于秋田的大馆穹顶,其屋面也采用了V形膜面,但为双层,支承骨架则是胶合木拱。这个平面为卵形的网壳(178m×157m)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当地生产的木材,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穹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大跨度网壳采用了木结构,一方面是利用木材便于受压的特点,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绿色建筑”的潮流所驱使。

日本熊本公园体育场,不像东京后乐园那样采用全封闭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而是在主屋盖部分采用了杂交索加强双层气承式空气膜结构,其基本设计思想是使屋盖像浮云一样覆盖在大地上。双层空气膜结构直径为107m,中心部分设置了高14m的圆锥形钢结构中心环。中心环与周围的环状桁架之间由上下各48根钢索连接并覆盖以膜材,完工后向双层膜中加压,以保持其设计开头结构体系和双层空气膜的构成如图5所示。熊本穹顶是由传统的气胀式空气膜结构和车轮型索结构复而成。钢索不仅是作为膜的加强材料,也是主要的承重结构,形成了融合两种特色的杂交结构。

70年代,美国盖格尔总结了气承式空气膜结构的经验教训,在已故著名结构专家富勒创始的“张拉整体”(Tensegrity)体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以索、膜与压杆组成的“索穹顶”设计,荷载从中心受拉环通过一系列幅射状脊索、受拉环索与斜拉索,传到周围的受压圈梁上。这种结构成功地被用在1986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体操馆与击剑馆上,其直径分别为120m与93m。其后索穹顶得到了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用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红鸟体育馆(椭圆形91m×77m)、台湾桃园体育馆(直径136m)以及佛罗里达的太阳海岸穹顶等工程其中跨度最大的是太阳海岸穹顶(图6),由于直径达210m,设置了四道受拉环索,为了满足棒球比赛的要求,屋盖倾斜为6°,最高点离地面68m,使空间符合飞球的射线。玻璃纤维膜材敷设在主结构的脊索与幅射状的谷索之间,后者将膜材下压并张紧,同时也便于排水。

美国李维也继承了“张拉整体”的构想,并采用了富勒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屋盖体系,开始称为“双曲抛物面一张拉整体穹顶”,以后注册“腾星”(Tenstar)穹顶,其处女代表作就是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主馆—佐治亚穹顶。这个尺寸为235m×186m的拟椭圆形索膜结构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穹顶的上索网采用三角形网格,膜采用菱形单元以便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双曲抛物面。以后这种穹顶又用于阿根廷的拉普拉达体育场,平面由两个重叠的圆(直径为85m,圆心相距48m)组成,具有双峰的外形。两个腾星穹顶支承在看台顶部周边三角形桁架和中间钢拱架上。屋面采用22%透光率的新型织物,加上周边开敞和良好的通风系统,使得草坪得以生长。

在所有的体育建筑中,体育场可说是变化最大的,也最富有特点。最初的体育场不过是一片没有遮蔽的露天场地,周围设置了一些看台,以后勤部部分看台上加了挑蓬,其悬挑的跨度不过十来米。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不但悬挑跨度越来越大,覆盖的范围也发展到了全部看台,仅留下了中央的一部分露天比赛场。然而,体育场的发展并未到此为止,中间部分的顶盖还能做成晴天开敞、雨天遮蔽的开闭结构,以至体育场和体育馆之间已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了。

近代体育场的兴起首先要归功于世界杯足球赛,因为每次比赛都要在若干个城市的足球场上进行角逐,像1990年世界杯赛在意大利举行,就新建或改建(加盖)了11座体育场。其中罗马奥运会体育场原建于1960年,平面尺寸为308m×237m,改建时采用了以幅射状索桁架与受拉内环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悬挑跨主工业区50m。新建的巴里足球与田径场则以成对的悬挑箱形钢拱作为承重结构,最大悬挑跨度为26m。两者都采用涂敷特氟隆的玻璃纤维布作为屋面。

此外,世界上一些主要城市也都需要一个达到国际标准、观众席在3万人以上的体育场。正因为这个原因,香港在1994年对原有的露天下政府大球场进行扩建,将观众席增加至4万。由于现存的钢筋混凝土看台已不堪重负,在结构布置上另辟蹊径,即沿球场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来承担部分屋盖重量。拱与看台边梁之间架设曲线形立体桁架,其上铺以膜材,形成折线形屋面。钢拱跨度为240m,矢高50m,采用3.m5方形截面.立体桁架的跨度在4m0至55m之间,为三角形截面,高3.5m桁架之间设有谷索用来张紧膜材(图7).

