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3-12-20 17:43:45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高校西方经济学;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9;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方在高校教育上对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差别,更好地将中西方的财经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就业时的竞争力。然而,当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上仍存在不足,要求高校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有利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我国财经类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

一、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上,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1]。在对财经类专业课程学习时,更注重对传统学科的学习。因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在专业技能培养上的重要性,也对其在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国内财经领域的用处不大,对日后的工作并无益处。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科学,导致高校学生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上效果不显著。

二、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财经类高校竞争力的提高

鉴于目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实施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2]。对西方经济课程进行改革有利于财经类高校竞争力的提高,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改革,使高校学生摆脱传统观念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财经类高校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资源,有利于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财经类高校竞争力。

(二)有利于财经类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有利于财经类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使中西方文化得到有效的融合,在掌握传统技能知识的同时,融入西方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为日后在财经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打好基础,以此达到财经类高校的教学目标。

三、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认识

为促进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需强化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财经类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3]。教师可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穿插西方经济学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概念讲解时,要引入与此概念相关的经济学常识或经济学领域对此概念的具体应用以及中西方对该概念的不同解释。通过对相关应用的理解,使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化,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化,加深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概念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中西方教学内容的对比,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有利。

(二)改革教学方法

除加强高校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外,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不断改革,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由于高校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为硕士学位,在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上及知识量上的掌握水平较高,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对此进行改革。教师可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例如,在对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找出西方经济学与中方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别以及优缺点,通过学生小组间的讨论,各抒己见,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对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也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在教育理论上的差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4-5]。

四、结论

总之,高校在培养人才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质水平的挑战。针对当前财经类高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不足,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3,14(04):165-166.

[2]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01):189-190.

[3]朱平安,李冲,范嘉毅.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02(16):154-155.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2)01009805

一、 引言

老一辈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2005年曾撰文指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日益上升,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边缘化的状况令人担忧[1]。在这之后,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迅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现实中,刘老担心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均是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改革开放前政治经济学“一枝独秀”,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平分秋色”,到本世纪初,政治经济学已“黯然失色”。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刘老所说的教育方针、教师和领导权问题外,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冲突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课程设置上,财经类高校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开设政治经济学,而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则先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从以前被批判的对象变为正面讲授的必修课,这种“华丽转身”埋下了两门课程教学冲突的种子,让政治经济学“元气大伤”,也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2]。

两门课程中会分析相同的经济现象,也会出现相同的概念,但是概念的内涵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或矛盾。第一学期政治经济学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往往在第二学期学习微观经济学后发现,自己原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不断地被微观经济学“侵蚀”,知识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对于政治经济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未必能想到对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比较,没有内心的疑惑,但是在他们的知识模块中,政治经济学理论是一块,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另外一块,两套自成体系的理论“互不干涉”,远远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之中,甚至也存在于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师之中。因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两门课程中“矛盾”的教学内容,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变学生“一团糨糊”或“两块铁板”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对两门课程中“冲突”教学内容的系统梳理

(一) 研究对象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 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4]比较而言,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源都是由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所占有的,这种占有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即生产关系),才能更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而西方经济学并不深入地研究生产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它同样拥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系统的经济理论。

(二) 价值价格理论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值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是由消费的最后一个商品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决定的,但是,同样的消费者消费不同的商品数量,边际效用会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马歇尔创立了供求价格理论,根据供给、需求及各自的弹性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认为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达到均衡则形成均衡价格。瓦尔拉斯又在马歇尔局部均衡的基础上开创了一般均衡价格理论,通过阿罗和德布鲁严格的数学逻辑,完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构造。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阐释所有要素和商品的价格是怎么达到一般均衡的,而政治经济学除了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价格变化的基准。

(三) 分配理论和对核心概念理解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建筑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分配的价值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新价值,这部分新价值在劳动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有着极强的利益冲突。西方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就是其要素价格理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四个要素,按照它们提供给市场的数量和各自价格的乘积分别获得报酬,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下,每种要素获得的报酬都刚好等于该种要素对于产出的贡献。

另外,两门课程中涉及的分配的核心概念,内涵也大相径庭。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报酬,而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西方经济学认为工资是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报酬,政治经济学则认为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而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总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以边际生产力和均衡分析为主线,充满了利益的和谐;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以价值和剩余价值分析为主线,充满了利益冲突。

(四) 失业和危机理论的“冲突”

政治经济学中的失业是与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密切相关的,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制度性的,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必然是对抗的,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危机的爆发就是这种对抗性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和经济周期理论,极少从制度层面去发掘原因,而是寻找了很多非制度的原因。理论本身丰富多样。一般认为,失业有总需求不足型失业、经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对于其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不足型失业,西方经济学主要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入手分析,但是未触及收入分配等更为本质性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周期理论也是如此,仅仅从货币冲击、投资冲击、消费不足以及技术冲击的外生视角来观察,从未考虑经济危机的制度内生性原因。

三、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冲突的根本原因,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

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冲突的根源在于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冲突,而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冲突又植根于它们截然不同的历史观、产生背景和研究目的。厘清两门学科不同的历史观、产生背景和研究目的,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内容冲突的原因,对掌握教学内容也会更为有利。

