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1:40:46

西部地区范文篇1

一、旅游科技研究简述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科技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旅游科技的作用、旅游领域的科技创新、旅游科技发展对策。不少学者对科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建立现代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商品、建设旅游服务体系、保障旅游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科技支撑[1];科技创造了新的旅游消费方式、变革旅游企业的运作方式与政府的管理促销方式、促使旅游业规模加速扩展和产业竞争格局快速重组[2];在实践中,应对一系列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难题,主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部分学者对旅游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现代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多媒体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深入;旅游科技创新的领域和重点主要包括旅游生产力要素、旅游服务与运营保障体系、旅游促销和管理[2];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旅游业专利)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旅游业发明专利特化系数值较低,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3];当前国内旅游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为数不多的旅游研发活动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进行的[4]。对于如何推进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学者们以广东、广西、浙江、贵州、海南、宜昌等地为例,以生态旅游、旅游安全、旅游商品研发、旅游循环经济、乡村旅游、旅游信息化为重点,进行了探索,提出思想重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建议[5-6]。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关注到依托科技企业、开发科技旅游产品的问题。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领域,旅游科技是旅游科学中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部分,对旅游业引进、应用和创新科技的理论支撑不够。加强旅游科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旅游业发展中提出的现实命题。

二、西部地区强化旅游科技支撑的基本思路

结合旅游企业的结构和行为特性,根据技术扩散与创新的一般原理,考虑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西部地区强化旅游科技支撑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

(一)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科技的基础条件分析西部地区在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推进旅游科技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面临多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有利条件主要包括:旅游业涉及面广,可以与其他部门与行业共享资源;西部地区各级政府普遍重视科技与自主创新;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伴随技术转移与扩散;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要求提高科技含量,旅游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开始注重旅游信息化与人才培养;建设部门开展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各地积累了一定经验;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新疆、西藏等地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非盈利机构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多,科技人才有限,创新环境欠佳,技术能力较低;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多数旅游企业科技应用意识不强,创新基础薄弱,技术引进和研发投入有限;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旅游技术普适性不如东部地区强;生态系统脆弱而独特,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要求高;原生态民族村寨、自然遗产和历史遗址较多,科技应用需要创新思路。

(二)西部地区旅游科技发展中的扩散与创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水平与旅游科技的实际情况决定了科技兴旅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所谓技术扩散是指创新的技术在其它经济领域和更大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技术创新则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从经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重要的不在于技术创新的数量和本身价值,而在于这种创新性技术的扩散速度和规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对于某一地区经济或产业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经济系统或产业体系中的扩散效果[7]。在旅游业中,技术扩散是很重要的创新方式[8]。通过技术扩散和转移来获取所需技术,可以节省西部地区旅游企业的技术研发时间和费用,减少技术研发风险,缩短技术差距。以技术引进为基础,以技术扩散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辅助,是一条符合西部实际的旅游科技发展道路。根据高新技术传播理论,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新技术本身、技术传播渠道、技术扩散所处的社会系统[9]。对于旅游业而言,组织特点和管理者的态度也是影响技术扩散和引进的重要因子[6]。在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过程中,政府行为和技术政策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应制定鼓励旅游创新的产业政策,推广相关质量标准,配套补贴和减税措施,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加大培训力度[8]。旅游企业是技术引进和创新的主体,应利用技术引进机会培养技术能力,强化机会识别、引进决策、技术实施、运营与改造四个环节的管理,增强学习能力,培育消化吸收、改进创新能力[10]。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连锁企业和“母体”依托型旅游企业则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机构设立关键技术研发或创新中心,并通过识别、调整、获取、创造、选择、实施、贯彻、学习、组织发展等策略不断提高创新管理能力[10]。此外,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在旅游科技扩散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状不能满足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兴旅中应该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科技的路径选择鉴于以上理论分析,西部地区旅游科技的发展应采取分类推进的方法。对于通用性强的技术,如IT技术、GPS技术、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新能源技术、展陈技术等,宜采取引进扩散的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地域特殊要求的技术,如适用于西部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型旅游地的环境技术,宜在引进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的科研与技术力量加以移植型创新和本土化改造;对于地域特征明显、其他地区未有的技术,可以采取以本地研发力量为主、与其他地区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加以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部地区旅游科技发展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资源整合、示范带动的原则,构建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在科技兴旅实践中,应制定积极的激励与约束政策,引导科技、教育、研发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结构形成合力,整合利用科技、环保、科研、建设、国土、文化、旅游等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大自然协会、保护国际、自然之友等国际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援助,培育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鼓励大型旅游集团和母体依托型旅游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旅游科技人才与先进技术应用培训,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中注意企业的技术水平,推行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及相关领域的国际认证,遴选一批旅游科技应用与创新示范企业,推进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数字化旅游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旅游科技引进、扩散和创新。

三、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个案研究

云南省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旅游产业得到政府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就,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以云南省为例,对西部地区旅游业中科技应用的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具有较好的典型性。

(一)云南省旅游科技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2000年4月,时任云南省科委主任的林文兰在谈到西部大开发时提出要依靠科技进行高质量的景点建设;同年6月,当时的副省长邵琪伟指出:云南旅游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云南旅游科技含量亟待提高。2003年,《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中提出实施科技兴旅战略。2004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云南旅游教育和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后来,配合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编制了《云南旅游业“科技兴旅”规划》。2008年8月,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提出转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方式,巩固提升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根本改变总体创新能力落后的状况。近年来,科技兴旅的理念逐步受到旅游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视,科技在云南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云南旅游政务网、旅游外宣网站(英、韩、泰文版)、旅游资源及服务信息数据库、卫星账户、景区项目库系统、网络营销及12301旅游服务热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旅游项目开发中逐步采用高科技展示文化内涵、建设娱乐项目,如世界恐龙谷的景观制造与互动娱乐、《云南映像》为代表的现代旅游演艺,以及溶洞通风设备与灯光照明技术等;旅游商品开发中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如植物精油、普洱茶膏、火山矿泥膜;低碳环保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如石林高科技生态旅游厕所、仙人洞荷塘水生植物净化与漂浮生态修复技术等。总体而言,云南省旅游科技应用与创新水平不高,区域与行业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水平相对较高,各州市水平较低;酒店、旅行社、景区水平相对较高,其他环节较低;遗产地和5A景区水平相对较高,其他旅游区(点)较低;具有第一、二产业依托的企业水平相对较高,其他企业较差;新建旅游企业水平相对较高,传统旅游企业水平较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既与旅游企业力量弱小、认识有限、人才不足有关,也与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适用技术不足、新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有关。这也是《云南旅游业“科技兴旅”规划》实施效果不太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云南省旅游科技扩散与创新状况调研摸清云南省旅游科技扩散与创新状况,明确现有的科技扩散渠道与创新能力,是确立旅游科技发展路径的基础。在现阶段,云南省旅游领域应用的科技主要来自于外部引进,其次是自主创新。外部引进主要是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高的网络信息、智能管理、展示陈列、节能降耗领域的先进技术,如酒店房务管理软件、票务预定系统、旅游网站建设、景区门禁系统、太阳能路灯、餐厅点菜器、卡拉OK自助服务系统等。云南省新兴技术创造、新兴技术扩散、传统技术扩散、人员技能培养、技术发展水平、环境指数分别居于全国25、24、27、30、29、29位,科技创新能力落后[11]。这决定了旅游科技创新比重不大,但是具有一定潜力,其主体包括:(1)科研院所:与科技或旅游有关的科研机构,有的已经开展旅游业务,如中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2)高等院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设计、计算机与信息系统、自动化、新兴能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工程等专业的院校;(3)旅游企业:特别是具有第一二产业或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依托的新兴旅游企业,如华曦生态山庄(依托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依托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藏龙酒店(依托香格里拉藏龙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此外,明确相关部门对于科技的需求状况,是确立旅游科技发展方向与战略的前提。经过初步访谈,云南省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各类旅游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对于科技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下列领域:智慧景区建设技术、智能酒店建设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技术、旅游娱乐设施建造技术、旅游展示陈列与解说技术、旅游安全监管与救援技术、旅游公共信息与查询技术、旅游电子政务技术、旅游网络营销技术、旅游行业智能化管理技术、旅游商品研发技术、卫星定位与自驾车导航技术、旅游远程教育培训技术、旅游资源保护技术、旅游低碳与环保技术、旅游生态恢复与建设技术,以及自助旅游服务系统、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溶洞、湿地、森林、地质公园)等。