作为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悉尼,理所当然地需要建设一座大型体育场,其设计规模为8万人,奥运会期间可扩充到11万人.结构布置类似香港体育场,也是沿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跨度达290m,但看台屋盖则是采用了两片新月形的双曲抛物面网壳,这样的几何造型更美观,同时双曲面也能发挥其空间作用.钢拱为三角形截面的格构式桁架,最大高度12.m,每个网壳覆盖了大约220m×70m的面积,为双层铰接,最大厚度4.5m,网格尺寸为10m,网壳上覆盖以半透明的聚碳酸脂屋面板。

作为采用膜结构的挑蓬来说,以受拉内环、索桁架与受压圈梁相组合的结构体系是一种适宜的选型.1990年罗马奥运会体育场扩建,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为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原有体育场改建都采用了这种形式.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为英联邦运动会新建了一个10万人体育场,其平面尺寸为286m×255.6m,看台的挑蓬跨度达66.5m.和前两个体育场不同的是它的受拉内环做成双层,上下索之间以高18~20m的钢柱相连系,周围的受压圈梁则为Ф1400㎜×35㎜的钢管.在受拉内环与圈梁之间有36榀幅射状的索桁架,其上设置了带拉杆的钢管拱,拱与拱之间可形成马鞍形膜屋面,膜材采用了聚氯乙烯树脂,外加一层含氟高分子的保护层。

三、中国的发展水平与前景

自从50年以来,中国在空间结构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工程应用或理论研究方面均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网架结构的应用范围与面积已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像首都体育馆上上海体育馆这样万人级的体育馆仍是大跨度网架结构中的佼佼者,近年来网壳结构逐渐兴起,在体育馆建设中颇有取代网架之势。天津市体育馆的双层球形网壳,直径有135m,黑龙江速滑馆的主体结构采用由中央圆柱面与两端半圆球面组成的双层网壳,其轮廓尺寸为86.2m×191.2m.中国的悬索结构早在60年代即已起步[4],当时曾建造了直径94m的圆形双层悬索,用于北京工人体育馆.其后在安徽体育馆等工程上采用的横向加劲悬索体系,以及在吉林滑冰馆采用的空间双层索系,都体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相形之下,同属于张拉体系的膜结构,在中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最近建成的上海体育场马鞍形看台挑蓬,采用悬挑钢桁架覆以伞形膜材,是中国的第一个大跨度膜结构,虽然其技术与材料主要还依靠国外,但对中国膜结构的发展必然将起推动作用.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在制定空间结构技术规范的工作上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有关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的规程与标准,有的已经颁发,有的正在编制,这些技术文件是中国在空间领域内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结晶.

展望未来,中国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阔步前进,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建设更多的体育、展览、会议和机场建筑.这将为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机会.经验证明,为了推动应用,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这些工作也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以冀空间结构不断获得理论储备[5].根据国外的经验,还有两个薄弱环节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空间结构的向前发展,即结构形式和结构防护,必需及早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空间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形式的多样化.然而,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往往是被动地去满足建筑师所提出的建筑造型,而不是在设计一开始就主动地参与确定形式,这对于初始形状不确定的张拉结构就更不合理了,决定结构形式不仅要依靠设计者的直觉和灵感,也要更多地采用理性的科学方法.近年来在国外已出现了好几种“工具”可用来研究结构形式.

空间发展范文篇10

(1)古希腊时期。欧洲城市广场源于古代氏族村落中的“场”,伴随城市的发展诞生于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广场改建之初位于山丘之下,旧城区以广场为城市中心,一些古老圣地、神庙等建筑和居住区、商业集市混杂在一起,拥挤不堪。同时,新时期出现了新型贸易、纪念性建筑等功能空间的需求,这就必须选择新的地块,并需要重新建立与之适应的地块作为外部活动空间。于是新广场就选在了卫城山丘之上,以拓广空间,增加所需的功能。广场与政治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成了城市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古罗马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的行政广场和古希腊晚期的相似,可以说是对希腊时期的继承和延续。此时的庞贝古城中心广场位于意大利沙诺河畔的一个小丘上,面积约1.8hm2,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又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庞贝古城的中心广场,平面为细长的矩形,广场的三面围有柱廊,造型完整。广场清除了内部独立的建筑,净化了广场内部整个开敞的空间,划清了各个功能分区。四周布置了不同类型的行政宗教建筑。而市场则被迁移至广场两侧的边缘地区,并拥有自己的专用场地。这一时期的行政广场,议政厅等行政建筑建在广场的边上,结合周边的神庙、市场等公共建筑,一起构成了共和时期的市民广场。