(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学科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 将社会发展看作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 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终究会被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所代替。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将制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命运。而西方经济学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做永恒的,因而它不关注制度的研究,而是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及其运行规律。两种不同的哲学历史观是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冲突”的深层次根源。正是哲学历史观的分野决定了两门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价值与分配理论以及对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看法。

(二) 引导学生从两门学科产生的背景与研究目的来看待教学内容的“冲突”

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在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为革命的经济学是有道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级矛盾,阐明它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必然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关注阶级矛盾,而工资和利润的矛盾是阶级矛盾的经济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在不遗余力地揭示利益冲突,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工资和利润都是雇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工资和利润之间此消彼长。他还从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态来看待各种资本获得的利润以及利息、股息和地租,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本质。他的资本积累、失业和经济危机理论也都是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来印证其必然走向灭亡趋势的判断。总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价值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失业和危机理论无一例外地都是服务于它的研究目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西方经济学则完全不一样。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为了适应西方国家富国裕民的目标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让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权,这样的制度无疑对于他们是再合理不过的了,因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经济学提倡经济发展和经济和谐,反对揭示利益矛盾和阶级冲突,为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辩护,为完善它出谋划策。这样的研究目标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可能是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再去揭示利益冲突和矛盾,而是要在制度合理的前提下研究资源配置,发展生产力,以进一步维持资本主义秩序,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着重关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另外,为了说明现行制度的合理性,西方经济学更加关注各个阶级的和谐,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就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和产品分配净尽定理强调,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边际生产力参与分配,各得其所,没有剥削,没有冲突,资本主义制度是和谐的。至于说失业和危机,西方经济学也大都认为是由外生冲击造成的,与制度没关系,制度是合理的。

四、 正确引导学生理顺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对于同样的经济现象,两门课程提出不同的经济解释,给学生带了一些困扰。从学生的提问来看,他们希望得到一个个标准答案:研究对象到底是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价值理论到底是劳动价值论还是均衡价格论,等等。学生提问的背后其实是把两门课程对立起来的,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非此即彼。虽然笔者在上文中系统梳理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相冲突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两门课程只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经济问题,它们不是一种竞争替代和此消彼长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理顺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两门课程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纠正偏见,端正学习态度

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不佳有多方面原因,除了与西方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外,还由于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存在误解,认为它是政治课,因而提不起精神,缺乏热情。政治经济学的商品货币理论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只是那时学习得不够深入和系统,因为当时它是以政治课的面目出现的,所以使很多学生以为大学里的政治经济学是思想政治课,加之研究生考试的政治理论课中就包括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样就更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产生错误认识。教师要通过教学和宣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性质,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政治经济学学科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及政治经济学,目的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涉及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之后,政治经济学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因而,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学, 也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而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教师要纠正学生只有西方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的观念,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棵大树”分出的“两个枝干”;要纠正学生“政治经济学政治性强、没什么用”而西方经济学很实用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学学科的阶级性,提高辨识能力

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需要向学生澄清,以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阶级性和科学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多数学生喜欢西方经济学甚于政治经济学。学生有学习兴趣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教学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该学科的阶级性和辩护性,否则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制造混乱。

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鲜有例外[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就公开表示:“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6]马克思曾经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7]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会因为其阶级性而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不要全盘接受,而要批判性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谨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捍卫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反映底层百姓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而西方经济学则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所有者的既得利益服务。

(三)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门学科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既应学好、学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学懂并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对两门课程应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凡是西方经济学家看到的人与物的关系,政治经济学都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是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交往活动。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让我们要兼收并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长处,不可偏废。

另外,西方经济学强调通过数理逻辑演绎、计量实证方法对各种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偏重于定量分析,这样能让学生在定量分析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在心理上会偏向西方经济学。但是教师同时也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政治经济学强调的定性分析方法同样重要。定性分析方法中的科学抽象法指出,在进行理论发现时,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一步步上升到本质;在进行理论叙述时,又强调从抽象到具体,从最抽象的理论逐步还原到现实中。这种训练对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定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我们在具体研究经济问题时,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五、 提高两门课程教学效果,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活动中要同时提高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避免此消彼长,做到相得益彰,这便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教师要同时熟悉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两门课程间的学术交流

政治经济学教师要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同样西方经济学教师要对政治经济学内容有所研究,后者特别重要。高校中的某些海归教师,没有研究甚至都没有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就走上了讲台,他们讲授西方经济学时,极少有批判性的评论,对两门课程的冲突内容,往往刻意回避或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这对两门课程特别是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因而,加强西方经济学一线教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素养特别重要。

同时,两门课程的教师要破除观念鸿沟, 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互相听课、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加强联系, 以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 从而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质量。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或者对对方课程不了解,或者是为了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经常贬低对方课程。有的政治经济学教师批评西方经济学肤浅、庸俗,也有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说政治经济学过时、说教,这些言论都不利于同时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两个学科的学者和教师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 若涉及对方学科的内容, 任课教师应能以客观、科学、谨慎的态度作出点评。

(二) 提倡比较教学法,在比较教学中让两门课程相得益彰

为了解决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此消彼长的问题,笔者提倡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法,就是在讲授其中一门课程时穿插另一门课程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进行比较,说明所讲理论或方法的优势和缺陷,这样有助于化解矛盾、澄清问题、深化认识,达到在比较中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尤其要避免教学中“述而不评”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原版教材总是把西方经济学原理当作科学真理来传授,初学的学生很容易被它所迷惑,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进行比较述评。述评需要一定的时间,动员学生讨论所需的课时更多,如果课时允许的话,财经类院校完全可以单独开设一门比较经济学课程,系统讲授两门课程的异同,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真正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六、 结语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南阳理工学院;调查结果