(三)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路径与构想根据以上分析,云南省旅游科技应用状况亟待提高,旅游系统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需求大于供给能力。因此,云南省推进旅游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政府积极引导,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协调机制,调动科技部门和教研机构的力量。亦即,必须克服“大众观光旅游属服务行业,不需要科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不需要高科技”等错误认识,在了解具体需求类型和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并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整合省内科技创新力量,引导其为旅游科技创新服务;促使旅游企业积极主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云南省在推进旅游科技发展、构建旅游科技支撑方面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1)制定《科技兴旅工作条例》,出台相应的奖励办法,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2)建立旅游与科技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在云南省科技协会下成立旅游科技分会,征集与科技兴旅相关的科研与示范项目,定期举办研讨、考察与交流活动,整合旅游与科技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旅游科技发展;(3)云南省旅游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技术引进指南、技术创新指南、旅游科技理论研究指南,引导旅游企业、中介机构、科研部门的工作方向;(4)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云南分院立项支持旅游科技引进、应用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5)利用饭店、景区、旅行社、车船等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调研、引进和推广力度;(6)配合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昆明)举办旅游科技展览、交易与推广活动;(7)实施旅游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由省旅游局人事部门、培训中心和旅游院校共同负责,为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各类企业培养懂科技、能操作、会管理的专门人才;(8)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地区推进智慧景区、智能酒店、数字化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先期在世界遗产地、5A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星级酒店开展试点,为其它地区和企业积累经验;(9)实施旅游低碳与环保技术推广工程,以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开展工作,在5A景区、五星级酒店以及新建酒店、申报5A的景区中开展试点;(10)推进全省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工程,实施数字云南旅游营销网络建设工程,提升旅游部门的科技应用与管理水平;(11)实施旅游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院校或企业,成立旅游商品、旅游演艺、旅游设施、旅游软件研发基地,先期建设云南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推进旅游商品创新与成果转化;(12)培育一批创新型旅游科技示范企业,实施旅游科技应用(创新)示范企业评选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物质奖励;(13)推进旅游科技产学研合作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科技机构、旅游院校、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特别要重视发挥理工类、科技类院校的作用;(14)建议重点旅游城市与省科技厅建立厅市(州)会商制度,共同推进旅游信息化、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

西部地区范文篇2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由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西部地区的“两基”建设与全国是同时起步的,但为什么东中部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无大的改观呢?这是由多种客观原因引起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接着又发展中部地区,最后才开发西部地区,使得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也无一例外地与东中部拉开了差距。其次,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复杂、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等等,导致教育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再次,教育投入不足,投资方法不恰当,致使西部地区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进而使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但效果还是不明显。据有关资料报道,至2002年底,全国2860个县中,还有431个县未实现“两基”,而其中372个县是西部十二省的,占未实现“两基”县数的86.3%。从一些指标看,全国东部九省(市)已全部实现“两基”,中部十省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也达到94.7%,而西部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仅为77%,有的地区差距更大。这一事实说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能走东中部的道路,因为这里缺少的不仅仅是教育经费,还缺少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除了投入资金怎么用,还有好多问题需要考虑。

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

西部开发是西部社会全面开发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的开发,也是文化的开发和人才的开发的过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碰到的最大困难除了资金以外,就是人才。特别是各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最为缺乏。当然西部缺“才”不缺“人”,缺“财”不缺“力”。如何将现有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西部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西部开发处于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之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标志。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现象,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网罗人才资源。所以,为西部地区培养本土化的特色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如果错过了基础教育这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拔尖创新数量可能大打折扣,“尖”度也可能大大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与西部农村农业、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西部发展的瓶颈。西部“两基”攻坚要取得质的革新和量的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西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西部教育因此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西部“两基”人口覆盖率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已经阻碍了西部社会发展的步伐。就此中央政府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三农”问题的同时,下定决心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准备投入100亿元在西部建设4600所寄宿制学校,解决150万新增中小学生就学。西部地区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贫困山区和牧区,寄宿制是解决西部孩子上学难的新举措,也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新途径。但是这种办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创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转变基础教育的投资观念。

基础教育以往基本依赖于政府投资,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对于上级拨款也不能合理分配和使用,甚至挪用教育专款,使得基础教育经费不足。同时,基础教育与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不紧密,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观念荡然无存。所以要首先加强各级政府领导人的作风建设,真正做到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对此,陈至立委员在谈到怎样用好100亿元西部教育投资时说:“不要出现教育厅长因此倒下的事”可谓警策之方。其次要变“等、靠、要”的思想为积极进取的行动。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农民观念,形成发展教育的社会心理环境。领导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心里装着老百姓,头脑中想着老百姓,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才可以为100亿元教育投资开出“直通车”,让老百姓从中受益,从而看到教育的希望,进而激发和引导农民们自觉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拓宽办学渠道、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缓解西部基础教育资金不足的压力。西部地区教育资金不足是西部地区“两基”的最大障碍,仅靠政府的拨款是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发展的需要的。有关数据已表明,西部基础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政府的拨款只能是杯水车薪,缓解燃眉之急,最终还得靠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西部地区自身的兴旺发达。所以要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速度,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鼓励和倡导社会力量依法自主办学,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国家应该通过各种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各种教育基金,来支持西部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

3、改变过去重经济投资、轻智力支持的观念。西部地区教育质量低下,已成为“两基”攻坚的另一大障碍。我们需要改变只重经济投入,不重技术指导的观念,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智力支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中的建设。集网络教育和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是西部落后地区了解外面世界、获取最新信息的窗口。加大技术的投入力度是西部世界知识经济接轨的必由之路。

第二、转变狭隘的人才观念,树立大人才观。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以及各种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我们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并非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算人才。受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也一度受到“升学压力”的考验,导致西部地区中小学生整体素质低、教学质量差的局面。

1、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改变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才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点,基本上是农村,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农家子弟,所以要求教师教学方法有所创新,除了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外,同时开设各种劳动技术课、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科技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小养成钻研科学技术的习惯。