2发展阶段———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绝对军权

(1)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指的是从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封建时期。兴建于13世纪和14世纪之交的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即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它位于意大利弗洛伦萨的城市中心,面积约1.7hm2(南北长100m,东西长170m)。以广场上的科西莫一世雕塑骑马像为界,分成东西两个梯形平面。广场初期的功能是行政官府颁发公告,举行仪式的场所,是一种纯政务性的广场。后来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集会的地方,在“老宫”对面兴建一个敞廊。而后,由于文艺复兴,很多大师在广场上展出经典创作,从而形成著名的雕塑艺术精品展廊。今日,广场从功能上主要分为行政办公、市民活动和艺术展示三个部分。

(2)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产生于14世纪~15世纪的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提出以“人”为中心,要求尊重“人性”。这其中有代表特色的罗马市政广场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传统市政广场地点卡比多山上,1644年~1655年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建造而成,面积约0.4hm2。广场是古罗马时代的元老院旧址上规划建设的,广场为梯形,严格对称于中轴线。入口处为一长串台阶,左侧是美术馆,右侧是音乐学院,正面轴线上的建筑是参议院(原来的元老院),广场中心为一尊骑马任务雕塑。为了保护古建筑,米开朗基罗把市政广场面向西北,背对旧区,把城市的发展引向还有余地的新区。延伸的轴线也开始纳入了这个城市的规划布局之中。3)绝对君权时期。17世纪以法国ewing代表的欧洲,进入了绝对君权的时期,并成为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著名的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宫就是这个时期行政空间的代表,它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建于17世纪,由勒诺特•孟莎担任设计,宫殿规模约6.7hm2。这个宫廷由两个主要的轴线控制,特别强调中心的主轴线,伴随宫廷建设而成的大花园也以这一轴线为中心发散,呈几何形分布。此时市政广场的特色在于城市空间体现了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的原则。

3成熟阶段

18世纪~19世纪,西方城市建设出现了复古的倾向,行政广场更是复古的代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了,它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于1930年由皮埃尔•查尔斯•朗方设计建造,面积约125hm2。国家广场的灵感最初源自1791年他本人的华盛顿规划方案,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了首都的建筑中轴线:东到林肯纪念堂,西至国会山。整个广场尺度空前雄伟,由数个纪念园组成,并不给人带来单调的感觉。这里是美国国家庆典和仪式的首选,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重大示威游行、民权演说的重要场地。在这个时期,行政空间表达的是一种政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行政建筑的体量开始增大,大量的绿化更是将古典手法演绎到了极致。

4指导意义

(1)规划布局。市政广场的布局,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雅典卫城中心广场和罗马市政广场,二者都是在旧城使用空间局促,亟待开拓新空间的情况下产生。雅典卫城中心广场很好的延续了城市原有的发展轴线,整合旧的空间发展新的空间;罗马市政广场则开辟了新的城市轴线,目的是较好的保护旧的城市建筑。据此,新老城市轴线的布局方式可作为我国市政广场建设的一种布局模式。我国历史悠久,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建设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旧城保护与新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如能巧妙的利用广场轴线,就有可能使新老城区的发展相得益彰。

(2)功能分区。功能区划方面,古老的庞贝古城即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设计者将原有的空间整合,并且划清广场周围的功能分区,使得本来复杂的核心区变得疏朗而有条理。这一古老的思路,却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帮助我们考虑广场的功能布局。以此对比我国市政广场的规划设计。广场的功能环境可以丰富,但不宜过于错综复杂,应整合各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分布。清晰的规划布局更方便城市的功能管理,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炼城市特色景观,则可以使得城市更好的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3)轴线关系。广场内部的轴线关系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布局相协调。例如华盛顿国家广场就是这方面很好的案例,同样是轴线感极强且大尺度的景观,该广场周围由多个具有线性变化的景园组成,使得景观依旧控制在大的风貌范围内。据此反思我国现有大型市政广场,多是在单一的轴线表现平面铺装的变化,轴线感有余而活力不足。很少追求空间上的不同感受,造成我们对于市政广场多为严肃呆板的印象。因此,设计师们可以借鉴西方案例的优点,将市政广场在大的轴线控制下,尽量营造不同体验的空间感受。

(4)人性尺度。尺度的把握,体现在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如佛罗伦萨市政广场的敞廊,在本来以政务为主的广场边缘,设置了这一市民集会场所。小巧的尺度变化,相比空旷的广场更适宜人活动,同时也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关系。因此,我国在大型的市政广场设计中,应尽量考虑人性化的活动空间。既保留中间开敞的集会活动空间,也要在广场周边提供特色各异,别具情趣的小尺度空间。通常较适合结合道路绿化,配植各类观赏树,从而增加更为宜人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