作者简介:王阳(1979-),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2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47-02

一、对经济学教学调查的基本状况

笔者选取南阳理工学院作为调查点,因此调查结果可以说明南阳理工学院学生的经济学教学状况,也能够揭示出中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次调查对象是南阳理工学院的10个系、7个院的学生,样本数量为110份。从性别来看,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从年龄来看,在17―20岁之间,70%的是大二学生、30%是大三学生;从专业来看,工科专业占70%、文科专业占30%。

本次调查是随机调查,所用问卷由30道题构成,涉及到经济学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有10道题、经济基础领域的有7道题、对经济学教学要求的有5道题、对经济学教学应涉及的内容有3道题、对经济学教学方式理解和要求的有5道题。每一个问题均有4个答案选项,大部分是不定项选择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经济表现出一定的关心,也认为学习经济学有利于就业,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读过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仅仅从网络和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相关的经济信息。非经管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力为30.1%,与经管类学生的正确率相比处于较低状态。有88%的学生认为经济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知识正成为人们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学生特别是非经管类学生的经济学知识仍然非常贫乏,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然不相吻合。

二、对经济学教学调查结果的分析

1、正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和没有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被调查的非经管类专业中有2个把《西方经济学》作为选修课目,这在南阳理工学院占比很小。通过比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和其余学生的成绩,可以看到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正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占22%,其余78%均未学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对经济的认识比未曾接触过的学生的正确率明显高出很多。学习《西方经济学》班级的平均正确率为56.8%,与未曾学习的学生之间平均分出现了16.3%的差距。在具体问题上,一道关于GDP定义的宏观经济领域问题,差距竟达到41.3%。虽然正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还没有学到宏观经济领域,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因为学过经济学的学生多少理解和掌握了经济学的思路。还有一道“医生的收入要比农民高的原因是医生稀缺”的问题,差距达到了36.9%。这是因为未曾学过经济学的学生不理解“稀缺性”这个经济学基本概念所导致的。

2、关心程度和成绩之间的关系。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与对经济的关心程度密不可分。成绩最高的24人中,有23人回答关心经济问题,均认同学习经济学会对现在和将来有好处。其中,答“非常有用”的有19人、“也许有用”的有5人。相反,成绩最低的20人全部回答对经济“完全不关心”或“不怎么关心”,还有回答学习经济对现在和将来“没有用”的有7人,回答“没有太多用处”的有11人。对经济的关心程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是关心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关心程度低则成绩差。

3、对经济学教学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认为平时考核的比重应占50%以上,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应为100%;100%的学生认为应在经济学教学内容上加入发达国家经济案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问题及宏观政策;98%的学生承认要讲述经济理论问题。几乎没有学生认为应该介绍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学流派。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应由教师讲述、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但是否由学生作专题报告这一选项中,支持者仅占5%。从接触过经济学的学生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出,大家认为现有的教学体系设置不适应时展。还可以看到,工科和文科背景对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解程度的影响,比如:南阳理工学院非经管类开设经济学的两个专业――外语系和土木系,土木系的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掌握要远远好于外语系学生,甚至在一些微观问题上还要高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这是因为数学在经济学中是一项基础性的分析工具,所以,对工科和文科背景的学生在经济学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质上讲,《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科,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规律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但目前我国各高校非经管类专业很少开设经济学课程,大学的精英教育模式仍然没有彻底改变,经济学教育到了大学还不能普及。这样的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极不匹配,今后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2、个人生活的需要。科学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需要学习经济学,这样可以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一位在高校教授《西方经济学》的同行曾经说过:“你现在可以不懂经济知识,但在以后能看得懂经济现象就好。”这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和作用最为深刻的总结。张维迎教授也曾说过:“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改进生活、认识世界的武器。或许你并不想做一名经济学家,但即使如此,你仍然应该学点经济学。”

四、建议加强各专业经济学的相关教育

1、把《西方经济学》设为非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选修《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对经济现象都很感兴趣,课后还会提问很多关于股票和期货等不太理解的经济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后会主动写一些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并用经济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应该至少把《西方经济学》开设为选修科目,进而促进和加强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的相关教育。

2、明确教学目的,针对不同系别合理改善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作为分析经济领域具体现象和事物的工具,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对于非经管类学生,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不需要过于深入,相对浅层化一些即可。作为他们的专业选修课,授课教师要坚持“新”的原则,要能及时、灵活地反映学术前沿的内容,体现出学术的先进性。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授课时采取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外语系在大三上学期开设50课时,土木系大二下学期开设30课时,这和这两个系的学生背景有关。外语系学生到大学后没有接触数学,所以对他们的教学更偏重于感性描述,还要再补充一定的数学知识;而对土木系学生来说,更偏重于理性分析,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提起学生的兴趣。

3、适当介绍经济学史和经济学流派。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学生认为应该介绍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学流派,其中的原因应该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导致认识过于片面。但《西方经济学》在自身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每一种新的理论、每一个学派、每一个学科,都可以在学说史上直接或间接地找到其思想根源,找到其学术渊源,进而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看待西方经济学。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摒弃庸俗的基本理论及其框架,吸取和借鉴其中的合理成份。也可以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4、改革并规范考核制度。《西方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其特殊性在于提供给学生与实际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基本的经济现象具有比较透彻的认识。以往考核是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但在实际操作中更偏重于卷面成绩。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考核的机制,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要基础,综合能力为核心重点,学习态度为主要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主动和被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去学习经济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学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6).