2、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变教师培训方式。西部地区教师整体素质低是有目共睹的,设法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在职培训。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请有关专家到各个学校讲学;或者按专业组织教师到先进学校听课、评课。另外,还要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管理能力。这些费用应该由政府或单位支付,这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西部“两基”攻坚要建立以寄宿制为主的新的办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为学生营造“家”的气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吃紧,教师队伍建设一直都是个难题。很多学校都由民办教师承担教学,而民办教师的综合素质又难以保证,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所以,各个攻坚县必须想办法调整地方教师的工资发放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农村民办教师素质问题,由获得大中专学历的毕业生来乡村任教,替换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同时,可以建立能上能下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实行校长竞选制,学生、教师、村民共同参与选举,民主推选对教育真正负责的校长。教师也要竞争上岗,由学生和班主任来选聘任,聘不到的则自动下岗,学校再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西部地区范文篇3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安全;法治化;野生动物保护

西部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自然区域,也是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的重要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行,西部的生态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尤其是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经济粗放增长的压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之间日益激烈,尽管西部地区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生态安全,但环境安全问题仍然令人担忧,其中尤为凸显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成为桎梏西部生态安全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安全法治化进程,如何监管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保障生态安全,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生态安全问题既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也是一个与国家利益、主权及其安全密切关联的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环境视为其国家利益组成部分,认为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美国繁荣。关于环境与国家安全关系问题,美、英、德等西方国家和欧盟、北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始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探讨,经过研究讨论产生了一批代表性研究报告,如《国际背景下的环境与安全》《环境、短缺和暴力》《环境与安全》《通过合作防范危机》。这些都表明了环境资源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程度。现就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脆弱西部草场退化严重,西部地区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总量都在全国排名靠前,但由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常常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当今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实际问题。(二)水资源缺乏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据《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30.6%的“差”和“较差”区域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广阔,但环境地域性差异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人均年水资源量为1781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值。西部西南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平均501mm,是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二分之一。西部地区水资源缺乏导致西部地区生态退化,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动摇了中东部发展的资源基础。(三)落后的经济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西部地区,无论西南的贵州、广西、四川,还是西北的甘肃、青海、西藏,这6个省(自治区)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生存的压力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毁林造田、围湖垦田都有发生,后果就是造成当今资源枯竭,环境问题严重的局面。以Q省为例,林地边居住的居民本着靠山吃山的意识,把附近的林地视为私有财产,随意砍伐森林,解决吃、穿、住、行的需求,据统计Q省每年砍挖林、草、植被充当燃料的数量,等于砍掉了近百万亩的灌木林[1]。现在尽管有些地方的居民还保留砍树枝充当燃料的习惯,但经过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当地居民正在逐渐改变这样的生活习惯。因此,落后的经济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二、西部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特点和保护现状

(一)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特点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大多数分布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西南山区具有野生植物种类庞杂多样性的特点,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和繁衍、进化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但又因为这里野生植物目前分布在深山、峭壁、山地高海拔等难以到达的极端生境,导致一部分野生动物因食物匮乏导致种群衰退或消亡。(二)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天然林面积逐渐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使得野生动物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英语对于永别一词的表述为“Asdeadasdodo”(像渡渡一样死去),该表达来源于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渡渡鸟,它是随着外来物种的扩张而消亡,渡渡鸟的灭绝开启了现代物种灭亡的大门,该事件影响巨大。“据统计,在世界受危动物中,我国受危的鸟类有128种,占我国鸟类的14.6%,受危的爬行类96种,占我国爬行类的24.6%,受危的两栖类96种,占我国两栖类的10.4%”[3],有些野生动物已经绝迹,我国现有3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正处于濒危状态,极度濒危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等。同时,伴随着大量植物的灭绝,例如:野生兰花遭到“涸泽而渔”式地过度采挖,短短的几年使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的许多地区变成了无兰区。大量野生植物的减少乃至消失,对于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分为内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和外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1.内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西部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的植被覆盖少和水土流失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西部的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野生动物生存、繁育。二是土地沙漠化。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影响到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三是草原过载,牧草丧失了再生能力。草原、牧草过载不仅造成草原退化,还直接造成当地生态恶化,直接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2.外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外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一般是来源于区域之外的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如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或环境压力,最大威胁是侵入的外来物种可能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外源式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西部地区生态安全防范法律机制构建———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例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安全防范,我们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例进行探讨如何构建生态安全防范法律机制,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实行等级保护制度,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化进程中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政府生态安全防范意识,厘清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之后,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又进行了修订。明确了立法宗旨①,在立法宗旨表述中强调得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资源属性和利用价值,并没有将野生动物视为大自然的生命主体,缺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在今年的引发的疫情肆虐的现实情形下,很多人都在反思人类的行为,野生动物是什么,仅仅是食物的来源?还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一种试验?随意将野生动物作为果腹之物的后果是令人无法承受的,人类应当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在我们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时,立法宗旨中应积极突显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立法目标放置在维护生态安全的高度。(二)强化生态安全法治化建设,规范野生动物交易监管引发的肺炎疫情带来全社会危机的时候,我们也在反思与病毒来源有关的野生动物交易、食用问题。经过调查,野生动物交易监管存在很多真空地带,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对于野生动物交易的监管已不再是单纯的生态资源保护问题,而已上升为公共安全问题。《野生动物保护法》目前着重监管猎捕、贩卖、运输、加工环节,例如:国家规定捕猎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应取得核发的狩猎证,同时服从捕猎量的限额管理。但对于野生动物的交易和食用环节缺少监管和保护,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提供狩猎、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和检疫证明”,本条款难以杜绝那些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交易和食用行为。《野生动物保护法》还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对于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交易和食用却毫无全面的禁止性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与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协调之后针对引发的肺炎疫情,提出了如下对策:一是加强基层农(集)贸市场、餐饮单位甚至电商平台等的监察,从源头上打击野生动物的违规交易,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二是整治野生动物交易市场,查办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案件。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检查经营场所,监测电商平台,隔离饲养繁育场所。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林草部、农业农村部、森林公安部门。三是宣传文明饮食,倡导消费者不食用野生动物。通过以上措施来规范野生动物交易监管。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三)明晰生态安全防范边界,重新审订野生动物名录我们审阅《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从法条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保护的野生动物都是有利于科学研究,有经济利益的野生动物,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属于只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和“三有”动物。大部分野生动物并未在保护名录中,《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名录中很多普通的动物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法律保护,被隔离在权利之外。例如:野生鸟类、陆生和水生生物,还有病毒之王的蝙蝠等野生动物都没有涵盖在野生动物保护法范畴之内。针对于此,我们可以考虑,扩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新增加《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严惩食用野生动物》中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名录,对于家畜家禽范畴的,明确范围。针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宗旨中所指向的“三有”动物,单独列明。最后确保《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具有可实施性。结语生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家主权、利益,同时也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西部地区野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显示西部地区属于重要自然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的重要区域,因此从法治化角度考虑如何保护西部地区野生动物,进而维护西部生态安全,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4]。

参考文献

[1]张忠孝,刘峰贵,张海峰,等.青海省开发中的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C]//李佩成.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223.

[2]周琼.近代以来西南边疆地区新物种引进与生态管理研究[EB/OL].[2020-08-02]

[3]马纲,张敏,王文文.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的濒危因素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5):39.

