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中小单位融资难题的思索

时间:2022-04-28 09:19:00

对西部中小单位融资难题的思索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本文针对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主要从西部的环境、法规政策、金融机构、社会信用担保、资本市场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融资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中小企业的崛起,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逐步走向国民经济舞台的前台。尤其在我国的西部,中小企业更是占据半壁江山,是西部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然而,西部中小企业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的关键所在。

一、西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目前西部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

西部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这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有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60%的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国家统计局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表明,在生产经营上,融资比较困难和很困难的企业仍为68%和14%,资金不足成为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融资方式单一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融资的方式非常不对称,95%以上都是向银行贷款,还有5%的是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然而,垄断了信贷资金达80%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将发展战略定位于“大行业、大企业”,使中小企业在借款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不仅很难获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求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借款多得多的浮动利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中小企业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融资成本偏高。

(三)非正规的融资受到青睐

西部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数量不足,在无法获得各种正规融资渠道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不得不采取拖欠货款、私募股本、向亲人借贷和内部职工集资等民间借贷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60%以上的中小企业发生过这种民间借贷行为。对于通过内部集资的企业来说,集中和联合社会资金的目的是为了分享其资金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如果集资活动中缺少了必要的管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纠纷。

二、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融资的外部环境差,引资能力弱

我国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欠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基础薄弱,积累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加之西部地区在思想观念、人才素质、政府效率、市场和法制状况等软环境上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导致对外资缺乏吸引力,引资能力弱。一直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比重在86%以上,是西部地区的30多倍。西部不仅利用外资数量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云南、广西、陕西五省市,利用外资最少的是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每年西部利用外资约占全国4%左右,增幅有限,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二)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

从国外的经验看,很多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政策都采取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强制性和约束力很强,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虽然我国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解决已存在多年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政府部门“抓大放小”政策弱化了对小企业的扶持与服务,而且有关的政策规定流于形式。对于西部地区本身而言,多数也没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系统战略规划,缺乏符合地方特色、统一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而且西部各省市动作缓慢、力度不够,没有扶持中小企业的地方法规,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吸引投资难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金融机构“惜贷”“慎贷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资金运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由于西部地区的预期收益率低而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出现东部银行资金流入少,西部银行资金流出多的局面。即使在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多是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信贷歧视”已是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在西部更为严重一些。如甘肃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5月底向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的贷款仅有34.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07%,而且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几乎全部都是短期贷款,作为资金来源主渠道的银行却并未向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不够,金融机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短、平、快资金需求特点的灵活贷款机制,为他们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信贷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另外,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对贷款审批、发放等环节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了信贷人员的风险约束,造成了金融机构“惜贷”、“慎贷”的产生,这就影响了基层放贷的积极性。

在我国西部中小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集中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尤其是占我国经济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在目前形势下非常需要中小金融机构提高其融资和结算服务水平,但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西部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机构是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他们虽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较积极,但这些金融机构都不具有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政策性权利,他们缺少足够的实力来负担其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难以担当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在兰州辖区主营存贷款业务的134家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中,资本充足率大于8%的只有28家,仅占21%。中小银行由于规模小,网点少,营业额低,制约其科技水平的改善,也制约着其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的化解,而且中小金融机构市场竞争能力趋于弱化,市场占有份额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统计,新疆地区金融机构的存贷市场占有份额每年以1-2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在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用缺失、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出现,但是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信用的法律,特别是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展又缓慢,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至2004年底,全国已经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约1000家,共筹集担保基金约300亿元。可是这些机构大多数隶属于政府部门,管理分散,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平衡,而且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因此作用十分有限。另外,全国或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在西部几乎没有担保公司愿意涉足这个高风险的领域。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中小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转而向民间非正规渠道借贷,其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五)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资、运作的场所,但是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尚无通道可以进入,主要是缺乏一个场内与场外交易市场相结合、私人权益资本与公开权益资本相结合、一般投资公司和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者相结合的规范的、适于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体系”。西部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赶不上东中部企业,从而造成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低下,证券化和票据融资受阻,使得西部地区资本发展相对滞后,股权、债权直接融资占的比例较小,2004年西部12省(区、市)仅有277家上市公司,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21.8%,说明资本市场的利用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

(六)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1.竞争力弱、经营风险大

目前我国西部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经营机制不健全,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设备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总体经营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多数西部中小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仍停留在家庭作坊的层次上,管理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营销水平和对于生产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差,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决策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冒险性。一旦遇到经济不景气,竞争对手的强力打压,经营决策失误以及政府政策方向转变等情况时,就会直接导致破产,再者西部地区大部分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一般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或领域,进入和退出的频率均相对较高。有银行管理人员估计,我国有近30%的民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在4至5年内消失。因此,中小企业很差的成长状况和高比率的倒闭情况使其向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