[2] 尹秀艳、曹葵.高中学生的经济理解能力调查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06).

[3] 郭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05).

[4] 陈银飞、苏建红.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4).

[5] 曹秋菊.《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EB/OL]..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4

    在2004年的研讨会上,夏明方在题为《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的主题发言中,试图对明清江南经济史的研究作一个学术史的梳理。他指出,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达到它的巅峰的时候,忽然趋于沉寂,开启了“去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并形成了以市场经济学说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当前,明清史研究出现了一股“泛近代化”的潮流,举凡政治、法律、宗族、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社会保障乃至社会性别、人口生育等各个方面,在一些学者看来,无不打上了近代化的烙印。“康乾盛世”变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蓬勃向上的近代社会,至少逼近近代社会的门槛。随着全球范围的“后现代转向”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突显,人们又从明清中国寻找到了某些“后现代因素”或生态经营模式。这样,我们从同一个明清中国看到了近代以来人类历史曾经发生以及正在孕育着的各类社会经济形态。夏明方表示不同意有人把吴承明倡导的“现代化范式”仅仅看作一种“新瓶装旧醋”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论”[1];提出“现代化范式”是有意义的。他赞同张家炎的概括,认为“资本主义萌芽论”与“封建主义论”的同归于尽,以及“近代早期中国论” (其进一步的演化形式即“明清中国现代化论”)与“传统中国论”双双向中国的位移,反映了整个中国经济史学界更深层次的规范意识的转移——从阶级斗争学说向市场经济学说的转变,生产力的研究取代了生产关系的研究,阶级分析的方法让位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或制度分析。他不赞成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把新范式与老范式对立起来,否定过去的一切。他认为范式的转换固然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但是由于许多学者对这一过程有所误解,以致在进行学术创新时将旧范式中内在的合理因素也一概抛弃掉了。他问道:“当我们在改宗一种新范式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所谓的旧范式或竞争性范式,而非断然宣布它们的‘不成立’、‘不适用’或已经过时了?我们是否应该更进一步地放大我们的学术胸襟,以更加包容的态度,认真对待由各类模式所各自观照到明清中国印象,然后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把它们整合成一个多元而统一的解释模式,从而完成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种新的格式塔转换?”[2]

    夏明方在这里对当前经济史研究中的某些现象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他提醒我们在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中,一不要完全否定过去的研究,要继承和吸收过去研究的积极成果,二不要过于“赶时髦”,把传统中国近代化。尽管有些问题的概括和提法尚可斟酌,但就其基本精神而言,我认为这些提醒是有意义的。

    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创新,包括理论的创新;没有创新,学术的生命就停止了。但这种创新应该是在继承以往研究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应该立足于对以往研究的“颠覆”。

    像历史本身有延续性那样,历史研究也有延续性。现在的“再评价”的讨论,实际上是上世纪有关讨论的延续。在上世纪初的社会史论战中,嵇文甫、邓拓在三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对“中国停滞论”进行批判。抗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御用学者秋泽修二鼓吹停滞的中国需要外力冲击来解套,为日本侵华制造理论依据,受到吕振羽等学者的批判。因此,在当时史学界的有关讨论中,“中国社会停滞”的命题逐渐被“发展迟缓”、“发展阻滞”、“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等提法所取代。“发展迟缓”、“长期延续”,是在中国始终没有突破旧的封建制度进入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意义上讲的,并非否定发展。上世纪四十年代,吕振羽、侯外庐等人已经对明清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了探讨。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发展”。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新中国史学研讨的两大热点。这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以至可以说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现在有些学者把“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讨论视为中国史学界陷入“西方中心论”的例证[3],殊不知这正是中国史学界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肇始。因为对中国停滞论的批判,也就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我们今天争论的传统经济的“发展”与“制约”(或“不发展”)与当时讨论的封建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不发展”(长期延续)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今天的讨论重点是生产力(也牵涉生产关系),当时讨论的重点是生产关系(也牵涉生产力,甚至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罢了。我们现在的视野比以前更宽,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比以前深入了,但仍然是以以前的研究和讨论为基础的。因此,不应该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有人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但不管变换什么名词和提法,所要探讨问题的核心没有变化,而且现在的研讨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以往研讨所积累的认识成果[4]。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前近代中国是封建社会,也不管你把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估计多高,当时的中国没有摆脱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近代中国被迅速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远远甩在后面,也是不争的事实。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估计得太高,鸦片战争后的落后挨打反而无法理解了。