西部地区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现阶段,西部地区多个省份已经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与此同时,资源损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阻碍着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多个省份都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型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同化现象严重等现象,更加急迫的对发展提出要求,如何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现状与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一)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现状分析。图1,2000~2015年西部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排放之后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各省市自治区二氧化硫排放趋势表明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恶化趋势进一步得到了控制,说明环境规制政策起了一定的作用并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图2,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趋势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12年之前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整体产业升级趋势波动明显,西藏自治区和贵州省落差极其明显,2012年开始,西部地区整体产业升级趋势发展平稳,其中1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业增加值比例逐年上升,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升级趋势。(三)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分析1.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逐年不稳定,而且不是逐年上升趋势,有的省市自治区还直线下降,变化幅度较大。2.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实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相比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实施还未完善,市场化程度较低。3.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较强,因此多数产业发展一直以要素驱动为主,产能普遍过剩,产业发展进程中忽视创新,产业效益不明显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导致资源价格扭曲。4.长期以来追求量的增长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的劳动力科技创新水平一直较低。前期追求产业规模和产值大小,忽略了产业发展的根本,产业竞争力较弱。

三、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本文试图对几个假设的中介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即假设一:环境规制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假设二: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假设三:环境规制通过金融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假设四:环境规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假设五:环境规制通过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模型构建。为验证以上传导路径的作用,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考察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是被解释变量(IND),环境规制(ER)是主要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为技术创新(TI)、金融发展(FD)、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贸易(OT),将地方GDP作为控制变量。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期间为2002~2017年。本章所有变量数据都取了对数处理以此来消除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对上述面板数据变量逐一检验单位根,当选择一阶差分时,变量全部显著,故强烈拒绝面板包含单位根的原假设。对模型进行个体效应的F检验和BP检验,结果提示需使用混合面板回归。(二)模型估计结构。环境规制(ER)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IND)没有直接性地显著性作用,回归系数约为0.0114,t等于1.01。可能是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体系不完善,地区区域间环境规制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环境规制(ER)对技术创新(TI)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规制带来的企业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等一系列生产成本增加。环境规制(ER)对金融发展(FD)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工具中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愈发明显,排污权交易等产生与发展更加说明了环境规制过程需要很多资金支持,资金需求过程产生了很多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环境规制(ER)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早期由于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力度不足,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为规避环境污染而流入。随着环境规制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和增强,进一步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本国的技术门槛。环境规制(ER)对对外贸易(OT)没有显著的作用,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环境治理体系不完善,环境规制强度及其作用还未成为对外贸易产业流动的驱动力。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条件下,技术创新(TI)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IND)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FD)对产业结构升级(IND)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结构升级(IND)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外贸易(OT)对产业结构升级(IND)没有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地区差异,研究证明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作用不显著,只能通过有一些中介因素间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大决定性因素,所以环境规制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间接抑制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金融发展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而环境规制是通过金融发展这一路径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控制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没有可持续性,经济总量的急速增长不仅没有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甚至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

四、相关政策建议

1.适当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广泛使用市场型规制工具在合理提高环境规制标准的同时广泛应用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积极推进以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为指引,以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为辅助,实施以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为基础的环境规制政策实践,激励企业重视环境技术创新,从而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2.强化企业运用金融工具应对环境规制的意识鼓励企业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来融资,缓冲并降低规制造成的企业成本增加风险。有利于鼓励企业通过绿色项目融资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3.制定持续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等政策时,要定位准、力度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政策,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健全环境、产业、金融等相关政策的引导机制,优化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4.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把关,提升引进质量相关部门要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提高相关技术质量标准,将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转换为质量,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密集劳动型企业的投资数量,增加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直接投资数量,进而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原毅军,刘柳.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经济型规制分类的研究[J].经济评论,2013(01).

[2]时乐乐.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7(06).

西部地区范文篇5

(一)西部金融发展的现状

1.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结构单一。西部金融机构发育程度不高,其中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他金融机构进驻、发展比较缓慢。在国有商业银行等我国正规金融构成体系中,除受制度安排平均布点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合作制小银行外,其他股份制银行很少把总部设在西部。

2.证券市场发育薄弱。从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尚无较大的区域性中心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证券市场容量小,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证券市场的筹集资金额,均远落后于东部。此外据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全国性的融资中心都设在东部,西部上市公司数量也远少于东部,2007年上市公司数量仅占全国上市公司的17%左右。且存在地区、行业的不平衡性,仅四川、重庆就占全国西部上市公司的46%;传统产业较多,新兴产业少,基础设施产业缺乏,资源优势产业太少,不能体现西部的优势。

3.金融保险和风险管理水平低。从客观上讲,开发性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成为风险性投资,因而需要金融保险和风险管理予以保障。然而指标和数据表明,西部保险业发展不足,金融保险和风险管理水平低。据《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金融保险业发展情况的对比为:GDP占全国的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55.2%、19.0%、17.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70.6%、17.6%、11.9%;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4.70%、2.71%、3.5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东部、中部、西部依次分别为11.87%、7.59%、9.47%。

4.金融监管政策不健全。现行的统一监管政策对西部的监管主要表现在:(1)央行的监管内容以合规性检查为主。由于新设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所以对东部地区的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层面,对金融机构运营的监管有所忽视;相反,对西部地区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经营的合法性和风险性层面。(2)东部地区金融发达,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众多,监管力度相对较小;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国有银行占相当大的比重,监管的力度相对较大。(3)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于东部,因而西部地区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干预强于东部。

(二)西部金融对经济的制约

1.国有银行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的金融需求。国家在构建其金融体系时,没有根据经济结构及时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从而使金融体系结构不能更好地适应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设置在西部的国有商业银行是整个国家银行的一部分,无论资金计划还是信贷安排上都要受上级控制,很难实行针对区域经济现状分区运行的多元模式。

2.西部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造成西部金融抑制进一步增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采用总分行制度,总行出于全行资金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会统一调度其各分支机构的资金。由于发达地区贷款收益率在同等风险下比欠发达地区资金收益率高,或在同等贷款收益下,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要比欠发达地区小得多,因而各银行总行必然倾向于以不同的形式从贷款收益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资金,支持经济发达地区,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渠道“虹吸”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向经济发达地区。

3.西部金融发展滞后阻碍了西部区域经济技术结构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先行这个条件,金融先行极大地促进了资源流动和技术创新。西部经济技术资源相对水平与东部比并不差,但由于缺乏技术创新的微观机制,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上忽视工业生产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使得西部技术开发与工业生产活动缺乏有机联系且效率不高。

二、西部金融发展的政策

(一)建立适应西部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体系

1.建立针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银行。在西部大开发初期,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私人投资很少涉足,因而成立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银行来筹措建设资金,是有效率的选择。

2.适当撤并效益不好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网点。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比重较高,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对于集聚社会建设资金用于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难于基层营业网点效益低下,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应当撤并效益不好、扭亏无望的基层营业网点,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中心城市分行的作用,集中资金和人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方向发展,实现规模收益。

3.结合西部地区发展的特点,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西部大开发应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作用,以效率优先来发展经济,因而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提供小额信贷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必然的选择。

(二)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健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

