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5 03:33:36

医院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就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1)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及专业人员教育与培训;(2)加强临床康复一体化;(3)加强康复医疗质量控制;(4)推动康复医学科技创新;(5)依据自身优势学科合理规划康复特色;(6)充分利用互联网+康复管理平台。

【关键词】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医院无论从康复医学科的数量、规模、从业人员,还是从整个学科的临床、科研、教学水平,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就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为我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能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发展现状

1.1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情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愈来愈多的大型综合医院开始设立康复医学科,大多数是从原来理疗科发展而来。2011年,卫生部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定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置康复医学科,极大推动了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基本上都设置了康复医学科,但也存在少数医院未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情况[1]。2012年,卫生部印发《“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倡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包括企事业办医院)按步骤整体转型为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或康复医院。全国各地各级医院形成了较多的形式不一的康复医学医联体,在其中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北京等地多个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获得成功[2-4]。

1.2临床康复一体化

康复医学科发展逐步出现临床康复一体化的趋势。康复医学科与相关临床科室一起,对相关临床专科疾病制定和实施相应个体化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发展较好的有骨科康复一体化,胃肠外科康复一体化(胃肠外科快速康复),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康复一体化等。开展临床康复一体化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多,主要有偏瘫康复、骨关节病康复、截瘫康复、脑瘫康复、孤独症康复、截肢康复、肺康复、心脏康复、肾康复、肿瘤康复、糖尿病康复、视力障碍康复、听力障碍康复、言语障碍康复、精神障碍康复、产后康复、认知功能障碍康复、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神经系统康复等。其中主要开展的康复病种为偏瘫、截瘫、骨关节病、脑瘫和言语障碍;相对开展较少的康复病种为肾康复、视力障碍康复等。

1.3康复专业人员

康复治疗师种类目前有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矫形师、中医治疗师、物理因子治疗师、音乐治疗师、社会康复师、职业康复师。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拥有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的康复机构较多,超过90%;拥有社会康复师、职业治疗师和音乐治疗师的康复机构较少,不超过15%。从学历构成上来看,各类康复治疗人员以本科学历为主,达到65.9%;研究生学历最少,仅占10.3%。从职称构成上来看,以初级职称为主,60%以上的康复治疗人员都是初级职称;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较少,不超过3%的人员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康复医生中,30%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4.7%拥有本科学历,5.3%为专科及以下学历;25.1%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42.2%为中级职称,30.5%为初级职称。

1.4院内地位与重视程度

当前,康复医学科在综合医院的地位与重视程度普遍得到较大的提升。具体表现:①愈来愈多的康复医学科被列为综合医院的一级临床学科。②医院支持康复医学科发展而设置面积较大的门诊和住院部场地。根据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2]。③医院给予康复医学科不断购置贵重现代康复评估和治疗设备,引进大量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1.5职工收入

据全国康复机构调查数据显示,与当地同行业相比,有39.2%康复机构认为其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当地水平持平、25.5%康复机构认为其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当地水平、25.5%康复机构认为其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略低于当地水平、5.9%康复机构认为其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显著低于当地水平、3.9%康复机构认为其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2存在问题

2.1缺少合格的科室带头人及专业人员

康复事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康复人才建设问题,主要缺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康复专业人才。首先缺乏合格的科室带头人,不少康复医学科带头人不是康复医学专业,甚至没受过系统康复医学专业培训;康复医学科缺少高学历人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康复治疗师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康复医师比例过低。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专业培训不足,特别是亚专科方向培训,目前国内还未曾建立康复亚专科培训基地和规范的康复医学亚专科培训方案。一方面导致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康复亚专科康复医疗水平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导致目前愈来愈多的临床专科误把康复医学作为其专科的配套医疗技术,招收治疗师开展康复医疗工作,而且愈来愈多的临床医师自觉或不自觉跨专业行医,明显影响临床康复一体化规范和深入发展。

2.2现代康复理念不到位

当前,一些医务人员与大部分患者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康复医疗就是按摩、针灸、拔罐[5]。实际上这些仅仅是康复治疗手段的少部分而已,属于传统康复治疗。对于各种损伤和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人们比较习惯接受传统康复治疗,如按摩、针灸和电疗等被动治疗,甚至认为可以静养。现代康复理念的宣传推广仍未到位,应该鼓励患者尽快接受康复治疗,这样才能快速康复,否则很多情况下会存在后遗症的风险。二级及以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目前仍然以传统康复为主,且很多医院只有康复门诊,没有住院部。这些医院在康复评估、现代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记录和现代康复治疗方法上都存在很多缺陷,甚至缺失。

2.3医保政策制约

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制定医保政策时,十分关注医疗费用上升的幅度和财政的承受能力。由于观念未转变,康复意识缺乏,决策者误把康复治疗视作疾病后的恢复训练,没有站在病人功能恢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故而在许多省、市地区,限制康复项目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并严查康复医学科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治疗项目。这样不但制约康复医学的健康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造成很多患者得不到系统康复治疗,最终导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2.4我国现有康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现有康复资源明显存在分布不均现象,分析原因与3方面相关。①经济发展水平:康复医院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快的省、市和地区,康复医学发展较快,康复资源较为丰富。②康复理念普及:在康复理念普及度高的地区,康复医学发展相对较快,康复资源较多,反之则较少。③领导重视程度:领导重视程度高的地方,康复医学获得发展的支持力度大、机会多,康复资源分布较多,反之则较少。