    文革结束以后,经济史学界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开拓或加强了某些研究领域,例如,历史上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传统市场及其演变,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等等。中国经济史论坛的总主题正是“传统经济与现代化”。这些研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形成了新的生长点,促进了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作为这些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倡导者的吴承明先生,对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相联系,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史学科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某些调整,由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经济发展和与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有关问题的研究为主。我认为这种转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是这样[5]。但我并不认为这意味着要以一种什么新的研究范式来代替过去的研究范式。也不认为经济史界总体上已经发生了“规范意识的转移——从阶级斗争学说向市场经济学说的转变,生产力的研究取代了生产关系的研究,阶级分析的方法让位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或制度分析”[6]。不过,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是有的。例如,以前一度把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分析方法教条化和绝对化,现在一些学者干脆放弃了阶级斗争学说和阶级分析方法。以前一度不重视生产力研究,现在生产力研究受到重视了,但一些学者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取消了生产关系研究,取消了生产关系考察的视角。以前一度对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研究不够,现在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研究都受到重视,但在一些学者中,又出现了不加分析地美化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倾向。似乎只有市场机制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所有商品经济都必然导致经济的发展和人民自由度的提高。其实,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带有两重性,既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面,也有给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者(用现在时髦的语言说,就是弱势群体)带来苦难,从而损害经济发展基础的一面。而且中国封建地主制下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并不是所有的商品经济都是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不应该夸大历史上市场机制的作用,单纯用玫瑰色来描绘历史上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7]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5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市场经济学,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被认为是主流的、发端于西方的现代经济学。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学习基本方法,通过行为假设、模型分析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及经济现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将西方经济学设为经管类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一般在低年级开设。这门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及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都具有重大意义。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的新兴专业,自设立专业以来,受到广大学子的青睐,短短十几年,发展成为各高等院校招收学生人数较多的大型专业。贸易经济专业与其他经管专业一样,将西方经济学设为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再接受贸易专业理论的培养。因此,西方经济学对贸易经济专业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关于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课程教学要注意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和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贸易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为了奠定学生的经济基础,巩固专业基础。西方经济学基本方法对贸易经济专业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定行为假设,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专业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相似,按照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的绝对劣势的产品,以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里的供求模型分析,利用消费者偏好曲线、预算曲线、生产者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国际市场也适用,有助于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对国际市场进行相关分析。

 

西方经济学当中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分析当今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同时也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理论,掌握贸易专业知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西方经济学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对影响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因素抽象化,例如,微观经济学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通过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来进行研究,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则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及生产函数来进行研究,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怎样进行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

 

首先,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明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同时与贸易专业相关知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授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部门实践相联系。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等,达到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西方经济学课堂设计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翻新的原则,把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分析,不断地把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国际市场上的热点问题传授给学生,资料不断更新。经济理论必须来自现实经济,在国际市场特定的前提假设下,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国际贸易的实际问题,并提炼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符合的前提假设,对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改进,归纳出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内容,进而形成有贸易经济专业的理论体系。

 

最后,课堂教育与国际贸易理论紧密相连,教学不仅要偏重于各个知识点以及经济原理的讲解,而且要进行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案例的分析,一方面采用经典的贸易经济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案例的国际化和前沿化。即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认识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现象,解决国际市场现实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应有重点地补充当前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第三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能从西方经济学课程学到什么?

 

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的经济学理论结论,而是在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能从西方经济课程中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国际贸易问题。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不仅要讲解有关经济学理论的结论,教学生如何求解经济学模型化的计算题,还要让学生切实理解经济学模型的具体假设与条件界定,同时联系国际贸易市场的经济现实对模型的假设、条件界定进行比较分析。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贸易经济学教学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用正确的方式来讲解西方经济学,教会本专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6

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西方经济学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但是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比较复杂,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进行行教学就能够把经济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二、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

西方经济学通常情况下开设在本科低年级,为了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学习其他管理类专业提供了基础。西方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课程内容上,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对经济中的成本生产、福利经济、失业理论和供求理论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三、多媒体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案例教学的演示,提升学习分析能力

通常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是以外国的研究为基础,很少有对中国状况进行分析。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学起来就会很吃力,普遍认为经济学枯燥、无聊。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之前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口述为主导,学生不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很难记住教学案例。从而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方便了学生的思考核分析,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分析能力和水平。[1]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的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了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讨论问题之前进行充足的准备,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也能够更加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地学习,实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

(三)有利于学生经济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很多现实中的材料,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现实中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经济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研究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还能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四)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黑板上书写大量的板书,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学生进行机械地记笔记,不能和教师教学的节奏吻合。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大量的经济学概念展示在多媒体上,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也节省了记笔记的时间,能够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

四、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形式的背景下进行多媒体教学主要以构建主义为理论教学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境、协商、会话”。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师说教教学的模式,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探讨,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把网络上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运用多媒体的前提下,充分地讲解教学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还会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实现大量的网络教学还有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我们制定出相关策略。[3]

(二)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模式

进行多媒体教室教学主要以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这样的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多媒体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目标就具有特定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看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分发挥了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传统教学和现代媒体结合的教学模式

现代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教学资源通过影音图像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来,利用声音、表情和手势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媒体教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并且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还要在讲解的同时适当书写板书。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传统上的课堂教学。所以,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媒体教学的模式。促进西方经济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教学效果;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008-03