1.充分利用和发挥西部中心城市的优势,打造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可考虑依托西安和成都的经济、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沪市和深市的证券交易所的异地交易中心,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同时,利用西安和成都两个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驻地的优势,发挥政策资源和信息集聚中心的优势,培育西安和成都成为西北和西南区域金融中心。

2.健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在培育西安和成都两个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同时,应当尽快完善区域内部的金融资源和政策的协调,以统筹区域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区域外的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大力吸引外部资金投资西部大开发。

(三)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施有区别的金融政策

1.货币市场方面。(1)实行与区域外有差别的存贷款利率。西部地区应适当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以充分集聚资金,吸引区域外的企业投资,存贷的利差由国家财政贴息支持;(2)降低西部地区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以抵消西部地区经济货币化进程对货币的吸纳,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西部的资金需求;(3)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力度,根据西部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产业金融政策,加大金融政策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4)放松市场准入限制,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共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支持;(5)在西部地区成立开发银行,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受总分行制和一级法人制的制约,很难制定具体的存贷款政策和利率政策,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一家或几家西部地区开发银行,这些银行应采取国有民营、股份制的运作模式,主要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国家应给予西部银行更多更为主动灵活的政策手段,如利率,以保证其资金的来源。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实际利率对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有不同的效果,特别是西部地区,出现了实际利率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为负相关的现象。因此,允许利率地区差异化,推进致力于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西部金融中介发展和改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2.资本市场方面。(1)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国家的信贷支持远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因而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而达到集聚使用,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加大对西部地区股票及债券发行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西部地区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3)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强地方政府干预地方经济的能力。地方政府债券也叫“市政债券”,它是指地方政府或其下设机构为提供地方公共品的需要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活动。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利用金融创新,在实践中借助地方政府所属的综合性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西部地区现阶段应积极学习东部地区经验,挑选资产负债比率合格、信誉良好的国有投资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成为“准市政债券”性质的企业债券发行试点,积累经验为将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打好基础。西部政府债券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增加地方政府的经济自主权,同时,有利于资金在西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和分配。

参考文献:

[1]吴寒光.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67-69.

[2]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6,77.

[3]司正家.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实事求是,1999,(6):15.

[4]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4.

西部地区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创新

一、引言

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将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或地区中去。马克·帕加诺(MarcoPagano,1993)用最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而区域金融的非均衡格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发展中的大国,由于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特性,金融运行必然具有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全局的金融深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会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金融配套制度供给不足形成制度冲突。就区域金融效率而言,1997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新才和李新彬(2005)认为,西部金融对经济产生抑制的原因是金融市场化的相对超前而西部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微观金融主体开始商业化运作而金融结构变迁缓慢、资本市场发育不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信用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改革没有衔接所致,通过经济运行中较高的交易成本表现出来,造成西部地区的福利净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1998年,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下属分支机构撤消与合并,主要是把经营状况不佳、负担沉重、没有潜力的分支机构撤消与合并,这一工作实际是从落后的西部地区开始的。莱文(1993)认为,简单的金融体系会随人均收入和财富的增长而变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个体就会对选择包括项目评估、投资理财等诸多的金融服务产生需求,而投资中介就具有了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而这类金融服务的固定交易费用会随着其复杂程度的提高而上升,如果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则这些金融服务的边际收益低于其边际成本,个体不会产生对这些复杂金融体系的需求,而只满足已有的较简单的金融服务,此时金融体系不会得到发展。莱文的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有着反作用,即使没有金融深化改革对西部金融的抑制,由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较低,西部金融体系发展缓慢是内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想要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就要尝试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组织制度。

二、西部金融体系现状及其对经济的抑制

(一)西部金融业的基本情况

1.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不合理,国有银行业的比重太大,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比重过小。截至2005年年底,西部地区国家银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9.5%和8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金融业务大量集中在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很小一部分。由于西部优质金融资源匮乏,随着国有银行考核激励的短期化,四大国有银行定位趋同。狭窄的定位造成了银行之间对少数优质金融资源的过渡竞争,重复交易成本升高(高新才、李新彬,2005)。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却被排斥在融资体系之外,使得西部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特征。另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规模偏小,阻碍了西部金融事业支持作用的更好发挥。

2.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储蓄资金来源匮乏,机构设置较少,融资规模也小。研究表明,中国的储蓄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一致,东部经济水平高,其储蓄也高,西部经济不发达,储蓄水平也较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设立的分支较少,外资银行更是寥寥无几。2000年以来退出欠发达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占领大中城市成为了四大国有银行的一致行动,仅2000~2002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的3万多家网点和分支机构中就有2.1万家分布在西部,导致目前西部部分县域经济出现金融真空。

3.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小,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中国股票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平衡,无论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筹资规模,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西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靠信贷融资。西部企业债券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企业债券规模太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融资的需要。资本市场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东南沿海地区的证券、房地产等一些泡沫经济成分较大的产业,而西部基础性产业的实际资本却长期缺少向金融资本转化的条件与机会。西部资本市场环境欠佳,西部证券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兼营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全国所占的比例很低。

4.西部金融机构服务和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低。目前西部金融机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完善,制度创新、工期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对存贷款新方式、新品种及中间业务的运行机理层次的研究远远不够,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低。截至2000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共计164家,西部地区有三家,分别在重庆、成都和西安,西北五省均为空白(谢平,2001)。

(二)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

1.国有银行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的金融需求。国家在构建其金融体系时,没有根据经济结构及时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从而使金融体系结构不能更好地适应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设置在西部的国有商业银行是整个国家银行的一部分,无论资金计划还是信贷安排上都要受上级控制,很难实行针对区域经济现状分区运行的多元模式。而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将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为该地区的中央银行,并在各自辖区内一些重要地区设立分行。这种多元模式的中央银行制度,有利于区域中央银行根据地区经济运行的需要提供金融支持。

2.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后,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功能受到削弱。国有银行撤并后,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西部地区,虽然撤并后短时期内储蓄存款并未减少,但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下降,企业融资渠道减少。许多地方的工行和建行撤出后,只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地区的金融服务工作。而农行的结算体系在全国四大商业银行中最落后,农村信用社就更不用说了,这使得企业和外地企业的交易结算和资金周转都受到极大制约。

3.西部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造成西部金融抑制进一步增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采用总分行制度,总行出于全行资金收益最大化的考虑,

必然会统一调度其各分支机构的资金。由于发达地区贷款收益率在同等风险下比欠发达地区资金收益率高,或在同等贷款收益下,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要比欠发达地区小得多,因而各银行总行必然倾向于以不同的形式从贷款收益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资金,支持经济发达地区,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渠道“虹吸”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向经济发达地区。另外,中国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大部分分布在发达的沿海地区,证券市场的分布不平衡使一级、二级市场又从欠发达地区吸收了大量资金流入发达地区。

4.西部金融发展滞后阻碍了西部区域经济技术结构的形成。熊彼特认为,金融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并激发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家精神,高效率的投融资体制是有效技术形成的关键,完善的金融制度促进企业技改和研发费用筹集渠道的畅通,从而提高研发活动的生产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先行这个条件,金融先行极大地促进了资源流动和技术创新。西部经济技术资源相对水平与东部比并不差,但由于缺乏技术创新的微观机制,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上忽视工业生产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使得西部R&D与工业生产活动缺乏有机联系且效率不高。