2.5康复医学教育不规范

①教育师资力量不够强:很多教师并不是康复医学专业或康复治疗专业毕业,而是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甚至是体育运动专业,因而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康复医学临床专科培训或康复治疗专业培训,教学水平可想而知。②教学条件不够完善:临床本科康复医学课程要求过低、没有细分的康复治疗专业设置和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缺乏优秀康复医学教案和先进康复教学设备等因素,明显影响康复医学教育水平和质量。③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层次过低: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现有康复专业高学历人员数量少、研究生导师人数少等因素,致使7年制、8年制医学生选择康复医学专业的少,在读康复医学硕、博士人数少。虽然培养康复治疗师的本科学院不断增多,但是还有不少仍是专科学院,并且目前仅有很个别的重点院校获得硕士以上康复治疗学位授予资格。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因而影响康复医学专业医、教、研整体水平。

3高质量发展建议

3.1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及专业人员教育与培训

学科带头人是康复医学科的引领者,其临床技能、科研能力、带教水平直接关系到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学科带头人培养应从3个方面进行。①学历要求:一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首先应具备一定的学历及较强的医、教、研能力,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最好是康复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留学背景更佳,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最好是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②临床能力:培养其在掌握扎实的系统康复医学临床技能基础上,根据自己专业基础、科室发展需要和所在医院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疼痛康复、老年康复或妇儿康复等不同方向的康复亚专科,进行1年左右时间规范化培训,使之临床能力更加专业化。③科研水平: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应培养成为能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并且能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应培养成为能够发表有一定水平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并且能够承担省、市级科学基金课题。除学科带头人外的专业人员教育与培训与学科带头人大致相同,只是相应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3.2加强康复医学“三个一体化”建设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要高质量发展,应做好“三个一体化”建设。①医、教、研一体化:医疗、教学、科研是提高康复医学学科竞争力的“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使康复医学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②康复与临床一体化:要将综合医院康复医疗工作开展好,特别是要早期康复介入需要康复医学科临床医学各个专科形成无缝连接,与临床专科的医生护士组成康复小组开展系统的康复医疗工作。③医技护一体化:康复医学科医生、治疗师、护士是康复团队的重要成员,只有三者通力协作、步调一致做好患者的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康复病历管理和康复护理工作,才能取得高质量的康复疗效。“三个一体化”建设是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关联,既强调科室之间联系,又重视科室内部管理,缺一不可。广东省康复医学科质量管理中心几年前已经在《广东省康复医学质控手册》提出“三个一体化”建设,并一直在积极推动。

3.3加强康复医疗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关系到康复医学科生死存亡。建议每个康复医学科建立完善康复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组建康复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康复质量控制会议,并设立专门的质控员,严格执行有关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每个省、市应该设立康复医学质控中心,对本省的康复医疗进行严格质量管理和定期督导检查;利用康复管理系统软件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医院内及各地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必定是发展方向。

3.4推动康复医学科技创新

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进步。有条件的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实验室,甚至牵头申请成立康复研究所,配备专门的科研人员,从事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并对创新成果进行转化,争取早日在国内出现省级甚至部级重点康复医学实验室或研究所。有否或有多少重点实验室是衡量康复医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方面康复医学专业与其他临床专业有比较大的差距。重视部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各项课题申报,课题应尽量做到从临床出发,并结合康复新技术,解决临床问题。不断加强先进康复设备研发和不断推动先进康复技术临床应用,如康复机器人,视觉虚拟康复技术、脑机接口康复技术等康复临床应用研究。

3.5依据自身优势学科合理规划康复亚专科特色

首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要分阶段、分层级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主要开展急性期重症及疑难病的康复;二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主要开展各种疾病恢复期的康复;一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主要开展慢性病的康复和社区康复。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可以根据其重点临床科室发展实际情况,开展康复医疗特色亚专科服务:若该医院心脏科及呼吸科发展较好,康复医学科便可发展以心肺康复为特色;若该医院神经内科发展较好,康复医学科便可发展以神经康复为特色。每个省、市、区范围内未来康复医学特色也会逐步精细化,各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特色要差异化,以满足广大患者疾病诊治的不同需求。同时,科室的每个康复医生和治疗师也应有康复亚专科特色诊疗技能,甚至可专攻某一部位或某一疾病的康复医疗:如手功能康复、足踝功能康复、脊柱侧弯康复等。而且不论在科室内还是在一定区域内个人的康复专业特色也应加以引导或规划,使之差异化精细化发展,做好个人特色、科室特色、区域特色规划或引导,才能更有利康复医学专业和人员的发展,更有利于康复医疗技术和水平提高,更有利于广大患者的疾病康复诊疗。

3.6充分利用互联网+康复管理平台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未建立互联网+康复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康复管理平台有5大好处。①整合当地康复医学科所有门诊与住院部患者院前院后数据,并可对患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康复大数据。②将康复大数据与医保支付管理系统和康复质量控制系统相连,对康复医疗服务提供支付依据,方便进行康复医疗质量监控,使康复医疗服务更合理、更科学、更安全。③分别利用康复医师、治疗师或康复护士专享平台,让各自的康复医疗工作更加便利,例如应用手机或专用小平板机进行康复评估,填写康复治疗记录和指导患者训练等。甚至方便治疗师上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实行居家康复[6]。④以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框架,与国际先进康复理念接轨,设计并实现以康复医学服务为中心的规范化信息化康复医疗管理平台,规范及提高康复评估和治疗水平,有助于实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管理一体化[7]。⑤可以把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康复医联体”,实现大康复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黄文柱,王志军,周惠嫦,等.佛山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服务能力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5):636-640.

[2]岳滨.关于综合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的思考[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3):2974-2976.

[3]沈毅.综合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的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7):13-15.

[4]格伦,魏臣娟.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设计探析——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路桥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7):56-59.

[5]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Z].2011-05-19.

[6]雷迈,杨建荣,谭威,等.广西康复医学科现状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110-1113.

[7]林枫,江钟立.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康复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2):125-132.

作者:杜科涛 张鸣生 密忠祥