西方经济学自15世纪以来一直是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并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及完善逐渐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三个重要阶段,每个理论阶段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行并且相互相应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之间产生了高度渗透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下,如何正确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影响,进而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来定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通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来预防资本经济的高速渗透带来的经济威胁,这对于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西方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轨迹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以及知识接受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困惑。当然,随着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的深入,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和掌握整个理论体系。随着高校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更好的凸显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将西方经济学课程本土化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课程内容,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被多次提出。因此,本文将针对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主要分析和研究本土化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向,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西方经济学本土化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诸多学者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本土化教学的概念。本土化的概念是在中国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内涵与中国实际的教学情况相适应,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体现。但是这一概念被大家所接受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实际的教学效果体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避免教学内容理论化较重

西方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是一种建立在实际环境下的经济理论。在实际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的教学,对于实际的理论建立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的运作形式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渗透。偏重理论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实际得到的知识仅仅是一种偏重理论化的内容,对于实际的西方经济发展规律性问题并没有了解。偏重的理论化教学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较为困难。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非常庞大,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不可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无法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其次,使得西方经济学成为纸上谈兵。偏重理论化的教学使得课程完全浮于表面,整体教学成为纸上谈兵,学生在今后的运用时也仅仅停留在纸面的理论化内容,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重的理论化教学。

(二)杜绝内容体系构建的不完整

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内容非常庞大,它几乎涵盖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理论内容,因此,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的内容讲授完毕,并且让学生消化吸收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省略了很多教学内容,仅仅按照考试的内容进行课程教学,整体的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完整的框架体系,使得教学内容较为凌乱。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学以及学生个人而言都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和改革也在持续,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所限删除的教学内容,使得整体构建不完整,会极大的影响整体教学课程的改革;其次,对学生学习和后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立完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理论体系内容构建的不完整,使得学生无法系统的获得理论内涵,从而导致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障碍。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内容可以简略,但是绝不能破坏整体的教学框架,导致教学体系的不完整。

(三)预防教学本土化体现严重不足

之所以提倡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教学,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内容,而教学本土化是希望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将西方经济学进行本土化的教学,能够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并且财经类与管理类的学生通过学习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土化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实现,除了理论化偏重和结构体系不完整之外,在其他有关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同样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仍然占据主流。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中,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的具体体现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忽略学生教学参与,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更无法在具体工作中合理适当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本土化的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需要进行实际而深入的探索。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8

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兢兢业业努力的效果,居然是如此令人扼腕?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经济学家不能不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其实,答案是比较简单的,不过对经济学家而言却是有些刺耳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的方法不灵,再更为坦率地说也就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学家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所依据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例如西方经济学家主张刺激人们消费,中国一些经济学家也是积极效仿;西方一些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消费券,于是一些中国经济学家也积极主张政府发1.3万亿的消费券。

并不是说西方经济学一无是处。坦率地说,西方经济学历史悠久,作为一门科学,它当然是不可完全否认的。不过它也绝对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根本无法解释当今西方社会的许多经济现象,这次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一变再变――由最初的减税到拯救华尔街,再到放弃拯救华尔街,转为采用其它刺激经济(包括降息、进一步扩大信贷等等),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明了美国金融危机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危机?  况且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基础上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西方社会经济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建立在中国和西方整体经济现象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情况的了解并不多,而且即使了解,他们也未必都会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提出没有倾向性的经济学主张。所以,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的很多经济现象,更无法解决中国当今社会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学家绝对不可以忽略西方经济学,不过也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独立的经济学,这也就是中国经济学。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凯恩斯”级别中国经济学家,来应对当前的中国与世界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学家还应该注意,很多西方社会问题研究学者有一个通病,这就是缺少反省意识。如果我们对西方自然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作一番考察,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自然科学家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都会坦然地承认科学的落后,而不会埋怨问题太复杂。然而在西方,有为数不少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专家,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总是声称“事情太复杂了”,而他们自己的研究和方案都是好的。  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无法解决,包括经济问题,都不能怨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方案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应该积极而勇敢地探索新的方案。而不能因循守旧,怨天尤人。经济性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解决不了社会的经济问题,就把责任推给问题本身,抱怨问题的复杂性,是不可取的,也是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

在西方,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更为“滑稽”,他们是经济方面的“政治家”,而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他们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往往就借助经济学的招牌,根本不顾事实,把责任推给别人,把民众的不满引向别人。例如最近获奥巴马提名连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放言,美国房价走低是中国的高储蓄造成的。这就是典型的“经济政治家”言论。其实,中国的储蓄只要大幅度降低,就必定会大幅度持减美国债券。难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伯南克会不懂?  还有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不景气是中国的出口所导致的结果,这种理论其实也属于“经济政治家”的范畴。难道中国的对外出口减少了,美国社会的超前消费问题就会解决?事实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将会使美国经济更为糟糕,因为这必定导致美国市场上的廉价商品大大减少,因此美国社会的超前消费会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解放思想,应该对西方经济学保持独立性,既要接受其合理的部分,又不能为它的局限性所束缚,应该对西方经济学作出必要的反省,应该对所提出的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从中国社会经济的现实出发建立自己的中国经济学,并在这一基础上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这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经济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中国经济学家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唯一出路。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再没有自己的中国经济学,再没有自己的“凯恩斯”级别的经济学家,恐怕是要出问题了!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9

如何解释理论与现实的这种巨大反差?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验至多是一种转型经济学的范例,即向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普遍意义。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那应归功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应用,如发展私有经济、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等;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则缘于对西方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偏离,如保留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政府干预等,由于存在这些根本制度障碍,中国经济迟早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反复出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就是这样产生的。然而事实是,中国经济崩溃的预言屡屡破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却经历了2008年的严重危机,陷入持续低迷。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中国经济?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不可否认,西方经济学包含不少科学知识,如关于价格、货币、市场、竞争、贸易、汇率、产业、企业、增长和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它的基本理论,如经济人假设、生产要素价值论、自发秩序论、私有制高效论、自由至上论等,旗帜鲜明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裸地宣扬个人主义世界观,由此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自由市场而反对政府调节、崇尚资本而反对劳动。显然,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政策主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又怎么可能对中国经济作出正确解释呢?