三、西部在金融改革中的金融创新思路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实际情况,缺乏与西部相配套的金融创新体制,造成了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抑制,因而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组织制度势在必行。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一种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对金融要素进行组合来实现金融上层建筑量的扩张(陈野华,2001)。西尔伯(W.L.silber,1983)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抑制作用的自卫行为。而制度经济学派则认为金融体系的任何变革都可称为金融创新,包括政府采取的稳定金融的措施,也可称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分为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市场创新即指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组织的创新、经营手段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解除管制的措施,也包括加强管制的措施。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为了解决金融深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金融制度不协调而产生的金融抑制,西部地区金融创新应遵循以下思路。

(一)重点发展政策性银行,组建区域性政策融资机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西部地区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成为西部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应当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西部外流的资金进行适当的返还。西部地区的发展除了利用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商业性金融资源外,还必须重点发展政策性银行,使其承担“政策性转移支付”和原本由国家商业银行承担的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职能,规范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遏制政策性银行商业化,使其职能归位。从现有的国家政策银行的资本结构来看,除财政拨款少量资金作为资本金外,大部分是依靠向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或者向中央银行借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筹资成本十分昂贵。这种资金来源结构使得政策性银行只能高进高出,难以发挥政策性融资作用。改善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其在西部地区的贷款比率是目前西部金融体制创新的当务之急。

很多发达国家根据经济开发的目标设置专门服务于特定区域开发目标的区域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如意大利为了开发南方落后地区,专门组建了南方租赁公司,为南方中小企业优惠出租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流水线。日本当年为了开发冲绳地区,开设了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司(付晓东、胡铁成,2004)。笔者建议中国组建区域联合开发银行,通过向区域内有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开发项目提供信贷资金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区域联合开发银行是区域性政策银行,其经营方式、业务范围和经营目标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二)探索建立区域性、小型民营金融机构

民营企业应该有区域性的,熟悉其信用状况的小型民间金融机构配合其发展。在各类基金会被取缔以后,仍需要建立一些区域性小银行,以满足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要。信息不对称使得国有银行不得不要求中小企业融资时提供足够的担保,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于中小金融中介机构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与当地小企业有更多的接触,从而掌握着中小企业的更多信息,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它们通过产权清晰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全有能力在保证信贷安全的基础上创造高额利润。

西部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很大一部分,今后随着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自然会出现企业兼并、组合,大企业的数字会逐渐增加。但是,在最近一、二十年内,中小企业必然是中国的产业主力军,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小银行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国家在西部地区要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才能构建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完善的金融体系,打破西部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区域小银行可以实行互助合作制或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实行独立银行制度,不允许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对象和范围应限制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在一个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都缺乏竞争力的空间里,民营银行根本无惧WTO以后外资银行的挑战,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三)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使西部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这是导致较高的经济运行成本的重要原因。笔者建议,应为地区性企业上市提供一个交易市场,侧重支持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本地企业的发展;积极支持西部地区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在西部地区大城市建立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制定规范的产权交易规则并使企业挂牌上市,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提供一个较好的通道;在西部大城市批准成立柜台交易市场,积极鼓励西部一些规范的、效益好的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场外交易。对申请设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在额度上给予倾斜;放宽西部企业对外融资的条件;在西部优先进行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方面的创新实验,尤其要利用BOT,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两种国际流行的融资手段。

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进企业的债务重组和产权交易,为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培育有理性的市场投资主体。发挥资本市场的扶优助强作用,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企业集团。发挥资本市场的导向和参照系作用,对旧体制进行较彻底的资本化改造。按股市的要求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按上市的标准要求对其他优势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按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等。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合并本地证券公司,成立区域性、综合性地方大型证券公司;以大型证券公司为基础,组建证券基金公司;直接引进合资评级机构,共同促进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繁荣。

(四)建立西部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

西部地区范文篇7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因而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以反映西部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影响能力的变化。

总的来看,从1995年到2004年,伴随着GDP绝对量的逐年增长,地方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并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开发后比开发前翻了几翻。此外,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1995年到1999年的增幅较小,而从2000年开始,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突破了15%,增幅较明显,只是2003年和2004年的比重较前年有所下降,不过仍然比西部大开发前五年的最高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1995年只有350.2元,到1999年为604.35元,五年的增长不到300元,而2004年西部的人均财政支出达到了1382.58元,即是西部大开发之后的五年一共增长了700多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视,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与实施,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的财力扶持,显著提高了西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使得西部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二.西部大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结构总体比较

孙鑫:西部地区大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较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的组合,以及各项支出在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一定时期地方政府政策的方向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进程,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效的履行其职能。本文选用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广播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行政管理费)来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1995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在基本建设、科技投入、文教事业费和行政管理四个方面支出的绝对量都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各方面增长的程度各不相同,各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从绝对量及其比重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基本建设,1995年只有996922万元,以1999年作为分界点,1995年到1999年,基本建设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1999年超过了10%达到11.34%,从1999年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同年开始出现基本建设支出显著增长,2002年投入最高(7248707万元),2004年投入577556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除2004年为11.25%外,其余各年均在13%以上.主要是由于,中央认为交通、信息闭塞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后的五年,虽然基本建设支出的绝对量明显增加,但是在经历了2002年的最高点后,开始逐渐回落,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也逐渐下降。其次是文教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科技投入,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但其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三.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之一是经济增长,近代公共财政理论普遍认为财政支出对一国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关注的问题,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由表三知:西部地区GDP与财政支出所建的回归模型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表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都有正向推进作用。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一大区域开发举措,经历了五年多的开发实践,政策效果是否显现、西部地区经济是否增长得更快?通过建立GDP与财政支出的双对数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开发前后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财政支出每增加1%,GDP分别增长0.647%和0.724%,开发后比开发前多增长0.077%,由此可以判定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2.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西部大开发达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同步提高、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生活差距状况是否有所改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是人均收入,综观1995~2004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发现: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都逐年递增,只是城乡居民的收入仍然存在差距,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见图一),说明财政支出增加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孙文祥与张志超在《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一文中提及,鉴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目前最大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他们将城镇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定义为社会不公平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公平程度越差。这种做法简单易行,并且避免了采用基尼系数的争议,因此,本文采用社会不公平指数用于分析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到1998年以来,持续维持在17.1%~17.7%之间,1999年开始下跌,2000年跌到最低点16.373%,之后财政支出比重均超过了17.6%,再观察社会不公平指数,1995年到1998年,社会不公平指数降低了0.3351,1999年到2003年又提高了0.4723,2004年只有很小幅度的降低。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西部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社会不公平指数则是先降低后增加,表明西部开发增加了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但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非同步而行,经济发展了,社会不公平程度却加深了。