2.管理水平低,信用度不高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水平低,信用度不高,这更加导致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抵制。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监控比较困难,中小企业经常恶意违约,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的发生,提高了信贷准入门槛。2004年以来,西部不少国有商业银行执行存量位移的信贷政策,将贷款额度从A级以下企业移位于AA级以上企业。处于发展和创业中的西部企业通常不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也不具备良好的历史经营业绩记录和银行认可的担保和抵押,在资信评级中一般不能获得较高的资信等级,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三、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扩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金融环境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重心进行建设,大部分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明确的法律体系,如美国的《中小企业法》、日本和韩国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等,并且这些法律体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出台一些反映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法律,同时对部分原有的法律也适时地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并且对高薪技术、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都重点扶持。我国也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从宏观上改善投融资环境,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主要应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应侧重于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并对企业非正规的融资行为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加大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为西部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1.转变经营观念,完善金融部门的运营和管理体制

转变经营观念,就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引入买方贷款、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定额透支等信贷模式,逐步探索和扩大担保范围。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无形资产(如专利)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和存货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对银行来讲,以应收账款和存货质押发放的贷款,实际是资产保证型的贷款,风险相对容易控制,安全性较高;基于应收账款和存货放贷,能够使资金运用与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得到更好的衔接,从而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赢。只有金融机构经营观念的转变,才能为中小企业的平等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首先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权额度。其次要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分明、奖惩兑现,调动信贷人员防范风险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在这方面,农行广西区分行做得不错。农行广西区分行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中小企业市场上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意味着该行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贷款支持力度。其实,该行从来没有放弃对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该行贷款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客户有3000多户,总贷款超过31亿元,贷款企业涵盖全区80个行业。当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农行并不是有求必应,更不会一哄而起。该行将按照择优准入、提高效率、灵活担保、防范风险的方针,开发有特色的小企业信贷产品,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在客户准入上,该行将坚持优中选优、小中选强和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选择具有区域行业竞争优势的行业和特色产业,支持已经完成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并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合法性、经营效益具有稳定性、发展现阶段具有成长性、现金流量具有充足性、担保方式具有安全性、经营者行为和信用具有可靠性的“六性”要求的中小企业,严禁支持重复建设或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染企业。

2.发展专为西部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鉴于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可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原因除了其资金实力的限制以外,更主要是因为地方性质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容易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在西部地区组建以支持西部大开发为宗旨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可提高金融效率,广泛筹集国内外资金。对此参照国外做法,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外资银行进入西部地区,通过倾斜的金融管理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银行资金又找不到好的项目,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就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上的经验,西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应该是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它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部分市成立由政府出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县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将坚持政府指导扶持和市场化运作,实行信用担保和提高企业信用相结合,适度竞争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坚持法制化、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方针,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据了解,广西目前还在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股份制或会员制等形式的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此,广西将积极开展银企对话,协助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适合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体系;积极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

(四)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西部资本市场

1.实行资源证券化战略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资源的开发成本很高,资源型企业的比较优势难以表现出来。为了使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资本化,我们可以实行资源证券化。所谓资源证券化是指在明确界定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已知的资源,以其未来的现金作为抵押,在资本市场上以发行资源抵押证券的方式进行变现性融资。例如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价值很高,可以通过对某个景区进行价值分析,预测其在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以此为基础,发行资源抵押证券,为景区建设和新景点的开发进行融资。

2.积极拓宽西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由于我国对股票发行和上市的条件要求很高,中小企业达不到要求,加上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制度和信息成本与主板市场存在不对称性,根本不可能到上海、深圳两大主板市场融资。所以对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可以提供担保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的空间。西部并不是所有地区经济都不发达,某些企业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只要国家在股票发行、企业上市的区域分布上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同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上市企业。同时西部地区可以建立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如:建立西部证券交易所,开放和发展西部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等,不但有利于吸收西部自有资金,而且能够吸收东部资金的投入,从而扩大了资金的来源。

(五)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

西部中小企业管理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的难度。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和深化内部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前提,科学规范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与流程,树立企业全新经营理念,加强市场竞争意识。西部中小企业底子薄、设备陈旧、规模小、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加之部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讲信用、不守合同、拖欠货款、恶意逃债等违法行为,同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未建立健全,无历史信用数据,企业财务数据真实度不高,使得银行不愿也不敢将资金放到中小企业,因此,只有加强和完善企业自身信用制度建设,才能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企业要遵规守法、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坚决摒弃账外账等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加强日常会计记录,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同时保证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这样既能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又有利于银行的监督,降低银行为企业贷款的风险,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总之,要切实解决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终将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