其次,是理论范式的原因。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当作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把抽象的数理逻辑当作判断经济学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这样一种理论范式,形式上似乎很完美,但与现实相去甚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仅在转型过程和制度选择中用处很小,即使在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局限。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也曾论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30多年的研究成果,说得好听点是毫无用处的,说得难听点甚至是有害的。”

最后,是理论适用性问题。西方经济学中一些被认为是比较正确的理论,也往往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以及时空条件为前提的,并不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真理。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曾指出:“这些(西方)经济学术语是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态度、制度和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它们用于分析西方世界可能有意义,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欠发达国家这样做显然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自由贸易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无论英国、德国、法国还是美国,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自己工业体系的时候,都毫无例外地实行过保护关税制度。

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 西部开发;非正式制度;路径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18-04

一、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分析框架

新古典经济学等传统经济理论一般都将制度因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认为经济增长是在既定制度安排下的增长。新制度经济学则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变量,认为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其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所谓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法律、产权制度和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影响人们行为方式选择的非制度化行为规则,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及潜在的文化价值观念等。非正式制度有以下特点:(1)非正式性。非正式性是指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相当部分是由文化遗传和生活习惯累积而成的,并非理性设计安排,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自发形成的。(2)非强制性。非强制性是指它不像正式制度那样必须遵守,并有一套强制性的实施机制,而主要是靠主体内在的自觉或良心来维持的。(3)附着性。非正式制度可能作为正式制度的前身、补充或者遗留形式存在。在组织化的社会中,它总是以某种形式附着于正式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之上,存在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之中,其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组织化的正式制度,通过正式制度而得到实施。(4)非普适性。与正式制度不同,非正式制度具有更明显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和群体特征。此外,还具有替代性和排他性等特征。

非正式制度是“社会潜网”或“非制度化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约束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约定社会互动的原则,分清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当然也包含对不遵从者的特殊惩罚机制。诺斯指出,正式约束只占整个社会约束的小部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还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非正式制度可以是正式制度形成的基础,一些成文法就是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意识形态可以成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指导思想;一定的正式制度安排只有在与相应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协调起来时才能有效地得到实施,减少摩擦,达到制度均衡,实现其预期效益。非正式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当其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强化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当它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一致时,就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阻碍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二、西部开发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西部地处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更具有农业社会的特点,即缺乏冒险和开拓精神,接受外来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非正式制度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在西部日益凸现出来,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

(一)西部的传统文化观念

西部曾有着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带有封闭保守的特征:强调宗族礼治、官本位、安于现状、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不患寡而患不均、君臣父子意识强烈、中庸、贵和、封闭保守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安贫思想及平均主义等。在这种思想下形成的经济模式是基于一定非正式约束机制的习俗经济或惯例经济,这些传统文化是很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比如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商品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漠,鄙弃追求个人机会和个人奋斗的动机和行为,排外意识强烈“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严重,等级特权观念浓厚,重人情、轻法制,等等。因此,当市场制度渗入西部地区时,非正式制度就会产生排斥作用,使市场交易的规模变得十分有限,交易费用巨增,加大了制度创新成本,妨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壮大,影响着西部地区的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思维定式

政府行为对制度变迁的影响非常重要,而政府行为又与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价值取向、知识素养及个人利益追求相适应。西部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一些地方领导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套管理行为习惯,比如,惯于下达指令性计划,往往以文件代替法律,以讲话代替法律,致使新的市场机制生成缓慢,市场的内在属性得不到有效满足,市场的本性被湮没,使市场的发育和运作陷入低效乃至无效的困境,使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抑制了人们自己去“闯市场”的冲动,并由于惯性而形成某种历史定格。

(三)保守落后的产权观念

产权制度是激励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新宪法已明确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部分西部各层人士的头脑中还存在有两种误区:一种是认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会妨碍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其视为非社会主义成分与扰乱经济环境的因素而予以种种限制和束缚;另一种是将其视作“唐僧肉”或“自家金库”而实施地方性保护,使本区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丧失了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的影响是较深刻的。首先,在西部,安贫思想和平均主义分配习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恶习,扼杀了人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能动性。其次,西部许多地方计划经济僵化保守的观念深厚,至今仍未完全挣脱姓“资”姓“社”的纠缠。在对国有经济的认识上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制”,长期以来视国有经济为正统。认为出售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是私有化,是走回头路。僵化的思想观念使部分西部社会大众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延缓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外,部分西部人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饭碗”和“大锅饭”深深留恋,不愿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这种陈旧的就业观也使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缓慢。