四.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趋向分析

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分阶段分重点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政策效果已初显端倪,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试图探析今后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1.从基本建设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2002年开始减少,主要归因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仍然是在城市,一方面说明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另一方面表明农村的投资增长较慢,出现了西部整体经济发展加快,城市与农村都有发展,但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增加,社会不公程度有增无减。此外,西部开发的前五年,根据国家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已有一定规模,但主要是着力改善西部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生产服务的经济性基础设施,而缺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根本改变西部人民思想落后的状况,应该加强西部与外界交流、学习,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增加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建设的方向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特点,应该继续完成重大项目的建设和部分项目的提前建设,同时应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从城乡投资的力度看,要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2.从科技投入看,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优先发展科技事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核心部分。西部开发五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大了对西部科技教育的投资,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科技投入的绝对量虽有所增加,但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在下降,要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形势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西部科技教育薄弱、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经费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城乡科技发展差别巨大。西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西部科技的发展,在必须适应正在转换中的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把政府的政策支撑与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重视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主动寻求适合西部特点的新的开发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西部吸引力、大力引进人才与技术,同时考虑到为农村居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增强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以科技带动城乡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科技力量缩小城乡差距,减轻社会不公平程度。

西部地区范文篇8

西部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理区域范围大,需求旺盛。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成为西部城市农产品产业化、农民扩大销售收入和实现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都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所以都纷纷要么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要么通过淘宝、京东的电商企业来开拓市场,提高自己的网络交易量。另一方面,近年来,西部的物流业也出现了迅速的发展,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也在逐步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铁路货物运输量都在逐年增长,这些都吸引着西部企业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起来了,很多传统的运输部门都改制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推动了这个市场的迅速发展。即使如此,相比较于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相比,西部地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环节损失大,成本高,效率低。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的道路基础条件落后,物流设施远远达不到要求,外加企业的加工冷藏保鲜技术落后,所以导致瓜果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严重,有时可以高达30%左右,还有过长的产销链等原因,都造成了物流环节损失大,成本高,效率低。

2)物流管理水平低下。目前,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限制,西部城市大量的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农产品生产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采购、运输、经营、存储方式,缺乏农业运输专用技术设备,信息追踪服务不健全,且主要是以常温物流与自然物流为主。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关注眼前利益,不将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和软硬件资源引入企业,所以在企业规模不能迅速扩大的同时,物流发展水平也很缓慢。

3)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涉农网站建设质量和数量都不高。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有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与平台也相继问世,诸如“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上海的“菜管家”等新颖,有活力的电子商务网站全国已有2000多家,但是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涉农网站建设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还很落后,起步晚、基础差、资金少,并且企业之间合作性也很差,缺乏结成供应链来互相共享与帮助,整体抗风险能力弱,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当今的中国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农业还要依靠传统交易方式势必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才可以促进农业大发展。

1)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要让西部落后地区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道路交通建设的力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保证农产品可以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迅速的流通出去。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进入到农产品物流服务市场,加大现代化的物流冷藏仓储运输设备的投资力度,减少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延长其保质期和利用效率。2)加强农产品网站建设,和物流信息化共享。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农产品的供产销一体化和物流网络。首先,应该加大农产品电商网站建设,通过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来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或者借助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来农产品信息。其次,加强物流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和调节产品的供求信息,降低盲目生产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依据这些信息来合理安排农产品的仓储和运输计划,提高物流利用效率,降低不合理运输与不合理仓储现象。最后,充分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于发展,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3)选择合适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不同的电商农产品应当选择不同的物流模式,对于像辣椒、土豆、茶叶等农产品,由于产量大、需求稳定,可以让农户将农产品统一集中到农户联盟,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B2B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物流仓储与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的物流可以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对于瓜果蔬菜之类的生鲜农产品,可以实施B2C,或者C2C方式,即农户或者农户联盟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直接把农产品卖给消费者,当然必须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货物的仓储与运输。而对于粮食、肉类、蛋类、食用油等关系到老百姓日常所需的基础性商品,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B2G方式,当然这种商品只能是政府组织运输,或者委托大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输。

4)加强第三方物流建设,充分利用物流技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无法运出产地,农户没有能力组织农产品物流,而外界的消费者又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农产品,所以就造成了“农民愁白头,商家跑断腿”的现象。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方物流在解决仓储运输问题的同时,可以和电子商务网站一起,将农产品供求信息分享到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中,有效地将农户和销售商联系起来,促进了交易的达成并且平衡了供需。另外还要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手段,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构建现代农产品电商化物流体系,缩短流通时间、扩大流通半径、减少流通损耗和降低流通成本。

3结束语

西部地区范文篇9

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所处的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条件。它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工资水平、技术水平、原料供应、市场情况、信息渠道、纳税负担、资金融通、投资政策、法律保障、政治局势、社会秩序等等。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覆盖面宽,有代表性,能反映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总体投资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又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根据目前国内投资环境评估专家组建立的投资环境指标体系,本文使用中国经济信息网2000年的数据,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1类17个具体指标:

(1)经济水平:人均GDP(元)

(2)投资政策体现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3)电讯: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全年发电量(亿千瓦时)

(4)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经济外向度:进口占GDP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

(6)经济结构: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7)交通: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

(8)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经济效益:独立核算企业资金利税率(%)

(10)技术资源:每十万人中高中文化以上人口(人)

(11)城市公用设施: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问题的提出

在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单靠政府投入的作法,就要充分调动西部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并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技术。而这个吸引投资、利用外来资金和技术的过程,首先需要西部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否则西部开发和腾飞将是一个空中楼阁。目前,对西部投资环境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资源优势、资金、人才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定性分析。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只有对自己的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综合评估,才能有效地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运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有一个客观把握,以期对相应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起参考作用。平方米)

3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3.1本文所采取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取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是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多元变量统计方法。它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或综合因子)的累计方差和(即贡献率)达到88%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信息不重叠。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X=BZ+E

其中E为残差向量。本文采取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并采用方差最大化正旋转。

本文采取的因子分析法具体步骤是:第一,首先将选取的各类指标因素,不论作用大小,尽量一一列出,把这些因素看作彼此之间是有机联系的;第二,采用统计分析中多元变量的因子分析技术,从众多的因素中筛选出几个主要支配性因素,并计算因子得分,对西部各地区进行投资环境排序;第三,在第二步因子分析基础上,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状况进行简单评价。

3.2因子分析和公因子的解释

本文运用SPSS,按照特征根大于1.00的原则,选入5个公共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9.349%,即反映了原有信息的89.349%(见表1)。我们将这5个公共因子作为评价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的综合变量。

表1公因子累计贡献率

公因子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17.57942.10442.104

23.04116.89558.999

32.56914.27173.270

41.83110.17083.439

51.0645.91089.349

公因子与原有变量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由因子载荷值表征。因子载荷值越高,表明该因子包含该指标的信息量越多。表2给出了经19次正交旋转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2)。

正交旋转后,从众多的指标变量中提取出的5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的是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的5个方面的主要特征:(1)公因子1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第二产业比重、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城市自来水普及率、每十万人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人均邮电业务总量等6个指标变量上有大于0.5的载荷量,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公用设施水平和技术信息水平,其贡献率最大,为42.104%;(2)公因子2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客运周转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发电量、农民人均纯收入、货运周转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相关性,其方差贡献率为16.895%。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消费水平和交通状况;(3)公因子3与进口占GDP的比重、人均GDP、每十万人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人均邮电业务总量相关性较大,其贡献率是14.271%。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总量;(4)公因子4在资金利税率、城市煤气普及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个指标变量上有较大载荷值,其方差贡献率为10.170%。该因子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效益;(5)公因子5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全年发电量有较大相关性,主要反映的是经济结构。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由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5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F(其中F[,1]、F[,2]、F[,3]、F[,4]、F[,5]分别是公因子1、公因子2、公因子3、公因子4、公因子5的得分)(见表3)。即:

F=(42.104×F[,1]+16.895×F[,2]+14.271×F[,3]+10.170×F[,4]÷5.910×F[,5])/89.349

3.3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得分排序及简单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可以将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排序,依次为:陕西、重庆、新疆、四川、广西、云南、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贵州、西藏。并根据得分情况,将其分为三类:

(1)陕西、重庆和新疆。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近几年大力发展交通、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的优先发展已经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教研究中心之一,由此带来的科教优势和技术资源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在公因子1上,陕西的得分最高。重庆是1997年新设立的第四个直辖市,产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已在西部地区独占鳌头。新疆的进口占GDP的比重(6.4%)、人均GDP(7091元)、每十万人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1899.1人)、人均邮电业务总量(244元)居西部地区第一位,在公因子3上得分最高。但在产业结构方面还需要优化调整。

(2)四川、广西、云南、青海、宁夏。四川在公因子2上的得分最高,远远超过第二名一倍以上,交通、能源、消费水平等方面都位于西部地区前列,但四川有3个公因子的得分都为负值,说明四川在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云南、广西资源丰富,面向东南亚的有利地理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但云南在教育、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开发。青海、宁夏的交通不便,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效益低,总体经济规模不大,对外联系还有待提高。

(3)内蒙古、甘肃、贵州和西藏。这四个省的投资环境得分都是负值,表明它们的投资环境状况已处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之下。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资源难于勘探和开发,生态环境恶劣,产业结构长期得不到调整等方面成为制约这些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4加快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

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是制约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西部地区铁路和公路网密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50%,沿海地区的20%左右,因此如果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没有一个大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无疑将缺乏基础。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力发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草。在改善硬环境的投资上,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确定不同的投融资形式,形成合理的投资分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按照经济效益的大小、投资能否回报可划分为3大类:经营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准经营性项目。(1)对于经营性基础设施,包括石油天然气开发、电力、收费公路、电信等项目,主要采取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由企业充当投资和融资主体,可以采取股份制投融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特许经营权转让的BOT和TOT等多种市场化手段融资。(2)非经营性项目,包括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道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外部社会效益上,对社会投资者没有吸引力,可采取财政性投融资,主要由政府承担投资和融资主体。(3)对于准经营性项目,如水利、邮政、机场等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投资主体,或由政府提供投资补贴,企业承担投资主体。

第二,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的金融政策,加快西部资本市场建设,形成区域性资本流动中心,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1)采取倾斜政策,适当增加区域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2)完善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功能,国家开发银行可参考日、韩政策性的经验,将邮政储蓄资金、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资金的一部分存入国家开发银行,由其专款专用,同时放宽贷款条件,做好国债项目的配套贷款工作,为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3)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在西部优先进行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方面的创新试验。(4)尝试发行“西部开发”特种长期建设国债,还可在西部一些财政状况较好、政府资信高的省区(如云南、重庆等)率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实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6)放宽外资银行在西部的经营范围,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巩固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

4.2充分重视改善西部投资软环境

硬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才能奏效,并且硬环境效能的发挥常常取决于软环境的质量与完备程度。因此,对于西部来说,能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尽快做到的就是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投资软环境。

第一,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人才。西部开发的关键在投资,吸引投资的关键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一环。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大城市科技实力雄厚,充分利用这些城市的科技基础,进行制度创新,打破条条块块限制,创造一种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加大国家优惠政策力度,实施“投资补贴”政策。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力度,例如可将目前只针对外商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扩展到国内外的所有投资者,进一步降低到西部投资的国内外企业所得税率,强化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等。运用投资补贴政策,有效提高落后地区的投资利润率水平,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向西部地区投资。

第三,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强化服务意识,实行依法执政,严肃执行经济法规,加强仲裁体系建设,切实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规范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建设,为投资经营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第四,西部各省及各地市可按年度制定投资环境改善进度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制,落实措施,考核监督到位,建立西部投资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保证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西部地区范文篇10

1、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矛盾

随着艺术类院校的扩招,各大高校的艺术类毕业生逐年增加,出现跳跃式增长情况,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远远不及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幅度,加上政府出台的一些措施使得小型艺术类企业等逐渐衰退甚至倒闭,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需求。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摩擦性和结构性问题特别突出,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信息流动和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2、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普通文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成本,就拿学费来讲,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般在上万以上,而普通专业则只需四五千元;在学习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需要买更多的工具书、颜料、摄影器材等,其学习成本非常高,故而在就业期望上也呈现出高投入高期待高回报的特点,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期望高薪水、专业对口、高层级的工作。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整体工资水平不高,另外,艺术设计、演艺行业对工作经验要求高,应届毕业生的待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与现实情况发生巨大冲突。

3、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职业生涯规划不是到就业的时候才开始的,而应在大一大二就开始。但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四学生的事情,在大一、大二时根本无需考虑,这种错误心理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到大四时就随手一把抓,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容易迷失方向,不利于顺利就业,也不利于提高就业质量。

二、提高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1、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

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艺术类专业要切实开展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用人企业能力匹配、知识相符且个人素养与企业文化相容的人才,通过灵活实用的教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专业、心智、创新等综合素质,提高职场生存能力,最终提高就业质量。

2、转变思想是关键

有专家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时,需要进行一次科学的人生梳理。学生在报考时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入学习阶段后掌握专业知识,进入岗位后就是要将其变成事业,要立足于社会,创造财富。在这几个阶段中,思想的转变至关重要。艺术类大学生应加强学习,扩充知识储备,增强实践能力,但是,掌握了专业知识不代表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这就是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区别。艺术类大学生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企业、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反复提炼自己,适应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学生要转变思想,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和自信心,定期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分析就业形势和专业优势,找到突破点,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择业。

3、学校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是重点

学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的职业开发和指导人才,对艺术类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提高就业技能,对于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了解西部地区艺术行业就业市场形势,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性就业指导,使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就业形势,掌握更多就业技巧和就业知识。首先,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向学生讲述有关就业的优惠政策,并对学生的就业期望、方向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规避学生的就业风险,还要讲解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五险一金、毕业生档案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加强师生谈心交流,教会学生写求职简历、怎样应对面试、怎样准备面试等。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既树立就业信心,又避免出现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情况。比如说:对于艺术类学生,专业技能不突出,但组织协调、领导指挥等能力较强,可推荐其参加企业要求有艺术特长的工会人员招聘。在就业时,艺术类大学生也不可能都找对口专业,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力所在以及兴趣所在,找准就业方向,顺利就业。

4、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是保障

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大学生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部门也应当每年将分专业、分地区、分学校在校就读人数、毕业生人数等及时向社会公布,以避免造成有的专业一哄而上,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问题。

5、营造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环境是前提

一是进一步完善就业专项规划,将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纳入专项规划中。二是对招收艺术类大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的各类中小企业,应加大扶持发展的力度并优先发放扶持资金。三是建立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对登记失业的毕业大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和求职困难的毕业大学生,给予援助和帮扶,保障待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四是完善创业支持政策,降低自主创业人员的出资门槛,加大对艺术类自主创业人员的补贴力度,成立西部地区大学生创业基金,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