(四)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

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出现的部分伦理道德失范和无序的大背景相联系,目前西部地区的各种消极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大量存在。如“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相当普遍,钱权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现象触目惊心,不诚实、不守信用等。这些现象一方面使经济资源被人为地分割成无数小块,相互之间的流动与组合往往因需支付高昂的交易成本而无法实现;另一方面造成西部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大量损失,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抑制了人们

对正常经济投入的积极性,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环境,阻碍了西部经济绩效的创造和扩大。

(五)淡薄的法治观念

在西部,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信用观念、契约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守法,法律形同虚设。在执行合同过程中看到别人赚了钱或找到了更有利可图的买主就毁约另投他人的现象较东部普遍得多。法治经济意味着政府任意干预经济的行为要受到约束。如果政府行为不受约束,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或法律之外,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徇私枉法,也就失去了经济自由和平等竞争。

三、优化非正式制度,促进西部快速发展

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演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累积的过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这种特性,不能割断历史与传统,要对西部的文化和传统加以扬弃。同时,要不断地对西部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进行改造和创新。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求人们接受市场经济的锻炼和塑造,要求具有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素质和思维方式。为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强化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意识。(1)增强市场意识。有了市场才能发展企业,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要通过宣传工作,使西部与外界沟通信息,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分工和商品生产向纵深发展。(2)增强竞争意识。社会分工不承认任何权威,只承认竞争及由此带来的强制力。西部地区要提高其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凭借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商品特色,提高商品竞争意识,把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出口创汇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外向型发展。(3)增强商品意识。通过宣传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的事迹,增强致富信心,提供致富经验,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加速西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尽快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二)努力构建限制型、服务型、效率型和法制型政府

要解决西部地区“大政府,小经济”的问题,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减少“内耗”,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地方政府追求快速、健康发展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行政干预,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负责任的政府执行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严格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要带头建立和遵守市场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适宜经济发展的体制和环境。其中关键的是政府官员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西部开发要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任用具有新知识和开拓精神、能与时俱进的干部代替那些意识落伍的干部。要提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改变以往的政绩评价标准,把为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提供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包括进行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主要指标之一,而不应该仅把单纯经济指标作为主要政绩的评价依据。

(三)最大限度地实行对外开放,增强东西部文化对流与碰撞

西部地区特定的生存环境,使其同内、外部的信息和物资交流有着极高的成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人们只能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规则和相应的习俗安排,从而形成希克斯所说的“习俗经济”。通过流动,流动者受到不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不同非正式制度的碰撞和冲突中,与时展不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就会逐渐得到改变,建立起非正式制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合理的人口和要素流动机制。(1)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加强西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西部与东部同国际密切联系起来,促使区内外的交流。信息的沟通和商品的流通,可以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分工和商品生产向纵深发展,这对改变西部仍然存在的愚昧落后状态,转变人们封闭守旧的观念,树立开放的市场经济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增强人员、资金、商品的双向流动。通过鼓励西部地区的人员到发达地区打工、经商、挂职,一是可以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和发现自己的差距,在外部刺激下,通过耳濡目染和模仿,首先改变生活方式,继而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改变思维方式,改变观念和文化。二是通过收入的明显增加及生活的现代性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具有相似条件的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换,可以更容易打破观念转变中的文化阻隔。(3)在引进外部人才、资金的同时,进一步引入外面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经验,逐步克服自身文化中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西部人口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

西部是全国科技教育不发达、人口素质、企业素质都较落后的地区。这是西部许多地区思想观念陈旧的重要原因。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给许多人接受科技知识和新思想观念、了解外来信息及认识外部世界带来极大困难,思想观念的转变也较困难。因此,在西部普及义务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及增强市场观念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没有西部地区居民、企业、政府在文化、科技、管理方面的提高,西部开发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1)增加教育投入,中央政府应将对西部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计划,并以专款形式直接下达到县。(2)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作为一种“优先产业”、“超级产业”来进行规划、发展。重视一切形式、各种层次的教育。既要抓紧抓好基础教育、扫盲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提高西部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又要重视各种职业教育、短期教育、成人教育,增强现有劳动力的经济活动能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尽快培养和输送西部建设急需的“顶尖人才”。(3)通过目前高校布局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合理地发展西部引进知识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减少高成本低效益,流失资源、资金、人才等漏损现象的重要途径。(4)强调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和淘汰机制,使各类优秀人才招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五)提高诚信意识,加强法制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加快西部开发的步伐,更新观念,加强制度建设非常重要。(1)各级政府、学校、宣传机构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宣传和教育,尤其要加强诚信教育和遵纪守法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觉悟和诚信,重塑诚信体系。要让民众都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交易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交易越发达,信用就越重要,不讲信用不仅增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而且使许多经济活动无法进行。(2)政府要率先垂范,建立讲信用、守合约的制度。一方面,奖励那些讲信用的人,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愿与他们从事交易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违约者的失信成本,通过市场竞争把那些不讲信用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到经济活动之外。(3)建立以国家的法律、制度为手段的信用保障机制,通过法律严厉惩罚的方式使民众在反复博弈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守信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3]陈英,等.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J].南方经济,2005,(12).

[4]刘卓,王君.非正式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5,(2).

[5]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6]冯涛.体制转轨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